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是湖北的第一城,你覺得第二城市是哪個呢?

捲毛八一八


尋找湖北的第二大城市,大家爭論各有看法,至今沒有停止過,到底誰是第二大城市呢?

武漢在湖北省第一大城市的地位,沒有任何城市可以動搖取代,甚至永遠不可能。曾經的鄉吧佬宜昌,誰也想不到,在貴人的相助下短短的時間內成了爆發戶,在湖北坐上第二把寶坐。沒有基礎的胖子,永遠不是真正的財主。本人認為湖北第二城市應該是襄陽,這個沉睡中的千年古城,只是暫時性的打了盹被宜昌超越,一旦睡醒,襄陽一定會取代宜昌成為湖北第二大城市。

大家如果不信,等等瞧,襄陽一定會是湖北第二大城市。

👈 👉 說真話,知真相,瞭解更多民生熱點資訊,殘疾人事件請👉[關注, 評論,分享,轉發,點贊!]

咸寧資訊爆料


湖北第二城,當然是宜昌,這毫無疑問!


藉助三峽工程,當初宜昌差點兒就成了省會!1984年中央已經批准了以宜昌作為省會籌建三峽省,管轄宜昌市、宜昌地區、涪陵地區、萬縣地區、黔江地區、鄂西自治州。假若建成,也是內陸一個實力強勁的省份。

不過世事弄人,當時海內外對三峽工程提出很大質疑,導致中央暫時中止三峽工程,既然三峽工程不進行了,那麼三峽省也沒有必要籌建了。一年後,中央下文撤銷三峽省籌備工作。宜昌,已經當了一年多省會的城市,就這樣和省會這個身份錯失了!

雖然撤銷了三峽省籌備組,但是宜昌仍然留下了富足的三峽省的遺產,當時配合三峽工程和三峽建省的四大行直屬總部三峽分行仍然保留,宜昌的儲蓄信貸工作都是直接對口中央!葛洲壩集團、三峽集團兩大中央直屬央企的大本營都在宜昌。還給宜昌留下了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等高等院校,今天組建了巨無霸三峽大學。

其實宜昌的區位優勢很明顯,正好處於江漢平原接入四川的分界線上,歷史上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和水陸交通要衝。

交通配套方面,宜昌是妥妥的華中第二!焦枝鐵路、枝柳鐵路、萬宜鐵路、漢宜鐵路在宜昌交匯。在建的呼南高鐵、北沿江高鐵、鄭萬高鐵宜昌聯絡線都接入宜昌,使得宜昌成為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交通樞紐之一!三峽翻壩工程的建設擴建,使得宜昌成為萬里長江第一萬噸港,每年通過三峽船閘和升船機的貨運量有數億噸!宜昌三峽機場,吞吐量也居中南區地級市機場前列。所以,宜昌可以說是中部交通第一地級市。

有人認為,襄陽不是湖北第二城嗎?我說,從歷史傳承、現實基礎乃至發展前景,襄陽都根本無法和宜昌相提並論!

教育體系,襄陽遠不及宜昌!襄陽的高校遠遠比宜昌的差。

交通條件,襄陽同樣遠不如宜昌。很多朋友抱著已經撤銷的管轄宜昌的襄陽鐵路分局說事。但是鐵路只是交通的一個方面啊,宜昌水陸空齊備,連機場吞吐量都是襄陽的兩三倍!襄陽的漢水航道雖然可以通行500噸貨船,可是和萬噸級貨船的宜昌怎麼比呢?

區位上,宜昌作為長江經濟帶承接東西的樞紐,也比漢西達成一線的襄陽要好。

政策上,宜昌也勝於襄陽。宜昌被納入長江經濟帶的重要城市,特別是四大行都直接面對中央,這樣的優勢,襄陽是沒有的。

所以,400萬人口的宜昌取得和550萬人口的襄陽一樣的GDP,人均GDP宜昌更高,經濟效益也是宜昌更好。

所以,無論過去基礎,還是現實條件,還是發展前景,宜昌都遠勝襄陽,還有湖北任何其他地級市。


武大東湖


近年來關於湖北省第二大城市,襄陽和宜昌兩地可謂是打得火熱。宜昌、襄陽都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兩個城市都是依江傍水,非常有大城市氣魄。宜昌是三峽工程所在地,襄陽有七省通衢的美譽,實力與顏值並存的兩座城市可謂是旗鼓相當。那麼,到底誰才是湖北第二大城市呢?

