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揹著老婆拿飯盒鑑寶,專家看了又看:送上珍寶臺!

小夥揹著老婆拿飯盒鑑寶,專家看了又看:送上珍寶臺!

新中國成立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們投入到了收藏這一行列來。那些凝聚著歷史上的燦爛文明的文物對於那些收藏者們來說,是一種傳承、是價值連城的寶貝、是可以留給自己後代的遺產。這些代表著文化記憶的“符號”由於戰亂和年月已久,很多都遺落在民間,所以收藏界中的民間收藏者也是這一行業的中流砥柱。

對於每個收藏者來說,如果自己的藏品價值不菲自然是讓人高興的。但我們也知道,收藏也是一種風險很大的投資。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收藏界的贗品製造技術也越來越高,即使是那些“高人”、老收藏家也會有看走眼的時候,更何況是那些民間的普通收藏家呢?

小夥揹著老婆拿飯盒鑑寶,專家看了又看:送上珍寶臺!

對於那些來自於民間的收藏者們,他們所收藏的藏品有些是家中流傳下來的,有些是自己在古玩市場買的也有些不過是在地攤上買的。由於自己的鑑別能力有限或者說有的根本就沒有鑑別能力,因此這個時候鑑寶專家的作用就更大了。

筆者今天想為各位講述的是一個小夥子揹著自己的老婆拿著一個飯盒就去鑑寶了,專家們看了之後,立刻說,快去拿到珍寶臺。所以說只是什麼樣的飯盒就這麼值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夥揹著老婆拿飯盒鑑寶,專家看了又看:送上珍寶臺!

在一次鑑寶節目中,一個揹著自己老婆的小夥子走上臺來。最開始人們還以為是這個小夥子與妻子伉儷情深連,連鑑寶都揹著自己“殘疾”的妻子,可是這怎麼看也看不出這個妻子哪裡殘了啊。後來才知道,在西安那邊有個傳統,那就是臘月不出門。

小夥揹著老婆拿飯盒鑑寶,專家看了又看:送上珍寶臺!

妻子本來勸他讓他過完年再來,誰知道自己的丈夫這一次這麼執拗,一定要這個時候過來,於是只好陪著自己的丈夫來了。

這個“飯盒”時銀製的,重達四斤,上面還刻著“南苑”二字。男子對此的解釋是這是西安的南院,也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這話說出來後,臺上臺下就笑起來了,要真的照男子這麼說的話,這豈不是皇帝用過的飯盒嗎?

小夥揹著老婆拿飯盒鑑寶,專家看了又看:送上珍寶臺!

這小夥子花五千元買來的話,是真的很值得的。當然,這話中帶有開玩笑的成分,畢竟不是所有的飯盒都可以叫做皇帝用過的飯盒啊。

小夥揹著老婆拿飯盒鑑寶,專家看了又看:送上珍寶臺!

後來,這個“飯盒”被拿到專家的手中請專家鑑別。專家首先糾正了他對於這南院北苑的錯誤認知,之後說的話更是讓男子大為震驚。專家說這個高檔的局部鎏金的唐代銀器,上面刻著很多銘文。這些銘文記載了它於那一年製造,用了多少銀子,銀匠的名字以及使用的地址記載的明明白白。

所以專家們在看到這個寶貝的時候情緒十分的激動,連說快上珍寶臺。專家對這個“飯盒”做了一個估價,八十萬人民幣,這可把男子給激動壞了,著五千塊也太值了啊。各位是怎麼看待這件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