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玩鹰,遛狗,放鸽,教授:前途堪忧!多年后,他成了大师

说起古玩界的专家,想必大家脑海的第一反应便是马未都,他玩得通透,玩得智慧,然而其中在古玩界中还有个人比他稍胜一筹,他就是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的王世襄。

读书时玩鹰,遛狗,放鸽,教授:前途堪忧!多年后,他成了大师

图 | 四岁时的王世襄(左一)与哥哥

纨绔子弟初养成

王世襄出生在一个富有家庭,其先祖是福州的望族之一,父亲王继曾经担任过张之洞的秘书,后来更是担任过北洋政府的国务院秘书。母亲金章温柔贤惠,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而他的舅舅金北楼则是民国北方画坛的佼佼者。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王世襄自幼便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家中有私塾老师教授四书五经。可惜的是王世襄自幼却好动淘气,每次去他舅舅家,不是捅马蜂窝,就是上房揭瓦。由于他的哥哥早夭,家中众人自是对他多番疼爱,他的母亲总是说:“只要于身体无害,就随他去吧。”

读书时玩鹰,遛狗,放鸽,教授:前途堪忧!多年后,他成了大师

图 | 王世襄母亲

在这样的气氛下成长,王世襄渐渐地滋生出纨绔子弟的风气。10岁时他便开始养鸽子,举着大竿子赶着鸽群到处跑,他还在家中养蟋蟀,时不时就跟别人斗蟋蟀,此外他还自己学习驯鹰和放狗、捉獾、逮兔。由于家境优越,北京城内各种杂七杂八的玩意他都玩过,很快他便成了北京城内有名的少年玩主。在学习上,王世襄则是以玩闹为主,每周学校的英语老师布置英语作业,他都没按要求交作业,反而将自己的玩鸽心得写下来上交,气得老师怒斥他道:“汝今后如再不改换题目,无论写得好坏,一律给不及格!”

在得过且过之中,王世襄考入燕京大学医学科,可是进入大学的他依旧一派纨绔子弟的作风。养鹰,遛狗,放鸽一样他都没有落下,甚至去上学的时候他还手擎大鹰,怀揣蝈蝈。教授们对他都深感气愤,纷纷斥责他说:“你若再这样下去,前途就毁了!”但王世襄依旧我行我素,丝毫没有在意,沉醉于玩乐的他荒芜学业,考试自然就不及格了。

读书时玩鹰,遛狗,放鸽,教授:前途堪忧!多年后,他成了大师

图 | 王世襄手上的大鹰

幡然悔悟入学境

原本以为王世襄会一直在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幸好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1939年,一直对王世襄疼爱有加的母亲金章突然去世,这让王世襄受到沉痛的打击,回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期望,他却只顾玩乐,辜负了母亲。“母亲的去世,使我醒悟,觉得自己愧对父母的关爱和期望,于是,我开始认真念书。”

晚年的王世襄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道。他开始改变,摆脱了过去那个只顾玩乐的自己,摒弃一切玩好,专心学习,就这样他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在学校他勤奋好学,先后花费了五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画论研究》,成功拿到了文学硕士学位。

之后王世襄辗转来到了四川,在这里他遇到了著名建筑家梁思成。梁、王两家乃是世家,梁启超是王世襄的伯祖王仁堪的学生。在梁思成的推荐下,王世襄得以见到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但傅斯年早就听闻王世襄的纨绔之名,并没有接见他。之后王世襄在梁思成的帮助下来到中国营造学社工作,他一面进行野外调查工作,一面博览群书,增强自己的见闻,为自己在日后从事明式家具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读书时玩鹰,遛狗,放鸽,教授:前途堪忧!多年后,他成了大师

图 | 1959年冬,朱家溍(后排左一)及其母亲和王世襄(后排右一)在一起合影

两次奔波为国宝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在梁思成和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的推荐下,王世襄被派到了北平清理战乱损失文物。王世襄经过一番调查后发现北平中多数遗失的文物都被德国人杨宁史买走。为了能够追回这些国宝,王世襄整日在北平和天津两地奔波,最终才查出杨宁史是禅臣洋行的经理。他立即动身前往杨宁史的公司,恰好看见他公司一个外籍女秘书正在打字,文件的内容正是青铜器目录,王世襄马上一把把目录夺过。随后王世襄马上找到宋子文详谈此事,在政府的帮助下没收了杨宁史非法拥有的青铜器240件,为中国保住了这批价值连城的文物。

而王世襄为文物做出的巨大贡献便是不远万里,亲自到日本拿回国宝。日本在战败投降之前,曾经在中国四处搜刮,夺取了一大批文物,包括宋刊本《五臣注文选》、《后汉书》、《礼记》、明写本《永乐大典》等等。战后,国民政府成立了“文物清损会”来负责文物的追讨。一开始政府派遣的是考古学家李济,但李济却未能从日本人手中拿回文物,很快政府便派遣王世襄作为代表出发日本。

