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家的未來會如何?

阿木yd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的未來是不容樂觀的,雖然一時半會還不會出現太大問題,畢竟現在有一個非常強權的領導人普京鎮著,10年內都不會出亂子,但強人普京不可能永遠在俄羅斯當政,包括普京所在的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也不可能永遠執政,很可能在普京影響力退下來之後失去執政權。

具體解析一下,如果俄羅斯想要有更好的未來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與烏克蘭和西方國家達成和解。

俄羅斯的前身蘇聯解體給現在的俄羅斯敲響了警鐘,其實蘇聯解體的原因非常複雜,但蘇聯沒有解決好加盟國烏克蘭問題、長時間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軍事對抗,導致空耗國力,都是直接原因之一。

1991年底,蘇聯加盟國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領導人開會討論蘇聯問題,本來打算成立一個新聯盟,但遲遲沒有談攏,做後決定先脫離蘇聯在慢慢談,宣佈停止蘇聯的存在,結果一系列的多米諾骨牌推到,蘇聯加盟國全部都獨立出去,無論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最後俄羅斯本不打算讓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脫離,但木已成舟,蘇聯轟然倒塌,只能默認事實。

而直到現在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一直是俄羅斯不安定因素,威脅著俄羅斯國家安全,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敵視和制裁並沒有減少,俄羅斯如果在未來無法與烏克蘭和西方國家打成和解,那麼俄羅斯就無法擁有一個清晰的發展方向,將處處是邁不過的坎。

(二)俄羅斯本民族人口問題。

俄羅斯本民族的人口問題堪憂,目前俄羅斯總人口1.44億人,蘇聯解體後,幾十年並沒有增長,而且還出現負增長。雖然俄羅斯人口沒有增長,但境內的穆斯林人口卻翻了一倍,達到2000多萬,也就意味著俄羅斯本族人口急劇下降。雖然現在還不明顯,俄羅斯族依然佔到總人口的78%,從趨勢來看,俄羅斯族在總人口的比重必然會下降一個低點,到那時後,俄羅斯還不能守住這麼龐大國土都是問題,保障不了主體民族的人口優勢的國家是沒有未來的。

(三)俄羅斯經濟問題。

俄羅斯的經濟一直就是個大問題,現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好感度目前已經下降到一個低點,根據俄羅斯民調機構調查數據顯示,已經從3月份剛當總統的70%以上,下降到現在39%。這說明無論在當權者再怎麼和國家爭奪利益,如果無法搞好經濟,老百姓是會用腳投票的,他們不關心其他,只關係自己的家裡有沒有面包。發展經濟歷來都是每個國家當政者的責任,俄羅斯接下來需要一個把經濟搞上來的領導人。


大正看世界


俄羅斯國土面積1709萬平方公里,人口1.44億人,2017年GDP是1.58萬億美元,人均GDP約為10743美元。俄羅斯是一個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基本上可以實現資源的自給自足。

以上是俄羅斯的基本情況,硬件的條件比較好,但是俄羅斯卻發展的不怎麼樣。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俄羅斯將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既不會成長為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也不會衰落到弱不禁風,甚至解體。雖然普京有重振俄羅斯的雄心,但是俄羅斯的條件擺在那裡,這不是靠普京一個人能夠改變的。

一、俄羅斯外部發展環境比較惡劣。

自從二戰以後,美蘇開始冷戰對抗,蘇聯解體以後,雖然華約已經解散,俄羅斯實力也大不如以前。但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並未放棄對俄羅斯的打壓,北約通過不斷地吸納原華約成員國和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實現東擴,目前已將北約東部邊界推進到烏克蘭和格魯吉亞一線。北約東擴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使俄羅斯勢力退回本土,降低俄羅斯對歐洲國家的威脅。

