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個老北京歇後語(含釋疑),言之有理,趣味無窮!

25個老北京歇後語(含釋疑),言之有理,趣味無窮!

25個老北京歇後語(含釋疑),言之有理,趣味無窮!

【一】小毛驢拉大車 ———— 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毛驢車的性格很“倔”!當它不願意幹活的時候,越打它越是倔脾氣大,不但不往前走反而

還要往後退!這句歇後語就是用毛驢的性格來比喻有的孩子不聽話,你叫他往東他偏往西,

好話不聽,打也不行的頑劣性格!

【二】罐兒裡養王八 ———— 越養越抽抽!

王八就是甲魚。如果在罐子裡飼養甲魚時間長了由於不見陽光且活動受限就會慢慢萎縮甚至

死去。這句歇後語是形容嬰兒營養不良生長緩慢,或者形容年輕人不學無術不求上進,慢慢

退步幾近頑劣,就可以說“越養越抽抽!

【三】孫臏拜孔子 ———— 隔世的交情!

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50年,孫臏生活在公元前380年,兩個人根本不在一個時期生活,前後相

差170年之久,所以是“隔世的交情”。這句歇後語是形容兩家人從祖輩就建立了深厚的友

誼,一輩傳一輩牢不可破。

【四】電驢子不著火 ———— 欠踹!

在老北京“電驢子”就是摩托車的俗稱。在騎用摩托車之前要用腳“踹”打火器的搖把才能

把摩托車發動起來。如果點火器沾滿汙物就不能快速點火發動,所以很多人不瞭解情況就很

著急的一下又一下的猛踩搖把,越踩越不發動也就越來越著急,這就是“欠踹”的由來!這

句歇後語是形容小孩子不聽話讓家長很生氣,就會一次次的警告孩子:“你要小心,我看你

欠踹!” 這裡的“踹”是北京土話“要狠狠打你!”的意思。

25個老北京歇後語(含釋疑),言之有理,趣味無窮!

【五】撈出來的衣裳 ———— 欠擰!

洗完了衣裳就從水裡撈出來瀝瀝拉拉還在淌水,就是“欠擰!”。這裡的“欠”是“缺少”

的意思。這句歇後語同樣也是警告淘氣的小孩子要收斂一些囂張以免找打!“擰”是一個動

詞,表示用拇指和食指的中關節夾起被懲罰者的皮膚用勁的扭轉來達到讓對方疼痛的一種體

罰,用以達到教訓目的。

【六】戲臺後面叫好 ———— 人家不誇自己誇!

舞臺後面的人都是劇團裡的職員,劇場裡在演戲,舞臺下的觀眾鴉雀無聲無動於衷,可是

後臺的職員卻是一句句的誇讚喝彩,可不就是“人家不誇自己誇!” 這句歇後語是形容一個

人做了一件事,別人還沒誇讚,他自己卻唯恐別人不知道,忙不迭的沾沾自喜自我表明,就

是“人家不誇自己誇!”。

【七】戲臺後面敲傢伙 ———— 沒見過大場面!

“敲傢伙”是戲曲劇團裡的伴奏打擊樂器的俗稱。本應該在舞臺上為劇情伴奏,可是卻是在

後臺大敲起來。這裡的“沒見過大場面”是形容諷刺有的人膽小怯場,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說

話,用老北京的土話就是“怵窩子!”

【八】戲班兒裡的梆子 ———— 天生捱揍的玩意兒!

“梆子”是戲曲樂隊和民族音樂裡不可或缺的敲擊節奏的打擊樂器。所以梆子就是“天生挨

揍的玩意兒!” 這句歇後語同樣是對於有些頑劣不化的孩子一種洩憤的形容,意思就是:對

於淘氣的孩子不打不行,要經常“敲打敲打”才能讓他記住教訓!

【九】屎殼郎跟屁 ———— 白跑一趟!

屎殼螂是一種以其它動物糞便為食物的昆蟲,具有天生“逐臭”習慣。聞到前面有人放個屁

也追逐過去當然就是空歡喜的“白跑一趟!” 這是一句自嘲的或者是一句玩笑的歇後語。形

容有的人懷著極大的希望去一個地方想辦成一件事或者想得到一件物品,到頭來雲消霧散什

麼都沒有,最後垂頭喪氣的回家來,就是“白跑一趟!”

【十】挑水的回頭 ———— 過井了(過景了)!

挑水的人錯過了井邊,回頭看看井在哪裡?這裡利用挑水人“過井了”的諧音“過景了”來

形容一種“時過境遷”或者“好景不再”的處境。

25個老北京歇後語(含釋疑),言之有理,趣味無窮!

【十一】盲人打滾 ———— 瞎胡鬧!

