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張之洞的兩個兒子,為何都當了漢奸?

Royal_往事隨風


張之洞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也是晚清洋務派的代表人物。1863年,張之洞以殿試探花(第三名)入仕,歷署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等要職。他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先後創辦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南京大學前身)等教育機構以及漢陽鐵廠、漢陽兵工廠等近代著名實業。

張之洞

可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抗戰爆發後,張之洞的兩個兒子竟然當了漢奸,充當日本人的走狗,成為“虎父犬子”的代表。

張之洞一生有三妻兩妾,先後為他生下13個兒子。其中十一子張仁樂和十三子張仁蠡先後淪為漢奸,一生忠君愛國的張之洞假如地下有知的話,不知會作何感想。張仁樂

張仁樂,字燕卿,生於1898年,曾留學日本,1925年在奉系軍閥李景林手下擔任天津縣知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張燕卿主動投靠日本關東軍,出任偽滿洲國執政府內務官兼實業部總長。

1935年,出任偽滿洲國外交大臣。

1937年,辭去外交大臣,在北京出任新民會副會長,古學院院長。

在張燕卿的帶領上,弟弟張仁蠡也走上了漢奸道路。張仁蠡

張仁蠡,字範卿,生於19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35年11月25日,漢奸殷汝耕在日本人扶持下割據冀東二十二縣,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張仁蠡出任民政廳長。

1938年10月,日軍攻陷武漢,張仁蠡出任偽武漢市長。

1940年,汪偽政權建立後,任國民黨中央委員兼偽武漢市長。1943年10月,調任偽天津市長、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

1945年抗戰勝利後,張仁樂和張仁蠡以漢奸罪被逮捕入獄。

因章士釗出面說情,張仁東被釋放出獄,隻身逃往日本,客死異鄉。

張仁蠡因罪大惡極,於1951年在北京被處決。

那麼張之洞這兩個兒子為什麼會走上漢奸道路呢?

自幼喪父 缺乏家族教育

張之洞於1909年以72歲高齡病逝,當時兩個兒子一個11歲,一個只有9歲,根本沒有接受到父親身體力行的教育。這兩個兒子出生時,張之洞已經六十多歲,時間和精力都不足以使他對子女進行言傳身教。

張之洞女張仁會(左二)與張仁樂夫人(右一)

另外,張之洞在教育子女方面確有疏忽,根本無法與同為中興四大名臣的曾國藩相比,曾國藩的家訓、家書能夠流傳至今,這足以說前曾國藩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高明之處。從這一點上來說,張之洞是負有責任的。

貪圖富貴 利慾薰心

張仁樂、張仁蠡這兩兄弟,一個留學日本,一個畢業於北京大學,都曾接受過高等教育,卻將普通民眾都通曉的民族大義拋諸腦後。這充分說明他們功名心太重,以致於利慾薰心,被利益和權力矇蔽了雙眼,走上了漢奸道路,成為日本人的走狗和鎮壓抗日武裝的幫兇。

張仁蠡(前排左三)與偽武漢市政府成員

汪偽政權建立後,汪精衛曾打算換掉湖北省長何佩瑢與武漢市長張仁蠡,以便安插心腹。張仁蠡為了保住祿位,花重金從藏書家手中購得文廷式原稿遺著進呈到南京,獲得了汪精衛的賞識。

重振家族 往日榮耀

張氏兄弟二人投靠日本人還有重振家族聲威的意圖,張仁樂因投靠較早,又是張之洞的兒子,當時日本人對其頗為倚重,讓他出任偽滿洲國實業部總長,外交大臣。

張仁樂(前排右二)、張仁蠡(前排右一)與張氏後人

日軍攻陷武漢後,準備擁戴直係軍閥首領吳佩孚出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總統,由張仁樂出任總理,為此張仁樂還推掉了偽武漢市長的職務,並舉薦其弟張仁蠡赴任。誰知吳佩孚堅決不肯出山,後來隨著汪精衛加入漢奸行列,張仁樂從此失勢。原本打算恢復家族榮耀的意圖也瞬間化為泡影。


歷史茶坊


張之洞,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毫無疑問,張之洞是晚晴政壇的一個厲害角色。但是他十三個兒子中,卻出了兩個投靠日本的漢奸。

張之洞生於1837年,死於1909年,在他72歲的一生中先後有三任妻子和兩個小妾。他的妻妾先後為張之洞生育了13個兒子。

不過有關張之洞兒子的資料比較少,能夠查到的,有長子張權、次子張仁頲、四子張仁實、九子張仁侃、十一子張仁樂和第十三子張仁蠡。

其中當了漢奸的便是十一子張仁樂和第十三子張仁蠡。

張仁樂,字燕卿,1898年出生,曾留學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賣身投靠到日本關東軍麾下,成為了一個可恥的漢奸。

張仁樂漢奸的履歷可謂異常豐厚,曾任滿洲國執政府內務官兼實業部總長(後任該部大臣)、滿洲國外交大臣、新民會副會長,古學院院長等。

在張仁樂的帶動下,他的弟弟張仁蠡也成為漢奸。1935年11月,大漢奸殷汝耕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張仁蠡出任民政廳長,武漢淪陷後,任武漢偽市長。汪偽政權建立後,任偽國民黨中央委員、偽天津特別市市長、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

抗戰勝利後張仁樂、張仁蠡二人以漢奸罪被捕入獄。張仁樂因章士釗的說情被釋放,此後去了日本並死於日本。張仁蠡則在1951年被判死刑處決。

為何出了兩漢奸?

