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到底什麼怎麼一回事?

一聲佛號一聲心


夢裡明明有六趣, 覺後空空無大千。 讓我們用永嘉大師這句話作為開頭,說一說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夢是人的一種很神秘的體驗,每個人都有做夢的經歷,但又無法真實捕捉到它。夢基本上都是在睡眠中產生的,除了一些人喜歡做白日夢。人的一生三分之一時間都在睡覺,並生產出各種夢境。在解釋夢之前,先說一下人為什麼要睡覺。其實道理很簡單,就像為什麼有白天黑夜一樣,自然界的規律就是陰陽輪轉,動靜交替。這裡的陰陽動靜不是對立的,是統一的,不能單獨存在,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白天人要工作,釋放能量,夜晚人要休息,聚集能量。身體好,能量就足,聚集就快,所以有的人睡眠時間短,但精力充沛,有的人睡眠時間長,卻無精打采。所以,動極思靜,靜極思動,這符合自然與科學的規律。


人體是一架複雜的機器,由肉體與精神在特定的因緣下和合而成。我們依靠眼耳鼻舌身五種感覺器官感知外界事物,用意識來辨識事物,從而形成對外界事物的一種看法,比如喜歡或厭惡,這就是六根和六識相應作用的結果。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潛意識,就是不依賴前六識而產生的一種感覺,勉強叫做靈犀吧。比如你沒有理由的突然想起一位朋友,過不了一會兒就接到了他的電話。另外,每個人身體裡還有一個元神,是與生俱來的,佛經裡叫做藏識,裡面藏了很多東西,只是我們無法覺察,更不知道怎麼打開和運用。

人在睡覺時,五根基本上會停止工作,對外界事物不再有感知與也不會進行辨識。身心放鬆,體溫下降,能量消耗也降低了。對於身心健康的人來說,應該很少做夢,即使有,醒來也記不住具體的內容。這就說明休息的很好,甚至會產生像嬰兒般那種輕安的感受。但是,很多人都會做夢,各種夢境千奇百怪,異常混亂,而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上下五千年,縱橫兩萬裡,古今中外,大千世界,沒有障礙,沒有尊嚴,沒有掩飾,人與人之間,也可以不分彼此,相互轉換。那麼,夢到底是什麼?如何解釋呢?


按照近代研究夢的鼻祖,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所說:夢是人們潛意識的體現與宣洩,每一個夢都起源於第一種力量,即慾望,但受制到第二種力量,即意識的防禦和抵制。如何理解這段話的意思呢?我想,佛洛依德是要告訴我們:夢一方面是白天思想意識的延續,一方面來自於潛意識的刺激,產生了一種在清醒時被道德約束不能暴露的利己主義慾望,並且在夢中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地滿足我們利己的需求。換句話說,夢都是我們內心被壓抑的深度慾望的反應。夢中的事物分為顯性和隱性,顯性是可以直接看到和感知的,隱性是非常隱晦的,是精神層面的,往往用物品來替代。我們醒來之後,可以根據這些線索分析出內心真實的需求。

科學目前對夢還處於一種經驗積累和分析階段,不能對夢中的事物予以精確的解釋,甚至連人什麼時候睡著的都不清楚,更不能控制。我們通常是忽然之間就睡過去,再忽然醒來。所以佛家把睡覺也叫做小死,就是說一覺之間和人的一生是一樣的。關於夢,讓我們再看看佛經中對夢是如何解答的。

佛經大智度論、大毗娑婆論、阿難七夢經等書中,都曾提到在什麼情況下做什麼夢,以及對夢的解釋。佛祖也多次講述過夢境,對於夢的性質、作用、因緣和徵兆,佛學的研究非常細緻,有比較完整的論述。對於有些顯性的夢,佛教認為屬於實有。對於夢中的所做所為,屬於無記業,非善非惡,皆不受果報。但佛門中人,如夢中有殺盜淫等行為,則應反省,因為夢是清醒時心思的延續。

關於夢的成因,佛經中記載的約為十種,即:一、身體的四大不調。如果火大過多,也可以說上火,夢中景物多為火及黃色、赤色之物。水大過多,就是痰溼,夢中多見水及白色之物。風大過多,則夢見飛行虛空或黑色之物。又如有山崩、惡獸追趕等情境,皆屬四大不調所致。二、疾病。三、過度疲倦。四、昏沉。五、食重。六、思慮過多,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七、曾更念。即過去的經驗、記憶再現夢中,比如會夢見很久以前的朋友,又在一起做某件事。八、由當有。就是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會提前出現於夢中,有先兆之意。九、他所引發。如被人催眠,或用藥物入睡。十、天人夢。天人可通過夢給與人以啟示、警誡,或告知未來之事。此外,楞嚴經中還說到睡覺時周圍環境刺激對夢的影響。比如早上鬧鈴響時,人會夢見敲鐘或開槍等類似的聲音,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故事情節。


所以,做夢一是自發,由自己的身體及意念引起,二是他發,由外界環境及事物引起。佛教把夢叫做獨影意識,也就是意識的影子。就像上文說的白天有意識分別感知,晚上睡覺後五根停止運行,只有心獨自活動,這就叫獨影意識,而夢境就是這個獨影意識活動的結果,和科學的解釋基本一致。

關於夢的含義,古人早就發現有些夢能夠清晰的預示一些徵兆,可以事先了解身體和事物的發展趨勢,因此才有周公解夢等很多書籍。為人圓夢,也成為一種職業。佛教對夢與現實的關係認為存在一定的聯繫。比如身體不適,所做的夢都有一些規律,還有一些混亂的我們無法理解的穿越時空的夢境,是來自於我們的藏識,也就是前世殘留的前塵影事。但更多情況下,佛教認為夢中的吉凶,是提醒我們要修正自己的思想行為,不要過分執著於好壞,夢畢竟是夢,這些記憶的碎片由於累生累世的原因,過於繁瑣複雜,追溯起來無窮無盡。與其沉溺過往,不如活在當下。




