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朱元璋陪葬的女人的死法有多慘?

別酒怯流年


陪葬與殉葬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制度。

殉葬制度,是使用“活人殉葬”,在我國封建社會由來已久,在我們看來是一種抹滅人性的制度,應該廢除。

陪葬制度,實際上是到了漢唐時期,因為人口減少和地位提高,改殉葬制度為“陪葬制度”,也就是功勳大臣死後陪葬於皇陵,這也成為了一種忠臣獨有的榮耀。

可惜到了明朝,在朱元璋的統治下“殉葬制度”又開始抬頭。

給朱元璋殉葬的妃子到底有多少?

朱元璋在臨死之前重新開啟了殉葬的惡例,但是給朱元璋殉葬的嬪妃數量有多種說法。

其一:“初,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具體數量根本沒說,也許是數量過多駭人聽聞,根本不敢留下記載;

其二:“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這似乎是說朱元璋僅僅有十幾個殉葬的宮女,有一點不切實際;

其三:朱元璋死後,繼位的皇太孫朱允文,遵從朱元璋遺旨,令所有沒有生育的妃子殉葬,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這個數量也很驚人了;

其四: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朱元璋臨死之前下旨命令所有的女人殉葬,但是因為偶然間看見了幾歲大的寶慶公主,動了惻隱之心,放過她的生母張美人一條生路,成為朱元璋後宮裡唯一免於殉葬的妃子,這樣的話殉葬人數就極為驚人了。

而這些給朱元璋殉葬的妃子,主要有兩種死法。

其一:朱元璋死後,所有要殉葬的嬪妃、宮女,都被集中到宮殿裡面一起吃了一頓“斷頭飯”也就是“最後的晚餐”,然後在宮殿裡面賜與白綾自殺。

因為恐懼、害怕,不願意自殺的,當然是被太監強制性的勒死。

其二:傳說中水銀可以在人死後,保持屍體不腐爛,因此這些殉葬的嬪妃和宮女,都被迷昏以後灌入水銀,在睡夢中死去。

古時候還有更殘忍的砍頭的、活埋的、釘死在墓室牆壁上的,更加殘忍。

在清兵入關以後,殉葬制度逐漸的從皇室擴展到了八旗子弟,雖然被康熙下令禁止卻沒有嚴查嚴辦,因此一直在民間流行,流毒甚遠

對此,我只能借用孔夫子的一句話來形容“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皇帝”,想了解“皇帝”真實的一面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1398年閏五月初十,明太祖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皇宮內一片哀嚎。

朱元璋貧苦出身他當過和尚要過飯,他知道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擔心子孫的江山會如劉邦一樣被外戚專權,又迷信死後會孤獨,需要人伺候,他看到元朝皇帝也有殉葬,元末不能管理後宮,後宮嬪妃私通外臣,收受賄絡淫亂無禮法,為了防微杜漸永絕後患,他就在彌留之際給即將登上寶座的朱允炆留下一道遺詔,其中有四個字:責殉諸妃!

嬪妃宮女凡是沒有生育過的都要殉葬。這是赤裸裸的活人殉葬啊,朱允炆接詔後立即執行,他將附和條件的後宮女人都列入名單,被稱作“朝天女”。死者家屬會得到一些撫卹金,另外對他們安排帶薪看護孝陵衛,直到明亡。朱棣代替朱允炆時仍允許這一制度存留。

給朱元璋殉葬的具體人數,史上並無確切的記載,據明末人毛奇齡所著《彤史拾遺記》記載,“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陪葬嬪妃46人,宮女有十幾人。

這些即將殉葬的女人掙扎痛哭哀嚎但都無濟於事,皇命難違,她們具體是怎麼被處死的呢?

