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病明知最終是人財兩空,還要傾家蕩產醫治,全家生活陷入困境,你對此舉怎麼看?

宋藥師


有一分希望,也要盡萬分的努力,這是親情,這是‘大愛’。但是,有兩點值得考量;

1.病人的感受和願望。病人罹患不治之症,治療期間其實很痛苦的,有的放棄治療,有的甚至希望結束自己的生命。死亡,也是有尊嚴的。臨終關懷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2.人財兩空。治療期間耗盡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的財力,結果是水中撈月。逝者得不到挽留,生者陷入財務危機。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不明智的選擇。經歷過人財兩空的,深有體會。



小視頻工場


我如果患了絕症的話,我不會同意家裡人傾家蕩產的救我,救也救不回來了,億萬富豪也買不回命,何況是咱平民百姓,把錢留給孩子上學過日子吧,一無所有了,還落了一屁股債怎麼生活?我們這裡有一個真實的例子,女人得了癌症,籌好了錢打算明天濟南手術,上午還好好的在家,晚上就找不到她了,有人看見她去老宅子了,等家人趕到時,人已經沒氣了,上吊死了,還留下了一封遺書,說家庭本來就不富裕還要借錢給她看病,知道自己看了也好不了,不如留給孩子,其實每個當母親的無論什麼時候都會想到的是自己的兒女,兒女是一個母親一生的牽掛,有時候會選擇死亡,也是那樣的無奈。不死要花錢,明知花錢也看不好病,死了吧,這不甘心,兒女咋辦?在死的那一刻真是絕望,無奈,帶著牽掛,帶著放不下,帶著眷戀,就這樣死了。好悲哀呀,所以說,我如果得了不治之症,我也會強烈要求家人,不要在給我治療了,實在不行,一了百了,全都解放了


歲月靜好283489876


00

瀟湘Aa

4分鐘前

這個問題值得人們去討論,生活不易呀!同村連續三個屠夫只隔三五年都去世了,此後村裡再也沒有屠夫了,最多也是那些賣菜的從外面進過來的肉賣。他們都40出頭 就確診中晚期癌症患者,因為年紀還輕,可能因為他們是屠夫 對死亡有很深厚的理解,求生的慾望比較強吧?賣房子賣地基 貸款也要治療,從確診癌症起 他們最長的一個活了一年半,其他的兩個都沒有活到一年,他們明明知道治不好了,還要繼續治療,最後都是傾家蕩產,有的孩子都只有10多歲,正需要花錢培養教育的時候,因為父親去世,孩子無心學業 還要協助我媽媽打工還債,十幾歲的孩子遠走他鄉去做普工學徒,沒過兩三年 兩個屠夫的老婆拋棄孩子遠嫁他鄉,有一個還在家裡,因為孩子又沒讀什麼書只能做普工,現在他們的孩子都30多歲了,幾乎是全村最貧困的人家,幾乎都是碌碌無為 溫飽就也很難解決,他們的孫子也得不到好的培養,這就是禍害幾代人!我個人認為,如果真的是癌症晚期了,沒有必要花大錢去治療了,傾家蕩產的治療,醫生把病人身上割得不像樣子,其中有個屠夫直腸癌,醫生把他屁眼割掉了,大便在肚子裡出來,剛好又是夏天肚子掛個大便袋子,袋子的塑膠是貼在肚皮上過敏,那皮膚潰爛的不像樣子,簡直是活受罪啊!保守治療花不了多少錢?只要不疼痛就是就可以了。聖經上說人來自於泥土,最終還是要歸功於泥土。


瀟湘Aa


這樣的例子我碰到好多。真的很心酸。

在明知不可挽回的情況下依然傾家蕩產去救治,有三個原因:

1.抱有一絲希望。雖然醫生的診療結果病人家屬已經很清楚了,但是誰都希望有奇蹟發生,潛意識裡如果萬一有效呢,萬一治好了呢,這些想法人人都有。如果不給治,萬一有奇蹟呢?

2.對親人的情感,不忍放棄。畢竟都是骨肉至親,看著親人被病痛折磨,怎麼忍心就此不管,任由一個生命消逝而去。如果不給治,難道回家等著死亡嗎?