一、老年得子,沒來得及好好教育

張之洞是在花甲之後生了張仁樂、張仁蠡,此時他年老,又縫中國是多事之秋,他用在家庭教育上的時間和精力自然偏少了。

不過為了兒子張之洞還是比較上心的,他曾特意寫了一篇《誡子書》,勸誡兒子要好好學習,修身養性,切勿荒唐險燥,勤學立志,將來好報效國家。

不過很明顯,張仁樂兄弟沒有認真按父親的要求去做。

1909年張之洞去世,張仁樂不過11歲,張仁蠡才9歲,張之洞本人對他們的言傳身教並沒有跟得上,也就是說張之洞的那一套忠君愛國的思想這兩個兒子並沒有受到很大的薰陶。

子不教,父之過,兒子當了漢奸,張之洞是有一些責任的。

出身官宦人家,如果沒有受到嚴格的管教,對民間苦難、國家危亡基本上是無感的。

二、新舊教育更替,“三觀”變了

1905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傳統的老式教育退出歷史舞臺。

張之洞的這兩個兒子自然不在學習儒家的那一套倫理道德,他們接受的新式教育,而且是出國留學,這使得他們在思想上受到新式教育的塑造,張家的家學沒有影響他們。

如張仁樂,他從青島特別高等學校畢業後,就到日本留學,1920年畢業歸國。

在日本留學期間正是張仁樂思想塑造成熟的關鍵年華,在這樣的重要時期,他的“三觀”極容易受到日本的影響,估計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的“三觀”中就有了媚日情結。

三、對權勢的渴望

張之洞畢竟是晚晴重臣,他的後人自然有人想在權位上超越父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比如張仁樂就是如此,他幹了兩年偽滿洲國外交大臣,後來辭職不幹,日本人安排的其他職位他壓根就看不上,於是回到北京。1938年10月,日軍攻陷武漢,北京盛傳吳佩孚將被日人擁戴出山,由吳佩孚出任總統,張仁樂任國務總理。張仁樂聽聞異常激動,在家中設了十數個秘書聯絡各種人物,準備組閣。只是最終吳佩孚堅決不投靠日本,張仁樂成為總理的美夢沒有實現。

此後他就更看不上其他職務了,日本人邀請他任偽武漢市長,他瞧不上眼,不肯“屈就”,推薦弟弟張仁蠡就任。日本人本來就是利用他們是張之洞之子的身份在武漢造勢,也就同意了。

至於張仁蠡對權力的渴望就更大了,他曾多次向兄長求官。汪精衛投降後,本打算換掉他武漢市長一職,安插自己的親信,張仁蠡獻媚邀寵,花巨資購得文廷式遺著送給汪精衛,使得汪精衛對他大為青睞,開始步步高昇。

不管怎麼樣,像張之洞這樣的人,兒子中出了兩個漢奸,實在令人唏噓。


微史春秋


古語云:“虎父無犬子”,但這句話用在張之洞父子身上卻不十分恰當。張之洞是晚清重臣,官拜軍機大臣、兩廣、兩江、湖廣總督,洋務派的首領,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張之洞播下龍種,收穫的卻是“跳蚤”。

張之洞號稱“香帥”,對清朝政府忠心耿耿,為實現國家富強而殫精竭慮,然而他的兩個兒子卻成了千夫所指的漢奸,被後世人唾罵。兩個逆子都把老爸的臉面丟光了!

張之洞兩個當漢奸的兒子分別是第五子張仁樂和第十三子張仁蠡。

張仁樂字燕卿,在他11歲時老爸就去世了。有老爸的廕庇,18歲的張仁樂畢業於青島高等學校,隨後到日本士官學校學習,4年後學成回國,24歲時任直隸省定縣知事。

1925年8月,27歲的張仁樂在天津投靠了直係軍閥李景林的麾下,李景林兼任直隸督軍。張仁樂和李景林沆瀣一氣,沒少搜刮民脂民膏。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張仁樂賣身投靠到了日本關東軍麾下。次年被委任滿洲國執政府內務官兼吉林實業廳廳長。1935年5月,改任外交大臣。直到日本投降前,他一直在偽滿洲國為日本人做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二戰中失敗投降,張仁樂作為漢奸被關押在北平監獄。張仁樂的夫人叫龔安惠,龔的祖上和章士釗是世交,於是龔安惠託章士釗說情,並拿出十萬雪花銀作為賄金交給了章士釗,當時國共處於敵對狀態,時局紛亂。




經過章士釗的上下打點,張仁樂最後被釋放,當天攜妻子龔氏漂洋去了日本,有資料說張仁樂於1951年客死日本,張仁樂確切死亡時間我也搞不清。對一個民族敗類沒必要關注他的死活。

