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恒星:温度高达1000万度,密度是地球的500倍

“死亡”的恒星:温度高达1000万度,密度是地球的500倍

这个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的地球,已经在这个宇宙中存在了四十六亿年了。在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颗星球在一直伴随着这个地球,那就是我们太阳系主星太阳。这是因为太阳比我们地球早诞生3亿年,而我们知道,地球和都是形成于一片星云中的。原本这片星云里,只是一些分散的物质。但是由于宇宙大爆炸所产生的冲击力,这片星云中比较大的物质就开始旋转,然后不停的吸收周围的物质,最后当这个物质的质量足够大时,在压力的作用下,就被“点燃”形成太阳了。而没有被太阳所吸收的那些物质,就形成了现在的地球,还有其他的一些行星。

“死亡”的恒星:温度高达1000万度,密度是地球的500倍

而这个宇宙的中的众多恒星,也都是这么来的。但是因为质量的不同,恒星走向生命尽头的结局有着很大的区别。像太阳这种或者是质量在八个太阳以下的恒星,在走向生命尽头的时候,会变成一颗白矮星。那么质量是太阳质量的八倍以上,但是不大于二十倍的恒星,就会在死亡时,变成一颗中子星。如果有恒星的质量已经超过了太阳质量的二十倍的话,那么这些恒星的最终宿命,就是会变成一个非常恐怖,可以吞噬这个宇宙中的一切的黑洞。

“死亡”的恒星:温度高达1000万度,密度是地球的500倍

我们知道要是一颗恒星变成黑洞的话,就会对其周围的天体,有着非常巨大的威胁。因为不知道哪一天,这个黑洞就会到自己身边来了。但其实那些质量中等的恒星,最后变成了中子星,实际上也是很危险的。因为这些恒星在形成中子星之前,是一个超新星爆炸的状态。在爆炸之后,恒星的内核在不停的收缩,外围的那些留不住的氢元素就全部爆炸消失了。所以中子星的密度是非常高的,差不多是水的密度的一百亿倍。要是从中子星上挖一块1立方厘米大小的物质下来,质量可以达到10亿吨左右。

“死亡”的恒星:温度高达1000万度,密度是地球的500倍

而正是因为有着如此高的密度,中子星的引力也是特别的大。这些引力可以大到,使中子星自身散发出的光芒扭曲的地步。所以我们人类观察到的中子星,是它经过光线扭曲后的样子。而且不仅如此,中子星的温度也是高得惊人。就拿这个太阳来说,在没有进入白矮星阶段之前,最高的温度也只有20000摄氏度。进入白矮星之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温度了。但是中子星不一样,其表面的温度就达到了1000万摄氏度。这个温度是太阳的500倍,足以摧毁一切了。

“死亡”的恒星:温度高达1000万度,密度是地球的500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