一,有一種說法是,注入水銀,為了保持她們的容顏不變,監管者會把她們安排到後宮的一個屋子裡,用迷藥迷暈後,在頭部或者身體裡,或者嘴巴里注入一定量的水銀,所灌水銀者無一人生還。

二,還有一種死法是自縊。

她們被安排到一個特殊的屋子裡,頭上空是長長的橫樑,樑上一條條七尺白綾,提前挽好的頭套結,頭套下面是一把把的太師椅,待她們頭部伸入頭套,太監們便會把椅子抽掉,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戛然而止。如果她們掙扎不配合上路的話,太監們會幫忙用弓弦或者白綾把她們勒死。朱棣死後嬪妃自縊殉葬《朝鮮李朝世宗實錄》記載,殉葬嬪妃中有兩位朝鮮選獻的美女韓氏和崔氏。韓氏臨死前提出:年老的母親沒人照顧,能否解決照顧。“仁宗許之”。她臨死前站在椅子上大喊:“娘,我去了,娘,我去……”話音未落椅子被抽掉。




三,另外一種死法是在飯菜裡或者酒水裡下劇毒。負責人會讓這些可憐的人提前禁食,然後把她們帶到一處備好上好飯菜的房子裡,告訴她們吃飽好上路。如果不吃,太監們會強行灌酒水毒死她們。

這一萬惡的人殉制度直到清朝康熙時才被永遠徹底廢除。


一代開國草根皇帝朱元璋,懲治貪官汙吏好不手軟,體恤民情屢次微服私訪,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等等受萬民敬仰,但是恢復人殉制度令人感到血腥殘暴,令史學界非議。


小姐姐講史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人殉,是一個古老而殘暴的制度。

帝王將相這些大人物死後,也要拉著一些身邊的人一起死,這個制度在先秦時期曾大為流行,漢代之後就逐漸式微,在唐代的時候,甚至有大臣願意追隨大行皇帝離去,而不被允許的情況。

但是到了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這裡,這項殘暴的制度又開始萌芽了。史料記載,朱元璋死後,“宮人多從死者”,具體數量,可能有後宮嬪妃三十餘人,宮女十幾個人,都是沒有子嗣的可憐宮中女性。

朱元璋像

這麼多人要捨棄自己的大好年華,陪著老皇帝下土,有沒有不願意的,會不會死得很慘。

當然了,誰願意輕易放棄活著的機會,肯定會有不願意一死的。

大明時候,身在京師的朝鮮使臣,有幸見到這一震撼人心的場景,在《朝鮮李朝實錄》對此有一個比較詳細的記載:

及帝之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綴,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小木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堆頸而死。

這說得很清楚,這些宮人都是上吊死的,但是如果有人拖拖拉拉,不肯上吊,那麼旁邊的宦官親自動手,上去把妃嬪勒死。

有這樣一個案例:韓氏臨死,顧謂金黑(韓氏奶母)……語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與崔氏俱死。

總而言之,君叫妾死,妾不想死也得死。對於不肯主動死的妃嬪,旁邊的宦官會直接把人吊死。


更多歷史文化類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關於殉葬,漢之前都是有的,直到漢武帝繼位之後,廢除了殉葬。後來我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帶頭搞起了殉葬,所以在明朝殉葬的還是有很多的,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位,按照規律是需要妃子來殉葬的,那朱允炆用什麼方法來殺死這些妃子的那?

1.據史書記載,朱元璋死後大概有三個殉葬坑,幾十個妃子殉葬,朱允炆先對這些美女的家人給於一些撫卹,給家人們官職,這些被稱為“朝天女戶”。

2.正是因為大明有十三個城門,朱元璋死後,十三城門同時抬棺而出,因為看到的人多了,於是便形成了猜測,有“十三城門抬棺材”的怪事。

3傳聞一共有兩種死法:

一.朱元璋死後,朱允炆下令所有沒有生育能力的妃子殉葬,殉葬的當晚都會安排一個安放了很多凳子的房間,上面掛著一個七尺白綾,供她們自縊,旁邊會安排太監,一旦沒完成就有太監動手。

二.為了保證宮女們時候面容不會猙獰,有人提議在他們身體裡安放水銀。於是便趁他們不注意,休息的時候,給她們吃上安眠藥,愛他們睡著後,給她們身體裡注入水銀,讓她們在夢境中死亡。

