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皇帝毀佛像鑄造銅錢,如今成收藏珍品,一枚能賣上百萬

我國使用銅錢的歷史非常久遠,從秦漢至清末,鑄造的銅錢實在是多不勝數,種類更是不知凡幾。在古代銅錢種類中,有一種名為“周元通寶”的銅錢,其來歷頗具傳奇色彩。因為這種銅錢是用佛寺銅像鑄造,由此在民間衍生出許多關於此錢是有靈之物,能催生卻病的說法。

此皇帝毀佛像鑄造銅錢,如今成收藏珍品,一枚能賣上百萬

五代十國時期,軍閥混戰不休,但是在這個戰亂動盪的年代,佛教卻非常盛行,寺院多銷燬銅錢鑄造佛像,以致銅材奇缺,雜以鉛錫的劣錢充斥於市,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公元951年,郭威滅後漢稱帝,建都汴梁,國號周,史稱後周。郭威死後,他的養子柴榮繼位,柴榮是一位文武兼備、勵精圖治的英明君主。登基為帝后,為解決當時錢幣匱乏問題,他頒旨下令天下寺院除鍾磐鈸鐸等可以留用外,銅佛像一律銷燬鑄造周元通寶錢。

此皇帝毀佛像鑄造銅錢,如今成收藏珍品,一枚能賣上百萬

熔燬佛像,在鬼神、因果報應之說盛行的古代,是一件非常敏感的大事。柴榮對此毫不忌諱,說到做到,共計毀佛寺3336所,取銅像鑄錢。據說有一個州的一尊觀音銅像,百姓都說很靈驗,不敢毀掉。周世宗得知後,親自到那裡手持利斧砍破了銅像的頭臉。周元通寶銅質優良,製作精工,為民樂用,它的鑄行促進了當時社會的生產發展。

此皇帝毀佛像鑄造銅錢,如今成收藏珍品,一枚能賣上百萬

周元通寶因系佛銅所鑄,後人附會增益,稱此錢“用以卜筮或驗”,“甚至握之可禁疾”,“皆治難產”。於是,周元通寶竟成了有靈之物,以至身價倍增,仿鑄蜂起。如《秋燈叢話》說:“清順治初孝感多病症,或於古錢幣中檢周元通寶一文,持之即愈。”

此皇帝毀佛像鑄造銅錢,如今成收藏珍品,一枚能賣上百萬

周元通寶果真有靈嗎?還是《遺篋錄》中說得好:“佛苟有靈,像何至於毀。像既毀,且改鑄他物矣,佛安得復靈!”在今天看來,古人希望用那些自身都保不住的銅佛鑄成的錢幣來消災除病,畢竟是可笑的。

不過,隨著近些年收藏市場的火熱,此錢幣一直備受收藏愛好者追捧,成為古錢幣收藏中的佳品。一枚周元通寶背龍鳳紋花錢,能拍賣到百萬元的高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