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期有哪些讓你驚掉下巴的冷知識?

遠古大熊貓


乾隆真實名字叫弘曆,乾隆是年號,寓意天道昌隆。確實,在這一朝,清朝發展到了巔峰,但伴隨,也在這時徹底衰敗。

(乾隆劇照)

他出生於康熙五十年,也就是公元1711年,死時和美國總統兼國父華盛頓同一年去世,享年89歲,中國乃至世界皇帝壽命史上,number one。壽命不尋常,他的出生日期也是較為地不同尋常。

八月十三日子時,掐指一算,丁酉庚午丙子,這一年辛卯。批語:“天干庚辛丙丁,火煉秋金,地支子午卯酉,局全四正。”屬於身旺,命運強勢,主大富大貴。說白了,這人的福祿壽喜皆是大吉。

康熙一聽,那還了得。所以,由他帶進宮裡,親自養育,悉心照顧,盡力培養。由此,一些野史在言,康熙之所以傳位於四爺雍正,原因在弘曆,父是皇帝,子不是嗎?

(康熙與弘曆劇照)

打得好一把算盤。可惜,留給康熙的時間不多了,暢春園,康熙崩,雍正繼位。元年的某一天,也到清朝每年祭祀大典。雍正叫來弘曆,給了他一塊經由白開水煮過或者還沒熟的豬肉,弘曆爽快吃下,然後離去。這是一塊胙肉,承福受胙。也就在這年,弘曆二字被懸掛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

13年後,雍正暴死,弘曆嚎啕大哭,悲悲慼慼,一哭再哭,又再哭。完全一副孝子模樣。沒辦法,不歷經血腥,穩當上位,此時大清風調雨順,怎不謝皇考?大權在握,安心一切照舊。

雍正鐵腕,乾隆寬厚,這一嚴一寬,弘曆坐穩了江山。在剛繼位那年,乾隆特地召來郎世寧,讓這位融合中西畫的大畫家郎世寧給自己以及皇后妃嬪個畫一副畫像,之後的時光,陸陸續續在畫。這就是著名的《乾隆帝后妃嬪圖卷》,別名《心寫治平圖》。從圖內不難發現,弘曆這是春風得意,滿面含蓄又外露的驕傲。



這系列畫,乾隆一生僅看了三次,非常之珍貴,但畫內,並沒有繼後那拉氏,雍正十三年就貴為嫻妃的她怎會沒有畫像?乾隆毀壞了。不只這張,是全部。至今稀見她的真像。

乾隆十三年,賢惠的富察皇后去世。乾隆皇帝憔悴了,心快碎了。之後的乾隆大變模樣。一切傷悲與懷念皆是付諸於詩文中。乾隆一生創作四萬多首,佳作多是事關富察皇后。

富察沒有福氣?之後令妃出現,這是個後宮界大神級別的勵志女人,她出生卑微,是個漢女子,出身於皇家奴才之列,後被抬旗,小乾隆十六歲。乾隆十年為貴人,二十年後是皇貴妃,獨掌後宮大權,曾十年七胎生四子二女,在乾隆四十年去世,之前兩年,她的兒子被秘密立儲。所以,乾隆命格奇特,隱隱中似他的皇祖父,克皇后。

(延禧攻略中乾隆與令妃)

乾隆愛女,尤其是皇十女固倫和孝公主,她嫁於和珅之子豐紳殷德,婚姻生活前期美滿,可之後淒涼。無他,和珅倒臺,豐紳殷德一蹶不振。

總覽乾隆一生,成也康熙,敗也康熙,敗體現在效仿。但有模有樣,卻不得精髓。前中期的乾隆還算作為,中後期縱情享樂。事關乾隆的事羅列在下:

一,文字獄在這朝最鼎盛,不老翁張廷玉差點著道。這事緣起於“配享太廟”一事。雍正一朝,張廷玉勞苦功高,於是在臨終前,給予他這一恩賜。但就這事得罪了乾隆,被罷貶。乾隆檢驗是否張廷玉有存在罵他的字畫,最終沒找到。與之相對,盛世之下,閉關鎖國,後期起義不斷,比如回民起義、林爽文起義、苗民起義、最大的白蓮教起義,腐敗也更加的嚴重。

(雍正王朝中張廷玉劇照)

二,乾隆喜江南,曾六下,風流一番外,還將江南風貌搬到了紫禁城寧壽宮西北角的秘密花園之內,極為奢華。說是晚年歸居之地,但禪讓嘉慶後卻一點也沒住過。錢從哪裡來?與和珅狼狽為奸,由此誕生了議罪銀製。

三,乾隆時期的陶瓷花樣極為奢華,由簡入繁,五花八門。還有,他所搗鼓的《四庫全書》,刪減篡改嚴重,十全武功也是個笑話,東拼西湊。這時的八旗子弟早是“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墮地”,爛透了。



等等,總之,乾隆享受了一生,也奢華了一生,碰上了好的時代。


史小二記


關於乾隆的很多冷知識就已經足夠讓人驚掉下巴,眾所周知,乾隆是中國古代皇帝壽齡最高的,享年88歲,也是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但是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關於乾隆的歷史冷知識。

乾隆作詩4萬首,唯獨這首上了小學課本

據統計,乾隆一生作詩41863首,基本上是平均一天1.3首詩,為何產量如此之高?其大多是即興口授,或者隨筆所寫,由大臣抄錄,然而至今也沒有幾首能夠廣為流傳,畢竟無論是從思想內容還是藝術形式,都沒有太大的價值。

不過這一首《飛雪》卻出人意料的上了小學生課本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果真是好詩,在我們看來似乎有些可笑,甚至覺得乾隆怎麼就這種水平?簡直讓人驚掉下巴,其實這對於小學生來講確實是值得學習的,這首詩雖然沒有什麼含義,但是就這簡簡單單的幾行字,寫盡了雪花飄落的樣子。

乾隆是蓋章狂魔,連自己的畫也不放過

《延禧攻略》不愧為一部好劇,就連乾隆的一些小愛好也給展現出來,正史中乾隆確實如此,非常喜歡蓋章,就連一些名畫名作都難逃一劫,像《富春山居圖》、《蘭亭序》,尤其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原本在明朝時期就只有一個印記,到了乾隆手裡時,多了11個蓋章,不僅如此,還在上面題字。

還有趙孟頫的《人騎圖》,這幅畫原本就已經有很多印記,未曾想,乾隆還增加了14個印記上去,強行蓋章。

據說乾隆的印章就有1000餘方,圓的、扁的、方的、正的、大的小的都有。

乾隆當場吃下一塊水煮大肥肉

乾隆在十幾歲就開始跟隨爺爺康熙學習,一直都非常努力,康熙97個孫子當中,唯獨最喜愛乾隆,不得不說乾隆還是有些本事的,從他處事不驚就足以看出。

歷史記載,雍正有一次在祭祀大典時,賞賜給大臣們肥肉,這是清朝留下來的傳統,這種肥肉主要是懷念先輩經歷的困難,所以一般都是水煮,沒有任何輔料,非常難吃,而且都是一大塊一大塊,一般只有表現優異的大臣或者侍衛才能吃到。

而雍正恰好給了一塊給乾隆,面對這種十分難以下嚥的肥肉,乾隆當場將它吃完,並沒有任何猶豫,就連問都沒問,有的大臣深知雍正皇帝用意,乾隆雖年紀不大,但應該也是知道的,當時雍正非常滿意,不久後便立為太子。