3.對自己內心的交代,不想以後留遺憾。如果沒治好,那是命。如果不給竭盡全力治,可能以後可能會後悔一輩子。傾家蕩產沒治好,心理也不會留遺憾。我的一個親戚就是這樣:發現的時候,已經肝癌晚期了。當時權威的專家直接說:回家吧,愛吃啥吃點啥吧。家裡人不甘心,問:吃點什麼藥呢?專家說:啥藥也不用吃了。就這樣回家呆了幾天,換了一家腫瘤醫院,開始住院、化療,去北京找專家、吃中藥等等。反反覆覆5個月,花了十幾萬,人也沒了,家人也折騰夠嗆,生活水平直線下降。

但是家人都說不後悔,這就是命吧,因為真的盡力了,沒有遺憾了,至於錢,可以再賺。

疾病能摧毀一個人的身體健康,而那些重大疾病,更是可以摧毀這個家庭的財務健康,讓整個家庭陷入困頓,改變家庭成員以後的生活甚至人生軌跡。

所以,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家裡親人著想,更要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並且做好財務規劃,這樣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梅之夭夭1978


隨著有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的生活在不斷的改善,國民的待遇也在不斷提高,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國家很多年前就開始了醫保和合作醫療的舉措,按比例報銷,就是為了減輕病人家庭的經濟負擔,做到小病可治大病可醫,雖然現在還沒有達到人們希望的那樣,國家正在穩步推進,逐步完善,今年的兩會記著會上,我們的李克強總理承諾,報銷的比例還將有所提高。相信我們的黨和國家,會逐步改善一人生病全家受窮的問題的。

我們的人民也要珍惜生命,關愛健康,在各方面,通過各種方式提高身體素質。我很贊同這種說法:攢錢的人更要注重健康,否則,你的錢是為醫院攢的。願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盛,我們的人民越來越健康長壽!





北斗LJP


人,你出生的時候,帶著錢嗎?沒有。

人,你去世的時候,帶著錢嗎?沒有。

錢,最大的價值是什麼?是買衣服、買家電、買一些金銀珠寶嗎?還是吃得健康,活舒服?還是換取生命的延續?

現代人發展得很快,用物質衡量多數,直到你真正的生病。我希望提問者至少去了解一下真實生重病的人的想法,他們是不是想活?

錢,與“想”活,那個重要?對,我說的是“想活”,不是說真正的活。錢,與想活相PK,錢完全沒有價值。

為了“想活”這一個希望,花光所有的錢,又何妨,你下輩子可以帶走你今生賺的錢嗎?

不過呢,還是有人覺得不值得。多數這些人,認為花錢不值得的人,是遺產繼承者、旁觀者、看不好病怕被醫鬧的醫生。遺產繼承者想得到利益,旁觀者無關痛癢,醫生怕病患花錢多治不好病醫鬧。這3種人,都是處於私心考慮的。醫生是因為安全因素考慮,旁觀者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遺產繼承者是因為很多原因,不想過苦日子、不想窮、貪婪。

先不說上面3種人的想法對不對。我們在迴歸到問題本身,明知道治不好,還花很多錢治病,值不值?我想問,你怎麼知道治不好?如果有明知道治不好這種事情,那就不會誕生醫學這個學科,也不會有醫療這個行業。醫學的前提,應該是把未攻克疾病當做未知數去攻克,而不是到處向人傳教說“救不了”。如果你覺得醫學還是存在,就不要放棄救治的希望,希望才是生命和醫學存在的理由,不要搞那種安樂死或者死亡教育,這是違背醫學創始的本源的,是庸醫理論。提死亡教育和安樂死的人,都是那些解決不了疾病,想“解決‘生病的人’”的心理,是因為醫生無能又不想嘗試各種超綱、超指南治療方案,而進行的謀殺。

如果你是病人,自己想省錢,或不相信醫生,就不斷地自學醫學,直到能自救。久病成良醫。但是別放棄希望,提錢比命重這一套。提這一套的人,不管你的理由是為生活,或為了孩子讀書什麼吧啦吧啦的理由,都是沒看透人生。


心情變化了


就問你會不會拿著你孫子的未來逆天改命!!!就問你願不願意和你的後人搶未來?就問你願不願你的兒女過得比你好!就問你能不能正確面對生老病死!就問你願不願為了苟活幾年毫無幸福感和生存質量的生命看著你兒子女兒婚姻破裂?就問你面對疾病折磨衰老死亡會不會變成一個慫包?

