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塘pH值有點高怎麼辦?

陳洋8247


魚蝦養殖塘口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以後,水體PH容易偏酸性,而不是偏鹼性(除非當地水源本身PH較高)。

偶有蝦塘PH過高,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剛剛使用生石灰清塘後,水體PH會比較高,最高能達到12.5,正是利用強鹼性能達到殺滅細菌、病毒、及雜魚雜蝦和敵害生物的目的。但其持效期一般經過7-10天就能恢復到正常水平。這種情況下,你只能等生石灰持效期過去就行了。

2.以地下水源為主要水源,水質礦物含量高,硬度大。建議不直接排入蝦塘,最好挖過水池先將水源暴氣氧化以後,再排入蝦塘。每次加水不宜太多,一次5-10公分。以免PH變化太大。

3.水草太多。水草白天進行光合作用會消耗大量的CO2,沒有CO2與水結合產生碳酸氫離子,水體PH也會升高。曾經有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口魚塘改造的蝦塘,前水草佔水面積達到70-80%。投放種蝦前改底解毒、培菌培藻都進行了,投放種蝦後馬上出現大量的爬坡現象,小龍蝦死也不下水。開始以為是應激。連續使用了幾次抗應激藥物,沒有效果。後來又認為是缺氧,如果開增氧機,潑撒增氧劑,也不行。塘主一開始懷疑PH值有問題,但沒有檢測儀,於是試探性使用了有機酸,和乳酸菌,當時症狀緩解了一點,但沒過一天,小龍蝦又全部爬上岸。這時網購的PH檢測儀到了,一檢測水質,PH達到9.5。又檢測了地表水,地下水,結果都正常。但為時已晚,小龍蝦已經幾乎全軍覆沒了。等到後來水草老化,清理掉一部分以後,PH恢復正常了。


當PH的偏高的時候,不論何種原因,快速換水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養蝦主要靠水質,水質的好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說好的水源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問題都能夠通過換水得到快速緩解。


養龍蝦的小哥哥


PH指的是池塘水體酸鹼度。PH是水產養殖中的重要指標,它會隨著水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而變化。PH過高、過低或劇烈波動都會影響水產養殖動物的生長髮育,甚至造成大面積死亡。

一、PH高的危害

1、PH高會腐蝕蝦的腮部,造成損傷,感染疾病,甚至死亡。

2、池塘中的氨氮會隨著PH的升高而毒性加劇,使蝦氨氮中毒。

3、PH過高,會引起藍藻等辦法,繼而有“倒藻”的危險。

4、高的PH會抑制某些有益菌的生長,致使菌藻失衡。

二、處理措施

1、用水質快速檢測設備檢測水質,特別要注意水體溶氧、PH、氨氮的變化。

2、換水。換水既能降低PH,又能降低氨氮濃度。但是,換水要循序漸進,一次換水8~10cm,避免引起應激。

3、如果監測到PH太高,可用醋酸潑灑作緊急處理,但是注意醋酸一定要充分稀釋,並少量多次潑灑。

4、蝦塘中如果藻類過多,可殺滅部分藻類。殺滅時不能全池潑灑,應該在出水口處一小塊區域內殺滅,否則可能導致藻類大面積死亡。

5、蝦塘中的水草如果過多、過長,也要修剪,以降低光合作用對二氧化碳的消耗量。

另外,也有用乳酸菌搭配紅糖來調節過高PH的的。


春種夏耕秋收冬藏


水產養殖裡PH高,除卻地質和汙染問題。一般都是藻類過多大量消耗二氧化碳引起的,特別是大型藻類(也就大家說的藍藻門,綠藻門,裸甲藻等)。特點是早晚PH差距會有點大。原因是藻類白天產氧豐富。同樣弊端在晚上消耗也厲害。伴隨藻類大量死亡氨氮也會快速飆升,所以夏天高密度養殖如果有藍、綠藻的池塘下半夜或者早上特別容易翻塘,其實是缺氧或者缺氧加上氨氮中毒。

一般解決方案,急救下醋酸,一般不建議用。建議可以大量下菌,複合菌,乳酸菌,都可以。一畝三十斤都不怕。但要注意下得菌類型,例如芽孢類耗氧嚴重,怕晚上會缺氧。芽孢是小量可以肥水,大劑量也瘦水,穩點的話,最好是乳酸菌,大部分乳酸菌類型都不耗氧,可以放心使用,三十斤一畝都不怕(劑量大家參考下就好啊,不負責任何後果,本人是N次試驗過。本來不想提使用量的問題,但這個經驗數據野給大家參考下。如果是想滅藍、綠藻,加糖,十斤二十斤一畝的下。買糖渣便宜,成功率挺高。不擔保包成功)。如果養殖魚類。剩成本點,就吹風時候下風口殺,一二兩硫酸銅或者漂白粉兌水,用噴筒噴,最好拿個,殺完要注意增氧和第二天解毒。還有個最最重點的,有條件的情況下,多換水吧,

蝦的話建議用菌。蝦沒問題,水源好,換換水,再下多次菌。不要吝嗇成本。個人世界觀裡:養蝦很容易養瞎。。。。。。

都是乾貨,經驗之談,其實平時管理細節還有很多。以後有機會慢慢聊吧。。。

水產不易,大家一起共同進步。

喜歡的朋友給個贊,順手給關注一個。。。。。


游水上北京AK



遇到蝦塘PH值過高則可能腐蝕魚蝦鰓部組織,使魚蝦等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

淡水養殖PH值一般控制在6.5~9.0之間,最佳PH值範圍為7~8。


處理PH值偏高:
①注入新水。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②施用明礬,每畝可用0.5~1公斤加以控制,在一定時間範圍之內可以控制ph值。


休閒影視22


對於蝦塘PH值過高這個問題,老實說凡是底棲類水產動物基本可以忽略,除非底質嚴重惡化。但魚類不行。降PH值有很多種方法。1:條件允許,可以大換水。2:紅糖是降PH值的絕好材料,加乳酸菌配合使用效果極佳。3:視實際情況也可以適當殺殺藍藻(注意增氧和解毒)4:選擇晴天早上每畝按5公斤小蘇打連續投放,直到早晚PH值相差0.5一1度為止。5:需要注意的是連續邊進新水的同時也邊排水,是穩定魚塘水質和增加總鹼度的最佳方法,既安全有高效。6:改底和增氧是必須的,也是水產養殖的最重要素。

PH值過低首選生石灰,魚塘有養殖切不可一次大量投放,PH值劇變過大容易引起應激,造成人為傷害。應按實際分多數投放,時常檢察。條件允許理應換水為宜。


手機用戶65084148904



老王說蝦


蝦池PH高的原因有幾個方面:1、水質老化,水中富含營養物質多,富營養化;2、水體浮游植物及微生物少或有益種缺失;3、水體蝦量大,水體超負載;4、池低沉積物量大有益菌群失調!

針對水中PH值高的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1、調換部分水,使水質優化;2、使用藥物降解水中有害物質;3、改善調節池底;4、提高水體負載力!


蟹加米


有人認為藻類或水草消耗二氧化碳才導致ph升高,這感覺有點不靠譜吧,我認為應該是氨氮超標導致的,因為植物不光消耗二氧化碳更會消耗鉀等鹼性微量元素,所以弱鹼性的氨才是最可能的元兇。


以馬內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