盲人在地上撒潑打滾,可不就是“瞎胡鬧!” 形容有的人不顧周圍的環境和氣氛,一味的我

行我素不拘小節,與周圍的環境場合極不相符,就是“瞎胡鬧!”

【十二】肚子上弦 ———— 談心!

這句歇後語假設在肚子上安了琴絃就成了“彈心!” 諧音就形成了“談心”這樣一個溫馨友

善的名詞!

【十三】 包子有肉 ———— 不在褶上!

這句歇後語從字面很容易理解,這句歇後語是形容有真本領深學問的人都很謙虛從來不自我

表現,只有那些知之不深的人才喜歡在眾人面前顯示自己

【十四】坐飛機吹喇叭 ———— 響的高(想的高)!

這句歇後語很容易理解,不多贅言!

【十五】武大郎攀槓子 ———— 上下夠不著!

眾所周知的“武大郎”身形極其矮小猥瑣。老北京曾經有一段傳統的【單絃岔曲】唱到“提

起了陽穀縣,有一個武大郎,身量兒不高他二尺半長,他登著那板凳兒還上不去炕!娶妻潘

金蓮,美貌無雙···!” 可見這麼矮小的武大郎去攀槓子當然就是“上下夠不著!”

這句歇後語比喻:預定的時間不夠用,一件用品或衣服的長度不規範,或者預定的地點不合

適,比如兩個人約會的地點設定在了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的地方就可以抱怨是“上

下夠不著!”

【十六】武大郎賣豆腐 ———— 人慫貨軟!

“武大郎”不但身形矮小,而且性格膽怯懦弱,北京俗話形容這樣的人就是“慫!” 這樣

“慫”的武大郎再去賣軟嫩的豆腐,可不就是“人慫貨軟!” 這句歇後語用來形容有的人身

單力薄膽小怕事。

【十七】人戴馬鞍 ———— 亂套!

這句歇後語的字面很容易理解,這裡的“亂套!” 已經改變了“人戴馬鞍”最初的原意,

變成了一句俗語的形容詞,形容做一件事情考慮不周,“顧前不顧後,顧左不顧右”的忙亂

情景!

【十八】白骨精出國 ———— 假洋鬼子!

家喻戶曉的“白骨精”是古典小說【西遊記】裡的一員妖魔鬼怪。白骨精出了國當然就“假

洋鬼子!” 這句歇後語諷刺那些崇洋媚外的漢奸賣國賊!

【十九】老外排隊 ———— 洋(羊)肉串!

外國人俗稱“老外”或“洋人”。洋人排隊規規矩矩一排排一串串可不就是“洋肉串”!這

句歇後語詼諧的利用諧音來比喻大家喜愛的美食———“羊肉串”

【二十】李太白的兒子 ———— 唐朝李子(糖炒栗子)!

李太白就是唐朝浪漫詩人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的李太白生了兒

子,可不就是想當然的“唐朝李子”!這句歇後語用諧音很巧妙地變化成為著名的冬季幹

果“糖炒栗子”

25個老北京歇後語(含釋疑),言之有理,趣味無窮!

【二十一】夜壺鑲金邊 ———— 嘴兒好!

“夜壺”是過去男用便器,用陶土上釉製成,價格低廉不值一提。但是假如在夜壺嘴上鑲嵌

了金子邊口就有些不倫不類,也就是隻有“嘴兒好”!

【二十二】鍋臺上的油渣兒 ———— 缺煉!

“油渣兒”是把豬肚子裡的內隔膜經過提煉油脂後所剩下的渣子。“燴油渣”也是一道消失

了的小吃,由於“油渣兒”裡還殘存油脂,所以吃起來格外脆香!假如把“油渣兒”再次入

鍋提煉還可以榨出少量的油脂,所以說“鍋臺上的油渣兒----缺煉!”用以比喻有的人缺乏

鍛鍊技藝不精,不能勝任目前的工作。

【二十三】吊死鬼擦粉 ———— 死要面子!

這句歇後語是形容有的人實際經濟能力或身體力量都很有限,但又怕別人看不起,就在眾人

面前裝闊氣耍威風,這種“打腫臉充胖子”就是“死要面子!

【二十四】水仙不開花 ———— 裝蒜!

在植物界,水仙花與大蒜都屬於“石蒜科”植物,它的鱗莖與日常所食用的“大蒜”很相

像。這句歇後語是形容不懂裝懂不會裝會,就是“裝蒜!”

【二十五】崇禎上吊 ———— 走投無路!

明朝末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崇禎皇帝眾叛親離,朝廷分崩離析,看看實在走投無路,只

好自縊煤山(景山)一棵古槐樹上。這句歇後語形容有的人已經到了山窮水盡,再也想不出

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走投無路!”

這樣的歇後語還有很多,希望大家多多補充!

注: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