中國人喜歡夢,更喜歡用夢比喻人生。最著名的有莊生曉夢、南柯一夢和黃粱一夢。莊子在夢中變成了蝴蝶,醒來之後悵然若失。由此悟出生死不二。南柯夢和黃粱夢比較有意思,均是唐代的故事,一個是淳于先生在大醉之後睡於樹下,夢中有一列人馬相迎,去了一處洞府,那裡的國王把女兒嫁給他,並封他為南柯太守。二十餘年,夫妻恩愛,生兒育女,享盡人世繁華。忽有一日,兵敗丟官,妻死子散,晚景淒涼。岑參有詩云:枕上片刻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裡。另一位盧生,家境貧寒,寒窗苦讀。趕考路上,遇一位呂翁,送其一個枕頭。於邯鄲一間旅社住下,枕著枕頭睡著了。夢中遇一女子崔氏,年輕貌美,取為妻子。考取功名,平步青雲,當節度使,五子都有官階。後帥兵攻打西域,立下戰功,升為宰相。兒孫滿堂,五福臨門,人間少有,命到八十。待行將就木之時,心生恐懼,突然醒來,發現旁邊煮的黃粱還未熟。五十年榮華富貴只是鏡花水月,虛幻不實。後兩個夢告訴我們人生就是一場春夢,看誰大夢先覺罷了。一個二十多年,一個五十多年,在夢中僅是一瞬間,這個夢境中的時間流速和科學測出來的做夢時間是一樣的。從這點上,可以看出古人對夢的研究和看待人生問題的深度和智慧。

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心經上說:顛倒夢想。白居易有詩曰: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蘇東坡也說過: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這些都和夢有關,世間萬物,其實都如夢一場,抓不住,摸不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生苦短,稍縱即逝,終究幻滅,雲散煙消。所以我們開頭講的永嘉大師的夢,不僅是做夢的夢,還指的是我們未開悟的人生。



瞭解夢,也是為了更清楚的認知一個陌生的自己。人吃五穀雜糧,有七情六慾,就一定有夢,生活也需要夢想,但要腳踏實地,用正心誠意的努力工作,用夢中逍遙自在樂觀態度,創造我們美好的人生。

(這是我在今日頭條寫的文章,發到悟空問答來回答您的問題)


盛世南迦


大家好,我是渡仁心理的十六園。


說起夢突然想起一個朋友小c前一段時間做了一個關於奶奶的夢,在夢裡感覺又像回到了上中學放假的時候,跑回老家的院子,一推開門,奶奶靠趟在沙發上,旁邊臥著一直貓咪,然後她抬起來對你笑著說“你回來了”,突然莫名的想哭。這個場景小c過了很久都記憶猶新,為此也上網搜索了很久無果,始終有股難以釋懷的心情堵在胸口。


某一天就偶遇了釋夢達人馮鬍子在給其他小夥伴說夢,小c湊了過去,說出了自己的困惑。馮鬍子問她是不是在做這個夢的時候剛畢業啊?對家庭尋求的支持較少?小c聽後回想,連連點頭,十分驚歎。一下子被釋夢的神奇吸引了,然後一發不可收拾做了什麼夢都要去探查一番,狂翻書對照這些事物意象著什麼,夢到鬼憂心不已,夢到出玩又開心不以,似乎想把每個夢都拿去解讀一番,彷彿入魔一般,整天追著馮鬍子後面解夢。


所以夢來源於哪裡?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夢呢?


細數除了一部分人不信夢有意義,就是小c一類的釋夢狂人。每天不做夢反而覺得奇怪,在想今天為啥沒做夢,是不是我心理出問題了。或者今天做了個什麼夢,憂心忡忡難以入睡。對夢進行解釋顯得比較有意義?對於這個問題不由得思考起來。


夢來源於何處呢?從生理學的原理上,我們的身體猶如依據自然節律的生物鐘一樣,有其特定的節律。睡眠遵循一定的週期即每90~120分鐘在深度睡眠和淺睡眠間交替。依據腦電及其他生理功能的變化,睡眠分為四個階段,一般最生動的夢都發生在第四個階段——快速眼動睡眠,這時人腦電與人清醒時的腦很相似,所以我們體會到栩栩如生的場景。


究竟該不該信夢呢,個人支持的觀點是,有的夢有其意義,有的夢僅僅單純事物的呈現,可能是頭腦在記憶和釋放白天接觸到的事物。《夢的真相》中說到,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夢是神經細胞的存儲與記憶。夢是記憶的釋放與重寫,這是在睡眠狀態下,大腦為了重組而身體必須要進行的思維淨化的一種形式。腦是以非線性的方式進行,所以會出現一些過去未來混淆,奇特的場景。從心理學角度看,受到我們的恐懼、愛與激情甚至沉溺上癮所驅動的記憶會被優先移來變去。腦袋把相關的以及組成秩序,結合現實並反射內在。


有些夢是睡覺對外界打擾的反射,受到願望、幻想或單純生理能量的促發;有的夢可解,一些夢讓我們印象深刻,或者引發去思考的,反覆出現的就值得去注意了。


2、釋夢通常可以用在什麼時候呢?

釋夢做為心理諮詢輔助工具,既有助於治療,通過夢瞭解被隱藏的部分,也是有個人成長價值的工具。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煩惱,有時候出於自我防禦會壓抑下來,不知不覺中就逃避了,而夢可以保養和釋放情緒,釋夢幫助我們去理解和解決這些問題。

夢也可以是危險和生理健康的預警,睡覺時身體發出的一些生理信息有時候會直接體現到夢中,比如天氣太熱有可能就會夢到火;或者某些身體部位處於亞健康但表徵還未出現,可能就會夢到相應的部位受傷。


3、盡信夢不如無夢

說到這裡可能有小夥伴會問:“我昨天就沒做夢啊?”其實不是沒做夢,而是不記得了。有時我們會很清楚的抓到夢境,有時好像剛醒來就忘了,知道夢而不記得內容,有時完全找不到它,它像是一生在和我們捉迷藏。無論我們是否記得夢,它都參與了我們的內在過程,平衡我們的能量,擴展我們的意識,激發我們的生活。