读书时玩鹰,遛狗,放鸽,教授:前途堪忧!多年后,他成了大师

图 | 王世襄(左)与祖连朋

到了日本,王世襄四处碰壁,日本人奸诈无比,要求王世襄依照联合国规定:要求偿还的文物,必须经证明确为“抗战”时被劫被盗,还要列举损失文物的名称、制作年代、形状、尺寸、重量等。而王世襄又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拿出这么详细的材料,面对日本的无理要求,王世襄并没有气馁。他一方面通知国内相关人员尽量收集相关材料,一方面通过美国在日所设的文物机构寻求帮助。1947年2月,王世襄经过多番努力,终于从日本手中把107箱善本书用轮船运回了上海,使得这批国宝得以在中国重见天日。

读书时玩鹰,遛狗,放鸽,教授:前途堪忧!多年后,他成了大师

图 | 年老的王世襄

散尽家财献国宝

1952年,王世襄由于受到诬陷说他贪污文物而被故宫博物馆开除。离开故宫后,王世襄依旧放不下他对文物的热爱。每天他总是会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拜访工匠,寻找古玩,为了得到心中想要的古玩,他总是不顾一切。后来他自己回忆道:

“那时候,我整天弄一个车,车后边有一个大架子。大桌子、椅子我都骑车子载回来。全北京城我到处跑,春节我还跑到京东宝坻县。大年三十晚上,在小店里睡觉。小店里很冷,没有火。我拿两只鞋鞋底对鞋底一扣,放在炕沿上当枕头。只有这样才能买到极便宜的物件。……”

读书时玩鹰,遛狗,放鸽,教授:前途堪忧!多年后,他成了大师

一次,王世襄路过东四挂货铺,看见打小鼓的王四坐在杌凳上,便立马上前铺问价。王四要价40,他却忘记带钱包。等到他再次回到挂货铺时,杌凳已经被人买走了,王世襄四处询问才找到买主,他想要将杌凳买回来,可是买主却死活不愿卖。但王世襄没有为此就放弃,隔三差五他便上门去拜访,就这跑了二三十次,用了一年的时间他才花了400块钱将这个杌凳买下来。为了收藏文物,王世襄可以说是散尽家财,对待文物,他可以不惜重金,可是对待自己的生活,他却是那么苛刻,据收藏家马未都回忆说:

“王世襄有一张黄花梨方桌,购于北京通县,价格仅5元,舍不得运输费,自己一手扶车把,一手扶桌腿,将卓扣在背上,骑车运回家,因此获‘穷王’美称。”

读书时玩鹰,遛狗,放鸽,教授:前途堪忧!多年后,他成了大师

他对于文物的热爱和研究已经超乎了常人所能想象的境界,他几乎以一人之力推动了明式家具的研和收藏,他所写的《明代家具研究》、《明代家具珍赏》开拓了中国古典家具领域。每天清晨四点,他便起身做研究,平时也很少接待客人,他只想多花点功夫在文物研究上,他总是说:

“搜集文化器物总有一个经历。越是曲折,越是奇巧,越使人难忘。”

更难能可贵的是,王世襄费劲一生去收藏文物,他并非为了占有这些文物,只是想要把它们保护起来。当时香港商人庄贵仑想要买下他的家具,他却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你买我的家具,必须全部给上博,一件也不能留;如同意,79件家具我也一件不留。我不讲价钱,你给多少是多少,只要够我买套公寓就行。”就这样王世襄将手中这批明代家具以极低的价格价格卖给了庄贵仑。

读书时玩鹰,遛狗,放鸽,教授:前途堪忧!多年后,他成了大师

图 | 王世襄与白头偕老的夫人

1993年2月,这批明代家具全部被送进上博收藏。对此有人嘲笑他是大傻瓜,他却不以为意,他说:“我对任何身外之物,都抱‘由我得之,由物遣之’的 态度。只要从它获得了知识和欣赏的乐趣,就很满足了。……想永久保存,连皇帝都办不到,妄想者才是大傻瓜。”

读书时玩鹰,遛狗,放鸽,教授:前途堪忧!多年后,他成了大师

真正的收藏家懂得文物的真正价值,他们知道只有文物世代相传,才是最有意义的。著名翻译家为此曾给王世襄写过一首诗:“名士风流天下闻,方言苍泳寄情深。少年燕市称玩主,老大京华辑逸文。”王世襄奉献自己的一生收藏文物,却将它们悉数上交国家,这样的精神确实令人佩服。

文丨鹿无为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