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出現一口神奇的石鍾,有兩條龍守護著

玉溪西北部鼓寺內,傳說有口石鍾,自然生成,懸掛在石崖之上。雖說是石的,但發出的響聲無與倫比,近聽鏗鏘洪亮,震撼人心,遠聽清澈激越,動人魂魄: 且能透過雲層,穿越萬水千山,傳到很遠的地方。

每天天未亮,鐘聲喚醒僧眾早課,喚醒農夫下田勞作,喚醒樵夫上山打柴。不知是哪朝哪代的一天清晨,皇帝還在做著夢,一陣鐘聲傳進耳中,他睜開雙眼一看,天還未亮,心中老大不高興地問道:“何人這樣大膽,早朝時間未到,竟敢擅自敲鐘,攪擾寡人。”

貼身太監馬上回稟:“啟稟萬歲,宮中沒有人敲鐘,皇上耳聰目明,洞察天下,想必皇上聽到的是哪個名山大剎的鐘聲。”皇帝聽了這番恭維話,怒火消了許多。這時,鐘聲還在耳邊飄蕩,不由豎直耳朵傾聽。說也怪,這回鐘聲悠揚婉轉,格外悅耳,似乎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

鐘聲漸漸消失了,皇帝心中帳然若失,決心要把這鐘聲的來歷查個水落石出。於是在早朝時下了道聖旨,讓地方官迅速訪查,上奏朝廷。不幾天,雲南巡撫的奏章呈到了御案上,皇帝一看,啊!原來是滇新興州鐘鼓寺石鍾發出的聲音。

他心想: 這口石鍾,發出的聲音比宮中的金鐘還好聽,定是口寶鍾。朕統籌天下,富有四海,世上寶物都應歸聯所有,這口石鍾,豈能例外?想到這裡,不由一拍御案,督促新興知州把石鍾搬進京來。聖旨一下,新興知州豈敢怠慢,立即召集附近村莊的石匠。

刨的刨,挖的挖,鑿的鑿,使石鍾脫離了石崖。然後又挑選了百十個精壯民夫用鐵鏈、皮條、釦子等輪班抬進京去。新興至京城萬里之遙,不用說還要抬著幾千斤重的石鍾,空著手走路也要好幾個月。民夫們跋山涉水,風餐露宿,風風雨雨,一路上吃盡了苦頭。

緊趕慢趕,百日之後終於來到京城,心想: 總算交差了事,明天可以回家了。鍾一抬到宮中,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命人敲擊。誰知,榔頭敲在石鐘上就像敲在石頭上一樣,發出的是單調的“叭叭”聲,一連敲了幾十下,依然如此。皇帝非常掃興,埋手說:“算了,別敲了,把它抬回去吧!”

皇帝一句話,又讓這百十個民夫再吃了一番苦頭。石鍾抬回鐘鼓寺後,安放在老地方。奇怪!一敲,“當”又響了,餘音久久不散。皇帝自聽了石鐘的響聲之後,那美妙的聲音常在耳邊縈繞,獨自出神; 而每當聽到皇宮裡的鐘聲就覺得心煩。

這天早上,悅耳的石鐘聲又傳進了皇帝的耳中。“啊!莫不是新興知州欺騙朕,弄一口假石鍾來搪塞? 這回非得如此不行。”馬上傳下第三道聖旨,讓雲南巡撫親到新興監督,將石鍾運進京來。民夫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災難會左次右次地落在他們頭上。

村子出現一口神奇的石鍾,有兩條龍守護著


在官府的驅趕下又被迫抬運石鍾進京。一路上,官兵催督,動輒皮鞭抽打,民夫們幾次三番遭此磨難,個個累得腰駝背折,皮包骨頭,不成人樣,有的半路倒下就再也起不來了。結果呢?石鍾抬到宮中照樣不響。它離開了故地,失了根基,當然就不靈了。

自然,民夫們還得把它抬回去。大家早就忍耐不下去了。回來的路上,擔子一壓上肩,氣就往外冒:“都怪這塊大石頭,害得我們跑了幾萬里路!”“不能怪石頭,只能怪那個爛腸瘟皇帝,他說話倒是輕,害得我們來回奔路,也不管人家死活!”

“我們還是想個辦法,若不然,再像這樣來回跑幾趟,那我們統統都要累死了。”“我們乾脆把它碎了,看他還要不要!”“不行!不行!要是皇帝知道了,是要殺頭的,倒不如把它藏起來。”藏在什麼地方呢? 這麼大一塊石頭,誰也想不出辦法。

村子出現一口神奇的石鍾,有兩條龍守護著


說說講講,吵吵嚷嚷,這天,來到了昆陽海邊,五百里滇池展現眼前。快到家了,民夫們並沒有絲毫輕鬆感。相反,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步子越走越慢,心情也越來越沉重。若想不出辦法可就完了。

突然,一個民夫眼睛一亮,大叫一聲:“把它丟進昆陽大海里,你們說可以嗎?”於是眾民夫七手八腳把石鍾搬到海邊的一個小山頭上,發一聲喊,大家一齊用力,只聽得“轟隆隆”一聲巨響,水花濺出幾十丈遠,石鍾沉到了海底。

自此,石鍾再也沒有發出響聲,民夫們也就倖免了災難,而昆陽海的魚蝦卻比原來增加了幾倍。據說,每當月明風清之夜,在滇池上泛舟,明眼人還能見到沉下海底的石鍾呢,它周圍還有兩條龍守衛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