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的出現能否成為下一個拿破崙?歷史學家這麼說

馬克龍的出現能否成為下一個拿破崙?歷史學家這麼說

來源|喜馬拉雅APP大先生說的精品課《世界歷史大師課》

在希拉剋幹滿兩屆卸任之後,先後入主愛麗捨宮是誰呢?他們分別是來自右翼的薩科齊和來自左翼的奧朗德。

薩科齊的選舉之路

薩科齊在法國政壇屬於少壯派人物,以“戴高樂的繼承人”自居的他,在入主愛麗捨宮之後,更表現出是一位直言敢幹、作風強悍的“另類”總統。像拿破崙那樣個子不高的薩科齊,也像拿破崙那樣,是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


馬克龍的出現能否成為下一個拿破崙?歷史學家這麼說


就在他擔任總統的2015年,巴黎竟然發生了兩大惡性恐怖事件。事情發生後,奧朗德立即向全體國民發表講話,宣佈巴黎遭到史無前例的恐怖襲擊,同時下令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如果說在巴黎發生的這一慘絕人寰的恐襲事件,已經搞得法國民眾人心惶惶,進而難免會抱怨當局防恐反恐不力,那麼,奧朗德等人在扭轉法國發展頹勢、重振“高盧雄雞”雄風方面的表現,更是令民眾大為失望。

或許是曉得自己若是參選會如同自取其辱,他在2016年12月在愛麗捨宮發表電視講話,出人意料地宣佈,將不再尋求競選連任總統。這番話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奧朗德因此成了第五共和國總統史上第一位放棄自我繼承的總統。


馬克龍的出現能否成為下一個拿破崙?歷史學家這麼說


2017年,法國又迎來總統選舉。這次選舉由於奧朗德棄選連任,使得選情更加複雜多變,跌宕起伏。最終,馬克龍在第二輪投票中大勝最後的對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候選人勒龐,成為愛麗捨宮新主人。由於他當選總統時只有39歲,這使他還成了法國總統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馬克龍的出現能否成為下一個拿破崙?歷史學家這麼說


有意思的是,馬克龍在中國第一次廣被人知,或許是在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中流傳的這麼一則花邊新聞,說法國那位年輕有為的經濟部長如何娶了比他大20多歲的中學語文老師為妻子。

馬克龍的當選意味著什麼?

按理說,在法國總統選舉中,最有希望獲勝的一般是兩大中左或中右政黨推出的候選人,然而,這一次,由於這兩大黨的候選人雙雙遭遇滑鐵盧,竟然讓馬克龍出人意料地挺進了第二輪,得以與極右翼政黨候選人、國民陣線首領瑪麗娜·勒龐最後一決高低。

要說的是,當時因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以及一些歐洲國家政壇出現的新動向,加之勒龐的支持率一直領先,讓不少人在投票結果出來前特別緊張。為什麼呢?因為這一結果將不僅關乎接下來由誰來當法國總統,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歐盟的前途。

當時在我與碰到的法國人聊到這次選舉時,他們都很肯定地說,勒龐上不了,因為在競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反移民、反歐盟、反體制的傾向與訴求,讓很多法國人覺得難以認同和接受,如果其上臺,法國不僅會大變,而且還會進一步分裂動盪。

勒龐在選舉結果出來後,按照慣例立即向馬克龍祝賀,坦言“法國選擇了連續性”的同時,也預祝馬克龍未來取得成功。馬克龍這位新主剛一上位,就有法國人把他和拿破崙聯繫起來,法國的網站上,把兩人合二為一的P圖更是不時可見。


馬克龍的出現能否成為下一個拿破崙?歷史學家這麼說


此話怎講?雖然明眼人都看得很清楚,法國若要扭轉頹勢,重振雄風,非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可。然而,這種改革勢必會觸犯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包括使一些原來享受優厚福利待遇的人利益受損,必然會招來他們的強烈反對。

此外,法國多年來實行的“共和模式”移民政策日益面臨的困境,也是馬克龍政府必須解決但又實在很難解決的難題。至於“修憲”,也就是對第五共和國憲法進行必要的修改,也是力圖大展宏圖的他必須繞不過去的一個難題和挑戰。

總之,雖然馬克龍上臺後一直意氣風發,在處理相關問題時,例如面對鐵路工人的罷工毫不退讓,也顯示出不同尋常的魄力。但一路過來,實在可謂步履艱難。換句話講,雖然很多法國人都知道,法國,或者說“高盧雄雞”若要重振雄風,那就非變不可。

關於主播:

10位世界史頂級名師首次集結,全景再現歷史進程的關鍵節點,本課將以史學研究的視角,從每一個國家選取30個關鍵時刻,串聯該國的發展脈絡。拋開枯燥感,精簡闡述大歷史,兼具話題性與趣味性。為年輕人擴寬視野,為閱歷者形成格局,把我們的眼界從此刻轉向全球。

關於喜馬拉雅:

喜馬拉雅,中國知名音頻平臺,4.8億用戶的共同選擇。不用看,聽喜馬拉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