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有錢人也開始過上了低慾望極簡的生活呢?

L雪媛


-----1-----

日本的斷舍離與北歐的極簡

日本人,山下英子的一本《斷舍離》帶火了“極簡主義”,彷彿一夜間,日本人的斷舍離、極簡生活理念開始刷爆朋友圈。

我們要脫離對物品的執念,學會整理身邊雜物,大膽扔、清理身心,開啟全新的簡單、淳樸的生活。斷舍離過一次以後就會發現,“扔東西”是會上癮的,這種感覺,非常爽。

北歐人,雖然沒有出一本代表性的極簡生活讀物,但簡樸、真實、獨立、自由的生活理念已經融入到了北歐人的血液裡。

北歐人生活富足,但卻很有品質。這種品質不體現在物品的奢華、品牌、價位上,卻反映在一種生活的“天性”。生活本來如此,不用可以修飾。

-----2-----

物慾與精神理念的區別

日本人的極簡,更多的是一種“欲”。這種“欲”不僅在對物品的慾念,逛街就買買買,雖然時刻提醒自己要控制、考慮下錢包的感受、考慮下銀行卡的感受的。

但還是忍不住剁手。可惜買回家後,東西沒幾天就閒置了,堆集滿屋,壓迫生活空間,更擠壓了心靈的空間。

北歐人的極簡,更是精神神的“自由”。北歐是思想觀念最開放、崇尚天性的國度。但同樣,這裡的人們卻又生活簡樸,他們愛閱讀、追求內心的寧靜、強調個人空間獨立。

-----3-----

日本的極簡三板斧

日本人對“極簡”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三句話:大膽扔、巧收納、少購物。總結起來就是節源開流、資源優化。

大膽扔,就是先把“已有”的東西扔掉,給自己減負。當在某個陽光明媚的週末午後,你收拾完家務,扔掉了幾大包“閒置、垃圾”以後,你一定會躺在沙發上,看著乾淨、空曠的屋子,神清氣爽。

巧收納,如果說大膽扔是把物品從100%減少到60%,那麼巧收納就是把這60%優化配置到80%,也就是說,你能用這60%的物品和少於60%的空間來滿足你80%的日常需求。原來你的一個抽屜只能放8個物品,而且雜亂無章,比如一堆數據線。現在一個抽屜可能能放12個物品,而且很有條理。

少購物,從源頭上減少物品的冗餘,儘可能少的往家裡帶東西,在購物時先想這個東西是不是當下緊急或短期必備的,如果不買這個物品,會不會影響我的正常生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可以不用買。日本的極簡人群平均只有150-250件生活物品,基本可以滿足所有的日常需求。

-----4-----

北歐的極簡三板斧

北歐人對“極簡”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三個詞:自由、獨立、簡樸。總結起來,不僅是物品的極簡,更是精神的極簡。

自由,北歐是女權主義強勢的國家群體,如果你給一個家庭寫信、發賀卡,一般要把女主人的名字排在首位。如果你去某個家庭串門,經常會看到老公在帶娃、做家務,老婆在客廳喝著咖啡與客人閒聊。

當然,男性也有自己的自由。北歐人在骨子裡就流傳這種維京海盜的血液,我做我愛的事情,我愛我做的事情,這是我的權利與自由。

獨立,一個典型的北歐家庭,在晚飯後總會有40-60分鐘的獨立時間,孩子自己玩玩具,媽媽可能在沙發上看書,爸爸可能會忙自己的事情,大家各不打擾,但又能彼此看到彼此的存在。北歐人要求即使結婚、有了孩子,也必須要有自己的獨立時間和空間,這種“獨立”不因任何情況發生改變。

在北歐,等車的時候,人們也習慣於保持2米的距離。即使公園座椅,也都是單人椅,而且每把椅子之間按90度旋轉沿路擺放,確保坐在椅子裡的人相互看不到對方。免得看到了又不說話的尷尬,也免得緊張。

簡樸,在北歐,最流行的顏色是黑、白、灰,與北半球高緯度的高冷風格非常搭配。即使是女性群體,走在大馬路上也很少看到鮮豔的顏色、奢華的品牌,來來往往的人群很多,但聲音不嘈雜,因為人們習慣了輕聲交談,而不是大聲吵鬧。

-----5-----

你選擇哪種極簡主義呢?