如果你願意,你就可以違揹你爹媽的意願強行“報恩”“敬孝”。(爹媽怕死的另談,他們有權利要求你替他續命,你也有義務堵上一切救他們)

如果你不願意,你剛好可以尊重爹媽的意志(如果他們看淡生死,希望尊嚴死,不希望拿人財兩空和行屍走肉的最後時光賭續命),背上不孝的黑鍋,最後一次聽他們的話。

畢竟,人人都是兒女,人人又都是爹媽,人人都是孫子孫女,人人又都會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人人都是女兒女婿,人人又都會做岳父岳母公公婆婆。

中國人的秉性很圓滑,又很矛盾,還很雙重標準,正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長輩們畢竟比後輩先來到人世幾十年,有的難題就不要冷不丁地留給後輩了。在自己最清醒最理智的時候,把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考慮周到,自己拿出一個肯定明確的態度,不要讓後輩陷入兩難的境地。

要麼(對內對外)下死命令,不論任何時候,不惜一切代價,不管任何後果,給我續命。後人做了,叫孝順,不做才能叫絕情、自私、不孝。

要麼(對內對外)表明意志,油盡燈枯或者兩害相權時,一律遵從正常邏輯和老人尊嚴死意願實施。後人做了,叫孝順,後人要搭上全家利益或者搭上自己的後半生去賭老人的未來,可叫“沽名釣譽”,可叫“利用老人成全自己的名聲””或“偽孝”。


破曉185936108


剛開始也害怕人才兩空,必須做選擇,做出選擇後,隨著時間長了有壓力,經濟和心裡壓力很大,做為陪護人員我現在身體和身心狀態還真不如患者,我老公身心意志力真的很強,一路看著他從死亡邊沿慢慢走著,因為他是2016年在長沙湘雅二附醫院確診N3T4M1IV期肺癌晚期轉移頭部,時時刻都是提心吊膽,從走路跌倒,無力氣躺著大小便失禁,飲食從不吃到現在三餐都是大碗,真的不易,更不易的是每天帶病高強工作,工作就像牛一樣犟脾氣!有時忙著就出錯,但是我一提醒就發脾氣!(從不聽任何人勸,以前是現在還是)後果是買單的是自己,(虧錢)他說唯一能讓他充足就是每天工作,我也沒辦法,這個氣呀!唉!每天神經衰弱!天天頭痛!身心累!真想逃跑!(因為他的病,我們無房,要錢看病,因為他想做生意要本錢,(這是他活著的意義,感覺一家老小要靠他)一家子分三個地方借住,其實所有的錢都讓給他,孩子們吃住讀書都是親戚朋友資助過日子,孩子們從小就知道什麼是寄人籬下的日子,知道什麼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也只能忍著對我們的想念,說媽媽陪爸爸看病,即使不想穿親戚送的衣服,還是一一裝著高興樣說謝謝你們,只要能穿就可以省錢給爸爸。家人努力就是為了他能與疾病展開鬥爭,我只能配合他,也只能縱容他的,不為什麼就是要他活著,其實我也沒有力氣了,感覺自己還活著!也不知道自己怎麼還活著!好累!好累!心痛!


雙鄧亦超


父親生病時我們姐弟三個也是舉債去治,我當時借了五萬,用八年時間去還債,(當時工資四百多點)那時孩子還小,一到冬天就感冒,一感冒就肺炎,僅剩老婆的那點工資被感冒給吃了,那時的日子真的...唉


媽媽兒子愛您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無奈,病人家人竭盡財力救治時,病人的感受很顧及到,我爸就是個例子。爸爸肺癌晚期一心求死,總是求我們想辦法讓他早點死,可是中國沒有安樂死,只能眼巴巴看著他受苦走到生活的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