這種肉主要就是難吃,很多大臣都偷摸著放鹽,用浸過輔料的油紙包裹,然後再慢慢吃,這樣也算是放輔料,可以想象乾隆當時是怎樣的心情。


羽評郡主


一,清乾隆時期的紀曉嵐,可真不是影視劇裡演繹的那樣光輝偉大,清正廉潔,而是如今說的“做個俗人,貪財好色”,他的好色真的到了一定程度,嗜性如命,毫無節度。



一日不御女,則膚欲裂,筋欲抽。嘗以編輯《四庫全書》,值宿內庭,數日未御女,兩睛暴赤,顴紅如火。純廟偶見之,大驚,詢問何疾,公以實對。上大笑,遂命宮女二名伴宿。編輯既竟,返宅休沐,上即以二宮女賜之。文達欣然,輒以此夸人,謂為“奉旨納妾”雲。 ——孫靜庵《棲霞閣野乘》

紀曉嵐除了自己有八個妻妾,還與多位女性發生關係,甚至在乾隆帝面前也毫無避諱這方面的需求旺盛,令人忍俊不禁。

二,清乾隆年間的和珅,被乾隆看中跟顏值有關係。

乾隆後宮有一位獨得恩寵,貌才兼備的令妃,英年早逝,乾隆悲痛不已,當和珅第一次進入乾隆眼簾時,乾隆深感驚訝,不僅是該男子貌比潘安,玉樹臨風,更是容顏有幾分令妃影子,所以乾隆特別關注和珅,把他留在身邊。



和珅不僅有才而且特別善於猜懂乾隆心思,彷彿肚中蛔蟲般,所以有乾隆爺傾慕的顏值,有懂事兒會做人的覺悟,得到乾隆恩寵不在話下。

三,乾隆爺居然和華盛頓是同時期的人。



兩位歷史偉大人物居然同死於1799年,讓人驚訝不已。感覺乾隆帝離我們好遠,而喬治華盛頓離我們好近。其實主要是時代的不同,乾隆生活在天朝上國鼎盛時期,閉關鎖國治天下,而華盛頓建立美國,更早實現工業革命,使得人們感覺上華盛頓離我們很近。



不過同時期的兩個人決定的歷史進程完全相反,乾隆後大清逐漸走向衰落,天朝物國的夢想破滅,而華盛頓發動獨立革命,建立美國,使美國逐漸走向復興。


無花臺


1.乾隆和美國總統華盛頓是同一年死的。

乾隆,生於1711年,死於1799年2月7日。

華盛頓,生於1732年,死於1799年12月14日。

和珅也是這一年死的。

牛頓,死於1727年,這一年乾隆16歲。

2.乾隆和拿破崙。

乾隆58歲的時候,拿破崙出生。

1799年,乾隆死的這一年,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成為法國第一執政(獨裁者),時年30歲。

3.寫《儒林外史》的吳敬梓和伏爾泰,盧梭是同時代人。

伏爾泰,1694生,吳敬梓,1701生,盧梭,1712生。

盧梭和乾隆出生只差一年。

4.抽水馬桶與宣佈歸政。

1778年,約瑟夫·布拉梅改進現代意義上的抽水馬桶。

1778年,乾隆宣佈歸政日期,為多爾袞,胤禩,胤禟等平反。

5.美國建立。

1776年,費城《獨立宣言》,美國建立。

1773年,乾隆下令編纂《四庫全書》。

乾隆時代,世界上發生的影響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三件大事:英國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美國建立。

6.乾隆時期的其他地區。

非洲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黑奴輸出貿易,黑人被大肆販賣。

日本正處於德川幕府時代,領導者是德川家康的第四代德川吉宗。

1788年,澳大利亞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開始把囚犯輸送到澳大利亞。


師明禮閒聊中國歷史


從野史資料中看到一則乾隆皇帝與和珅之間的“風花雪月”,簡直驚掉了下巴,有時候正史未必是真的,野史也未必有假,我們用一種探索和研究的態度看待歷史,就會發現比電視劇要精彩的多!

