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鯉魚趴在魚缸底部不一定都是病了,還會有其他原因!

今天一位魚友的問題提醒了我,說是錦鯉趴在了魚缸的底部,就一定是魚兒患病了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為什麼單單提到錦鯉,而不是金魚、地圖或者鸚鵡魚,因為養魚老道確實遇到過這種情況,所以才有足夠的實踐來和大家說這個事。

錦鯉魚趴在魚缸底部不一定都是病了,還會有其他原因!

很多新魚友在購買錦鯉魚的時候,一般地不可能去購買高檔的錦鯉,大多數還是以土炮錦鯉居多,並且在選魚時並不清楚什麼短尾、長尾、普通和龍鳳之分,只是感覺好看,所以就購買了。

一、偶爾懶遊純屬正常

特別是龍鳳錦鯉,就是體型相對瘦弱修長,各鰭也比其他錦鯉要長的那種,這種錦鯉在魚缸裡即使無病,有時候也會出現懶遊的現象,所以它們有可能經常性的在遊動了一段時間之後,短時間的趴在了魚缸底部。

錦鯉魚趴在魚缸底部不一定都是病了,還會有其他原因!

這種現象一般來說就是比較正常了,只要是魚缸的水質有保證、水溫恆定,魚兒出現問題的概率不大。

二、患病臥底和初入新環境

不過有些情況,我們當然還是要予以區分的,大多數錦鯉如果是因為初入新環境害怕,它們必定會扎堆聚集,時不時地經常並肩擠到一起,這種現象往往出現在入缸初期,是不適應環境和水質所導致。

錦鯉魚趴在魚缸底部不一定都是病了,還會有其他原因!

如果說是錦鯉患病,必定是體色暗淡無光,長時間的不起水遊動,眼睛發矇,身上或者尾巴上出現紅血絲比較嚴重的狀況,再一個有可能會有白點或者潰爛處,這些現象我們通過仔細觀察,再結合水質、水溫的狀況,也能夠輕易的發現問題。

三、水流太小

這個可能是我們比較容易忽略的問題,為什麼魚店裡的錦鯉看起來都是相當的活躍,一個是因為魚缸內的水流很大,錦鯉不得不被動遊動,另一個是因為魚店裡喂的食物不多,它們總在不停的尋找食物。

錦鯉魚趴在魚缸底部不一定都是病了,還會有其他原因!

如果我們自己在水族箱裡飼養的錦鯉,每天的投餵量也不少,而且魚缸的水流不是很大,即使是普通的短尾錦鯉,也有可能在吃飽了之後,出現懶遊的現象。

這個我們通過它們的攝食行為都能夠輕易地覺察到,比如說我所見到的老鄒大叔飼養的錦鯉,它們就經常性的在白天趴在魚缸底部,因為魚缸內幾乎沒有水流。

只有在餵食的時候,或者傍晚時分,它們才會顯得異常的興奮,頻繁的起水遊動,其實它們一點病也沒有。

錦鯉魚趴在魚缸底部不一定都是病了,還會有其他原因!

一開始我也不相信,現在觀察了也有一年之久了,它們每天就是那個德行,吃飽了就懶,有吃的就興奮,它們白天幾乎全天趴缸,但是體格也一直很健壯。

所以說我們遇到這些情況,都要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夠一看到魚兒狀態不對,就盲目的去下藥治療,多觀察多分析,這樣子才能夠養好觀賞魚。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