夢境背後的帶來的信息只是作為參考和啟發,過度痴迷有可能反而困擾和自我束縛,我們的生活是由我們自己去創造,盡信夢不如無夢。在與夢境對話的過程,如同和潛意識來一場捉迷藏,不如讓我們發現夢境的樂趣,解開神秘,一起去逮住這個淘氣鬼吧。


想明白後也不用糾結今天為啥沒做夢了,畢竟一夜無夢說明睡眠還挺好…


最後推薦幾本書 《夢的真相》《釋夢》《夢的解析》,希望能夠對大家有用。


渡仁心理諮詢師團隊


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說不清是怎麼一回事,但多少年的總結還是很有意思的,

有預兆和警示的夢是有福有德有價值的夢,是夢類最應重視的夢,

有價值的夢非常清楚規整,不雜亂無章,直白明瞭,一般多在有事的前幾天或十天半月裡夢到,特大的事情會在半年前夢到,託夢提醒的有緣神佛菩薩自家祖宗,或自性元神,夢的應期,早上臨起床的夢三天之內,剛入睡的夢一年之內,半夜的夢半年之內,

一般民間總結好夢不靈壞夢靈,其實好夢也很靈,夢了得財夢有時也能撿個硬幣,夢到青菜必有親戚來訪,

解夢的目的防禍不防福,夢到不好的作些化解或提防,比如夢到雞防和人口舌之爭,夢到某人穿新衣服防止生病,夢到病人脫光了衣服病己離身,

有一次家裡胡麻曬了一場晚上沒收,睡到後半夜兩個小孩在夢裡叫醒我爸說下雪了,再不收就全埋雪裡啦,我爸起來開門一看雪下的好大,全家趕緊起來收著碼好蓋好,有次冬天半夜我爸半夜夢裡被叫(著火啦)趕緊起來一看架上的當歸著火了,由於火剛開始一盆水澆滅了,

人生一世可能或大或小的都有點磨難,有陰德福德的會提前在夢裡有所提示,在心裡有所提防和準備,民間解夢比較都比(周公解夢)靈驗,正夢反夢比喻夢如果能分清吉凶,作了不好的夢,早上起來對著西面的牆邊念邊用右手食指中指劍訣比劃著寫(夜夢不祥,寫在西牆,晨光一照,化為吉祥),

能得到夢佛神仙祖宗在夢境提醒指點的人必是福德厚重者,





探索三界1


一般我們做夢應該有三個原因:一個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二是已故親友託夢。三是某些事件的徵兆。

傳統文化中對“夢”研究最詳細的應該是《周公解夢》了,但是我也沒看明白,很多對號入座後感覺也不準。不過我個人最近幾年做過幾個夢,倒是有些意思。

第一種夢,像我們白天看電視劇,如果入戲太深的話,晚上做夢就有可能夢到劇中人物,這個估計大家都有體驗。

第二種夢,經歷過幾次。大學時期一個宿舍的老大哥,十年前得癌症不幸去世,雖然感情很深,但是他的祭日我還是沒記清楚。有一年的晚上,我就夢到老大哥,也不記的說的什麼,但是印象很深。第二天我就打電話問嫂子哪天是祭日,嫂子回覆說:今天就是他的祭日。原來是老大哥託夢告訴我祭日到了呀!

還有一次,晚上夢到一個幾年沒見的外地朋友,當時也沒想什麼。可是到第二天中午,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正好是昨晚夢到的朋友,說有事要到我們這裡出差,問我在不在家。我很詫異,我的夢怎麼這麼準呢!

第三種夢,有一天晚上我剛入睡,就恍恍惚惚夢到我二姑村裡死人了,弔唁的人很多,表哥們都帶著孝帽忙裡忙外的。第二天起來後也沒多想。中午時候給母親打了個電話,聊天中聽母親說:你二姑早上死了。我大吃一驚!怎麼我又給夢準了呀!

我做夢還不算多,我大伯家的堂姐就厲害了,親戚鄰居誰家有個紅白喜事,她基本都能夢到,有的提前三天,有的提前一週,每次回老家碰到堂姐,都覺得很好奇,願意聽她講講做夢的故事。


一聲佛號一聲心


夢…

先推薦一步部書吧。

《能的解析》弗洛伊德著。


弗洛伊德,應該都知道。

這本書呢,也被譯作《解夢》。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也是用來分析夢,解析夢,然後從心理學上進行解析人的潛意識在夢裡的表象。

我呢,也只是大概看過。

不過書中很多例子,在結合實際,就真的好像真是如此的。

其實夢的形成,比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肯定有的,只是有時需要去進行解析,才會發覺。

夢是反的,這個也有道理,因為夢是釋放。比如夢到一件不想發生害怕發生的事,之所以在夢裡發生,也算是某種預發生,也就是給自己不要那麼多壓力。

有的夢很好解析,比如想念朋友了,然後就在夢裡見到了。

而有的就比較曲折,反發生。

還有的呢,看似毫無關聯,然後通過一層層解析,也能知道原來如此。

弗洛伊德說,夢是願望的達成。這個比較好理解。也確認很多如此,比較典型常見的,如果吃了太閒的食品,往往會能力喝水。再一個,很多兒童時期都會有的,夢裡找廁所,也是由身體引發的夢,為什麼會能到這些呢?因為一種生理機制的需要。

人肯定不只是因為生理而做夢,很多時候會因為心理壓力或者其他而做夢,這類的夢,有的也是比較直白的,有的就……彷彿像像真實心理一樣,遮遮掩掩,不願露出本相。

也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夢都能夠一點一點的理清解析完整。也有很多夢根本都不會記得發生過。

好像很多年前,有個新聞說,有人執迷解一道數學題,白天天天思考天天驗算,結果還是解決不了,最後,有次做夢的時候解答出來。

《盜夢空間》也都知道,人的夢境,確實也有幾層,所謂的夢中夢,相信很多也都做過。

有意思的是,控夢,雖然我們夢裡應該大多數都是在逃,又逃不掉(這個時候太多數是因為腳被壓住了啊,麻木了啊,之類的,當然並不排除真的有鬼壓床( ¨̮ ))。但其實人真的也可以操控夢的。當然首先你得知道自己是在“夢”裡面,然後你可以想象並且相信你可以飛之類的,確實可行。