襄陽VS宜昌——整體實力

襄陽地處漢江中游,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是貫通南北、承啟東西的重要交通樞紐,水、陸、空交通便利發達。

宜昌因水而名、因水而興。中國中部重要交通樞紐,三峽大壩,葛州壩等水電工程所在地,堪稱“世界水電之都”。

2017全國百強城市發佈,湖北3個城市上榜(武漢、襄陽、宜昌)。

在榜單中,襄陽位列第58位,宜昌位列第59位,襄陽人口和GDP都略勝一籌,襄陽勝。

襄陽VS宜昌——歷史沉澱

襄陽: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發源地,已有2800多年曆史,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兵家必爭之地”之稱。這裡是炎帝神農氏、漢水女神等神話傳說的重要發源地,漢光武帝劉秀的誕生地,城西的隆中山為“三顧茅廬”、“隆中對”的發生地。

宜昌:楚文化和巴文化的發祥地。據史書記載,宜昌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這裡人傑地靈,被譽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在古宜昌境內。

從歷史沉澱來看,襄陽建城就久,古文化氛圍更濃,襄陽勝。

襄陽VS宜昌——人均工資水平

(2017年上半年宜昌工資收入水平)

宜昌:排名第六,4820元,比起去年的排名,宜昌保住了自己第六的位置。

2017年上半年襄陽工資收入水平

襄陽:排名第九,4651元。作為去年平均工資第一的襄陽,今年已經跌到的第九,這一局已經毫無疑問了。

從人均工資水平來看,宜昌勝。

襄陽VS宜昌——醫療水平

襄陽:目前,襄陽市三級甲等醫院共有三級,分別是:襄陽市中醫醫院、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襄陽市中心醫院。

宜昌:目前,宜昌市三級甲等醫院共計6家,分別是:宜昌市中醫院、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葛洲壩中心醫院、三峽大學仁和醫院、宜昌市中心醫院。

從醫療水平來看,宜昌勝。

襄陽VS宜昌——教育水平

襄陽: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603所,其中:高校4所,中等職業學校36所,普通高中53所,初中230所,小學1194所,特殊教育學校5所,規模幼兒園81所。

(襄陽市大學一覽表)

宜昌:現有各級各類學校996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2所(三峽大學及三峽大學科技學院),高職4所,中職學校25所,普通高中43所,初中155所,小學424所,幼兒園325所特殊教育學校10所。

宜昌和襄陽都算得上是高校林立,教育資源都很豐富。但是在普通高中的教育水平上,襄陽略勝一籌,襄陽四中、襄陽五中全國百強,襄陽正在成為湖北省新的狀元之鄉。

從教育水平來看,襄陽勝。

襄陽VS宜昌——城市軟實力

全國文明城市是中國大陸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和創建難度最大的一個,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

襄陽:2017年7月通過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最後一次測評,成功入圍全國文明城市參評城市名單,襄陽仍然在爭取文明城市的路上。

宜昌:蟬聯兩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2011年成為湖北首個文明城市,在2015年再次獲得文明城市。成為湖北首個蟬聯此殊榮的城市。

從城市軟實力來看,宜昌勝。

襄陽VS宜昌——旅遊業

襄陽:古隆中風景名勝區、鳳凰溫泉、襄陽古城牆、米公祠、水鏡 莊風景區等。

宜昌:素以三峽旅遊為聞名,是全國11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4處國家5A級景區,11處國家4A級景區。三峽人家、三峽大壩、三峽大瀑布、猇亭古戰場、葛洲壩工程、三國古戰場、玉泉寺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蹟和風景名勝。

從旅遊業來看,宜昌在全國的知名度要遠大於襄陽,宜昌勝。

襄陽VS宜昌——交通

襄陽:“南船北馬、七省通衢”。是華中、西北、西南“Y”型交通網絡的中心,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

宜昌:1條黃金水道(長江)、3條鐵路、5條高速、1個區域性機場(三峽機場)、水公鐵空立體交通網絡。

從交通來看,襄陽地理位置優越,襄陽勝。

襄陽VS宜昌——地方美食

襄陽:襄陽牛肉麵——中國十大面條,襄陽大頭菜——中國四大名醃菜之一。

宜昌:秭歸——“中國臍橙之鄉”,遠安——“中國香菇之鄉”

襄陽與宜昌的口味也有些相似,一時也難分伯仲,這局平手。

宜昌和襄陽到底誰能領跑湖北第二城的建設,到現在無法定論,不過朝目前的勢頭,襄陽更勝一籌,讓我們拭目以待。


魅力襄陽



這個問題如果放在十年前,湖北人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這還用問,肯定是宜昌啊!但其實,襄陽一直就是湖北的“千年老二”,讓它心甘情願讓出“湖北第二城”榮耀,該地老百姓也不會輕易答應的!

宜昌和襄陽是湖北省的經濟強市,也是中西部最強地級市之一!與洛陽、鄂爾多斯合稱中西部地級市“四大天王”!在中西部地區,除了省會城市,就屬它們四座城市最強,GDP都在3500億以上!那麼這兩座城市誰更強?

