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鄭出土的十大國寶之一,差一點被老蔣空運到臺灣

提及青銅器,河南出土的司(後)母戊鼎以"重量"而著稱,湖南出土的四羊方尊以"精美"而聞名,均為中國古代青銅器中的珍品。而在這兩件"國之重器",還有許多青銅器也同樣具有十分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堪稱"國寶",比如說這件出土於河南新鄭的蓮鶴方壺。

作為河南省博物院的"鎮館之寶",蓮鶴方壺因構思精巧、造型別致、工藝精湛等原因在中國青銅器鑄造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尤其是壺蓋上的一蓮一鶴的巧妙搭配——蓮花盛開,鶴立花芯,令人拍手稱奇。

新鄭出土的十大國寶之一,差一點被老蔣空運到臺灣

蓮鶴方壺在1923年出土於鄭公大墓,是與一百多件青銅器一起被髮掘的。據瞭解,最早發現這個大墓的是一夥盜墓賊,卻被當地政府抓了個正著。其後,地方政府邀請許多專家學者一起來研究,最終決定對這個大墓進行發掘,由此,揭開了鄭公大墓的神秘面紗。

所謂鄭公,應該是鄭國國君子嬰的葬地。歷史記載,子嬰是鄭莊公之子,本名為姬嬰。鄭莊公為鄭國的第三任國君,也是春秋初期最著名的霸主。利用周天子賦予的處理政務的機會,鄭國相繼兼併了周邊許多小國的土地。

新鄭出土的十大國寶之一,差一點被老蔣空運到臺灣

更有甚者,由於周天子將一半政務交給虢公打理,鄭莊公還與周天子起了衝突,最終定下了"周鄭交相質"的約定——即周天子和鄭國相互交換質子。可以說,周天子的權威受到嚴重削弱,鄭莊公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

然而,當鄭莊公死後,留下的四個兒子和輔政大臣卻把鄭國搞的一片混亂。你殺我、我殺他,鄭國的國君變換頻繁。子嬰是鄭莊公第四個兒子,是同行兄弟中第三個坐上國君寶座的人,但卻又被他的各個鄭厲公所取代。

作為春秋初期與周王室關係最密切的諸侯國,自然保留著許多周王室賞賜的青銅禮器,鼎、壺、尊等不一而足。而正是在發掘鄭公大墓的基礎上,才有了河南博物院。

新鄭出土的十大國寶之一,差一點被老蔣空運到臺灣

實際上,蓮鶴方壺應該是一對。1949年國民黨從大陸撤退時,曾電令將河南省的眾多文物借道重慶飛機場空運至臺灣,其中就有蓮鶴方壺。不過,在飛機即將起飛的緊急關頭,一支部隊突然趕到,搶救下這一批寶貴文物,其具體過程至今仍不得而知。

後來,新中國成立後,河南省的專家到重慶將這批文物啟封。當時,保存完好的一隻蓮鶴方壺被運至河南博物院珍藏,另一隻相對殘缺的則重新起了一個名字——立鶴方壺,現藏於故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