有的夢也或許是預兆,我也有過晚上夢裡發生的事,第二天真的也就那麼發生了😣,就算只是比較特例的巧合,也還是願意相信真的冥冥之中有些我們所不知道的…

畢竟,

就像有句電影臺詞,大意是

“你根本都不知道你不知道些什麼”


用戶271971608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人生如夢,一切皆空。而夢境則是夢境中的幻境更加使人迷惑迷茫。夢境有好多原因而形成,第一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產生,因為心裡有好多執念,那些煩惱心事時時掛在心頭,所以到了夜裡就會在腦海裡產生幻覺幻境。第二個原因:託夢有些無形眾生,來影響我們大腦磁場,或有靈體給人暗示,或有人迷人神魄。

無論什麼原因引起來的夢境,皆因執著於虛幻幻境所致,所以說人生如過眼雲煙,不著一切相,不執著於愚痴妄想才脫離苦海。





般若悟道


可以參看前期發過的一篇文章《夢是經過了包裝的過去和未來》。

人在睡覺的時候是放鬆的狀態,眼耳鼻舌身與外界的構建暫時切斷,此時內在的潛意識開始發揮作用,前期積存在大腦中的信息片段,再次組合包裝,像放電影一樣再次展示給你看,就形成了夢境。

有的夢是有預兆性的,剛好昨天看到一個新聞報道,截屏下來。


為什麼會這樣呢?熟睡的狀態是人體特別放鬆的狀態,大腦處於騰空的無意識,人體就像是個極其敏感的儀器,開始接收周邊的信號。如果以此時此刻為起點,前面所發生和經歷的事為陽,未來還沒有發生和即將發生的事情為陰,陰陽有著準確的對應關係,看似偶然的發生,實則背後是大道的必然。

多結善緣的人,心態的平和與平穩的時間就會相對多些,身心就容易處在放鬆的狀態,更接近人的本真本性,內在的靈敏度就越高。

“天道無親,恆與善人”,大行德廣厚德載物,人積累的善因子越多,德行就會兌現成為自己想要一切。“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而且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報給自己。

這是大道規律決定的,它把控著人道小規律,他的排序依次是:“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大為最大。

夢境屬於人道,裡面所包含的陰陽五行是小規律,跳出夢境看夢境,從屬於大道規律。


漢字在人間


【恍惚神魂飛,驚起空嘆息——弗洛伊德關於做夢的解釋】

有個劇作家,一次在他的一個劇本初次上演之時,因過於疲勞,剛一啟幕就睡著了;他在睡夢中,看完了全劇,還博得到了觀眾不斷的掌聲,由此而心滿意足。

可是,當他再次聽到雷嗚般的掌聲之時,卻醒了過來;這時,從舞臺上傳來的卻是劇中人最初的幾句臺詞——原來,演出才剛剛開始呢,這位劇作家只是睡了幾秒鐘。

杜頠在《夢賦》裡寫道:

“常倏忽而往來,竟不由乎道路。”

這就是夢境在時空知覺上的特點,在時間上沒有年歲之隔,空間上也可以“不由乎道路”。

在夢境裡,不僅是時空上的限制消失了,而且還能夠“耳目未經涉,皆能及之”,想象的“蒙太奇”可以無限制地組接;英國作家普里斯特萊在《夢》一文裡,很抒情地寫道:

“在午夜與早餐之間的任何時刻裡,我都可以在那兒風馳電掣般地旅遊。所以,夢境生活雖然在許多方面使人感到離奇、迷惑和不滿足,卻也自有它的長處。”

夢境雖然是經常會離奇得令人迷惑,但,弗洛伊德在1900年出版了一本書,叫作《夢的解析》(又譯《釋夢》),書中說,“夢主要是用形象思維”,也即“象徵”,“構成一種情景”;當我們讀過該書以後,卻還知道了“夢的運作”、原來也是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其中的“規律”還是妙不可言的。

該書第六章的題目,就是“夢的運作”——他把夢的“改裝”籠統地稱為“夢的運作”;在這一章裡,他不再使用“第一個心理步驟”和“第二個心理步驟”的提法,而是換稱為“夢的內容”與“夢思”,亦換稱為“夢的顯意”與“夢的隱意”。

先看一個夢例:

有個男人夢見自己被困在沙漠裡,渴得快要死了;他在恍惚中,看到遠處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一個女人,她能夠給自己水喝,可自己就是走不近這個女人。

這個男人在上床之前就感到了相當口渴,口渴的生理狀況刺激了這個夢的發生;然而,他於潛意識裡也透露出了一個較不明顯的細節,他總是走不近這個女人。

從夢的“顯意”來看,他僅想得到水喝,而從“隱意”上分析,他真正需要的並不是水——這個夢的含意其實是,“他追求一個女人,毫無結果,而她掌握著他生命裡不可缺少的某個東西”。(引自美國約瑟夫·洛斯奈著的《精神分析入門》)

弗洛伊德指出,通常作過夢後,我們能夠回憶起來的都是外顯了的內容;而夢的真實意義,則在於夢的“隱意”。

夢的外顯材料的來源,弗洛伊德認為有這樣三個方面。

首先,它們來自於近期的經歷;“我往往在解析夢時,先問清作夢的前一天內發生了什麼事,而嘗試在這裡找出一些端倪。就大部分個案而言,這的確是一條捷徑。”

這是個不說自明的道理,中午接到了一個久未謀面的好友電話,晚上就有可能會夢到和他一同去遊玩;白天裡與老婆吵了架,老婆還提出了離婚呢,晚上也難免會夢到、她又與昔日的男友舊情復燃了。