張仁蠡(1900-1951)字範卿,他是張之洞最小的兒子,他後來成為漢奸有人認為是張之洞老來得子對他嬌慣造成的,其實這個說法不準確,張之洞死前張樂蠡才8歲,當漢奸完全是後天性格所致。

1935年11月,漢奸殷汝耕在日本人扶植下任“冀東防共自治政府”主席,張仁蠡為了權勢出賣靈魂,不惜背上賣國漢奸的罪名出任民政廳廳長,從此和他哥哥一樣開始了漢奸生涯。

1940年3月30日,汪精衛在南京組建偽政權,張仁蠡投靠了汪,然後用重金賄賂汪精衛,隨後被委任“國民黨中央委員”的頭銜。

1943年10月,張樂蠡在哥哥張仁樂幫助下任偽天津市市長、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1945年日本投降後,張樂蠡以漢奸罪被捕入獄。1951年被人民政府判處死刑執行槍決。

綜上,哥倆完全沒有民族大義精神,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投靠日本人做了漢奸,真不知道死去的兩個逆子如何有臉見父親的上天之靈?




秉燭讀春秋


張之洞,晚清名臣,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洋務派的代表人物,歷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作為晚清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扶大廈於將傾,但是奈何自己的兒子卻成了漢奸。同為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曾家相比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據說曾家從來沒有出過一個敗家子,而且很多人在各個領域都是有一番成就的。

張之洞一共有十三個兒子,當漢奸的是第五子張仁樂,還有第十三子張仁蠡。張之洞的這幾個兒子只能說都沒有教育好,不管是他的第五子還是他的第十三子,對於張之洞來說這幾個兒子都是老來得子非常的寵愛,張仁樂1898年出生,這個時候張之洞已經是62歲了,張仁蠡在1900年出生,張之洞在1909年就去世了,對於他的這幾個兒子可以說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教育,所以成為漢奸也就不足為奇了。

張仁樂去過日本留學,也為他後來當漢奸做了充足的準備吧,回國後和當時的軍閥李景林混在了一起,到處搜刮民脂民膏,後來918事變之後投降了日本人,任偽吉林省實業廳廳長、東北行政委員會吉林代表,參與拼湊偽滿洲國活動。1932年初,任偽執政就任大典籌備處督辦,偽政府成立後任實業部總長,1934年改任偽實業部大臣。1935年任偽外交部大臣,直至1937年外交部撤消。

1938年的時候日本人佔領了武漢,當時想讓張仁樂去當武漢市市長,但是張仁樂拒絕了,不過他把自己的弟弟張仁蠡推薦給了日本人,張仁蠡可以說比其他的哥哥張仁樂在這些事上有過之而無不及,1935年11月25日,漢奸殷汝耕承日本帝國主義之命,割據冀(河北)東二十二縣,在通縣成立所謂“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張仁蠡出任民政廳長,從此步乃兄後塵,開始了漢奸生涯。後來擔任武漢市市長。

後來抗戰勝利,兩個人都被抓了進去,但是張仁樂託關係被救了出來,自己的弟弟張仁蠡就沒有那麼好運了1951年被處死,出獄後的張仁樂就去了日本,後來老死在了日本。


中國歷史研究所


張之洞是洋務運動代表人物,他與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他這一生對於大清也算是盡忠職守。他共生育有十三個兒子,兩個當漢奸的兒子便是十一子張仁樂與十三子張仁蠡。

張仁樂畢業於青島特別高等學校,後又留學於日本,直到1920年才回國,可能正是留日這段經歷,使得他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導致他產生了親日的思想。



張仁蠡比張仁樂小兩歲,在張仁樂的引導下,張仁蠡當了漢奸。他在汪偽政府任職,先後擔任天津偽市長,偽國民黨中央委員,以及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等等,因為張仁樂與張仁蠡父親是張之洞的緣故,所以日本人對他們十分重視,日本人看中的不過是他們是張之洞兒子的身份。


張之洞其實對於子女教育還是特別重視,他曾寫《誡子書》,目的是勸誡子孫後代能夠走上正道,成為國家棟梁之才,可是他的十一子張仁樂與十三子偏偏當了可恥的漢奸。

或許是張之洞去世太早的緣故,他去世於1909年,這一年他的十一子張仁樂只有十一歲,十三子張仁蠡僅僅只有九歲,使得他們也沒有多少時間能夠聽從張之洞的教誨。


麥地傳奇


有漢奸老子,生漢奸兒子不正常嗎?



南皮治鄂是憋了口氣,廷議每說其言過其實,他便竭力在實務上有突破。平心而論,治鄂之績雖著,於紫禁城而言都是區域性的。論權位影響,以其地方督帥之位莫說比合肥李文忠,就是同榮祿、項城相比,皆去之甚遠。畢竟李、榮、袁都身列中堂之位。南皮那個妒啊!看官們能想到的。


金橋一居者


這兩個兒子都是晚年得子,一個61歲得,一個63歲得,而張之洞72歲就去世了,可以看出張之洞在他們幼年時無力管教,也無暇管教,而少年時又無人可管教,自然是走上了歪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