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撩:桃花一簇開無主

今日主題:桃花

這篇文字稍微有點不“應景”,因為桃杏早就開過了花兒,正以豆大的可愛模樣探頭探腦,好像調皮的小精靈一樣,在枝頭鬧春呢!想起能夠“應景”之時遲來一步,心中難免些許遺憾。時光飛逝,下一年應該可以按時“應景”桃花了吧!

在眾多以桃花為主題的詩詞歌賦文章中,《桃花源記》應該最為人熟知,因為我們每個人心裡其實都有一個叫“桃花源”的地方,人人追名逐利,但終了還是想到那麼一個地方去頤養天年。說起來,“桃花源”也是我們美夢一樣的精神寄託所在。只可惜,凡塵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歸隱”桃花源?

對撩:桃花一簇開無主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另一首為人熟知的“桃花詩”,應該就是崔護的《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相傳,這首詩其實還是一個很動人的愛情傳奇故事。《太平廣記》載,崔護到長安參加進士“科考”落第後,在長安南郊偶遇一美麗少女,次年清明節重訪此女不遇,於是題寫此詩。據說,這女子見過崔護後得了“相思病”,後來崔護再去找她,奄奄一息中的美女見到崔護,竟奇蹟般活了過來,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之所以說這首詩有名,是因為寫出了“人面桃花”故事發生之後的各種糾結和“掙扎”,就跟現在網上流行“小姐姐”、“小哥哥”一見鍾臉的心情一樣一樣的,只不過人家崔護玩的是純粹的心跳,不像現在的厚臉皮那麼直白。

對撩:桃花一簇開無主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雖說桃花早已凋謝,桃杏已掛枝頭,但世間萬物總有“慢一拍”者,很可能在別個碩果累累時,TA才準備“獨秀一枝”。就拿白居也很容易的白居易先生一首《晚桃花》來說吧,寫的是晚開的桃花,其實也有點為“大器晚成”之人的安慰。

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閒人豈得知。寒地生材遺校易,貧家養女嫁常遲。春深欲落誰憐惜,白侍郎來折一枝。

一樹桃花晚開並非它不知道春天已然來臨,其實是因為它生長在一處光照都被大樹遮住了的“窪地”旁邊,想見天日,何其難矣!人類社會中有沒有這種“不幸”?多了去啦!你看那些肥得流油的崗位,從來都是“世襲制”,尸位素餐、佔著茅坑不拉屎者寧死都不會放棄,“外來戶”哪有“染指”的可能?就算你真有才也不行,若非給你曝光一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誰知道你是“晚桃花”?

這裡需要做個簡單的註解:詩中的“寒地生材”指出身寒門的人才;“校”通“較”,比較。其中“寒地生材遺校易,貧家養女嫁常遲”是名句,意思近如“偏僻寒門的人才容易被忽視,貧窮人家的女兒通常晚嫁”。假如過去“貧女”嫁人遲是可憐的,那麼今天“窮男”的囧狀應該也是可悲的。這首詩的妙處,大概就在“以花寫人”吧!

儘管上面這些詩詞文章都美得讓人失眠,但我最喜歡的還是一首嚴蕊的“即興”之作,《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三紙無“桃”,但這首詞作確是寫桃花的佳作。我第一次讀到這首詞的時候,給美得一愣一愣的;說不清什麼緣故,反正就覺著很美,像個桃花一樣的美人那麼美。

說幾句有關嚴蕊的閒言碎語吧!據說,嚴蕊本是靠歌舞討生活的風塵女子。當然啦,那時候的風塵女子,很多都是靠賣藝而絕非單純靠賣身養活自己。因此,我們從這首詞中看出,嚴蕊雖然身在風塵,但她其實是個清雅脫俗的“奇”女子。

而在歷史上,據說那位有點道貌岸然的理學家朱熹老夫子,就曾誣告過嚴蕊。此中緣由,竟是因為風塵女子“官私妓”身份的不同而已;我倒猜測很可能是朱熹犯了“紅眼病”。

此後,嚴蕊還作了一首詞,表明心志的同時,其實是“懟”了“假正經”的朱熹,開篇一句“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讀來令人心酸。

歷史上有很多腐儒都是那樣,一邊玩風塵女子,一邊又怕跟他們扯上關係,從此官運不通;其實現在那麼腐的傢伙也大有人在!

對撩:桃花一簇開無主

落花不是無情物,落入湖中更勝花。

相傳,這首詞是嚴蕊作為歌女被邀請去參加新任太守唐仲友上任的“趴體”,結果在那些色迷迷的官吏酒足飯飽後,她又參與一場“才情大比拼”的活動,彼時園中桃花正豔,因此太守要她以“紅白桃花”為題填詞一首。嚴蕊靜心片刻,便有了上面這首美得讓人直叫“美”的《如夢令》。而朱熹誣告她的“黴頭”,就因這位太守而起。

至於嚴蕊故事的結局,相傳她最後嫁給了一個貴族,因此結局還算美好,世人敬慕她的才華,並沒有因為她是風塵女子而將她淹沒在歷史深處。在那首“懟”朱熹的詞中,最末一句“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讀得我非常向往美好的愛情。雖說“某某無情”,但也不難看出,最懂珍惜之情的還是經歷過苦難的那些人。

但是,今天的“對撩”摘自杜子美《江畔獨步尋花·其五》中的詩句,“桃花一簇開無主”,有消極抱怨之嫌,還望喜歡正能量的朋友多多包涵!我們不能只顧著吸收“正能量”,適度喝喝“毒雞湯”,其實也讓人心情舒暢。

要我說,其實杜甫的詩歌不是“消極思想”,而是以個人豐富的人生經歷“精煉”而成的心繫家國天下的偉大情懷!整首詩是這樣: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不成敬意,歡迎來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