其次,它們來自兒時的經驗,“那些在醒覺狀態下所不復記憶的兒時經驗可以重現於夢中”;弗洛伊德在析夢之時,很重視童年經歷對夢的影響。

例如,有一個三十多歲的醫生,從小到現在經常會夢到一隻黃色的獅子;獅子栩栩如生,他甚至可以清楚地描繪出來,就是不明白為何老是會夢到它。

經過弗洛伊德的提示,終於真相大白,原來,他的家中確實有一個用瓷器做的黃獅子;母親告訴他,這是他在童年時最喜歡的玩具,可他已經沒有了印象。

最後,它們也來自肉體的知覺,“無疑地,來自身體內部的主要夢刺激是包括了全身性的肉體知覺……”。

當我們橫躺在床上、把腳伸出床沿之時,就有可能夢見自己站在嚇人的懸崖邊上,或是將從什麼很高的地方摔下來;頭部如果偶然地壓在枕頭下呢,也可能會夢到正被一塊巨石壓著;毯子從床上滑落,則可能夢到自己正在赤裸著行走,或者掉到了冰冷的水中。

弗洛伊德又認為,僅有構成夢的內容的外顯材料,尚且不足以形成夢境的,是夢者無意識中的慾望、情緒,亦即夢的“隱意”,促使那些經驗材料拼合成夢、亦即拼合成夢的外顯內容。

依據弗洛伊德的研究,潛意識裡的慾望、情緒,如何把“隱意變成顯夢”,可以有四個方法或四個基本過程,它們分別是:

第一、凝縮作用。

也就是把生活裡多個形象的特徵,揉合在一塊兒,表達一個“隱意”。

例如,有個人在夢中,站在一間屋子裡的客廳裡,他看見沙發上坐著一位老人。

這位老人也很奇怪,看他的臉孔是自己的父親,卻留著夢者的小學教師的鬍子,而事實上,父親是無須的;他還穿著軍裝,而夢者的父親其實只是一個小商人。

夢中的老人就是由父親、小學教師、軍官等三個人物凝縮而成的,表示了“權威”的含意。

夢中的客廳也很奇怪呢,它明明就是自己家裡的客廳,卻裝上了女朋友的新戀人、他家裡的那兩扇西班牙式的窗子,而這位老人所坐的沙發,也還是女朋友家裡所有的。

夢中的客廳由三個部分組成,原來這三個地方,也都曾經是他的傷心之地——夢中的“客廳”,也就成為了“傷心”的代號。

這樣說來,當一個人醒覺以後、記錄下他剛做過的夢,可能會顯得簡單一些,而釋夢者對於夢的“隱意”的闡釋,就要豐富得多。

第二、轉移作用。

也就是把夢境的“隱意”部分或自己的真實動機,放置到不為人所注意的邊緣,只被當作了無關緊要的部分。

例如,上文舉過的那個困在沙漠中的男子,他夢中所迫切需要的其實並不是水;正如一個學者所作的比喻,夢的轉移作用“就象一個害羞的借錢者,他先和有錢人東拉西扯地說好多話,然後就順口地捎帶說起借錢的事”。

當一個人還是個童孩的時候,表達慾望也真是爽直得很;他想喝水,嘴裡便會說“水、水、水”,他想撒尿,便會夢到了一個撒尿的地方。

而年齡變大了,心思也就逐漸地變得彎彎曲曲了,於是麻煩也到來了——夢的真實含意(也即“夢的隱意”),也就變得曲曲彎彎了,往往需要專業人士的分析。

第三、夢的特殊表現力——視覺化。

也就是夢境把“隱意”(或“夢思”)表現為視覺形象的能力;弗洛伊德指出,“為了用視覺表現出夢思來,夢的運作不惜利用各種它所能把握的方法——不管在清醒的時候,他本人認為是合法或不合法”。

有一個剛入學的大學生,在一個夜裡,夢到了自己走進一幢很黑暗的房子裡;他猛地端起了槍關槍,一陣掃射,他又轉身走出了房子,點上一支菸,然後拿出一個手榴彈,向後甩去,房子在身後立刻倒塌了。

這時,他忽然意識到了,自己的課本也還落在房子裡,一起炸沒了;但轉念一想,沒了課本也無所謂的。

夢中的“房子”代表學校,夢到課本也沒有了,是因為他想到了課本上的東西,還沒有背下來呢,而期末考試就要來了,他有一個考不過關的擔心;可是,學校都已不存在了,還用得著考試嗎?

所以,他也就無所謂了;於是便到街上閒逛去了——轉進了一個小巷,有個老師傅在炸油條,還挺有意思的呢。

這個夢的外顯材料的來源,是他剛看過一部戰鬥片;在夢境中,他把一種“情緒”轉化成了畫面。

對於學校生活的厭煩情緒,就是這個夢的隱意。

第四、潤飾作用。

也就是把夢境裡從表面上看起來互不連貫的材料,發展成某種統一的、連貫的東西;一如弗洛伊德所說的,“把供給的材料模塑成一些象白日夢的東西”。

潤飾在發揮作用的時候,只是把夢境呈現的種種形象與情節,聯貫了起來,呈現出一種表面的統一和流暢,但充其量只有一個協調的外表而已。

因為不會顧及到所呈現的種種形象、情節的意義和次序,所以,也就導致了夢的顯像與隱意之間的相違;但,潤飾的連貫作用,又會使得人在夢中,感到一切都是順理順章的,從而促成這個夢還能夠延續下去。

只有到了夢醒時分,咱們才會發覺了其中一些情節,原來卻是荒謬絕倫的。

這裡的“潤飾”似與“掩飾”相通,總是隱藏了潛意識中的一些東西,使得慾望的表達變得曲折——既為了使得夢境的“顯意”,能夠通得過意識中那個“檢查官”的檢查,卻也因而使得夢者自己很難明白夢境的“隱意”。

我們很多人平常也都意識到了,一個人所做的夢,往往是“另有含意”的。

而弗洛伊德很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在夢的“顯意”與“隱意”之間,建立起了有跡可尋的關係;而當我們突然領悟到了“顯意”背後的“隱意”之時,往往會發生一種“恍惚神魂飛,驚起空嘆息”的感受。


啞者或已成翁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潛意識慾望的滿足,人在清醒的狀態中可以有效地壓抑潛意識,使那些違背道德習俗的慾望不能為所欲為。

這個觀點我並不贊同。因為它有明顯的侷限性。

比如意想。意想的畫面往往比夢更脫離常規。而意想是在清醒狀態下的意識。為何沒有被壓制呢?