讓我們先看兩城的軟硬兩方面的“整體實力”:


宜昌因水而名、因水而興。宜昌擁有長江、清江等大小99條河流的重要河段,水能資源可開發量達3000萬千瓦,是我國乃至世界水電資源最富集、開發前景最好的地區之一。在以宜昌城區為中心的方圓100公里範圍內,目前已建或在建的有三峽、葛洲壩等巨型水電站。由宜昌水電站發出的電力,按1000公里輸電半徑,已經輸送到南至廣州深圳、東至上海江浙、北至北京天津、西至成都重慶,可以說照亮半個中國,宜昌因此堪稱“世界水電之都”。


宜昌是全國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宜昌境內有三峽人家、三峽大壩、三峽大瀑布、猇亭古戰場、葛洲壩工程、三國古戰場、玉泉寺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蹟和風景名勝。長江三峽與三峽工程交相輝映,巴楚文化和土家風情水乳交融。


宜昌還是一座宜居宜業的城市。宜昌依山傍水,綠樹成陰,森林覆蓋率達55.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44平方米,是“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襄陽,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魅力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三國文化之鄉”、“中國紅嘴相思鳥之鄉”、“中國書法名城”。金庸、馮驥才等專家學者評價襄陽為“中華腹地的山水名城”,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


襄陽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這裡是炎帝神農氏、漢水女神等神話傳說的重要發源地和漢光武帝劉秀的誕生地,有號稱“華夏第一城池”全國最寬的護城河。城西的隆中山為“三顧茅廬”、“隆中對”的發生地,現有三顧堂、武侯祠、臥龍深處、抱膝亭、草廬寺、小虹橋、老龍洞、躬耕田、廣德寺、米公祠、習家池、綠影壁、檀溪、鹿門寺、李曾伯紀功銘等勝蹟。


襄陽是全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和汽車工業基地,鄂西北城市帶中心城市。是中央、省屬三線軍工企事業集中的城市,工業總產值僅次於武漢市,居全省第二位。

讓我們再來看看兩城的基本經濟數據:


一、宜昌。三線城市,全市人口413萬,城區人口155萬,建成區面積236平方公里,GDP3709億,全國第54,財政收入386億。有高校5所,三峽大學排名211位。


二、襄陽。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全市人口560萬,城區人口180萬,三線城市,城市建成區面積245平方公里,GDP3694億,全國第55,財政收入320億。有高校6所,湖北文理學院全國排名第556。


宜昌是新興城市,經濟較為發達,其領先襄陽的地方有:1、人均GDP;2、城建水平;3、財政收入;4、高校實力;5、地理區位。宜昌的發展得益於長江之濱,交通便利,最重要的是先後有葛洲壩和長江三峽兩大超級工程落戶,帶動了宜昌的發展,這才超越在湖北穩坐老二位置上千年的襄陽。


但襄陽近年的發展速度卻超越了宜昌:2006年:宜昌GDP3694億,襄陽GDP3675億,宜昌小幅領先;2016年:宜昌GDP3709億,襄陽3694億,二城幾乎齊平。今年7月23日,經濟學人智庫發佈了中國新興城市報告(2015-2017),指數以增長標為基礎,統計城市GDP、人口、居民收入和基礎設施的變化。湖北襄陽位居貴州貴陽之後位列第二名,顯示了強勁的崛起勢頭和長遠發展潛力。


我認為,再過10年,襄陽經濟總量有可能將反超宜昌20%以上!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決定經濟的最根本因素是人!人是經濟的核心:人在一座城市,他會有兩種行為,一是賺錢,二是消費!人通過勞動獲取報酬,自然就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而人在城市裡的任何消費,都會化作推動城市經濟增長的助力。所以人的兩種行為都會推動城市發展。


襄陽雖然多方面落後於宜昌,但人口卻大幅領先宜昌150萬,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這150萬所能發揮的能量可以抵得上10個上市公司!

宜昌近年增長乏力,顯現慢滯之象,根本原因是人口少,這才是宜昌發展的瓶頸!宜昌如想從三線城市邁入二線城市,必須提高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早日使城區人口達到250萬-300萬之間。人口能為宜昌帶來的絕不僅僅是勞動力!


