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候选人泽连斯基背后的男人?他们都是犹太人

前言

近日以来,乌克兰总统选举引发各方关注,大选前三位为:喜剧演员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得票30.34%。现任总统彼得∙波罗申科得票16.02%。祖国党领袖尤利娅∙季莫申科得票13.28%。由于没有一位候选人得票率超过50%,前两名将在4月21日进行最后的角逐。

现任总统波罗申科已经开始为选举的第二轮投票而斗争。

波罗申科公开在媒体表示:“我注定要在第二轮与科洛莫伊斯基的傀儡(指泽连斯基)见面,我不会羞于承认这一点……而我也不会给科洛莫伊斯基一点机会。”波罗申科强调,由于“乌克兰人的支持”,他有机会继续这场“斗争”。“你们的决定给我了我这次机会,我们今天已经朝着胜利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上篇文章笔者认为乌克兰大选将进入“大乱斗”模式,将会有更多的“牛鬼蛇神”现身!暂且不论泽连斯基是否是科洛莫伊斯基的傀儡,想必大家对乌克兰这位“寡头”科洛莫伊斯基并不了解。本文将介绍谁是科洛莫伊斯基以及与泽连斯基的关系!

正文

乌克兰总统候选人泽连斯基背后的男人?他们都是犹太人

伊戈尔·科洛莫伊斯基很多国人对这位乌克兰排名前十的富豪并不熟悉,但科洛莫伊斯基在乌克兰乃至前苏联地区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生于1963年科洛莫伊斯基出生于乌克兰钢铁重镇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泽连斯基也出生地于该州。

科洛莫伊斯基——乌克兰“石油之王”和“银行之王”,是乌克兰普利瓦特银行(乌克兰最大的银行,金融帝国)联合创始人,另外一位拥有者也是乌克兰“寡头”博戈柳博夫,两人都是犹太人!(泽连斯基也是犹太人)同时科洛莫伊斯基担任乌克兰犹太人协会主席,10年还当选为欧洲犹太人委员会主席连任至今,还是乌克兰足协负责人。

科洛莫伊斯基旗下金融集团业务还包括钢铁冶金、采矿加工、石油开采、石油加工、成品油销售、食品工业、机械制造和电视传媒等,从2004年起就深度参与乌克兰政治,曾经是季莫申科的支持者。也是2014年第二次颜色革命的资助人之一。经常怼普京,当州长时公开将普京称为“矮个子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是普京少数点名回怼的人,普京称他为“独一无二的骗子”。

科洛莫伊斯基拥有乌克兰、以色列和塞浦路斯三重国籍,藏身幕后的他进退自如!

科洛莫伊斯基首次出现在大多数国人视线里是2014年亚努科维奇倒台后,科洛莫伊斯基被临时政府代总统图尔奇诺夫任命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州长,然后又被波罗申科“撤职”(过程下文细写)

发家史

科洛莫伊斯基如何发家,自然离不开他的故乡-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更离不开“勃列日涅夫黑帮”,如果能够明白这个专有名词,这一切就很好理解了。

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作为一个传奇城市的存在,最早是叶卡捷林娜二世于18世纪末拿下现代乌克兰几乎全境领土后,在其东部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将其命名为叶卡捷林诺斯拉夫,意为“叶卡捷林娜荣光”。女皇宠臣波将金夸海口要把这座城市建为第二个罗马和第二个雅典,其为城市设计的大道有60—80米宽,但最终这座城市的兴盛却要等到近一百年后。19世纪70年代,叶卡捷林诺斯拉夫以东发现了后来被称为“顿巴斯”的巨型煤矿。到了19世纪末,该地区已经成为欧洲重要的工业中心,而叶卡捷林诺斯拉夫也成了沙俄帝国的钢铁重镇。这意味着这座城市在帝国内地位的提升,从那里走出一批人物来便不是什么稀奇事。

苏联时代,这座城市更为现名——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第聂伯”很好理解,该市坐落于第聂伯河畔。“彼得罗夫斯克”则是为了纪念列宁手下一位干将——格里高利彼得罗夫斯基——这位20世纪30年代的全乌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推动了乌克兰的农业集体化,成为乌克兰大饥荒的重要责任人之一。也就在他主导乌克兰的几年里,来自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35公里外一座小村庄的勃列日涅夫开始了自己的仕途。这位冶金工人不但从“大清洗”和乌克兰大饥荒中幸存,还利用它们造成的人才空白实现了仕途上的飞跃。

二战大幕开启,莫斯科命令钢铁城市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转入军事工业生产轨道。这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勃列日涅夫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负责这座城市的军工生产。起初仅有代号“586厂”的“南方机械生产厂”的历史就始于二战,随后发展成为整个苏联航天工业和战略导弹的龙头企业。成为“撒旦”系列战略导弹的诞生地(之前有一篇文章介绍过苏联给乌克兰留下的军工家底 )。而在勃列日涅夫的带领下,一批同样来自于这座城市的苏共大员崛起于苏联政坛。当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总书记,他们在政治局、中央委员会秘书处、部长会议、克格勃中占据重要职位。在乌克兰州委,这个集团的规模更庞大。时任乌州委第一书记的弗拉基米尔·谢尔比茨基一直被认为是勃列日涅夫属意的苏共总书记接班人。