我以為弗洛伊德是被後天“道德”迷惑了眼睛。所以說夢是潛意識慾望的滿足。

而我的觀點是夢這種意識的產生和任何其他意識的產生是同理的。都是當下前意識潛意識的作用。夢不是潛意識的滿足。從驅動角度講,任何意識都是對潛意識的滿足。夢在這方面一點也不特殊。大家細細去體會。

前面的章節中,我說過意識時刻存在。夢只是睡眠狀態下的意識活動。那麼該如何理解夢這種意識的。很明顯。應該這樣去理解。

和清晰狀態下的意識對比,夢更活躍,夢更離奇。這是潛意識提取內容自由的表現。就是說人在睡眠狀態下,很放鬆,像散步,這時候眼睛是自由的。你腦中出現諸多事物的概率,比你在清晰狀態下多的多。可能你不容易理解,為什麼閉著眼睛反而眼睛是自由的呢?

是這樣的,人的大腦是左右半球。左右眼視神經是交叉在大腦中的。當外界刺激眼睛,成像在視網膜上時候,你的大腦是專注這些東西的。所以是不“自由的。”

可以這樣說,人在清晰狀態下,視眼受周圍環境所束縛。就是你看到馬路的時候,你是專注馬路的。你看電腦的時候,你是專注電腦的。所以一個一個物件,事件組合起來就像一張網,網住你的意識。它在一定的規矩內。

而人在睡眠狀態下,這種束縛意識的網,突然開了一個大口子。但要記住,這個時候,人不是糊塗的。人的意識是清晰的。很多時候,他潛意識中知道,自己在做夢。所以夢具有活躍下,奇特性,但夢中的人,也多不是為所欲為型。只是它的行為必然也更自由。從這個角度講,是意識的釋放,壓力的釋放。可以視為對於主體的滿足。但夢的形成機理,本不是為主體的滿足因為清晰狀態下,人的意識也為主體的滿足服務。和睡眠狀態下,沒有本質區別!如果你認為有,你告訴我本質區別是什麼?這是很很重要的。

很多夢裡,甚至會比現實更壓抑。如果夢都是潛意識的滿足,這一大類夢該如何解釋?

你不能說,人在沒有能力實現願望的情況下,在夢中以更殘酷的環境來壓抑自己。也是一種對自己的保護,是對潛意識的滿足。這種解釋就很牽強。

佛洛依德關於夢的解析,有很多我們可以學習的。但同樣他的解析談不上客觀性。我這樣說,大家應該同意。同樣,我現在這樣解析,也談不上客觀。可是我有一個基本的哲學理念。

即此意識和彼意識無差別。意識的內容,只在於動機和驅力。

你會發現小孩會餓了哭,痛了叫,隨地撒尿等。也就是說他沒有壓抑自己的慾望感。而成年人會考慮情況。這就是我說的“道德規則。“小孩在沒有建立規則之前他是不會的。

在這裡我要提醒的一個觀點是:正常人人人可以做夢,人人有夢。這一點其實我在第12章已經說過了。

正常人的意識是時刻存在的,自然也包括睡眠時的夢。

關於夢,我相信很多人認為很神奇。夢裡世界是很特殊的,五彩繽紛的。有正常生活場景,也有千奇百怪的情景。但是你會發現一點,那就是所有的東西一定是能在現實世界中找到原形的。

比如說你可能會夢到被人用刀把你殺死了。但你是幾乎不會夢到別人用頭髮或者棉花棒把你殺死了。

學過幾天哲學人都知道,物質決定意識。這一點很重要,我本應該在前幾章就提醒大家。這一點說明所有的意識都來源於現實世界。也就是說我們記憶裡的東西,哪怕是經過我們在大腦中改造過得東西,也一定能在現實世界找到原形。

在這裡我還要論述一個問題。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很抱歉,我現在才正視這個問題。那就是意識的問題。不討論這個問題很多問題就說不清。前面的章節有提起過。

我們說意識是人的意識。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意識的客觀存在的。這是我們學哲學時候就知道的。

問題是:你如何判斷意識存在??

舉個例子來說明:你做了一個夢,有快眼運動,吃早點時候你也能大概回憶起做的夢。我們可以說你夢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可是同一個人,也做了夢,可是自己一點也沒有覺察。旁觀者只是看到他有快眼運動。這時候,我們說他夢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對嗎??這就是問題。

因為是人或動物的意識,必須是客觀體【人或動物】感覺到了,才是我們一般所說的意識。可是有一些意識客觀體感覺不到,那麼這時候我們說人的意識的存在的,是正確的嗎?

我的答案:這樣說是正確的。昏迷狀態,夢……等意識客觀主體【人或動物】體驗不到,不能就說沒有。

同時這也是我意識理論的基石。

理論:正常人或動物的意識是時刻存在的,不管出於那個意識狀態,主要生命體徵存在,意識就存在。部分植物人也是。

還記得最新發現的“屏狀核”刺激嗎?這一瞬間你喪失了意識,下一瞬間你又恢復了意識。研究者第一次實現了用電擊大腦單獨區域屏狀核的方式將意識關閉。一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已經探測了人類大腦的每一個角落,用電流刺激它甚至將其置於暫時不工作的狀態等方式,探索大腦的功能。除了這一次,他們到目前為止從來都沒能成功關閉過意識。

我在前面就問我自己,刺激屏狀核時人的意識還存在嗎??

顯然你無法通過被測試者知道。腦成像圖呢?肯定有腦成像圖。

腦成像有圖等於有意識嗎??顯然是不能的。

在我想來,人死後腦細胞不會立刻死亡。也就是說腦成像會有點滴的反應。這時候意識存在嗎?

再想想掃描蜜蜂,螞蟻這樣的生物,腦成像圖是咋樣的。會有意識嗎??