直到六代皇帝明英宗,死前下詔,取消了殉葬。






愛歷史的小蝸牛


朱元璋的髮妻馬氏,原是淮西紅巾軍元帥郭子興的養女,兩人是患難夫妻,感情甚篤,朱投軍後,從軍中一卒逐漸發跡,一路扶搖直上,作了鎮撫、總管、元帥、丞相、吳國公、吳王,最後掃滅群雄,作了皇帝,馬氏妻以夫貴,從夫人變為皇后。朱元璋登基稱帝后,治國理政堪稱勤奮,但他性情殘暴,將隨他一起出生入死的開國功臣幾乎誅戮一空,唯獨對馬皇后尊敬有加,遇事總和她商量,幾乎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馬皇后病故,年51歲。據說馬皇后善良仁厚,病重時怕牽累太醫得罪,不肯服藥。朱皇帝雖心硬如鐵,冷酷嗜殺,但馬皇后死時,亦慟哭不已,並再也不立皇后。

多妻是封建統治者的特權之一,元璋雖與馬皇后感情深厚,但並不妨礙他坐擁後宮佳麗三千,他的嬪妃很多,據說獲得封號的妃子就有19人(還有40幾人一說),無封號者2人,共生有26個兒子,16個女兒。

《明史》記載,朱皇帝的嬪妃來源複雜,其中有高麗(今朝鮮)人、蒙古人,還有從元朝宮廷、大漢皇帝陳友諒後宮裡接收來的,亦有從民間徵選的。

其中蒙古和高麗王妃都生有子女,傳說明成祖朱棣的生母就是蒙古妃。朱氏子孫中有蒙古、高麗血統,應是毫無疑問之事。朱元璋擊滅陳友諒後,霸佔了陳妻闍氏,後來生潭王、齊王。還有一位比較著名的妃子叫胡妃,她本是濠州寡婦,因頗有姿色,被元璋納為妾室......另外,他還娶了青軍元帥馬某之義女孫妃、郭子興女兒郭惠妃等等,這幾個女子也是元璋嬪妃中較出名者。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薨逝,年71。由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根據朱元璋生前立下的遺囑,建文帝朱允炆下令後宮裡所有未曾生育過的嬪妃給老皇帝殉葬。命令下達後,後宮中那些沒有生養的嬪妃們恐懼異常,哭天喊地,秩序大亂。在一片混亂中,一些官員乘機公報私仇,將幾個平時得罪過他們的妃子打入死冊,而另一些並無生養的妃子因賄賂了他們,遂在其庇護下得以不死。就這樣,一些生有子女的妃子因得罪過官員而被陪葬者有之,而沒有生育的嬪妃幸運地逃過一劫者亦有之。

《明太祖實錄》中稱這些被迫殉葬的嬪妃叫“朝天女”。用活人陪葬,其殘忍讓人瞠目。

早在商、周時期,人殉制度即已盛行。秦、漢之際,用活人為帝王陪葬的制度依舊存在,但已經逐漸用陶俑、牲殉替代。漢末到魏晉時期,統治者發覺人殉制度太殘忍、太不人道,便逐漸廢除 了這一令人毛骨悚然的葬制。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又恢復了已被廢除上千年的人殉制度。明朝的特殊之處,由此可見一斑。

那麼,朱元璋墓穴裡那些陪葬女子是怎樣死的?是生殉還是死殉?死法有多慘烈?

對這個問題,史學界一直有爭議。按明史專家馬渭源先生的觀點,這些可憐的女子應該是先被縊死後再下葬的。

馬先生推測:建文帝下令後宮中沒有生育過子女的嬪妃為朱元璋殉葬,命令下達後,太監們把這些上了死亡名單的女子集中到宮裡的一所房間內。

事先,太監已在屋子裡已安放好了與殉人數量同等的椅子,每把椅子的上方的樑上均懸掛著七尺白綾。太監們逼迫這些已被唬的魂飛魄喪的嬪妃綵女們一一登椅上吊,再一腳踢開椅子,待她們嚥氣後再裝殮入棺隨葬。另外還有縊死後從腦袋灌入水銀(以永保青春容顏),再一一從葬之說。從朱元璋墓裡一堆堆白骨看,此說應該可信度不高。

出身微賤,以率領底層民眾而登上皇位的明太祖朱元璋,竟明目張膽地恢復人殉制度。考古發現,位於南京明孝陵的幽深地宮裡,為朱元璋殉葬的嬪妃(或許包括一些宮女)竟多達40人,其中只有兩人死在他前面,其他38人都是治喪時被勒令而殉的。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辛苦 搬運必究】