拋開國別的問題,如果追求物品上的極簡,可以參考日本人的極簡理念;如果追求精神的極簡,可以學習北歐人的理念。

但人都是慾求不滿的,往往希望兩者兼具,既要物質極簡,也要精神極簡。所以才有了“斷舍離”一族、“精芬”一族的存在。

什麼是“精芬”?是指精神上高度認,像芬蘭人一樣話很少,不愛社交,極度注重個人空間的一類人。

但不論如何,幸福的生活,永遠都會自己創造出來的。

所以,抽個週末的半天時間,好好做一下物品上的斷舍離與精神上的極簡。或許,你會進入一個新的生活境界。

所以,你會選擇哪種極簡呢?歡迎留言討論~


在下千城


少時讀書時,手中零錢不多,最羨慕那些能夠有錢買好看衣服,吃美食,到處旅遊,沒錢了,跟父母撒撒嬌便能有好多零花錢。後來到了大學,有了足夠的零花錢,也能夠買得起零食,衣服,可惜,我卻已經過了那個與同齡人攀比的年齡,購買許多漂亮衣服還不如一件寬鬆的牛仔褲,大大的外套來的舒服自在。甜美可口的零食比不上香糯可口又營養的飯菜。

在外遊學的人,總是孤寂的。

我想我尚且如此,那些富有的離鄉背井多年的人,大概很想念家鄉的吧,還有少時經常吃但現在很少吃到的家人所做的美食吧!

所有經歷過算計猜測,有過慾望的人,到了中年、晚年,大多應該會懷念孩童時期,那種單純又簡樸的快樂吧!


墨者為寇


這個其實很好回答,就像我們的的社會發展一樣,當你還在走路時,別人已經騎自行車了,然而等你騎車時別人已經開上摩托了轎車了,別人開始騎單車了,以此循環。生活也是一樣,當你還在為了能吃鮑魚龍蝦時,他們已經吃膩了喜歡農家的那種感覺、那種味道。

人其實都是這樣,當你很有錢那些鮑魚龍蝦等平常百姓無法吃到的你已經吃厭了,一定是去追尋自己喜歡的味道簡單至極,而貧苦之人有了一頓海珍餐都覺得奢侈。

真正的有錢人都很低調的,不像那些王建林、馬化藤那麼高調,我這邊就有一個老人平時背心軍褲解放鞋穿著散步,衣服還很破舊,可誰知道他是千萬富翁,天天在廠子裡轉來轉去,很多人都以為他是清潔工,誰知道他是老闆。

我曾問過一些有錢的老闆,為什麼你們現在以富轉至簡,他們是這樣回答的“當你追求的東西變的已經毫無意義時,那些都是表面的風光,內在追求才是正道”


月球行


首先我們需明確極簡生活的理念: 極簡不是極儉,也絕不僅僅是簡單、簡約、更非簡陋。而是對自身的再認識,對自由的再定義,對生活的優化更新。

追求極簡生活的有錢人有如下特點:

1: 他們的思維方式不同:

他們目標明確: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

他們善於處理信息:

根據目標,在工具,資源,渠道,人脈等各種信息中只截取最有效的。

2: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

我們普通人往往會為了應付生活中未知的困難或風險,積攢一些物品傍身。比如一些老年人什麼都不捨得扔,什麼都囤積著,以備不時之需。一是因為他們經歷過物質匱乏的年代,節省和囤積的習慣已經深入骨髓。二是他們缺乏安全感,害怕冷清與空曠,身邊堆滿了東西才會覺得心安。

而有錢人,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兒,何況他們還有足夠的手段和資源。

3:他們的生活方式不同:

他們選擇事物有自己的執行標準——寧缺毋濫,極大限度地限制將要進入個人空間的事物,只讓對的物品出現在合適的位置上。

4:他們的經歷和視野不同:

他們已經或即將到達“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三層境界。既洞察世事後的返璞歸真。

其實他們的慾望不但不低,相反是達到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最高等級——自我實現。

當然有錢人的世界不是我這等普通人能理解的,瞎揣測一番,肯定有不對的和沒說到的地方,不說了,趕緊滾去掙小錢錢了……



風笛至美樂園


有錢人為什麼過上了低慾望極簡的生活

我觀察過,有這樣一個現象是真的存在:

男人對女人,如果一個女人未經世事,帶她去領略繁華;如果她歷經滄桑,帶她去做旋轉木馬。女人對男人也一樣,若他情竇初開,你就寬衣解帶;如他閱人無數,你就灶邊爐臺。

我也看過我們老祖宗的智慧:

