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狹間時,今川義元的實力如何?擊敗信長後,義元能否擊敗沿途其他勢力成功上洛並站穩腳?

06沙漠


桶狹間合戰時,今川義元的勢力十分強大,但是想要上洛依舊不大容易。


當時的今川義元被稱為“海道一之弓取”,直譯過來就是東海道第一的持弓之人(指武士),領有駿河、遠江、三河以及部分尾張國的領地,說今川家是東海道第一的家族,並不為過。

桶狹間合戰時,今川義元已經將家督讓給了長子今川氏真,專心攻略尾、三兩國,按照《信長公記》的記載,在這次出陣尾張時,今川家動員了四萬五千人的大軍。當然,現在也有推測實際上今川軍總人數應該只有兩萬多人,現代更有學者提出兩萬多人是合戰時今川軍的總人數,桶狹間方向的今川軍可能只有萬人左右。

實際上,桶狹間合戰時,並沒有證據表明今川義元是想上洛,包括《信長公記》裡也沒有提到。今川義元出陣的目的,應該是為了解救新奪取的鳴海城與大高城,這兩座城池在尾張國,原本是織田家的領地,被今川家佔領後,將信長的領地給切成了兩塊。為此,織田信長派遣軍隊將這兩座城包圍,從而引發了桶狹間合戰。


那麼回到正題,正題的假設是今川義元擊敗信長後能否上洛。那麼現在給出的答案就是不能。

即便今川義元佔領尾張國,處理戰後事務、安堵領地,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再者,美濃國的一色家(齋藤)、近江的六角、淺井實力都不容小覷。要知道,織田信長上洛時,一色家滅亡,淺井是盟友,還得到了德川家康的援軍,方才實現。

除了上述的因素,京畿的“天下人”三好氏的興衰也是關鍵。同信長上洛時三好家衰敗不同,桶狹間合戰的當年,正是三好家如日中天的時候,這時候只怕兩個今川義元都未必是三好家的對手,更別提今川家還是遠征,後勤壓力巨大了。


指尖看日本


首先說下我自己的觀點:完全不可能。



當時的情況如何呢?

今川家的實力

今川義元出自室町幕府的將軍足利氏的庶流今川氏,在當時佔據了駿河國、遠江國、三河國以及部分尾張國的領地,被稱為“海道一之弓取”。“海道”即是東海道,“弓取”意指武士,表示今川義元是東海道的第一武士,後來德川家康也獲得過這個稱號。



弘治三年(1557年)左右,今川氏真繼承了今川家的家督負責統領駿河國,而今川義元則負責今川家後佔的遠江國、三河國的統治。



從《信長公記》來看,桶狹間合戰時今川義元徵發了四萬五千人的軍隊,足以證明當時今川軍已經十分強大,不容小覷了。

今川義元是否要上洛

歷來的通說裡,都說今川義元此次出陣是為了上洛,該說法被日本參謀本部寫進了《日本戰史·桶狹間役》,並被沿用了下來。

《日本戰史》參考了小瀨甫庵《信長記》以及《當代記》、《松平記》等書,這些書創作於關原合戰到大坂之陣期間,說明至少在戰國時代末期,日本就已經有了今川義元此次出陣是為了上洛的說法。

然而,很可惜的是,一次史料裡並沒有今川義元要出陣上洛的記載。

據說今川義元在出兵前四天補任三河守,因此有人編造了今川義元的官途補任同初代將軍足利尊氏相同,也是上總介、治部大輔、三河守、徵夷大將軍。不過實際上足利尊氏並沒有出任過上總介以及三河守,因此這個只是造謠而已。


日本學者久保田昌希在查看了桶狹間前今川義元的文書以後,發現此時的今川義元連三河國的穩定都無法維持,實在是沒有能力上洛。西三河位於三河國與尾張國的邊界,今川義元此次進軍實則是為了攻打尾張國,將西三河由邊境變為腹地,實現統治。至於補任三河守,當然是為了獲得統治三河國的合法性。


若真是上洛,有可能嗎

題主提問的齋藤、淺井、六角都不是那麼簡單被擊破的,六角氏直到信長上洛以後還依舊具備很強的實力。


即便今川義元擊破上述三家,此時西三河都不能穩定支配的他,又如何保證能保障這幾個家族領地的穩定呢?要是新領不穩,上洛隨時都有可能被切斷退路,無異於自殺。

退一萬步說,無視上述的問題,當時今川義元在京畿面對的是如日中天的三好氏,今川義元雖說是海道一之弓取,但在京畿“天下人”三好氏的眼中也不過是臭魚爛蝦而已。


三好氏的家督三好長慶打破了京畿的細川統治秩序,組建起了三好氏的統治,一度將幕府將軍足利義輝逐出御所,自行給京畿各地下發裁許狀,解決糾紛矛盾,又振興產業,積極推動經濟發展。此時的三好氏在京畿、四國共領有八個領國,財力與軍力傲視同時代的武田上杉今川北條等等,更別提還有僕從三好氏的家族了。

永祿四年(1561年)二月一日,三好長慶與松永久秀一同被賜予桐紋使用權,並獲得了室町幕府將軍的御伴眾及御相伴眾的地位。


然而,上天並不眷顧三好氏。永祿四年四月,三好長慶的弟弟十河一存病死,次年三月,另一個弟弟三好實休在久米田合戰中戰死。緊接著,噩耗不斷傳來,永祿六年八月二十五日,三好長慶的繼承人三好義興突然離奇逝世。接連遭受打擊的三好長慶精神狀況出了問題,在永祿七年將最後一個弟弟安宅冬康殺死,三好氏從此開始走向衰弱。


此時是永祿七年(1564年),離桶狹間之戰過去了四年,織田信長也還尚未上洛。若是三好氏不接連發生悲劇,別說今川義元了,織田信長都未必能夠上洛成功。


伊勢早苗


以當時今川的實力,穩紮穩打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經過與武田北條的三家聯盟解除後顧之憂後,今川上洛兵力號稱有三萬之眾。而上洛途中的其它大名,織田齋藤淺井六角等等,完全都不具備對抗的實力。一代梟雄,最後死於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小卒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