鐵馬冰河wu


對這個問題我倒要唱唱反調了。

誰說給老朱陪葬的女人死法慘了?她們的死法並不慘,慘的是給一個糟老頭子陪葬這件事本身。

先說死法的問題。根據史料記載,明朝的宮妃在殉葬時,都是採用上吊自盡的方式。例如,《朝鮮李朝實錄》記載道:

及帝之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綴,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小木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堆頸而死。

總結一下步驟就是:

1、先確定殉葬人選。有些皇妃是可以免於殉葬的。

2、殉葬當天,所有宮妃被聚集在某殿,嗣皇帝先賜宴,大家痛哭流涕告別後,恭送先皇的妃子們昇天。

3、皇妃都是吊死在大堂上。如果不想死的話,負責這件事的宦官就直接把她們勒死。

這個死法怎麼算都是不慘的。

畢竟,皇妃們是先皇的女人。讓她們殉葬,是要繼續到地底下伺候老皇帝。你搞的太慘,實在是不成體統,人家還怎麼侍奉先皇啊?像是有些傳言說,給妃子們的頭皮刮開活生生從頭部灌水銀,這都沒有根據。

因此,殉葬的悲慘之處不在於死法,而在於殉葬這件事本身。

沒有哪個花容月貌的妃嬪,願意給糟老頭子陪葬,對生的渴望以及死的恐懼,才體現出殉葬這件事的野蠻。

總而言之,不要被奇葩的死法謠言,模糊了殉葬這種野蠻政策的重點。


HuiNanHistory


朱元璋這個皇帝,有點殘忍,沒事總愛吵吵著要殺人,微服私訪的時候,見到瓜農不順眼,一個字殺。晚上批公文的時候,看到送粥的宮女不順眼也是殺。這兩個傳說中的朱元璋殺人,未必是真的。

但是,朱元璋凡是知道的貪官汙吏,那是絕不姑息,統統殺光,來多少殺多少。長子朱標去世後,朱元璋感覺有威脅到自己的開國功臣之後,還是殺殺殺。

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

要說朱元璋一生之中,殺的人也夠多的了吧。

但是,到了他去世之後,他還是不安分。又搞了一個遺詔,說等自己去世之後,要找自己的女人陪葬,除了自己的妃子外,還要讓宮女陪葬。

你看老朱的要求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要說皇帝就是人性。

本來用活人陪葬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制度,要說那時候的人,活得都比較奔放,對事物的看法,還沒有那麼通透。殺幾個人陪葬,也無可厚非了。

到了漢唐的時候,人民就不用這麼殘忍的辦法了。

你看就連一項比較狠辣的曹操,死的時候,對自己的女人,連一個手指頭都沒有動,還讓自己的兒子曹丕照顧他們。

並且還叮囑曹丕,他們若是想改嫁的話,就讓他們改嫁,千萬不能為難他們。

沒想到到了明朝的時候,過了將近一千多年的時間了,朱元璋這個土老帽當了皇帝之後,又開恢復了“人殉”這一慘無人道的制度。

孫子建文帝上臺之後,只能按照自己爺爺的旨意辦事,把他要求帶走的人,全部給陪葬了,那這些女人死的到底有多慘呢?

處死陪葬的人,一般有這幾種方法?

把所有要陪葬的女人,趕到一個屋子裡,然後讓太監督促他們上吊。等都死的透透的了,然後把他們埋到墳墓裡和老朱一起下葬。

還有就是弄幾份毒藥,讓陪葬的人給喝了。也許,這種死法相對來說,還算不那麼受折磨。

最恐怖的一種就是活埋。

當然了皇帝的墓室裡都是有空間的。但是,一旦墳墓被封起來,裡面沒有空氣了,這些人就會活活被悶死在裡面。

你說這些死法,是不是很恐怖呢?