北約通過介入俄羅斯周邊國家,製造這些國家同俄羅斯的摩擦和衝突,達到牽制俄羅斯精力和發展的目的。比如,格魯吉亞在美國的支持下謀求加入北約,在2008年還同俄羅斯爆發了俄格戰爭。烏克蘭在美國及西方國家的支持下謀求加入歐盟和北約,引發克里米亞事件和俄烏之間的衝突。美國及北約對俄羅斯的圍堵將長期持續下去,這使俄羅斯不能安心發展經濟,疲於應付美國及北約發起的各項挑戰。在這樣的外部環境裡,俄羅斯要想發展狀態確實非常的困難。

二、俄羅斯自身內部存在很多問題。

俄羅斯雖然地大物博,但是要想成為世界超級大國或經濟大國,單靠出口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是不行的,必須要對工業、高技術產業等領域進行投資,還要參與全球競爭。但是俄羅斯繼承蘇聯的工業基本上屬於軍事工業和重工業,而對於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用領域工業卻發展落後。一個國家的工業製造業不能參與全球競爭,企業不能生存,要想做大一國的經濟體量是非常困難的。

俄羅斯2017年的GDP是1.58萬億美元,而美國人口3.25億人,卻創造了19.36萬億美元的GDP,美國比俄羅斯多了一倍多的人口,創造的GDP卻是俄羅斯12倍多。當然美國現在工業產業佔比已經比較低了,但是美國也是從製造業大國發展起來的,現在做附加值比較高的產業,而純粹的製造業很多已經轉移到人力成本比較低的發展中國家。

如果俄羅斯不進行經濟結構的大轉型,加大對民用製造業、高科技產業等方面的投入,而是繼續走依靠出口石油和天然氣來維持經濟發展,那麼俄羅斯很難做大做強,而且還有可能出現經濟萎縮。當然,俄羅斯的地盤和人口規模擺在那裡,即使進一步衰落也不至於非常弱,但是離像美國這樣的一流發達國家就差的遠了。


銘蘇先生


俄羅斯,真正的未來型國家,前景非常美好。

人類未來的發展,已受到資源環境的瓶頸限制,支撐人類發展進步的只能依賴科技進步。但科技進步沒有永恆的強國,即使是現在的美國,也不敢保證在未來的科技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但俄羅斯先天條件太好,即使民族懶惰不勤奮,它的生存壓力在世界也最小,沒有之一。在未來,它會是世界經濟強國,影響力比今天大。

俄羅斯人口1.44億,僅佔世界人口的2%,卻擁有世界11%的土地資源(1709萬平方公里)。


俄羅斯有世界最豐富的淡水資源,僅貝加爾湖(湖面3.15萬平方公里)的淡水資源就有23.6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淡水資源量的20%,是中國淡水資源量(2.8萬億立方米)的8倍。如果全世界的河流都流向貝加爾湖,也需要一年時間才能灌滿。



俄羅斯未雨綢繆控制和開發北極資源,在八個環北極圈國家中,已搶得了先機。北極地區(面積210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800萬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後的油氣能源、礦產資源、漁業資源儲存地。隨全球變暖,俄羅斯還會獨家擁有連接歐亞的北極(東方)航道。


一個沒有農業土地資源、能源、工業礦產資源、水資源危機的國家,是令世界羨慕的。

俄羅斯現在經濟落後,但因為落後,醞釀著巨大的後發優勢。俄羅斯若稍有起色,彈丸韓國的GDP將甭想再與之比肩。

試圖讓俄羅斯的192 個民族分裂肢解俄羅斯,有國家(集團)一直在努力。

但靠武力不行,誰要想“殺死”俄羅斯,他自己也會下地獄。

用“顏色革命”分裂俄羅斯也不好使,這個國家俄羅斯族佔80%,最大的一支少數民族(烏克蘭族)也只佔能佔到2%,俄羅斯族控制著這個國家,誰要想“另立山頭”不容易。若俄羅斯經濟有起色,人民生活福利得到改善,國家的向心凝聚力會更強。


