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郎德苗寨:遠離城市的浮躁,迴歸田園的寧靜

郎德苗寨是黔東南州雷山縣最值得去的苗寨之一,在雷山縣的名氣僅次於西江千戶苗寨。郎德苗寨位於郎德鎮的中心位置,距離雷山縣城15公里,距離凱里市區29公里。從凱里和雷山縣均有中巴車到達此地,交通較為方便。該苗寨一般情況下不收取門票,可能會在旺季會收取50元的門票,不過從總體上來說,該苗寨還是保持著原生態的風俗。

貴州郎德苗寨:遠離城市的浮躁,迴歸田園的寧靜

郎德苗寨分為郎德上寨和郞德下寨,其中郎德下寨是郎德鎮的鎮中心,巴拉河從寨子前面經過,凱里到雷山的公路也經過此地。郎德下寨是一個被遊客遺忘的村寨,實際上這裡的風光也十分優美:秀麗溫柔的河流,綿延的吊腳樓,寧靜自然的田園組合在了一起,讓人遠離了大城市的喧囂,盡情融入到了自然中。

貴州郎德苗寨:遠離城市的浮躁,迴歸田園的寧靜

貴州郎德苗寨:遠離城市的浮躁,迴歸田園的寧靜

貴州郎德苗寨:遠離城市的浮躁,迴歸田園的寧靜

朗德下寨

沿著歐兌河上行2公里,便是著名的郎德上寨。“郎德”就是“歐兌河”的意思,郎德上寨位於上游,歐兌河流到下寨後匯入了巴拉河。郎德上寨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這裡曾經是“奧運聖火走過的地方”。2008年,郎德上寨成為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貴州凱里站的傳遞出發地點,古寨裡的銅鼓坪,就是當年舉行點火傳遞儀式的會場。

貴州郎德苗寨:遠離城市的浮躁,迴歸田園的寧靜

朗德上寨依山傍水,全部為木製吊腳樓。有五條花街路通向寨中。東、西、北面置有木柱瓦頂護寨門樓,簡稱“寨門”。寨上,吊腳木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寨中道路、院壩及各戶門庭,都用鵝卵石或青石鑲砌鋪就。在歐兌河上,有苗族傳統的風雨橋,這裡每天都有早餐賣,也是露營者喜歡選擇的地點。河流岸邊就是稻田,水車,一片田園風情。

貴州郎德苗寨:遠離城市的浮躁,迴歸田園的寧靜

貴州郎德苗寨:遠離城市的浮躁,迴歸田園的寧靜

如果在旺季或者節假日期間,遊客進入朗德上寨苗家的姐妹們會向客人敬獻攔路酒,攔路少則三道,最後多達十二道,進了寨門。寨子中有銅鼓場和蘆笙場,場子模仿古代銅鼓面太陽紋的圖案,以鵝暖石鋪砌成十二道光芒。這裡是苗家人進行歌舞表演的地方。

貴州郎德苗寨:遠離城市的浮躁,迴歸田園的寧靜

貴州郎德苗寨:遠離城市的浮躁,迴歸田園的寧靜

朗德上寨中有著許多明清時期的吊腳樓建族,目前已經列入國家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民居118座,風雨橋1座,扳凳橋2座,保爺橋48座,寨門3座,銅鼓坪2個及水井、水車等。其中比較重要的有楊大六故居、郞得上寨民族博物館等。楊大六原名陳臘略,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參加了張秀眉領導的苗民大起義,為義軍主要將領之一。

貴州郎德苗寨:遠離城市的浮躁,迴歸田園的寧靜

貴州郎德苗寨:遠離城市的浮躁,迴歸田園的寧靜

遊客在郎德苗寨,可以品嚐到苗家的小菜,可以住在這裡的木樓中。晚上吹著習習涼風,看著滿天星斗,可以聽見秋蟲鳴叫的聲音,都是鄉愁的味道。記得遊覽此地的時候,遇到一個外國人,光腳腳,披散頭髮。一問才知道他是在中國工作的外籍大學教授,他為了體驗這種原生態的民族風情,專門從北京趕到這裡,已經呆了一週。而他批頭散發的樣子讓我想起王羲之的句子:“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貴州郎德苗寨:遠離城市的浮躁,迴歸田園的寧靜

貴州郎德苗寨:遠離城市的浮躁,迴歸田園的寧靜

貴州郎德苗寨:遠離城市的浮躁,迴歸田園的寧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