漢史趣聞


人殉制度從人類原始社會開始就有,鼎盛於商朝時期;春秋時期開漸漸廢除,孔子就曾大力提倡廢除人殉制度。秦國從秦獻公元年開始廢除人殉制度,之後各朝代基本上都沒有恢復人殉制度。朱元璋統一中國後,他還是恢復了一些過去已經廢除的落後制度,包括分封諸侯制與人殉制度。老朱要求沒有生育的宮女嬪妃統統給他殉葬,死法並不慘烈,僅僅是喝毒酒與上吊兩種方式,並沒有像商朝那樣將人做成祭祀。

千古一帝秦始皇死前沒有下令讓人陪葬,他嚴格遵守秦國的法治傳統“廢止人殉”,陪葬的僅僅是上萬名兵馬俑。二世皇帝胡亥繼位後,為了表達孝心,聽從趙高的建議,將沒有生育的嬪妃全部殉葬,死者眾多。朱元璋認為自己驅逐蒙元,恢復中華,功勞跟秦始皇一樣偉大,因此他生前專門給皇太孫朱允交待,他死後沒有生育的嬪妃全部殉葬,以此來跟秦始皇帝比肩。朱允文給殉葬的宮女嬪妃的家屬都給了與一定的褒獎和補償,嚴格執行了老朱的命令。不過朱允文天性仁慈,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因此明朝之後就沒有嬪妃為先皇殉葬的成例了。

從商朝從土的殉葬坑來看,被殉葬的人都死得十分慘烈,他們大部分都是被肢解了軀體而死,死前受盡折磨。商朝殉葬的人多數是奴隸或者戰俘,他們或斬首而死,或剖心而亡,或重擊而斃,總而言之死狀是慘不忍睹。給朱元璋殉葬的嬪妃與宮人都是有身份地位的貴婦,因此她們的死法相對十分“人道”,基本上都是自縊而死,不敢自縊的則由太監絞死她們。老朱發明了許多酷刑,比如千刀萬剮而死、剝皮抽腸而死,亂棒打死等等,明顯殉葬的嬪妃沒有被如此虐待。

老朱一生雄才大略,平定地方割據,驅逐蒙元,恢復中華功不可沒,他又嚴厲懲治貪官汙吏,恢復民生,可以說是一個大有作為的皇帝。不過老朱殺伐過重,在胡庸案、空印案、藍玉案中大面積牽連無辜,死者多達二十餘萬人,不少功勳也因此喪命。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他還廢除丞相制,重拾分封制,加強特務機構(錦衣衛、東廠、西廠),大搞秘密恐怖活動,這些都是他執政的明顯缺點。最後老朱還恢復了人殉制度,算是歷史的一大倒退,人生的一大汙點。


大秦鐵鷹劍士


魯迅先生曾說:“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人吃人的歷史”,在等級森嚴的古代,有至高無上的統治者,自然就有毫無人身自由的奴隸與宮人。

古人信奉人死之後,靈魂會到達另一個世界,為了繼續享有權力,並且不使自己在另一個世界孤獨,通常會採取殘忍的殉葬制度。

從目前的考古中我們不難發現,商代開始,就在墓中發現了殉葬者的白骨,而在周代,殉葬制度竟然演變為了一種禮法,殉葬的人數也是要看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墨子》中就曾這樣寫到:

天子殺殉,多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多者數十,寡者數人。

而從漢代開始,統治者以仁孝治天下,認為殉葬制度太過於殘酷,他們不忍心這樣做,於是就把殉葬制度改為了陪葬制度,即在皇帝陵園的周圍陪葬皇帝的愛妃以及文臣武將,像著名的漢武帝的茂陵,就分別陪葬著衛青與霍去病兩位戰神。

從漢代往後,雖然胡人政權會有殘忍的殉葬制度,但漢人政權幾乎都採用了陪葬制度,能作為皇帝的陪葬,也算是對這些人生前功績的肯定,是一種特殊的榮譽。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在登基後,他雖然讓漢人重新奪回了政權,但他卻恢復了廢黜了千年之久的殉葬制度,對這一做法,我們沒必要抹黑,也不用刻意隱瞞。

早在朱元璋第二子秦王朱樉去世時,朱元璋就曾下令秦王的兩位庶妃殉葬。後來專家在朱元璋的孝陵之中發現了諸多白骨,也證實了朱元璋殉葬后妃的史實。

據《明史》記載,朱元璋在死後一共有38為未生育的嬪妃殉葬,新皇朱允炆在下達了殉葬的聖旨之後,消息傳到宮中,宮中哀嚎遍野,哭聲震天。而對於這些嬪妃是如何死亡的,《明史》沒有確切記載,經過後期專家的猜測,大致給出了以下三種觀點。