這是三個致命的問題。

首先正常的生命體意識是時刻存在的。蜜蜂和螞蟻的意識層次只在感覺。這是我的劃分。所以只要它活著,這樣的“感覺”意識就存在。這是我的理論。

人剛剛死亡後,腦細胞沒有立刻死亡,腦成像有,是沒有意識。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判斷人死亡的根本是腦幹死亡。而意識的產生,是大腦神經元複雜協作的結果。即使是最低級的“感覺”意識,也需要這樣。而腦幹死亡協作停止,何來意識。

而上面關於刺激“屏狀核”意識被關掉,意識存在嗎? 顯然是存在的。

還記得我理論中的潛意識定義嗎?潛意識:潛意識即記憶的全部和記憶的交集創造。

現代研究發現,人在做夢的時候大腦是很活躍的,比清醒時都活躍。那麼我就問了,為什麼是這樣呢?你是如何認為的。

我的答案是:睡覺做夢時,人受到的外界刺激少。

你應該這樣理解這句話。像我上面說的,人在清醒狀態下,看到的,聽到的,觸覺到得……都是一個個座標,連接成一個網。這張網反射回你的大腦,他限制了你的意識跳躍。

而人在睡覺狀態下,眼睛看不到了,有很大一部分刺激就消失了。也就是說這張限制你的網缺少了很多很多,就像開了一個自由的口子。所以當下前意識可以提取的潛意識範圍就更廣了。所以你的大腦就更活躍了。就更能脫離常規現實了。

我不知道這樣解釋你是否理解了,但我就是這樣思考的。

意識下有意識,夢下有夢。說的是不斷會有潛意識成為前意識。成為前意識的潛意識又會去提取出別的潛意識。而睡眠時,這種潛意識成為前意識的跳躍要比人在清醒時跳躍大,範圍廣,所以大腦就更活躍了。我希望這樣解釋你可以更好的理解。

我們經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是對的。當下和當前的意識為前意識。所以會以當前所見所聞所想為前意識來進行夢的內容。

還有一些人認為夢是神秘的,是上帝為我們打開的一扇窗戶,可以預測未來。。

對於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我認為說預測不如說指導。因為夢根本沒有預測功能,但是據有指導功能。預測和指導是兩個概念,說夢指導意義更加準確。

雖然有大量的文獻,文章說某某夢見什麼,然後就發生了他所夢的事情。但是我要說的這是指導,不是預測。我在上面已經說了,當前所見所聞所想為前意識成為夢的內容,和不斷刺激提取更多內容的條件。於是就產生了事情的演化。之所以夢中的慾望能比較清醒時更加得到釋放和滿足,是因為體驗者潛意識裡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的羞恥和愧疚之類的感情降低。而且由於受限制少,提取刺激的範圍更廣,所以夢境才是那麼奇特,不尋常。

那可能你想問,那為什麼他夢見的那個事情,就發生了呢。很簡單,夢來源顯示世界,他所夢到得東西,他知道或瞭解。而他所夢到事情實現了,是事情本來的發展。

他兒子一年沒有回來了,他夢見兒子回來了,結果真的回來的。這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用數學理論來講這是概率問題。類似這樣的事情太多。比如車撞了,水淹死了,兒子要結婚了,媳婦生了個大胖小子,和某某發生了性愛等等都是。

千萬,一億元得大獎彩票難不難中,但是還有有人中了。但更多的人夢到親人回來了,第二天卻沒有等到親人。各位這就是了,夢具有指導意義。不代表預測意義。

雖然用數學理論來機械的說,我認為有點不合理。因為夢是據有現實基礎的。據有現實演化機制的。所以夢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夢的長度長短不一,可能只有幾秒鐘,也可能長達20-30分鐘。在REM睡眠期間被喚醒的人更容易記得他們的夢。人類平均每晚有3-5個夢,有的人會高達20個。然而,大部分的夢都會立即或者在短時間內被遺忘掉。隨著睡眠進入後半夜,夢會變得更長一些。在一個夜晚8小時的完整睡眠中,大部分的夢發生在通常為2小時的REM睡眠中。

在現代,夢被認為是與潛意識溝通的管道。夢可以有各種不同的主題,包括恐懼、興奮、魔法、抑鬱、冒險,或者是性。夢中發生的事件並不受做夢者的控制,除非是處於清明夢中,做夢者會擁有自我意識。有時候,夢會讓人產生創造力,或者給予人靈感。最著名的故事之一是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宣稱夢見一條銜尾蛇,而悟出苯環的分子結構。

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時代,人們對夢的含義有各種不同的看法。目前獲得的最早關於夢的記錄材料,是大約5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的一塊粘土板。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人們相信夢是來自亡者的占卜信息,可以預言未來。有一些文化會進行孵夢儀式,希望能夠產生有預言能力的夢。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創立了精神分析學,在1900年代早期的許多著作中闡述了夢的理論和解釋。他將夢解釋為人們深處的慾望和焦慮的表現,通常會和被壓抑的童年記憶或者慾望有關。在《夢的解析》(1899)中,弗洛伊德發展了一套解釋夢的心理技術,設計了許多規則來解釋夢中出現的符號和主題。

卡爾·榮格反對弗洛伊德的許多理論。榮格擴充了弗洛伊德關於夢和做夢者無意識慾望相關的想法。他將夢描述成給予做夢者的訊息,可以幫助做夢者自我改善。他相信夢是在向做夢者揭示他們感情或者信仰上的問題和恐懼。

榮格寫到,重複出現的夢境意在反覆地吸引注意,表示做夢者忽視了夢中的某個主題。他相信這些夢中的符號和圖像出現在所有的夢中。榮格相信在白日形成的記憶在夢裡也很重要,這些記憶在無意識中形成了印象,需要在自我(ego)休息時處理。無意識的頭腦會以夢的形式重現這些過去的片段,榮格將其稱為“白日的殘留”。榮格還認為夢並不是純粹獨立的,所有的夢都是一張“心理因素的巨網”的一部分。

