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是首歪詩,全靠最後一句撐場面

清代詩人鄭板橋寫過一首《詠雪》詩: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初看是首歪詩,全靠最後一句撐場面

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之一,絕對是很有才的人,他的詩書畫都很厲害的,尤其他畫的竹子,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首《詠雪》詩,前三句讓人不知所云,讀到最後一句,卻不得不讓人擊節叫好,腦海裡突然有了百川歸海,萬般歸空的感覺。你想,漫天的雪花,在天地之間紛亂地騰挪飛舞,最後都落入一片雪白的蘆花中,再尋不到一絲蹤跡,只剩下一片空寂安靜的白色,是不是很有畫面感?

初看是首歪詩,全靠最後一句撐場面

無獨有偶,明太祖朱元璋也做過一首類似的詩。朱元璋從小貧窮,沒上過學,坐上皇帝寶座後,怕別人因自己文化不高看不起,時不時也要作詩賦詞。

初看是首歪詩,全靠最後一句撐場面

有次他正在金鑾殿上早朝,遙聞遠處有雞鳴之聲,遂詩興大發,隨口吟詠道:“雞叫一聲撅一撅。”

大臣們都曉得他的文化水平低,但聽完這句,還是忍不住低頭掩口。朱元璋沒有理會,繼續說出第二句:“雞叫兩聲撅兩撅。”

大臣們面面相覷,臉憋通紅,卻不敢笑出聲。一起直勾勾地看朱元璋,以為他會接著說“雞叫三聲撅三撅,雞叫四聲撅四撅。”

初看是首歪詩,全靠最後一句撐場面

朱元璋稍稍沉思片刻,接著說道:“三聲喚出扶桑日。”

此句一出,再沒一人想笑了了。接著,朱元璋從龍椅站起身,鏗鏘有力地說出最後一句:

“掃退殘星與曉月!”

大臣們聽了,無不鼓掌真心叫好。

初看是首歪詩,全靠最後一句撐場面

前三句平平,最後一句點睛之詩不少,就連被大家笑話不已,堪稱詩歌界泥石流的大帥張宗昌,也寫過一首: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初看是首歪詩,全靠最後一句撐場面

很明顯,張宗昌是套用劉邦的《大風歌》,雖然語言粗俗不堪,但是最後一句卻是頗有英雄氣勢,以至讓人懷疑最後這一句是後人加上去的。

初看是首歪詩,全靠最後一句撐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