一、當聖旨下法後,管事的太監把這些嬪妃都集中到一起,擺上38把太師椅,在房樑上懸掛白綾,逼迫他們自盡。有些嬪妃心想橫豎都是一死,自己主動死還能落個心念先帝的“美名”,於是一咬牙一跺腳就上吊了。而有些人早被眼前的場景嚇得腿軟了,哭喊聲一片,對於太監的好言相勸還不從者,太監會將他們勒死然後掛到白綾上。

二、據說明孝陵在封門的時候,直接將這些嬪妃趕入墓中,然後把墓門關死,只留下這些嬪妃在墓中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最後活活困死在了墓道之中。

三、這種做法比較殘忍,先是給這些人喝下安眠藥,待他們熟睡之後,從頭頂處打開一個口子,灌上水銀,然後再用針線縫合。水銀可以保證屍體不腐爛,能和朱元璋一樣千年不朽。

但我認為,還是第一種可能性較為大一點,畢竟為皇帝殉葬是一件多麼“光彩”的事情,讓她們自己“心甘情願”的上吊,也更能突出皇帝的尊嚴以及對他的崇拜。

從朱元璋開始一直到明宣宗,每次帝王去世,都會有大批未生育的嬪妃殉葬。直到明英宗時期才廢除了這一做法,當年英宗朱祁鎮10歲登基,聽到給自己的父皇殉葬的嬪妃哭喊聲震天,可能在那時起就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

於是他在臨死前拉著兒子朱見深的手說到,自己於心不忍讓嬪妃殉葬,這種做法要廢除,後世子孫不得再開殉葬的口子!從那時起,明朝才徹底廢除了這一慘無人道的制度。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明朝的皇帝裡,朱祁鎮本來是挺讓我反感的一個。

他信任王振,導致土木堡之敗,自己當了俘虜,丟了大明的臉不算;後來搞奪門之變,冤殺于謙,可謂糊塗透頂。可他身上也有一個很大的閃光點,就是自他身上起,廢除延續幾千年的殉葬制度,功莫大焉。

以活人殉葬很早就有了,商朝經常用奴隸殉葬,漢以後有所減少,從遼、金開始復甦,元和明初時再度蔓延。史籍關於人殉的記載很多。

傳說中的朱元璋:


特別是皇帝死後,殉葬者中不但有他生前的女人,還有幸臣僕從,使死去的君王能在地下還如在世時一般享受。歷史上許多英明的君主都不能免俗。

比如秦穆公、齊桓公、遼太祖等。 明太祖朱元璋生前殺人無數,死後也要拉許多人墊背。他為了保證自己死後,那些姬妾們不給地下的自己戴綠帽子,特別關照皇太孫建文帝,一定要把他生前的女人弄去陪葬。

朱允炆堅決執行了爺爺的遺詔。他按照春秋時的殉葬制度,對後宮朱元璋的嬪妃們來了一次大排查,人人過關,只要是沒有生育過的,全部安排陪葬。

陪葬妃子:


整個後宮是哭聲震天,那些嬪妃們這時也顧不上身份了,四處躲藏,場面極度混亂。負責清點的宗人府宗令宗正們,趁機將平時得罪自己的嬪妃名字加上,共計58人。其中嬪妃46人,隨殉宮女12人。

殉葬的死法,基本上是用白綾吊死。一直以來有傳言說是用水銀毒死的,但據專家考證,這種做法既無必要,也無考古支持,只能算是一種傳言。

在選定的日子,將這些“人殉”們集中在一處殿外,每人賜酒食,食畢引入殿中,殿內早已擺好一排排的高椅,樑上懸掛一條條白綾,這些可憐的女人哭得死去活來,兩腿發軟,更有失禁在身上的,哭爺喊娘之聲不絕。

勒死反抗的:


在內侍們威逼下,女人們一個個無奈的被扶上椅子,將雪白的脖頸伸進白綾中,隨著內侍們撤走高凳,一個個香消玉殞,魂飛魄散。偶爾也有一兩個死也不願意站上凳子的,就會被內侍們用白綾勒死。

雖然最後一例有記載的人殉事件發生在清太祖努爾哈赤身上,人殉分別是多爾袞的生母大妃納喇氏,和兩名庶妃,但這種做法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不得不說這是文明的進步,人類的進步。

看看,有多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