僅靠努力還不夠,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多有這5種學習習慣!

​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晉軍,為了課題研究的需要,以及熟悉學生髮展的狀況,每一年都會對新入學的學生,做一次問卷調查,他發現學生的

家庭教育背景,以及家長的教育觀念,對學生的發展,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引用其中一個學生張小林的答覆說,想要考上清華大學,僅僅依靠吃苦耐勞並不夠,一個學生的努力程度,從短期來看,或許能提高他們的成績,但是從長遠的影響來看,真正影響一個學生成長的因素,更在於家庭教育。

僅靠努力還不夠,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多有這5種學習習慣!

家長的眼界,在某種程度上,會決定著孩子的眼界,父母的經濟能力,也會左右著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家庭的教育資源,也會讓學生之間的差距不斷拉開距離;所以,通過高考這座獨木橋,來分配大學的教育資源,看似公平合理,實際上,每個學生的家庭教育背景,悄然之間已經將大家拉開了差距。

當然,並不否認,一些沒有家境優勢的同學,也能在高考中脫穎而出,但是這些同學,通常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除了努力還不夠,想要進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樣一等的學府,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大多會有這5種習慣

僅靠努力還不夠,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多有這5種學習習慣!

1、找到興趣所在

不可否認的是,在清華大學中,不缺聰明之人,大家基本博覽群書、知識廣博,而且對於學習津津樂道,能夠從知識的海洋中,找到無窮的樂趣。於是,有些同學會認為,能夠考入清北的同學,通常具備智商上的優勢,他們學得比別人快、反應比別人機敏,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佔盡優勢。

殊不知,許多同學不缺天賦,可是依舊沒能提升成績,也沒能考入名校,原因很大部分在於,這些同學對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而那些樂於學習的同學,則能像娛樂一樣,通過學習找到許多的快樂,成績提升時常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僅靠努力還不夠,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多有這5種學習習慣!

2、積極主動地去學

當一個人,手裡捧著課本,臉上卻寫滿無奈的時候,即使他花費再多的時間,也無法做到高效地學習;而那些能考入清華大學的學子,他們拿起課本的時候,便能很快深入其中,甚至眼神裡寫滿了對知識的貪婪。

在中學階段,為了高考備戰的階段,一個被動的去學習,一個積極主動爭取學習的機會,結果自然大相徑庭;那些珍惜時間,能夠全力以赴的同學,通常會孜孜不倦的吸收著知識的養分,學習的效果,也會比那些苦於學習的學生更好。

僅靠努力還不夠,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多有這5種學習習慣!

3、注意力更集中

如果在課堂上,大家無法集中精力去學習,老師站在講臺上授課,而學生的心思早已飛到九霄雲外,這堂課對於大家來說,相當於白上;而那些清華學子,他們通常具備更強的集中力,不僅能在課堂上專注的聽課,而且還能很快區分出難點和重點,以便課後複習和鞏固。

坐在同一間教室裡,同一位老師講課,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已經把許多學生的學習效果,分為許多的等級;那些集中注意力,充分把握課堂時間的同學,將會輕鬆將知識點轉化為自己掌握的內容。

僅靠努力還不夠,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多有這5種學習習慣!

4、創造學習環境

對於一個學生來說,學習環境真的很重要,那些缺乏主觀意識的學生,很容易被周圍的環境所影響,從而出現分心,無法專注學習的情況;而對於成績優異的同學來說,他們通常能改變周邊的環境,用自己的專注,帶動大家進入學習的氛圍,即使無法改變別人,他們至少也不會被他人所幹擾。

而那些能考入清華大學的同學,他們在家庭教育中,通常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家庭生活氛圍和諧,父母之間的相處,通常融洽,幾乎不會出現影響他們學習的因素出現;從這一點來看,除了學校的學習環境之外,家庭的學習環境,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深遠。

僅靠努力還不夠,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多有這5種學習習慣!

5、懂得反思和總結

每一位升入清北的同學,都有一套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這些方法的獲得,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是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摸索和反思,才逐漸總結出來的。對於這些同學來說,學習不是雜亂無章的事情,通常是系統化、有條理的事情,而他們恰恰有自我總結的能力,讓各科的知識點,有機的統一起來。

這些同學,在提升成績的過程中,不會盲目的花費時間,也不會期待通過題海戰術,來提高自己的分數;他們能夠抓牢基礎知識、抓住典型習題,通過不斷的反思,將知識點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最終提升學習效率,通過高考贏得脫穎而出的機會。

今日話題:除了家庭教育的因素之外,影響學生成績提升的原因,還有哪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