諶人


俄羅斯是目前唯一一個可以和美國競爭的國家,當然,我指的是他的軍事,除此之外,俄羅斯目前還真沒有什麼方面可以和美國抗衡。


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但是大部分人都集中在俄羅斯的西部,也就是東歐地區,剩餘的地區大都比較荒涼,不適合人類繁衍生息,所以俄羅斯想要發展只能是局部地區的。另外就是前蘇聯時期的政策,導致俄羅斯重工業比較發達,但是在輕工業上卻發展不好,這也造成了他嚴重的產業結構問題,這所有的一切造成了俄羅斯的經濟體量難以和美國相提並論,但是在普京的努力之下,俄羅斯的經濟正在慢慢恢復和發展。

俄羅斯的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但其國內仍然有一些獨立情緒非常嚴重的民族,普京雖然對他們進行了打壓,但是難保普京下臺之後會有一些分子想要重新搞事情鬧獨立,比如車臣的小卡德羅夫,他多次公開表明對普京的尊敬,給人一種拍馬屁拍過頭的感覺,總感覺他是害怕普京,所以才需以委蛇,一旦普京下臺,恐怕他會反了也說不定,所以內部分裂仍然是困擾俄羅斯的一個重要問題。

現在俄羅斯正在慢慢的擴大自己的勢力,企圖恢復或者接近前蘇聯時期的輝煌,從中東的敘利亞到拉美的委內瑞拉,俄羅斯正在部署全球戰略計劃,被美國壓了這麼多年,慢慢的開始翻身,未來俄羅斯的路肯定比現在要更廣闊。


琅琊利劍


俄羅斯國家的未來會如何?這要看俄羅斯的選擇了。如果擁抱中國,它的發展前景會非常可觀。為什麼這樣說,中國可以說這個世界上最和善的民族了,中華民族又有一個特點,我們真的是把民以食為天奉行的非常徹底。也許有人覺得吃,好像很不上檔次,喜歡西方那種安靜的不要的不要的。中國的飯館人多又熱鬧不喜歡。不高大上,其實我想說那是資源的浪費。我們為什麼飯館這麼擠,資源緊張,別聽課本上說什麼我國地大物博,山地真的超多,很多地都是我們的先輩們開發出來的。

飯館這麼擁擠,幾千年來一直都沒吐槽。反而有人到了洋鬼子的圈子裡生活,回來就吐槽中國很糟糕。如果正確看待這個問題。其實這恰恰能體現我們這個民族的特點,容忍度大,包容性強,在這種熱鬧的環境下,人們也會對於陌生人溝通的障礙會降低很多。相互間的瞭解會更多一點。與我們合作更容易。

一個是沒有宗教衝突。溝通成本低。

二是我們種族主義薄弱。不會因為種族不同而產生民族衝突。

三是中國地廣人口又多,物質種類雖然豐富,但需求旺盛,可耕地面積小,這些特點註定了,我們對外有強烈的物質需求。內需旺盛,拉動內需就可以崛起了。

四是發展差異大,需求層次豐富多樣。幾乎只要你開發了市場就能養活你一輩子。經濟複雜抵抗力就強。對於產業升級,可騰挪的空間大。

而俄國為什麼只有選擇擁抱中國就能雄起來呢。

一是俄國資源豐富,這剛剛好能滿足中國對資源的旺盛需求。

二是俄國地廣人稀,人均資源豐富,甚至可以說過剩。所以人們努力工作的慾望不那麼強烈。普通人之間差異不大,奮鬥的慾望自然會低許多。也就是內需不大,靠自己很難發展起來。

三是往歐洲方向發展,歐洲很怕俄羅斯強大起來。因為歷史上,歐洲一直受到沙俄的威脅。只要沙俄一強大,歐洲就會切切實實感受到沙俄的壓力,彷彿有形一般的壓力。要知道歐盟的形成有一部分原因是在蘇聯帶來的壓力下形成的以期能抵抗當時額蘇聯。

