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創業者談創業

對於想要創業或正在創業的人來說,關注行業趨勢可以減少盲目性和增加創業成功的概率,再接下來就是資金、人力、產品,並要清楚自己的公司如何賺錢,然後穩定的運行。

一個創業者談創業

利潤是否穩定

現在假設成本一樣,現在有一門生意一筆單子利潤是30萬,但是在一年中只能做4筆,還有一門生意一筆單子利潤是3000,你一年可以做5000單,是你,你選擇哪個?

很多人會選擇第一種,因為利潤高,效益快,但第一種生意風險也更高,這種生意一旦客戶撤單對整體的業績量影響非常大,很不利於公司的利潤穩定。

在現實中,這兩類訂單一般都是混合出現的,所以公司的業務重心要根據實際情況,大單雖然可以賺錢,但也會有很強的副作用,不能依賴。

一個創業者談創業

競爭能力

之前有一個笑話:日本說:我們有最好的生產控制能力,中國說:我們人便宜!德國說:我們有最好的機器生產線!中國回答,我們人力便宜!美國說:我們有最好的技術!中國說:我們人力便宜!現在中國企業的惡性殺價競爭正是這種沒有差異的競爭所導致的。

拋去人力成本差異,中國的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老一輩對企業的管理方式根本不能適應當前的市場競爭。迫切需要引入現代企業的運作思維。

企業的生存環境

前二十年中國的創業環境很好,對創業的來說是一種優勢,低價的土地,無工會保護的人力資源,無社保醫保,各種退稅,免稅補貼,無環境汙染責任,超低的匯率——簡直就是製造業的天堂,大概太依賴這樣的環境,環境一變化就扛不住,關了工廠拿了貸款去炒樓。

很慶幸,這經濟危機來得不算晚,中國企業要好好反思自己應該怎麼幹,等到各種依賴的資源到了極限,再回去補課就來不及了,我們的政府經常好心乾乾壞事——大力扶持,結果企業都孵成阿斗了。

優秀的管理:分工配合

在很多公司,老闆都是不管一線運作的(公司越大越難管理),交由各個部門的老大負責,制定標準並培訓相應的人力去完成,作為創業者,不一定什麼都要懂,但是要知道怎麼組織生產系統,如何讓擅長的人去幹擅長的事,符合或者超過標準完成有利於企業在行業中脫穎而出,只有這樣,你才可以迅速擴大的你的兵團,複製你的企業。

資金壓力和企業倒閉

通常聽到資金鍊斷裂導致企業倒閉,企業真有那麼脆弱嗎?許多公司倒閉都是因為過度生產、盲目擴張所致,他們常常誤判行業趨勢,擴大產能、加大投入,而後續的市場擴張速度不佳導致貸款無法償還。企業家是要有冒險精神,但至少你得有勝算或扛得住失敗才冒險。其實中國至上而下都幹這樣的事情,比如超級工程大躍進什麼的,好在政府這些欠債可以來自未來稅收,企業呢?靠未來訂單嗎?撐不到那個時候就關門大吉了。

開創一家企業不難,但成為一家好企業,還是很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