話說在雍正爺還在世的時候,我們的乾隆皇帝當時是太子,經常出入後宮(後宮就這兩位正常男人,其他男人是不允許進入的),和皇帝的一位妃子就漸漸的熟絡起來,一次,乾隆與這位妃子開玩笑,在背後用手捂住了妃子的眼睛,這位妃子以為是皇上,就嬌嗔的用梳子打了一下乾隆的頭,本來沒什麼,卻被皇后看見了,以戲弄皇子的罪名給賜死了,臨死前,乾隆非常傷心,就在妃子的脖子上用硃砂點了一個鮮紅的印記,估計當時妃子也安慰乾隆,說了一堆來世再見之類的話。高潮來了,二十年後,我們的乾隆皇帝在不經意期間發現身邊的一個侍衛十分的面熟,侍衛不經意的一扭頭,脖子上竟然有一個紅色的印記,乾隆恍然大悟,這難道是是二十年前的妃子轉世,一查時間,侍衛出生的年份竟然是妃子死的那一年,隨即昭侍衛入宮伴駕,這個侍衛就是和珅,加上和珅有能力,有才華,溫文爾雅,是個典型的帥哥,深得乾隆爺的喜愛,對他是關愛有加,處處袒護,致使這位和珅從此平步青雲,權傾朝野,作威作福二十多年!成為一代貪官的代表!





秦桑之


飢餓的盛世。

1793年,英國的使團來到大清國,他們注意到大部分的老百姓都骨瘦如柴,生活狀況並不好,並不是馬可波羅中寫的那樣。他們從舟山到京城,沒有看到老百姓豐衣足食。船上伺候他們的老百姓會搶他們喝過的茶葉,會吃他們的剩菜剩飯。

根據《18世紀中國與世界·農民卷》記載,當時一箇中等農戶一年收入不超過32兩,而年支出為35兩。這就意味著正常情況下,他們還要虧3兩。所以只要趕上收成不好,遇到饑荒的年月,往往這個家庭就只能靠賣兒賣女了。

封禁東北地區失效。

從乾隆初年開始,便開始相繼頒佈封禁東北的禁令。目的就是阻止老百姓出關,保護八旗子弟的不受影響。然而,乾隆時期,人口迅速增加,各種自然災害使得數以萬計的人闖關東。乾隆時期是封禁東北地區的。但是事與願違,實際上並沒有很好的阻止。


世界在發生著驚天的變化。

公元1748年,也就是乾隆十三年,孟德斯鳩發表了《論法的精神》;

公元1776年,也就是乾隆四十一年,美國獨立。所以說華盛頓和乾隆是同一時期的人物,但是很少有中國人會覺得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


歷史是什麼


因為各種關於乾隆皇帝的清宮劇盛行於世的原因,所以使得很多人對乾隆皇帝有了很深刻的瞭解。

而如果是對現實歷史瞭解得不夠的人,可能會因為電視劇的影響對乾隆皇帝形象有一定的誤解,覺得他在歷史中的形象光輝聖明無比,是我國古代少有的明君。

但是如果詳細去了解過乾隆皇帝這個人,那大家就不會有這種想法了,接下來我們就簡單談幾件乾隆皇帝讓人覺得驚訝的事情,我覺得這幾件事情在歷史中都算得上是冷知識。

和珅為乾隆皇帝背黑鍋的冷知識

一說起乾隆皇帝,大貪官和珅是不得不談的。

和珅不僅是乾隆時期最大的貪官,他的貪在我國整個5000年的歷史中都是能排得上號的。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可以稱得上是我國史上最大的貪官。