四是俄國的民族性比較特別,也就是定位比較尷尬。他們認為他們是歐洲人,但歐洲人不認可他們。如果認為他們是亞洲人,他自己不認可,亞洲人也不認可它。因為文化屬性不同。

而如果,往東南亞發展,東南亞,都是小國他們特別怕大國控制他們。合作肯定不會很順利。而且歷史上俄國對土地的慾望就跟強烈。那些小國會更怕他了。

而另一個方向往北,往北就是北極了,難道跟北極熊來往?肯定行不通,而且俄國的人口主要分佈在南方。東北方向對俄國來講,基本可以用荒無人煙來形容。人口密度很小。想發展,沒有人怎麼行呢?本可以通過白令海峽與美國來往。但那個方向,冬季過長,上半年可以活躍,到了下半年,冬季到來,大家都蹲家裡烤火去咯。明顯不利於經歷的發展。另一個方向就是日本,但是與日本有領土爭端。即使想合作,美國不可能放棄日本這塊殖民地。大家要知道,儒文化圈的人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出了名的,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易管理。沒有極大的利益驅動美國是不可能輕易放棄日本這塊殖民地的。另一個方向朝鮮,朝鮮人口沒有中國多。而且朝鮮目前還比較封閉。而與韓國來往,以韓國的尿性,美國大哥,打個噴嚏馬上就終止與俄國的來往。

還有一個方向是,蒙古,蒙古也是資源型國家。可以說他們算是競爭對手。而且蒙古人口也少,才幾百萬人與我們的一個四五級市比較起來還要吃力許多。

綜合各方考慮,除了與中國這個善良的國家,其他國家還真不好合作。但與中國合作也有一些隱患,因為俄國是有史以來侵吞我國領土最多,雖然曾經說過要還回來,後面也是不了了之。即使我們願意與他友好來往,他自己也是心存芥蒂。再者沙俄史上真正意義只被打敗過一次就是蒙古鐵騎踏過一次,他們肯定算在我們頭上,所以俄國也存在中國危險論的。也是在這次讓莫斯科公國雄起了。

俄國比較尷尬,歷史中每次他的強大都是侵略他國。而我國比較好,雖然也曾讓周邊小國附庸過。到我們對他們輸出多,他們幾乎帶不來什麼收益,說是要朝貢,其實領回的回禮價值更高。所以他們很樂意來朝貢。領土的擴大,都是因為邊境經常受到騷擾,為了永除後患就把它收了,然後經營它。我們不是去殖民掠奪,是去經營的。而西方歷史不同,就是為了殖民,為了掠奪財富。

綜上所述,俄國的尿性除了中國能夠忍受他的強大,還真沒有那個國家有這個底氣去忍受俄國的強大。一個侵略性很強的大國站在你的頭上,你想誰會願意。


江右易院王老師


個人認為,在這個比誰更不差的世界裡,俄羅斯在未來30年內,仍然有機會是世界三大強國之一,別的國家想要取代他的位置無異於痴人說夢。

下面我從俄羅斯的國內外環境和國家狀況的角度來說明一下:

國內情況

俄羅斯2017年的經濟總量大約1.6萬億美元,2018年應該會有一些增長,但估計漲幅不會很大。

1.6萬億美元,平均到俄羅斯1.4億人口中,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算是一箇中等收入國家,相對於世界大多數國家來說還是很不錯的。而且,按照購買力來計算,俄羅斯的人均GDP為2.6萬美元,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準了。(繁榮的俄羅斯一線大都市莫斯科)


俄羅斯主要靠資源出口保持國內經濟的發展,不過作為蘇聯的主要繼承者,俄羅斯的製造業也非常強大,目前俄羅斯是世界第五大工業國,製造業佔到了國內經濟的15%。

所以,俄羅斯對外貿易中,除了能源之外,另一個大頭就是製造業,其中軍火工業又佔到了製造業的相當一部分,目前俄羅斯是除了美國之外的第二大軍火出口國。2017年,俄羅斯武器裝備的外貿收入達到了150億美金。

(俄羅斯產的坦克在軍火展會上)

俄羅斯依靠能源和武器裝備兩駕馬車,可以保證在未來30年內經濟不會太差,畢竟世界能源需求正在呈上升趨勢,而武器出口的利潤也是非常可觀的。

國外情況

目前世界經濟形勢並不好,正在呈兩極分化的趨勢,一些低收入國家承接了發達國家淘汰的低端產業,讓國家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比如越南近些年來呼聲很高,悟空問答甚至有越南什麼時候能成為發達國家的問題。

