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5G技術與美國的5G技術,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中國涉及5G企業主要有華為,中興,大唐電信。

美國主要涉及5G企業有高通,思科,英特爾

華為的5G技術與美國的5G技術,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5G標準共有三場景:eMBB、mMTC、URLLC!

華為在eMBB場景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一標準制定權,而高通獲得三分之二。華為本來可以獲得三分之二標準制定權,華為在沒用聯想和其子公司摩托羅拉參與情況下,華為零下高通一票,但聯想為了獲得高通芯片首發權而帶著摩托羅拉投票高通,使華為一票之差輸給高通。那三分之一制定權是華為大幅度領先高通情況下聯想投票華為,可以說是順水人情,無關緊要。但高通依然把驍龍芯片首發權給小米,沒有給聯想。因此中國品牌手機以後每年都要給高通專利費。華為和高通之間是專利互相授權關係,高通沒有生產手機,所以高通給華為專利費很少。

華為的5G技術與美國的5G技術,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華為的5G技術與美國的5G技術,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在5G核心專利上

各家企業都貢獻自己專利並被採納。華為貢獻了17%專利技術給5G技術。是目前以企業為單位貢獻專利最多企業。其中,華為,中興,思科,愛立信,高通,三星,大唐電信等都是5G技術核心專利貢獻企業。

華為的5G技術與美國的5G技術,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在5G標準的制定中,嚴格來講沒有輸贏一說

Polar碼也不是華為獨家的,華為只是在Polar碼研究上處於領先,擁有較多專利,可以更快的在此基礎上推出商用產品;另一方面,華為Polar碼的勝出,打破了歐美企業在通信技術上的壟斷,為中國在後續的5G標準中爭取了更多的話語權。

華為的5G技術與美國的5G技術,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現階段就是商用方面的競爭了,高通是基礎通信(CDMA,3/4G)核心專利持有者,華為作為後來者自然比不了,不過華為已在5G專利上佔優;高通以“躺賺”專利授權費+驍龍芯片銷售攫取了鉅額的利潤,但在基站製造方面卻沒有建樹,而華為通過數十年的基站設計製造能力,實力一流;華為的基站突出世界範圍內的性價比,截止目前華為已經獲得25份5G商業合同,而且5G基站發貨數超1萬個。再以5G基帶為例:2016年高通一代5G基帶X50,華為balong5000發佈且商用(巴展24日推出搭載balong的5G手機),高通二代5G基帶X55發佈,不過年底才能商用。

華為的5G技術與美國的5G技術,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各位看官有何看法?你們認為誰能更勝一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