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變化?

大地人


我個人覺得,就國內目前的經濟情況來看,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變化,主要還是因為受到全球經濟範圍的影響,主要因素在於美元在美國總統大選和加息消息影響下美元走強而到導致的。

但是我國內部的經濟一直保持著平穩發展,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在短期內變化下也是屬於正常的現象。

而且根據國外一些經濟學教授表示:當前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變化還是受到國際金融市場等外部因素環境變化影響導致,並不是我國國內經濟狀況變化所造成,所以不用太過擔心。

在說現在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加息的情況下,也不是說只有我們人民幣變化大,其他國家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化也是很大的,其實這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總得來說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變化還是在一個正常範圍內,不會出現太大變化。


青山綠水映晴空




近幾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彈性明顯增大。以在岸市場的即期匯率來看,2015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4.7%,2016年兌美元貶值7.0%,2017年升值6.3%,2018年又貶值5.4%。


而在此之前,人民幣兌美元要麼是一條直線,要麼是單邊升值,都不像這幾年這麼活躍。


原因何在?因為2015年8月11日施行了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這次匯改進一步強化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匯改一經宣佈,人民幣就開始持續貶值,一直貶到2016年末。2017年,央行又在形成機制中加入了逆週期因子,再加上形勢利好,人民幣兌美元才開始出現升值。


現在來看,推行匯改的方向無疑是正確的,這既是人民幣被納入SDR的前提條件,也通過增強匯率彈性使央行貨幣政策獲得獨立性(根據不可能三角,獨立貨幣政策、資本自由流動和匯率自由浮動只能同時滿足兩個),但匯改推出的時機值得商榷。



因為當時剛剛經歷2015年的股災,市場信心非常疲弱,匯改一經推出,馬上加大了貶值壓力,進而形成了貶值預期,外匯儲備大規模縮減,人民幣直接就奔著7去了。2016年末,市場上的主流預期是認為破7已成定局。但此後央行通過加強資本賬戶管理等方式,加強了對外匯市場的干預,使匯率終於在2017年開始轉向升值。2018年又有貶值壓力,但央行應對起來已更加輕車熟路。


總而言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加大、彈性增強,是官方所希望看到的,任何一種主要貨幣,如果要走向國際化,必須採取浮動匯率制,而不是盯著另外一個國家的貨幣。所以,從機制上就決定了匯率會上下浮動。


除此之外,匯率波動還受到兩國基本面差異、貨幣政策差異以及風險因素等方面的影響,從而更進一步加劇了匯率的波動幅度。



王靜文


美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一定會破7的是時間問題


無趣問天


人為操作,已經沒有參考的餘地了!


用戶97068706726


應該不是市場化的結果。剛開始變化不大,以後會很劇烈。不能市場化,人民幣的國際化則幾乎不可能。


不二顛


與美國談不成,為平衡關稅,人民幣需要貶值。與美國談成,減少了中美貿易順差,人民幣也需要貶值


假大空虛縹緲


國際行勢變化莫測,影響人民幣匯率波動,互聯網日新月異,匯率波動分分鐘都有浮動


駱駝祥子165458024


自有股票以來,就有操盤手,這是操盤手操従的結果。最大的操盤手是特朗普。


老張12138yy


美國總統不讓咱貶值


大拖把3


去年6.4換美刀,今年6.85換回來了,今天大概6.73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