嘉慶四年,隨著乾隆皇帝的駕崩,和珅被嘉慶皇帝用一根白綾賜死了。

而和珅堆積了金山銀山的家,也被嘉慶皇帝派人給抄了個底朝天。

隨著抄家工作的展開,嘉慶皇帝在和珅家中發現了價值大約8億多兩的金銀財寶。

當時清朝國庫稅收每年才只有幾千萬兩白銀而已,而和珅家中的財寶卻足足達到了8億多兩白銀的龐大數額,可見其鉅貪程度。


一般大家在瞭解和珅的時候,大家只看到了和珅本身的貪,但卻常常忽略了乾隆皇帝對他的放縱以及在這裡面起到的作用。

和珅之所以能在那麼貪的情況下不但沒有丟掉自己的官位,反而一路晉升起來,其實就是因為他做的事情深得乾隆皇帝的心。

乾隆皇帝這個人生性喜歡揮霍,但是清朝內務府(內務府是清朝皇帝的小金庫,國庫屬於朝廷,二者有巨大差別)那點支出是根本不夠他揮霍的,為了能讓自己的奢欲得到釋放,他就開始尋找起了能為自己賺錢的人。

和珅就是他尋找最符合自己要求的人。

現實歷史中的和珅雖然很貪,但被他隱藏著的,卻是他的能幹以及善於洞察人心,他很清楚地知道乾隆皇帝想要什麼,也有能力幫乾隆皇帝做他想做的事情。

因此在乾隆皇帝的奢欲驅動下,和珅的仕途就展翅高飛起來。

從現實的歷史角度來說,是和珅本身的貪加上乾隆皇帝身上的要求,才促使和珅發展成為史上第一貪官的,這點乾隆皇帝本身要負一個很大的責任。

這就是我想說的第一個冷知識。

乾隆皇帝焚書的冷知識

第二個冷知識有不少人聽說過,也有很多人沒聽說過。

很多人在說到乾隆皇帝的功績時,都會說到他修撰的四庫全書是一個對歷史、對文化有多麼大貢獻的創舉。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乾隆皇帝修撰四庫全書其實是對中華文化的一大嚴重傷害。


乾隆皇帝在修四庫全書時,他要求各地官員收繳了很多記載真實歷史或者記載了很多有用知識的書籍,凡是那些被他視為禁書的書藉,都被他毀得一乾二淨。

平常我們只知道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但其實秦始皇焚的書只是一些儒家書籍以及其他小部分書籍,與乾隆皇帝相比,那點數量其實是不值一提的。

從對歷史文化的摧殘來說,乾隆皇帝絕對是一號影響巨大的人物。

這就是關於乾隆皇帝的第二個冷知識。

乾隆盛世的冷知識

關於乾隆皇帝的第三個冷知識,我覺得是乾隆盛世的真實樣貌。

經常被我們誇讚的乾隆盛世其實並不如我們想象中那麼美好,現實中的乾隆盛世只在於那個年代的人口龐大,並不在於那個年代的人們生活質量有多麼好。

乾隆時期的人口龐大,是美洲作物流入促使產生的,而那個年代的生活狀況卻非常的差勁。

人們的生活平常只能維持到不餓死的狀態,想要吃飽、吃好,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除了最基本的生存,他們生活的其他方面基本沒什麼亮點,整天生活得就如同行屍走肉,除了幹活就是睡覺,沒什麼事情做,只有那些真正處於頂尖水平的貴族、官員們,才有那麼一絲可憐的娛樂生活。

至於平頭百姓們,能生存下去就不錯了。

關於這點,大家可以從一些西方傳教士記載下來的書籍中瞭解到,大家只要看過這些書籍,就會知道乾隆盛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盛世了,其實那就是一個飢餓橫行的盛世。

所以說這就是乾隆皇帝身上的冷知識,我覺得大家平常除了看一些清宮劇之外,還要多瞭解一下現實的歷史,要不然只會被電視劇中美化的角色給影響了自己對歷史人物的判斷,錯把許多本不該擺上正面形象上的人物看成了正面角色。