这股势力被民众戏称为“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黑帮”或“勃列日涅夫黑帮”。用“黑帮”称呼他们,可见外界如何评价这股势力集团。随着俄政坛演进,这个词开始用来指代勃列日涅夫以自己为核心营建的势力集团。这听上去很像普京与“圣彼得堡帮”的关系。其实,两者大抵同质,因为多有人认为现今俄罗斯政治寡头化的特征恰始于斯大林体制结束后的赫鲁晓夫时代,该特征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则有着较为成熟的体现。

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长久地作为一个秘密的军事城市而对外封闭,外国游客被禁止进入这座城市。在勃列日涅夫当政的时代,俄罗斯人喜爱的食品香肠在全国都非常紧缺,但是在总书记的家乡,人们却可以享用丰富的香肠供应。这里的人们多认为这是总书记对家乡的厚爱。所以,拥有军事、工业储备的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从各方面看都与苏联其他城市不太一样。作为一个曾经进军莫斯科中央的势力集团,“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黑帮”在勃列日涅夫去世后中落,但却在乌克兰独立后作为一个势力中心重新崛起,又开始进军基辅。他们新时期的代表人物换成了库奇马、拉扎连科、季莫申科、第季普科

等一批人(部分人物前文有介绍 ),眼下能够呼风唤雨的科洛莫伊斯基在这些人面前只能算是一个“小字辈”。

科洛莫伊斯基的崛起离不开,来自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另一位大佬列奥尼德·库奇马。库奇马是乌克兰的“导弹人”,“南方机械生产厂”的总经理。凭对SS-20、SS-18(北约称“撒旦”)两型导弹的研制获得“列宁奖”并从1986年起担任该厂总经理,直到官升总理。在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南方机械制造厂”及拉扎连科等一众精英的支持下,1994年库奇马成为总统。两年后,拉扎连科被其任命为总理。

总统加总理,“勃列日涅夫黑帮”踏上了重新崛起的道路。许多人指责两人将太多的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人带到了基辅。勃列日涅夫时代的一个笑话重新流行起来:历史分为三部分——前彼得(大帝)时代、彼得(大帝)时代、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时代。

库奇马当政的十年是乌克兰寡头集体崛起的时代,这位“导弹人”开启的私有化大幕同叶利钦所做的一样确立了寡头作为一个阶级存在的事实。而首先得益的自然是来自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大富商们。2014年《福布斯》杂志列出的乌克兰富豪前9位中有5位来自于这个政商集团,其中就包括前述科洛莫伊斯基以及被库奇马招为乘龙快婿的维克多·平丘克,后者目前排名第二。

文章写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惊讶于科洛莫伊斯基究竟时如何崛起的呢?科洛莫伊斯基的崛起要得益于乌克兰一年总理,十年逃亡的拉扎连科。严重贪腐的拉扎连科的贡献:一个是曝光了乌克兰寡头的利益勾当,第二是拉起了日后“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黑帮”的两位中坚力量季莫申科和科洛莫伊斯基。(据库奇马回忆称,在拉扎连科即将被从总理职位上解职之时,他曾跪在库奇马面前痛哭流涕的请求原谅:“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乌克兰!为了乌克兰,我可以牺牲生命!”)

而在拉扎连科被解职之前,这位政客紧急将部分财富转移到一位寡头名下,以此避难。此人便是科洛莫伊斯基——“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黑帮”现阶段的“杰出”代表。

科洛莫伊斯基就这样“浮出水面”

后记

科洛莫伊斯基最为“激进”的一次发生在2015年,新总统波罗申科上台不久,科洛莫伊斯基为“哥们”出头,带自己的武装在抢占了基辅市中心的一座办公大楼,此事也引发了他被解职。2014年当上州长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实际上成了他的贵族封地。事发后科洛莫伊斯基不光引发了民愤,20多位乌克兰议员发起“解职”倡议,西方认为乌克兰内战“迫在眉睫”。

2015年3月,波罗申科在美国支持下才将他解职,总统解职州长,还是以一对一谈判方式进行。这是为什么?

乌克兰总统候选人泽连斯基背后的男人?他们都是犹太人

科洛莫伊斯基在”封地“组建了私人军队,如“迈丹”组织和乌克兰极右翼“右象限”武装,可动员兵力在三万人以上。这支武装既与乌东亲俄武装交战,又不听从基辅指挥。

最后谈判结束,州长“解职”,乌克兰国家紧急情况局的局长和副局长因腐败被抓而结束。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网站当时发表文章《“科洛莫伊斯基们”和腐败:乌克兰面对自己创造的魔鬼》,讽刺科洛莫伊斯基是一个完美的榜样说他积极塑造自己“乌克兰爱国者”形象,并在州内采取铁腕统治。

从2004年开始,跨越10年的两场革命,至今的民主选举背后的“政治交易”。若不研究乌克兰的寡头们,便很难理解。也许乌克兰会发展成军阀割据国家,毕竟寡头们已经有这个基础和实力了。

题外话

乌克兰除了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势力,乌克兰东部还有“顿涅茨克帮”,他们的代表是多年占据乌首富地位的雷纳托·阿克梅托夫和在2014年被赶下台的亚努科维奇。

乌克兰总统候选人泽连斯基背后的男人?他们都是犹太人


寡头自然不会承认自己是“舵手”,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