天之道,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日中則昃,月滿則虧。
人之道,盛極則衰,強極必辱,禍福相依,否極泰來。

總體來說,這種現象這就像是一種自然規律一樣。錢多了之後,自然就對錢沒有什麼需求,並不意味著有錢人有多麼高尚的情操。

就像你很餓了,最渴望的事情莫過於填飽肚子。給你吃1個大饅頭,你都很開心,連續吃了3個,你很飽,但還是掙扎著吃了第4個。再給你第5個,你就想吐。肚子飽了之後,肚子餓的痛苦就拋到了腦後,飽暖思淫慾,然後你就想著怎麼快活一下,刷刷頭條,來點精神食糧,或者找個對象。

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有錢人,對金錢很飢餓很看重,我們看到有錢人居然對錢不感興趣,還想過低慾望極簡生活,真是想不通。其實,如果讓你有幾十個億,你瀟灑了半年後,你也會膩,然後就想著怎麼過“低慾望極簡生活”,找點樂子。

低慾望極簡的生活,無慾無求的生活就是好的嗎

而如果在社會物質生活豐裕後,在某個機緣巧合下,大多數人都要過這種低慾望極簡生活,這個社會是沒有希望的,我們沒辦法進步和發展,沒有前途。大家還是俗一點比較好,不過分的愛錢愛面子愛攀比是有其正面意義的。

物質條件豐裕之後,比如,我們的鄰居日本,就提前進入一個低慾望國家,日本學者大前研一在其暢銷作品《低慾望社會》中,寫到日本的青年是這樣的:

“佛系青年”們自稱是無慾無求的年輕人,對於職場競爭、工作壓力、人際交往、階層上升……通通感到厭煩,但又無法逃避,只好以一種“什麼都不想要”、“什麼都無所謂”的姿態,面對生活。

大前研一先生強調,日本只是“先於世界各國進入了低慾望社會”。就是說,中國也不例外,很可能會進入低慾望社會。

當整個社會都無慾無求,整個人類都無慾無求,我們再也不想著賺錢、發展生產力、互相競爭、探索太空、探索原子裡的密碼、探索生命的密碼,我們都去過無慾無求的生活,這種“偉大的情操”讓我們人類死得很穩定,很安逸,很緩慢。


Justin聊區塊鏈


中國許許多多有錢人現在開始進入了一個反思階段:

因為今天社會上一些身患疾病的富人佔了總患病人口中不低的比例,主要原因是他們生活沒有節制,大吃大喝,生活沒有規律,有些富人除了大吃大喝還從欲過度,過早的掏空了身體和健康,還有的富人精神極度空虛,抽菸喝酒不算還染上了毒癮,賭博等等不良嗜好。

我們不是說有錢人都是這樣的人生,但是真的有這樣一批所謂發財的富人暴發戶,他們除了花天酒地其它什麼都沒有,為什麼?因為他們是我們過去文化領域決定社會今天一定會誕生這樣一批代表時代的產物,他們大多數人沒有什麼精神和思想於自己人生目標,除了追求金錢和財富之外。

幾十年改革開放中,一些暴發戶種種劣跡,在社會上引起人們的關注,紙醉金迷,無聊空虛的生活也讓一批富人們開始慢慢的清醒起來,有一些人開始叩問自己,求偶像的求偶像,拜佛的拜佛,請神的請神,還有個別的富豪已經開始了實際行動,他們遠離喧囂城市,花了巨資買下一處莊園或者小島,去尋求另外一種人生寂靜的生活,還有一些富人暴發戶真的在一夜之中突然脫胎換骨,開始積極主動參加社會文化補課,給自己選擇精神方向的投資和對自己的大腦開始主動充電,開始了追求精神上的豐富,而不是以往一味無知對物質和財富的認知。

標題所說產生低慾望的人不是自然而然天生的!!!

這些人基本都走過作者所形容,類似各種各樣充滿奢侈和富足生活的過去,當然不是每個富人生存軌跡都是一樣的,努力,刻苦,勤儉節約,為社會擔當自覺的責任心富人也非常多,一心一意為國家民族而想的富人也不少,像華為董事長任正非先生就是我們中國富人中最重要的一個典型和模範。

相信,隨著我們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和進步,我們中國的中產階層和富人階層會越來越龐大,相信今後年輕的一代富人們,會比老一代富人(暴發戶)來得更加有文化,有思想,有品位,有精神追求和有一定的社會責任與擔當,為未來我們的國家社會貢獻他們的理想的抱負和個人美好精神世界。



大提琴心聲


“小時候覺得快樂很簡單,長大後覺得簡單很快樂!”,細細品味,富含哲理。

小時候,一件花布衣裳就能讓我歡心雀;一塊大白兔奶糖就能讓我從睡夢中笑醒;幾片豬肉就能讓我回味無窮……瞧!快樂多簡單啊!