(位於越南的工廠)

而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在世紀之交起發展卻陷入停頓。就拿歐盟最好的國家德國來說,在1995年,這個國家的GDP就已經達到了2.6萬億美元,而到2017年,20多年過去了這個國家的GDP總量只有3.5萬億美元,22年時間增長了34%。

而在此期間,越南的GDP卻從204億美元增加到2160億美元,增加了9.5倍,增長速度大約為德國的28倍。

當然,也有例外,以德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發展陷入停頓的時候,美國的經濟增長卻還在高歌猛進。1995年,美國的GDP是7.6萬億美元,2017年,美國的GDP卻達到了18.7萬億美元。可見,發展停滯的這些發達國家自己國內出了問題。在未來,這一趨勢將會越發明顯,也就是說未來就算是俄羅斯不怎麼發展,世界各大強國也絕少有能把他拉開巨大距離的機會。

(柏林,這個城市已經多年沒有變化了)

俄羅斯的挑戰

既然俄羅斯國內的處境不比大多數強國差,那麼,俄羅斯的挑戰就更多的來自於內部了。

現在俄羅斯屬於強人政治,全靠普京在支撐。

(普京)

後普京時代,俄羅斯現在隱藏的一系列問題將會暴露出來,比如車臣總統小卡德羅夫一直以高加索強人自稱,沒有普京的壓制,指不定搞出什麼事出來。

(小卡德羅夫與泰森)

未來的領導人能不能像普京一樣把這些地方豪強壓制住,是一個極具挑戰的問題。


所以,未來30年,俄羅斯如果能保持國內的政治穩定,他仍然可以坐穩世界三強之一的位置,如果保持不了國內穩定,很可能會加速衰落,陷入第二次大分裂。到時候,別說地球三強,整個國家都會支離破碎!


歷史風暴


俄羅斯的未來不會太好,因為它的敵人和潛在敵人太多了,雖然戰爭幾乎不會爆發,但是經濟制裁會讓俄羅斯很難受,俄羅斯的處境會越來越艱難。

文明不意味著不記仇,歷史上,俄羅斯只是一個小國,領土面積狹小,但是經過連續不斷的侵略擴張,終於成為今天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16世紀開始,俄羅斯開始了大規模的擴張,為了獲得“溫暖的出海口”,俄國重點進攻隸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克里米亞汗國。 從1676年開始,俄羅斯與奧斯曼帝國在200年的時間內,打了11次戰爭,最終迫使奧斯曼認輸。

在1768年的第五次俄土戰爭中,奧斯曼慘敗,俄國大獲全勝,與奧斯曼簽訂了《凱納爾基條約》,克里米亞半島成為俄國附屬國,1783年,俄國吞併了克里米亞,並在克里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建立了黑海艦隊。



為了獲得波羅的海出海口,從十五世紀後期開始,俄國多次向立陶宛、波蘭和瑞典發動侵略戰爭。 十八世紀初期,沙俄發動“北方戰爭”,從瑞典手中奪得了涅瓦河口,在芬蘭灣東部建立了波羅的海上的第一個俄國要塞城市,也就是後來的俄國首都聖彼得堡。


在遙遠的東方,俄羅斯通過侵略戰爭,奪走了我國北方的大片領土,包括外蒙古的獨立,都與俄羅斯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俄羅斯歷史上的侵略使得周邊國家與俄羅斯離心離德,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等都已經加入北約,投入到美國的懷抱,烏克蘭,格魯吉亞也想加入,奈何北約不收,而且這兩個國家都與俄羅斯有領土問題。最近一段時間,俄羅斯與白俄羅斯之間的關係逐步緊張,也說明了俄羅斯的政策有問題。


俄羅斯在西方面臨歐洲國家的封堵,東方也沒好到哪去,與日本有北方四島問題,而且在太平洋要直接面對美國,俄羅斯的處境艱難。


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得到北約國家的支持,俄羅斯的經濟增長緩慢,國際貿易受到限制,資源出口量大幅度減少,加大了俄羅斯的困境,目前看來,美國似乎沒有停止制裁的打算。

