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才是是每個人終身伴侶


疾病,才是是每個人終身伴侶


曾經寫過一篇關於人格的科普文章,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我們每個人都有病。

當然這是心理上的病。

在科學上,有一個普遍通用的大五人格理論,主要從五個維度來詮釋人格:開放性、盡責性、外向性、宜人性和情緒穩定性。

這五個維度只要有一個過高和過低,都會出現人格障礙,也就是心理學意義上的疾病。

比如過分的責任感就會引起強迫症,過低的責任感就會變成藥物成癮和衝動控制障礙。再比如情緒穩定性差意味著抑鬱、焦慮、躁鬱、邊緣性和表演型人格障礙。

而外向型低則容易變成迴避型或分裂型人格障礙,低宜人性的人可能有心理變態和偏執型人格障礙,高開放性的人可能介於分裂型人格障礙和精神分裂之間。

可以說,只要我們在靈魂上生而為人,那麼我們作為人的定義,和作為疾病的定義,本質上是靈魂的一體兩面。

說完了心理上的病,那麼身體上呢?

現在很多人都在說亞健康,特別是被保健品廣告大肆宣傳以後,這個詞可以說滿天飛,說的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缺點什麼。

但是亞健康的前提,是健康。

世界上存在完美健康的狀態麼?健康的定義又是什麼?是無病無災麼?那麼對於疾病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沒錯,只有對於疾病和健康這兩個概念做出準確的定義,我們才能去真正的理解他們。

世界衛生組織總共定義了兩萬六千多種疾病的名稱,加上一些尚未明確定義了,可能還要再多一點點,是否只有患了這些才算是病呢?

而如果沒有這些,就是健康呢?當然不是,很多疾病根本無法定義,甚至找不到原因,甚至還沒去找就不見了,或者默默的存在很久很久,直到你突然死亡。

亦或者說,籠統一點,舒服就是沒病,不舒服就是病,那麼舒服和不舒服這個界限在哪裡呢?畢竟每個人在不同狀態下感受是非常主觀的。

當然也不是,有些感受非常不舒服,比如孕吐,比如肌肉痠痛,都是身體的保護反應。而有些大病根本沒什麼感覺。

所以這些都是片面的,因為我們把健康和疾病對立了起來。

疾病並沒有有沒有這麼一說,健康和疾病從來就沒有分開過,同樣的狀態,在今天是健康的,到了明天就是病。

同樣的身體,在中國是健康的,到了外國就是病。

同樣的人,做這件事的時候是健康的,做另一件事的時候就是病。

我們的生命,離不開疾病,它是一種常態,它會永遠和你在一起,與你終生相伴。

我們認為的健康,只是一種狀態,一種生理和心理適應社會的一種狀態。

狀態是一種動態的平衡,不管是社會環境變了,還是心理變了,還是生理稍微變了,都會出現一點點波動,這種波動就是我們稱為的疾病,而身體接下來就會重新的進行調整。

這種調整首先肯定靠身體的自愈系統,讓身體和心理重新適配社會環境,如果調整不了,就需要人為的控制一下社會環境,來重新達到平衡。

這個人為,就是心理諮詢師,就是醫生,就是親人的關懷,就是內心的自我心態調整。

如果調整不了,那麼只有通過種群的進化,來讓整個族群,重新和這個環境達到平衡。

所以,沒有疾病的健康,永遠都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幻想,因為它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外界環境一直在變,身體的系統問題也一直都在。

特別是我們人類這一具,被進化一次次調整過的問題身體。

比如癌症,是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這一次調整帶來的,比如各種過敏和風溼性關節炎,是我們不斷優化加強免疫系統帶來的,比如阿爾茲海默症,是我們人類大腦智力大躍進帶來的等等。

每一次調整,人體解決了上一個問題,必然會來帶新的問題。

這些問題是基因自帶的,而外界的環境也是在不斷變化的,比如近代工業化帶來的物質大豐富,讓我們這具習慣在非洲大草原餓一頓,飽一頓生活的身體,突然就變得不協調了——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症隨之而來。

疾病和健康,是我們的一體兩面。

我們的疾病,是因為上一次身體和環境的協調(健康)帶來的,而我們的健康,也是可以是疾病帶來的,比如很多疾病可以讓我們增加系統的冗餘度,增加系統的穩定性。

像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的娃,腸道菌群就更加複雜,也具有更加強大容錯性,就不容易拉肚子。

在像孩子每一次感冒,都能讓他的免疫系統,做一次試錯——覆盤——優化,也就是變強。

所以,疾病和健康,他們都是將要陪伴你一生的伴侶,請不要區別對待,好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