陽海子


《湖北最有錢的2大城市,一個是超大城市,一個有全球最古老頁岩氣礦藏》

湖北,簡稱“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為武漢,因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2016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32297.91億元,創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水平。

而其中有兩座城市貢獻非凡,城市總GDP排在全省第一二名,哪兩座城市呢?和旅者一起看看吧~

1.武漢市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2016年10月,中共中央發佈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中將武漢列為超大城市;同年12月,國家發改委原則同意並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武漢市,是一座古典與現代並存的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擁有40多條國際直達航線,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四大洲的城市。

武漢市16年GDP總值為11912.61億元,排在全省第一,可以說是不負眾望。

旅遊景點:東湖,黃鶴樓,武漢長江大橋等

2.宜昌市

宜昌,古稱夷陵,為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上中游分界處。“宜昌”之名始於東晉,市的建制始於解放初,於1992年設立地級市。宜昌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也是是湖北省唯一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同時享有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美譽。

宜昌依長江而建,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僅次於武漢,位居湖北省第二位,是中國中部重要的交通樞紐,擁有漢宜高速公路、漢宜高速鐵路、焦柳鐵路、318國道等國家重要的交通動脈。宜昌是三峽大壩、葛洲壩等國家重要戰略設施所在地,被譽為“世界水電之都”。2017年7月,宜昌市鑽獲頁岩氣井,預測頁岩氣資源量超5000億立方米,是迄今全球最古老頁岩氣礦藏。

宜昌市16年GDP總值為3709.36億元,排在全省第二。

旅遊景點:三峽大壩旅遊區,三峽人家風景區、清江畫廊度假風景區 、屈原故里文化旅遊區等


旅行帶著風


個人覺得湖北第二城市是宜昌



下面我們先來看一下2016年湖北各地市GDP排名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湖北武漢


一騎絕塵,遙遙領先。其次就是宜昌和襄陽



二個城市了,接下來的城市跟本無法與之比較。





宜昌比襄陽更勝一籌。

我是浙江南潯人,歡迎到南潯來旅遊!




經天緯地安邦定國


受邀回答,湖北楚國,歷史悠久,有800多年至今的楚文化,現己成為~楚文化中心地帶,位居全國首列。

湖北省會武漢是九省通衢的交通中心,華中唯一超大城市。武漢地理位置:中部得天獨厚,得水獨優,全國最大內陸水陸空,高鐵通達半個中國的交通樞紐及黃金長江水道和航空通達世界四大洲。

武漢敢稱大武漢,武漢之大世界未來十大超級城市,排位第二!武漢地理位置優勢,經濟實力強大!武漢自轄是合情合理,必然的選擇!武漢自轄後,省會花落誰家,議論紛紛,選不選自轄和省會花落誰家,都不是咱老百姓操心的事!還是來談談:湖北省第二城市是哪家……

宜昌,古稱夷陵,擁有2千年的歷史,1992年成立地級市,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僅次於武漢,位居湖北省第二,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三峽大壩,葛洲壩等設施所在地,被譽為:《世界水電之都》。

宜昌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境內有4處國家5A級旅遊景區,數量居全國城市第四。

其次,說說荊州,古時稱之:《江陵》湖北省地級市,荊州是座歷史文化名城!現存的古城牆,大部分為明未清初建築。至今保護完整,堅固挺拔在荊州,又名江陵城中,文化燦爛: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又稱之為古城~荊州!

荊州建成2700多年曆史,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朝代,在此建都。是當之無愧的《帝王之都》。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作為湖北省第二城市,按城市綜合實力來說,宜昌僅次於武漢,位居湖北省第二。

如果,武漢自轄了,那省會花落誰家又是一爭:就目前就有~宜昌,荊州,襄陽三座城市。

如單一來看,荊州古城建成較早,又是有歷史文化故事的名城!而且古城牆保護完整。但荊州的綜合實力就比宜昌差些,特別是在城市建設改造方面,宜昌那是全國《文明城》稱號。經濟實力也比宜昌差,但荊州的地理位置,要比宜昌佔優勢。是湖北省內長江之正中,交通的中心之城!如果,荊州城市建設上,擼起袖子大幹一場,還是《希望之城》!

再看宜昌的地理位置就沒荊州優勢,偏西遠了!不過宜昌的城市建設,美化宜昌,那確實是實實在在的~宜昌市城區啟動三年棚改計劃編制,城區2018一2020計劃實施棚改5萬戶,涉及10萬左右居民,到2020後基本完成現有棚戶改造任務。

這就是今天宜昌是湖北省的第二。

如,武漢自轄,這二選一作為省會城市,也有一爭!

這不是黑xx城市,更不是在噴哪座城市,其目的,各自將城市建設為美麗之城,希望之城!共同努力奮鬥,人民才會獲得幸福感!


漢叔86101525


我用一塊石頭來回答你



水都奇石


在“中國城市規模劃分標準”一文裡有詳細記載,覆蓋大中小各類城市。

普及一下:第二大城市不是以經濟強弱作為排名依據的,大與強不是一回事。湖北省城市規劃中的名次是超大城市武漢,二類大城市襄陽和宜昌、十堰,支持荊州等地建設為大城市。


正能量貢獻者


第二城是漢口,第三是武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