俄羅斯受難了,能伸出援手的國家實在不多,而且更多是為了各自的利益,真心幫助的,幾乎沒有,這不得不說是俄羅斯的悲哀,如果經濟問題久久得不到解決,再次分解也未可知。

俄羅斯的出路是徹底改善與鄰國之間的關係,發展經濟水平,俄羅斯如果做不到,危機就不可能徹底化解。


視野新觀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我們客觀的來看一下自從“前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經濟情況:

“前蘇聯”解體後,葉利欽搞了個“休克療法”,結果是大量的國家資源流入少數“經濟寡頭”手中,這些人突然暴富,掌握了大量的國家經濟資源,俄羅斯老百姓卻越來越窮,生活困難。

這個時候普京“橫空出世”,普京上臺後針對這種情況進行了大量的治理工作,抓了幾個“經濟寡頭”,沒收了一部分對自己不服,又有罪證的“經濟寡頭”們的財產。普京對於“經濟寡頭”們的態度是:你們可以賺錢,但不能過問政治,你們不支持我的改革,我就不讓你們賺錢!

同時,普京積極跟歐美國家搞好關係,因此,在普京執政最初的那些年裡,俄羅斯經濟發展勢頭不錯,GDP增速很快,俄羅斯老百姓生活大幅改善。

但是隨著克里米亞問題的出現,使得普京走向了與西方集團對抗的道路,俄羅斯被西方集團集體制裁,造成這幾年GDP成“負增長”,國內經濟“停滯不前”,目前能不能復甦還在觀察中!

中國雖然可以加大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但是俄羅斯的經濟結構決定了這種做法並不能使俄羅斯經濟全面恢復。這種過於單一的靠出賣資源的做法是不能全面提升本國經濟結構的。連沙特阿拉伯這樣的國家都在搞一些其它經濟類型來減少對石油出口的依賴。

普京執政期間恐怕是很難與西方集團改善關係了,那麼經濟要重新走向輝煌,基本沒有可能,如果能夠讓俄羅斯經濟恢復平穩狀態,普京就很厲害了!

普京之後的俄羅斯,如果出現一個比較中立,不反西方集團的領導人,那麼會讓俄羅斯跟西方集團改善關係,取消制裁,俄羅斯經濟還是有望重新大幅改善和發展的。


黃家老爹


太遠不知道,至少未來二十年依舊是半死不活的狀態,既強大不了,成不了與美國匹敵的超級大國,也不會崩潰成很多塊。

首先是美國的壓制,美國對俄羅斯的壓制自蘇聯解體就開始,至今依舊,未來也不會停止,不會因為總統換屆而有變化,如果有變化,也就是壓制的形式不一樣而已。經驗表明,凡是和美國對著幹的國家,不論正義與否,下場都不會太好。但是俄羅斯由於自身體量龐大,抗壓能力一級棒,美國也壓不爛俄羅斯。

其次是俄羅斯本身的毛病,俄羅斯患有“荷蘭病”,說白了就是對賣資源過活形成了路徑依賴,懶得講資金技術投入到製造業和高科技中去,情況雖然比沙特好,但是要成為大國,怎麼也不能跟沙特這種戰五渣比較吧。俄羅斯本身這種毛病,也決定了其即使和歐美有所緩和,也只是賣更多的油而已。說到這,其實美國壓制反倒刺激俄羅斯發展自己各方面工業和科技(當然,發展起來與否就兩說了),如果美國真的一點也不壓制俄羅斯,俄羅斯還真可能成為一個完全靠賣資源過活的大號荷蘭,荷蘭病會更加嚴重。

綜合判斷,俄羅斯未來依舊是不上不下的狀態,而這種狀態,之餘我們,那是相當有利的,太強大反而不好,太弱的話,有人說不好,我看其實更好,但是俄羅斯確實太弱不了,也崩潰不了。


北玄武


俄羅斯的國家未來會如何?對於這個問題有些人會說俄羅斯將來可能會解體;也有人會說俄羅斯將來可能會重新成長為一個可以和美國比肩的超級大國;另外還有人認為俄羅斯將來可能會倒向西方,並且它還會像英國和法國一樣成為一個跟在美國身邊的小兄弟。

那麼俄羅斯的國家未來到底會怎麼樣,下面我們將分情況討論各種可能的結果。
(克里姆林宮)

俄羅斯是否有可能再次解體?

