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圍著孩子轉,你有多久沒和伴侶好好說話了?

每天圍著孩子轉,你有多久沒和伴侶好好說話了?


自從發現懷了二胎以後,醜醜變得格外黏我,出去玩必須我帶著,睡覺必須跟我睡,吃飯也要等著我一起開餐......就像一塊牛皮糖恨不得粘我身上。


雖然家裡有奶奶幫忙,能分擔我的一些責任,但是我總是擔心沒有及時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所有很多事情還是親力親為,似乎已經很久沒有過屬於自己的夜晚,更別提和醜醜爸的二人世界了。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和我一樣的經歷,每天的生活重心就是孩子、工作,很難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分給自己和伴侶。


儘管我也知道夫妻關係要優先於親子關係,但是一回到現實生活中來,關注點又不自覺地回到了孩子身上。


上週末,我把醜醜送到了外公外婆家,帶著醜醜爸參加了一期鼓勵諮詢工作坊的學習,這段神奇的經歷讓我們的家庭氛圍悄悄發生了變化。


01

我的變化


我一直不喜歡別人看到自己軟弱、無助的一面,不太會示弱,即便在最親近的人面前。


和醜醜爸的相處也是這樣,很多時候都表現得很強勢,希望他看到我閃閃發光的樣子,而不是脆弱無能的模樣。


這樣活著其實挺累的,而且也很敏感,只要一聽到有關於我的負面評價就會百爪撓心。


更深層次的原因也許是我害怕他會不接納那個不夠優秀的自己。


這次的工作坊中有這樣一個體驗活動:


和搭檔面對面坐著,看著對方的眼睛;


先由一個人說“我希望你看到我的XXX,不希望你看到我的XXX”;


然後對方這樣回應“我看到了你的XXX,也看到了你的XXX,這兩者我都看到了,而且我都能夠理解和接納”。


接著角色互換,連著做3-5輪。


本來以為只是一個簡單的活動,對於我這種淚點比較高的人來說應該不會有什麼觸動,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在和醜醜爸四目相對的一瞬間,話還沒說出口就淚流滿面。


那種感覺就像幾年前在我們的婚禮上,醜醜爸像我求婚時,眼淚不受控制地噴湧而出。


活動中,我把平時很難啟齒的一些話說了出來,他也是。我們的雙手本來只是隨意地搭在一起,到活動結束時,不自覺地緊緊相握。


那一刻,我感覺到了彼此的聯結。


02

他的變化


在我們家,醜醜爸對孩子比較嚴厲,而且他覺得我對孩子太過寵愛,我們有時候也會因為教育孩子的方式不一致而產生分歧。


經過了這幾天的相處,我發現他對醜醜的態度變得溫和許多,課程裡很少涉及到孩子的教養問題,為什麼卻有這樣的變化呢?


曾經聽過一個育兒講座,有家長提問說,和先生的教育方式不一致,覺得先生對孩子太嚴厲,但是又無法說服和改變他,該怎麼辦?


原來她的先生是軍人,從小受到的教育比較嚴格,軍隊裡的生活也是需要嚴格服從紀律和命令。在她先生看來,嚴格和控制就是一種愛,他從小就是在這樣的“愛”中成長的,自然表達愛的方式也是如此。


因此,老師當時建議這位家長用對待孩子的方式來對待先生,只有當先生體驗過尊重、理解、溝通等這些同樣是愛的方式,他才會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


回到醜醜爸的變化上,大概也是因為在課堂上,從這些體驗活動中,他感受到了被關注、被理解、被接納等等,體會到了這些正向的方式帶給自己的能量,因此才能以同樣的方式傳達自己對孩子的愛。


這個曾經讓我很困擾的問題,就這樣緩和了下來,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03

整個家庭的變化


醜醜在外婆家的這幾天也過得很快樂,晚上會和我語音和視頻,聊他今天玩了什麼好玩的,吃了什麼好吃的,還會和我表達他想爸爸媽媽了。


情緒一直很穩定,並不會鬧著要我陪他睡覺或者要我去接他,看來以前一直是我多慮了。


這幾天的放鬆,也讓我和醜醜爸有了更多的二人空間,增進了對對方的瞭解和支持。當醜醜回來時,會感受到一個更加親密和包容的家庭氛圍,他也會從這樣的氛圍中得到滋養,獲得安全感。


所以啊,有時候對自己的要求太高、把自己繃得太緊真不是件好事。我們都要學會找機會讓自己從日常繁雜的事務中抽身,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放鬆一點,反而能夠做得更好。


其實以前這樣的工作坊也參加過很多,但是沒有這次的感受這麼強烈,我想是因為醜醜爸的參與。


當兩個人一起來學習和練習,進行深入的互動和溝通,更容易同頻和聯結,所以不管是育兒還是親密關係,兩個人一起成長總是會事半功倍。


另外,鼓勵諮詢其實也是正面管教這個大體系中的一環,裡面還有很多具體的鼓勵技巧,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鼓勵諮詢師。


在明天的文章中,Vivian會跟大家詳細聊聊當我們感覺到受挫、受傷時,可以怎樣做來讓自己感覺更好,不要錯過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