弗裡茨·皮爾斯將他的夢的理論作為格式塔療法的核心。夢被看做自身裡面被忽視、拒絕或者壓制的部分的投射,榮格聲稱,可以將夢中出現的每個人看作是做夢者自己的一部分,稱作夢的主觀方式。皮爾斯擴展了這種觀點,認為甚至夢中無生命的物體也代表做夢者的一部分。所以,做夢者被要求想象自己是夢中的物體,然後描述它,以便了解該物體的特質和做夢者的人格如何關聯。

相比兩者的理論,我個人觀點是榮格的更接近真相。意識是時刻存在的,夢是意識的一種。在我看來,通常意義上,夢中的自己更“真實”,但夢中的自己,依然受社會規則,道德約束。

比如你夢到自己偷東西,你會意識到可能被抓。這與在現實中是相同的。而且夢是具有力量的,也具有真實性的。我這樣說是因為夢具有指導意義,而且可以反作用於人體。

比如一個年輕小夥子,會在夢中與喜歡的明星或愛人發生關係,在身體上的表現是遺精,而且感覺確實好像是發生了關係。

還有一點要強調的是,除了人類以外,其他很多動物可能也有REM睡眠和做夢的能力。科學研究表明,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會經歷REM睡眠。REM睡眠的時間長短隨物種不同:海豚的REM時間較短,人類的水平中等,而犰狳和北美負鼠的時間屬於最長之列。

在對猴子、狗、貓、大鼠、象和鼩鼱的研究中都觀察到了夢。鳥類和爬行類也有做夢的跡象。睡眠和夢的問題相互交織,科學家對於動物的夢的研究表明,它們的功能至今為止尚不清楚。然而,睡眠的作用正在漸漸清晰,例如,對大鼠或其他實驗動物的睡眠剝奪,會導致生理指標的惡化和真實組織的損壞。

有的科學家認為,人類做夢應該和所有羊膜動物有同樣的理由。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夢應該能滿足某種生物學上得需求,能夠在自然選擇中獲得某種好處,或者至少對於其生存適應沒有負作用。

2000年,Antti Revonsuo,芬蘭圖爾庫大學的教授,認為在過去,夢可以通過展示危險事件的刺激以幫助人類準備認出和避免危險。這個理論稱為威脅-刺激理論。Tsoukalas (2012) 認為夢和掠食性動物出現導致的激活圖樣有關,這在REM睡眠的控制機制中仍然非常明顯。

而且有一點,我自己認為非常重要,因為上面我說了,潛意識是所有記憶的合集。而夢中提取潛意識更加活躍,這就是說夢通常是長期記憶的激活。

從上述幾個角度來講,夢具有一定的生理意義。調節身體所需【比如需要性愛時候,比如口渴的時候,比如發燒的時候】,鞏固記憶,調節情緒等,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還有一種夢,我提一下,叫清醒夢。我自己就有過類似的夢。清醒夢意思是在夢中可以保持清醒。有些人在做夢時會突然醒覺到自己正在做夢,當他知道自己在做夢時,他便可以控制自己的夢境,這便是清醒夢了。

在清醒夢中,你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行動,也可以任意控制夢境的內容,甚至夢中的其它人也完全由你來控制。但是清醒夢並不要求一定要能夠控制夢中物體。只要知道自己在做夢就稱為清醒夢。清醒夢的發生經過了科學確認。

但我們應該更關注不清晰的夢。不清晰夢,是你自己不清楚。但潛意識中,很有可能是察覺的。這點別的理論沒有涉及。我認為很重要。

夢為何那麼奇特,其實和記憶提取非常有關,我在上面已經提到了。這裡再做補充說明。舉一個例子,你非常熟悉一條路,這條路上的每戶人家,都熟悉。在夢裡,但其實無論你再熟悉,你在這條路上行駛的時候,你不會一一再現這條路上的每戶人家。因為你不是真實的在路上,如果你是真實的在路上,每次路過一戶人家,你會說這是誰家。現實世界刺激,是一個導引。讓你不偏離意識的導引。可是你在夢中,意識無法那樣集中,意識缺乏了這種導引。

意識很容易躍遷。比如看到某一物體,看到一個動物,就想到了自己養過的動物,當你相當了的時候,你就可能出現在一個山上,而不是在公路上了。就是前意識這樣提潛意識。夢中這種提前方式,就是你夢奇特,離奇的最好的解釋。當然你還要知道,有一種意識叫想象。這種的提取方式,加上想象,加上更自由的跳躍,和潛意識清楚夢是和現實不同的。那麼夢中的自己,就可以突破現實的一些規矩和規律。這就是夢,就是夢這種意識的真實的產生和情況。由此可以這樣說,夢是意識的放鬆,夢是意識的飛翔。對於人來說,是一種調節,是一種釋壓。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一晚上,一個人可以做好幾個夢,有的甚至高達20多個。

如果用弗洛伊德的夢是潛意識的滿足,那一晚上,這滿足量是不是有點大?一個月的量,就更大了。你自己再思考一下。

所以心理學家,應該轉變思路。意識和意識沒有區別,意識的內容,在於環境和驅力。夢這種意識的出現,首先與其他意識等同。內容和形式上的奇特,應該記憶提取,環境刺激等於清晰狀態不同,而做出合理解釋。我覺得這樣才客觀。

摘自獨立學者,科普作家,國學起名師靈遁者心理學科普書籍《探索生命》


靈遁者國學智慧


夢有三種情形。一是日思夜夢,二是身體反應。飢時夢食,多美味感。脹肚夢食,無味反胃。其餘略敘。三是無緣無故,不著邊際的夢。新故親人託夢,屬於玄學之靈應現象,民間傳統十分重視,兒女多依夢中情形做各種還願事項。

有一夢象,現請滿口科學有智的人解釋:2002年4月(或5月),村裡一好友突然於某日上午在田間草棚服農藥自盡,其親屬為其理後事後,發現其生前經常戴的金手指找不著,是夜其妻夢見亡夫回家,數語後即說,你的白天在找的手指,放在櫃裡我經常穿的白襯衣上口袋裡。天明其妻依語找尋,手指果然在那。此事為亡友胞弟親口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