俄羅斯再次解體這種觀點始終是存在的,因為俄羅斯國內的民族結構非常複雜並且俄羅斯的領土面積非常大,俄羅斯國內也不乏像車臣共和國這樣的獨立情緒非常嚴重的自治共和國,所以俄羅斯再次解體的觀點似乎也有點事實依據,但實際上俄羅斯再次發生解體的可能性很小。

俄羅斯跟蘇聯並不一樣,儘管俄羅斯國內目前還有150多個民族,但俄羅斯的主體民族是俄羅斯人,所以這個國家的凝聚力比蘇聯更強。

其次俄羅斯政府政府對於地方的掌控能力是比較強的,想要鬧獨立的地區始終只是像車臣這樣的體量很小的自治共和國,將來即便俄羅斯的某些地區真的發生分裂,這個國家也不會出現像蘇聯那樣的全面解體事件,畢竟俄羅斯人總不會把一個民族分到很多個國家裡面去。

(車臣共和國領導人小卡德羅夫)




俄羅斯是否有可能再次成為超級大國?

如果你在世界地圖上看,那你可能會認為俄羅斯是一個超級大國,但實際上俄羅斯的國家體量並不是特別大。儘管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很大,但俄羅斯國土有很大一部分是西伯利亞地區的凍土和荒原,這裡不適合人類居住也難以發展起大型的城鎮,所以俄羅斯遠東地區面積超過620萬平方公里,幾乎相當於中國領土面積的三分之二,但是俄遠東地區的人口卻只有630萬人。

目前俄羅斯人口總量只有1.4億,同時俄羅斯的人口近些年一直是處於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的狀態,而地球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人口總量已經達到3.3億,並且美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幾乎達到了目前人類技術水平的極限,所以美國3億多的人口可以創造出超過20萬億美元的GDP,但俄羅斯的經濟總量卻只有1.5萬億美元。人口的不足註定俄羅斯的經濟體量會和美國存在巨大差距,這也是俄羅斯的硬傷,以它的體量幾乎永遠也不可能再成為超級大國。
(俄羅斯地圖)


俄羅斯是否有可能融入西方?

俄羅斯未來是否有可能融入西方,這也是很多人非常關心的問題,不過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俄羅斯根本不可能和西方國家走在一起,雙方天生就是一對死對頭。實際上俄羅斯曾經試圖走親西方的道路,但是葉利欽並沒有能夠讓俄羅斯實現徹底的政治和經濟改革,普京上臺之後俄羅斯更是與西方國家越走越遠,所以俄羅斯現在依然是西方國家的戰略對手。

當然,這個世界上本沒有所謂的“天生對手”,像日本和韓國這樣的亞洲國家都能夠和西方國家建立友好的關係,俄羅斯在文化上跟西方國家更加趨近,所以俄羅斯肯定不是永遠不可能和西方國家走到一起。俄羅斯到底會走什麼樣的道路,這主要還得看俄羅斯的總統是一位怎樣的政治家,如果普京之後的俄羅斯總統對西方國家的態度比較友好,那俄羅斯完全有可能跟西方國家越走越近。
(普京和梅德韋傑夫)


結語

俄羅斯並不會再次發生像蘇聯那樣的全面解體事件,同時俄羅斯也不可能再次成為一個超過大國,俄羅斯將來最有可能走的一條道路應該是它會先在普京和梅德韋傑夫的帶領下繼續沿著跟西方國家博弈的道路前行,然後在普京和梅德韋傑夫之後俄羅斯可能會出現一位外交政策比較溫和的政治家。將來俄羅斯還是有可能跟西方國家越走越近的,並且從更長遠的時間視角來看,這應該也是一種趨勢,畢竟俄羅斯在文化上原本就屬於西方的一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