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川河蓋

党史故事 | 血战川河盖

劉濟平講述當年村民救護紅軍的故事。

1934年10月28日,紅三軍和紅六軍團主力在南腰界會師後,為了策應中央紅軍的轉移,旋即揮師向湘西轉移,進一步開闢湘鄂川黔根據地。

為了牽制敵人,掩護主力,紅三軍和紅六軍團特建立黔東獨立師(以下簡稱獨立師),堅持在黔東特區革命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

川河蓋一戰,是獨立師在黔東特區革命根據地的最後一次戰鬥。在這次戰鬥中,獨立師雖因彈盡糧絕而失利,但卻成功地完成了掩護主力的任務,英勇悲壯,可歌可泣。

連續作戰的獨立師瀕臨絕境

7月30日,從秀山洪安出發,穿過彎彎曲曲的“四十五道拐”盤山公路,我們來到位於川河蓋上的楠木村。

在秀山,土家族人習慣把海拔較高的平壩稱為“蓋”。川河蓋,便是一座形似桌子的大山,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距離楠木村村委會不遠處,豎立著一座10米多高的紀念碑,碑文簡略地敘述了獨立師血染川河蓋的故事。

我們的採訪,便從這段悲壯的歷史開始。

原來,自紅三軍和紅六軍團主力東征後,川湘黔三省近萬敵軍,趁蘇區軍事力量空虛之機,聯合對根據地進行大規模圍剿。黔東特區革命根據地從原來的方圓200餘里縮小到數十里,人口也從約10萬人減少到3萬餘人,獨立師面臨極大的困難。

在與敵人周旋近一個月的時間裡,獨立師以蘇區為中心,打退各路進攻,牽制了敵人10多個團的兵力。但由於連續作戰,獨立師傷亡嚴重,彈藥奇缺。這時,敵人向蘇區中心步步進攻,黔敵李成章集中了近2000人的兵力,分三路向獨立師發起攻擊。

獨立師奮力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但傷亡慘重,只剩下不足300多人的隊伍。時值入冬,大雪即將來臨,加之敵人不斷增兵,包圍圈越來越小,並且封鎖了下山的所有道路,獨立師的處境十分危急。

為了衝出絕境,保存革命力量,黔東特委決定獨立師退出梵淨山,向松桃方向突圍,然後東進湘西,尋找紅三軍和紅六軍團主力。

僅有數十人在川河蓋突出包圍

1934年11月27日,獨立師經秀山龍子坳、紅巖,沿星子巖的懸崖峭壁而上,進入川河蓋高地。位於川湘交界處的川河蓋地形複雜,常年雲霧迷漫,長期被川湘多股團匪佔據,這裡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28日拂曉,獨立師冒著大霧疾進,準備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湖南境地。行至大板場時,突然遭到民團文代章的攔截。由於迷霧籠罩,紅軍難以辨別方位,加之子彈缺乏,只得倉促應戰,沿著周家坨、一碗水、平壩子一線,且戰且退抵至龍家寨。

為了儘可能保存革命力量,師長王光澤果斷決定將部隊分兩路行動:一路由團長秦貞全帶領;一路由王光澤帶領。兩路紅軍在遷回行進中,又遭土匪王尊祿和湧洞團防的堵截,彈盡糧絕的紅軍被迫化整為零,分散突圍。

經過激戰後,最終獨立師僅有數十人突出敵人的包圍,分批進入湖南保靖縣的野豬坪,向永順方向前進,終於找到了主力部隊。師長王光澤一部被衝散後,他隻身一人化裝成賣辣椒的農民去湖南找紅軍主力。他在途經上川時被敵人發現後被俘,受盡酷刑仍堅貞不屈,最後被殺害於酉陽龍潭鄔家坡。

救治小紅軍 軍民親如一家

“川河蓋一戰,由於獨立師長期同幾十倍之敵作戰,部隊得不到給養和休整,因此戰士們雖浴血奮戰,但終因彈盡糧絕、寡不敵眾而大部傷亡失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文史專家劉濟平說,獨立師長期轉戰川黔邊區,同川黔邊區人民生死與共,軍民親如一家,情同手足。

採訪中,楠木村村幹部楊再國帶我們來到湧洞鄉紅軍烈士墓一帶。楊再國指著附近的草叢說:“這裡曾掩埋著七八個紅軍,是當時的村民把他們的遺體蒐集起來掩埋的。還有一名小紅軍的遺體,也是由當地的村民掩埋的。”

經考證,這名小紅軍叫李志民,當年只有15歲,村民楊勝堏從周家凹的草叢裡發現了他。楊勝堏把他藏到附近一座寺廟裡,每天給他送吃的。但僅僅幾天後,虛弱的李志民還是因負傷加上患痢疾,不幸去世。

“獨立師大部分都在川河蓋一戰中英勇犧牲,但烈士的英名永遠與川河蓋的山水共存,他們的豐績永遠鐫刻在秀山人民心中。”楊再國說,前不久,村委會和村民商議,準備籌款在烈士墓附近的紅軍掩埋處立個紀念碑,“為的就是要讓紅軍浩氣長存,讓烈士精神不朽。”

党史故事 | 血战川河盖
党史故事 | 血战川河盖党史故事 | 血战川河盖

芙蓉發佈

足不出戶

樂享芙蓉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芙蓉新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