長大後,伴隨著我們的物質的日益豐富,我們的慾望也在不斷增多,真可謂是慾壑難填啊!因此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反而不斷減少,亞健康的人群也在隨之增加,快樂離我們越來越遠。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崇尚低慾望極簡的生活吧。

如今,低碳出行、綠色食品成了一種時尚,每逢假日,低碳鄉村遊的人比比皆是,享受溫暖的陽光、呼吸新鮮的空氣、聆聽蟬鳴鳥叫,如此簡單的生活,卻是如此愜意!彷彿又回到了童年。




遠方153158



荒唐!早已習慣奢侈的生活,怎敢改變。只是厭倦,回過頭去找,以前單純的快樂和奮鬥激情。

1. 沒聽說過,一但擁有,失去了、再不會有。已達事業頂峰,早已滿足物慾,內心空虛,覓無捷徑,尋求最初,曾經的開心和追求時的刺激。並非放棄現在的一切擁有。

2. 金錢名利是世上,最好的東西,但不是最美的東西。好的東西一但擁有,內心定會極度空虛,尋求自然、單純、真情的東西來填滿,空虛寂寞的心。


3. 一些權貴慣用手法,用一鉅款去做愛心活動,有著、多重目的,很少人有此真義去幫助某一個,需要幫助地人。及便有所幫助,也是為,了一個更高的一個起點,去籌備。

4. 比如: 一些、娛樂藝術,成功人士。他們這樣做,賺足了聲譽和人氣,還愁賺錢難嗎?還有些權貴,為了更高的職位。理賢下士,慷慨解囊,體恤民情,最終或得大眾擁促,或得升職嗎 ?



序: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心生同情、心存善念、或良心發現、的人,做的一些好事,不求任何回報的人。


切隨風9


寡慾清貧其實是老百姓的簡樸的生活,這種生活是底層的人們基本生活形式,幹活掙錢,夠一家生活了,不愁吃,不愁穿。青山綠水悠哉悠哉田園生活。老祖宗從養生來說研究透徹,水,清新空氣,心情愉悅就是長壽,所以呢老年間,隱居深山的修行人,這有活200歲的。現在這些大亨富豪,名人明星等吧,有了錢了,早就看準了這個生活環境了,這道理他們也都深知,青山綠水,簡樸的生活現在是極致有錢有身份的象徵,馬上深山老林,秀美伊人的山裡就會有建設小院落的富豪。城市是很髒的地方,是打工拼命的地方,燈紅酒綠,壓力山大,嘈雜汙染,交通擁擠,空氣汙濁等有錢了,立馬撤退。誰在這地方,也就是咱這,養家餬口人。


劉晉8


我答這道題的動力是“極簡”二字。

首先,我覺得這裡的簡,是簡單、簡樸,就是樸實、直白、不矯柔、不復雜、不比較、不執著,心態平和,慾念不熾的一種人生狀態。

簡單的生活需要儘可能扁平化的結構,從而壓縮慾望、欲求的空間。追求極簡不是沒有欲求,而是要儘可能簡潔明快地知道自己要什麼,以及如何滿足。然後,果斷乾脆地將那些自己不需要的欲求排除在自己生活之外。

題主說的一些“有錢人”開始過上極簡生活,這其實是十分符合上述邏輯的。一個普通人看似正常的欲求,情慾、性慾、貪慾、權欲、佔有慾、求知慾、表現欲、口腹之慾……如果樣樣不落,不知收攝,這個人將隨著年齡增長,活得痛苦不堪。而一些“有錢人”如果真正想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反而卸去了許多完全不必要的欲求之累,同時又因為具有良好的財力物力,可以更加專注於滿足自身最切實的需求,從而愈發覺得幸福快樂。其實,這也是為什麼小孩子比大人容易快樂的原因,因為小孩子的慾望少,而且很容易滿足。

所以說,生活愈簡單愈快樂,就是因為人生活的基本需求扁平化了,導致實現途徑更容易,精力也更專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