孤客生


一些所謂的冷知識說乾隆帝是敗家子,說是雍正帝留下了6千萬的存銀,前期有作為,到晚期入不敷出。現在這個說法流傳很廣,變成熱知識。那麼現在冷知識就是乾隆帝在位前期由於戰爭投入,戶部存銀減少,甚至低於雍正駕崩時候。從中期開始,由於戰爭投入減少,經濟發展,戶部存銀是在雍正駕崩時候的兩倍左右的。到了乾隆帝禪位的時候,仍然如此。所謂的虧空,指的是嘉慶前期因白蓮教起義投入2億多兩白銀才導致的,這時候乾隆帝還沒死。其實乾隆帝在位期間,最主要的問題是吏治腐敗、文字獄和閉關鎖國,他並沒有那麼不堪。乾隆時期普免天下錢糧是常態,比歷朝歷代都多。







杯麵1993


乾隆皇帝是康乾盛世中重要的皇帝,也是很多影視劇中極度美化的一個完美皇帝形象,歷史上他也自封十全老人,有十大功績。乾隆時期的很多事情都是人們討論熱度很高的話題,比如乾隆是漢人還是滿人,乾隆一生最愛的三個女人母親孝聖憲皇后,妻子富察皇后,女兒十公主。愛母親他是一個孝子,愛妻子他是一個好老公,愛女兒是一個好父親,十公主是乾隆晚年得女也是乾隆追求長壽的有了結果的證明,乾隆自然心裡高興。


最強文字獄殺死內閣學士

乾隆時期的文字獄可以說是滿清最嚴苛的時候,一位大臣因為吟誦“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被乾隆皇帝稱“胡馬度陰山”是指著“滿清入關”而被定罪。最慘的是內閣學士胡中藻因為一句“一把心腸論濁清”,因為把濁加到了“清”的前面,被乾隆說成是汙衊祖制,不知是和肺腑。最後胡中藻,不僅官職被削去,胡中藻被腰斬於菜市口,家族人員盡數被殺。

最量詩文沒有名垂青史

乾隆皇帝愛寫詩,據統計他的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句。乾隆活了88歲,按照一年365天算,總共活了三萬多天,如果從出生第一天算起,乾隆每天都要寫上一首詩又一句。乾隆皇帝的詩句卻沒有流傳開來的,清朝著名的評論家趙翼在他的雜談中曾經記載過一個逸事,說乾隆皇帝上個廁所的時間就可以寫四首詩句,可以說相當高產。乾隆皇帝的文采也有很好,真情流露的時候,比如他在富察皇后死後,寫下的《述悲賦》確實感人至深,讀來落淚。


最多免稅做法深得民心

雖然現在乾隆皇帝在網上被很多人抨擊,認為他是一個二世祖,仗著父輩積累下來的錢財肆意揮霍,放任貪腐現象不管,並且十分濫情。這裡不得不為他說上兩句好話,畢竟人家不是一無是處。乾隆皇帝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運用了國庫存銀,比如他多次減免全國錢糧稅,而且範圍最廣,據統計他五次減免錢糧,相當於兩億兩財富,是清政府當是5年的收入。乾隆皇帝還三次減免漕運稅收,當時許多百姓從中受益。


紅雨說歷史


掉下巴很難啦,畢竟現在人民群眾知道的比專家還多。隨便聊兩個吧。

乾隆跟華盛頓是同時期的歷史人物。他們倆都死於1799年。

喜歡對國寶手工彈屏外加蓋章。

張鐵林共演過十次乾隆,還扮演過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一個人就達成了四世同堂。

乾隆一生寫詩四萬詩,是老幹體鼻祖,卻沒有一首為難過小學生。

乾隆的身高是個謎,有的說高一米七五,有的說只有一米六六。

雍正出版發行了一個《大義覺迷錄》,主要講清朝得國之正,和他繼位之正,乾隆一上位就把這個出給列為非法出版物,禁了。

乾隆是個吃貨,下江南,到哪吃到哪,而且還喜歡吃路邊攤,搞得地方很多小吃裡有乾隆的名字。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上萬種食物宣稱乾隆爺吃了都說好。

乾隆寵信和珅,據說是他年輕時愛上了雍正的宮女。宮女後被處死,而和坤跟那宮女長得極像。另外,和珅長得不像王剛,而歷史上的紀曉嵐倒是又醜又好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