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紅薯用黑地膜高產嗎?

手機用戶65143429263


近些年,隨著科學種田、科學種地技術的普及,在農村裡種植方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大棚種植在農村就變得很普遍了,還有很多人在種植瓜果蔬菜的時候,都會採用地膜覆蓋技術了,這種方法來種植,不僅幫農民節省了很多的麻煩,同時還能達到提高產量的效果。而種植紅薯的時候,也有很多的專業種植戶會採用地膜覆蓋。那麼種紅薯用黑地膜高產嗎?

種植紅薯地膜覆蓋有哪些好處?

說到地膜覆蓋種植技術的好處,估計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可以有效防除雜草,這一點確實效果顯著。在種植瓜果蔬菜的時候,採用地膜覆蓋,可以有效防除雜草,這樣就幫助種植戶節省了除草方面的人力不說,關鍵還降低了種植的成本,省去了很多購買除草產品的成本。

第二個好處那就是有保溫保溼的作用,而這樣對於紅薯的生長是非常有利的。對紅薯採取覆膜保護,這樣就能達到保溫保溼的作用,從而有效促進紅薯生根,有利於紅薯高產。

第三個好處那就是有利於紅薯苗返苗。紅薯腹膜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移栽前腹膜,一種是移栽後腹膜。不管是哪種方式,採用腹膜種植的紅薯返苗快,而且紅薯苗生長健壯、葉片發達,這樣自然就提高了紅薯的光合作用及製氧能力,從而達到增產。

紅薯苗如何腹膜?白膜還是黑膜好?

雖然紅薯苗有兩種腹膜方式,但是絕大多數都是選擇在起壟後,對土地噴施除草劑後才覆蓋地膜,等過了幾天地溫提高了才開始移栽。至於白膜還是黑膜,是各有利弊的。

首先覆蓋透明的白膜成本更低,並且土地增溫比較快。而覆蓋黑膜有利於控制高產,並且還能有效控制雜草的生長。有專家指出,紅薯種植地覆蓋優質的黑膜,產量要明顯高於透明的白膜。不過,大多數種植戶都是採用透明膜,原因是透明的白色地膜成本要較低得多,而黑膜會反射陽光,所以土壤增溫比較慢。所以,少數服從多數吧,這也是經驗之談,建議覆蓋透明的白膜更好一些。

紅薯腹膜的注意事項

(1)種植地起壟後就要及時施藥,然後要儘快覆蓋地膜,這樣有助於土壤保持墒情,極大程度避免了土壤中水分的蒸發。

(2)一旦噴灑了除草劑了,等到地溫升上來了,就要及時覆蓋地膜。但是需要適當降低除草劑的濃度,這樣就能有效避免燒傷紅薯苗。

(3)覆蓋地膜的時候要講究緊貼地面,並且要把地膜拉平了,另外還要記得把周圍壓實了。


農夫也瘋狂


能高產,黑膜具有很好的吸熱左右,紅薯苗早期需要高的溫度,而早期晚上溫度很低,黑膜具有很好的保溫作用,黑膜還具有很好的保溼作用,打個比方,黑膜的10天澆一次,不用膜的5天就要澆一次!黑膜還具有除草的功能,黑膜下邊不長雜草(香附子除外,具體什麼原因我說不來,我用過黑膜,除了香附子防治不了,其他它的雜草都沒有)。

在一個就是防澇了,因為水分大了紅薯容易壞,而有了黑膜之後,雨水就會順著黑膜流到地溝裡邊,這樣就能大大減少雨水多的時候紅薯出現大面積的壞薯了!希望能幫到你






灬孟小龍灬


看當地的溫度。溫度過低需要覆蓋。

紅薯喜溫怕冷,栽秧時5-10釐米、地溫在10℃左右不髮根,15℃需5天髮根,17-18℃髮根正常,20℃3天髮根,27-30℃只一天即可髮根。

氣溫25-28℃時莖葉生長快,30℃以上時莖葉生長更快,但薯塊膨大慢。38℃以上呼吸消耗多,莖葉生長慢,20℃以下時莖葉生長也快,15℃時停止生長,10℃以下持續時間過長成遇霜凍,莖葉枯死。

地溫在21-29℃之間溫度越高,塊根形成越快,數目越多,但薯塊較小。22-24℃的地溫較有利於塊根的形成。20-25℃的地溫最適宜於塊根膨大,低於20℃或高於30℃時膨大較慢,低於18℃有的品種停止膨大,低於10℃易受冷害,在-2℃時塊根受凍。塊根膨大期間較大的日夜溫差有利於塊根膨大和養分的積累。

以土層深厚,含有機質豐富,疏鬆、通氣、排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與沙性土為好。土質粘重時,塊根皮色不好,粗糙,薯形不整齊,產量低,不耐貯藏。但沙壤土和沙性土一般肥力較低,保水力差,應通過施肥等措施逐步培肥地力,方能獲得高產。紅薯較耐酸鹼,適應PH值範圍約為4.5-8.5,但以5.2-6.7為宜。土壤含鹽量超過0.2%時,不宜栽種紅薯。


東北農村大鵬


種紅薯不一定用地膜就高產,應該是做大壟種植才高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