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亚特世遗文化:500年蜜蜡一堆,结婚时备好棺材,你怎么看?

布里亚特世遗文化:500年蜜蜡一堆,结婚时备好棺材,你怎么看?

布里亚特全名叫做“布里亚特共和国”,属于俄罗斯,虽然它也有自己的总统……

布里亚特世遗文化:500年蜜蜡一堆,结婚时备好棺材,你怎么看?

乌兰乌德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首都,虽然这儿也是普大帝的属地,却处处呈现出不同于俄罗斯其他城市的文化特征。因为,它混搭了蒙古风情。

布里亚特世遗文化:500年蜜蜡一堆,结婚时备好棺材,你怎么看?

我们首先造访了当地著名的老信徒村。“老信徒村”的真名叫“塔尔巴哈台”。

所谓老信徒,是指至今依然严格坚守信仰最初模样的一群人。几个世纪前,东正教变革,一批老信徒被迫西迁波兰。俄国占领波兰后,叶卡捷琳娜大帝又命令这些信徒东迁到西伯利亚。流亡了一个世纪的老信徒抵达贝加尔湖东岸后,当年即成功种植小麦,令当地人吃上了面包。而且,他们还完整保留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习俗。

如今生活在布里亚特共和国的这些人是当年老信徒们的后裔,他们和父辈一样,始终坚持已被其他东正教信徒放弃的老传统,包括在拜占廷和中世纪古俄国形成的装束和饮食习惯。

正因为此,老信徒文化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布里亚特世遗文化:500年蜜蜡一堆,结婚时备好棺材,你怎么看?

我们参观了村民自办的博物馆,里面藏品非常丰富,从野生动物的服装(皮)到农用器械,几乎应有尽有。

布里亚特世遗文化:500年蜜蜡一堆,结婚时备好棺材,你怎么看?

老信徒们的卧室,看上去很温馨。

布里亚特世遗文化:500年蜜蜡一堆,结婚时备好棺材,你怎么看?

早年,老信徒们从欧洲千里迢迢迁徙至寒冷荒凉的西伯利亚,生活环境非常差。但是,从门上的雕饰物不难看出,这些人其实是一些很有文化底蕴,很有生活追求的人。

布里亚特世遗文化:500年蜜蜡一堆,结婚时备好棺材,你怎么看?

老信徒村有一项非常特别的传统:夫妻结婚后先做两口棺材,夫妇各一口。

估计这和咱们的白头偕老、相守一生一世是一个道理。不过,老信徒们不止是停留在甜蜜的誓言,而是在结婚初期就用这种方式宣誓对婚姻和配偶的忠诚。

布里亚特世遗文化:500年蜜蜡一堆,结婚时备好棺材,你怎么看?

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们拜访了一户人家。这家女主人叫娜佳,去她家不仅可以参观俄罗斯乡村农具展,吃到正宗的家庭式俄餐,还可以欣赏到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多声部无伴奏演唱——演员由娜佳家老中少三代组成。

布里亚特世遗文化:500年蜜蜡一堆,结婚时备好棺材,你怎么看?

上图就是i富态慈祥的主人娜佳妈妈。很快您就会看到,娜佳妈妈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歌技舞技演技上佳。难怪人家的名字有个“佳”字。

布里亚特世遗文化:500年蜜蜡一堆,结婚时备好棺材,你怎么看?

娜佳妈妈说,这串蜜蜡已经有五百年了,类似的蜜蜡,她家还有好几串。太有钱啦!

布里亚特世遗文化:500年蜜蜡一堆,结婚时备好棺材,你怎么看?

易主了?那是不可能滴!只是借来拍个照,感受一下富贵气儿。

布里亚特世遗文化:500年蜜蜡一堆,结婚时备好棺材,你怎么看?

娜佳家还展出俄罗斯农民所用的农具,款式之繁多,看得人目瞪口呆。

布里亚特世遗文化:500年蜜蜡一堆,结婚时备好棺材,你怎么看?

主人一家三代盛装为我们表演了无伴奏多声部合唱。

千万别小看这个节目,这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