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名、字、號有什麼區別?

一代球痞


"姓,人所生也"(《說文》),姓字從女從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緣關係,清楚地說明了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姓祖先的子孫,正是母系氏族社會每一血緣關係人群的標記。姓發展到以父系計算血緣關係以後,姓也就轉變為父系血緣關係。

姓與氏有關聯但又有區別,姓表血統,氏則表職官、表居地、表職業等。同一姓可以衍分許多氏。今日的姓大多來自古代的氏。我國一些主要姓氏已有4000年的歷史了。上古時代的原始氏族,人們就有姓了。當時社會氏族以母系為中心,帝王都以女傍為姓,比如神農姓姜,黃帝姓姬,虞舜姓姚等都是非常古老的姓。歷史上明確記載姓氏是從周代開始,繁衍至今,目前我國的姓氏大約有3000個左右。而見於歷史文獻的姓有6363個,明代的《千家姓》,收集了1968個姓。

氏的本義為“支"、“歧”、“所以別子孫所出也"。由於同姓者越來越多,為了區別家族間的地位、出身,便產生了氏。氏的來源主要有爵號,如王、侯; 有國號,如殷、夏、齊、魯、周、楚、韓、趙、魏、吳等; 有官職,如司徒、司馬、司空、帥尉、師、史等; 有居住地,如西門、南郭、南宮、柳下、百里等; 有封地,如屈、解等; 有職業,如陶、巫、商、賈等; 有鮮明少數民族印跡的氏,如金、翦、薩、撒、慕容等。

姓氏原來只有貴族才有,一般百姓沒有姓氏。戰國以後,由於氏日益增多,起到了姓的作用,姓與氏合一,一般百姓也有了姓。至漢魏時,已是人人皆有姓了。

名,古時侯,名是出生三月或百日後才取的,取名極為慎重。三國時有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等等。名是社會個人的特稱,有按族譜輩分起的,如孔氏家族、朱元璋後人等; 有像《紅樓夢》中賈氏家族按偏旁論輩起名的。平民百姓則不是如此講究,隨意性較大。如今取名趨同問題很突出,據2015年我國人口統計,張偉有29.9萬,王偉有29.1萬,王芳有27.7萬,李娜25.9萬……在南方城市梓、軒、萱、欣、浩等名字近年來蜂擁而至,有的幼兒園一個小班同名的就有好幾個。其實按漢語選擇,餘地是很大的。

字,義本為孳,即生兒育女之義。“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名與字在意義上是相關合的,或意相近,或意相反,如孔丘字仲尼,仲為排行,"尼"為山名,與丘相應; 孟軻字子輿,“軻"“輿"皆與車有關;岳飛字鵬舉,鵬舉則飛; 毛澤東字潤之,有水則潤之; 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自然同義;唐寅字伯虎,伯為排行,寅虎同義; 盧柔字子剛,柔與剛相對;許洞字洞天,字上另加一字而已,還有一類是給名加"之"即為字的也很多。

號,是人的別稱,又叫別號。古時文人多有自己的別號,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王安石號半山,歐陽修號六一居士。鄭燮字克柔,號板橋道人,結果別號比名、字更出名,流傳更廣,世人多稱鄭板橋。


郭雄333




姓:

“姓”的早期概念:區別宗族血統。上古母系氏族社會,同姓代表這這些人來自同一家族部落,為同一血緣。因此,同姓之間不可通婚。

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媯、姚、姞(一說“妊”),都帶“女”旁,意即血緣。



氏:

氏的早期概念:代表官爵地旺,區別貴賤。先秦時,基本王室貴族宗親才有氏,來自封地和官爵等。如周武王的小兒子叔虞姓姬,他被封在唐國,因此他就以唐為氏,史稱“唐叔虞”。

氏來自官爵地旺,是榮譽,所以人們更習慣稱他人氏,以顯尊貴尊敬。古代封地會變動,不同的人或被封在同一地,他們就可能用同一氏。故同氏不同姓可以通婚。“姓氏”在秦朝合併。



名:

這最簡單,父母給幼兒取名,以便父母長輩稱呼。注意:原則上是長輩稱呼晚輩,成年後不可稱呼同輩人名,因為它是乳名。

曹操成年後,除了父叔外,誰敢喊他阿瞞?古時那是極不禮貌的。曹操年20多歲時,少時的死黨,開玩笑時偶爾還喊他阿瞞,這當然沒問題。



字:

男子成年後行弱冠禮,便會取字,即正式“名字”。意思是:不再是小孩了,要有個正式“名字”(稱呼)了。這個“字”才是今天我們所謂的“名”。

“字”是通用稱呼,用於同輩或長輩稱呼。老太傅馬日磾和喬玄,都稱年輕的曹操為孟德,顯親切。



號:

“號”是別稱,又叫“別號”,相當於今天的筆名。比如小編“上弦月”😂。一般讀書人才會有“號”,多為自取。因此,“號”往往反應一個人的喜好、性情、追求等,比如,五柳先生。

“號”往往能代表文人特質,自然常被外人稱呼。因此,號的實用性很強:供人稱呼;文章、書籍、字畫署名等等。



總結:

“姓”來自上古部落血緣;“氏”表官爵地旺,故常稱氏。隨著“氏”越來越多(子孫隨“氏”,“姓”為血緣很穩定),秦朝時姓氏合併,就是今天我們的姓氏。

“名”古時帶有少幼含義,故由長輩稱呼;“字”屬於成年後正式名字(相當於今天的名字);“號”則代表文人某些特質,相當於今天的筆名。


上弦月A


名字,名字,其實我們身份證上的名字其實都是我們的“字”,我們的名都不好意思說出來!

所謂名不正,言不順,我們的姓名到底怎麼回事,國人都應該瞭解一下。

【關於名字,我們我在另一個問答裡已經回答了,在此我重新附到本文之後,大家共享。】

今天我們來談談姓和氏。

姓,從女從生。顧名思義,就是女人生了孩子跟隨母親而有了姓。上古時期,仍然保留了母系社會的一些習慣和文化。母系社會時,由於知識水平限制,婚姻制度還沒有形成,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部落之間為了區分,形成以女性為中心的“姓”,說白了其實就是部落名稱。這是姓的最初來源。華夏族上古八大古姓,都是帶女字旁的,如姬、姜、姒、嬴、妘、媯、姚、妊,這都是母系社會部落留下的痕跡。

後來,以女性為中心的部落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蓋因技術進步,私有制產生,婚姻制度確立,部落人口開始以父親中心組成家庭,並四處散佈,雖然他們還是一個姓,一個部落,但是逐漸形成以父親為中心的氏族。這就是氏的產生。

臨近的氏族都是同一個部落,氏族有不同名稱,有以地名為氏族名號的,如周,韓,鄭。有以職業為氏族名號的如張,曹。有以分封為氏族名號的如王,侯,等等不一而足。春秋戰國時期,仍然分姓和氏,比如孔子姓子,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世逐漸不再區分姓氏,一律問您的姓氏是什麼啊?

至於咱們現在大部分人的姓,其實都是氏,來自父系,也有一些母系的姓也仍然保留下來,仍在使用,如上文講到的八大古姓。

至於號,說白了就是現在的“外號”,也叫諢號,綽號。一個人在社會上混,根據某人特點,個性,或者是混得有聲有色的總會有個外號,比如有的人叫“四眼”,一般是戴眼鏡的人。比如前段時間火的一塌糊塗的“龍哥”。所謂“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號不富”,說的就是你要是每個外號,可能你混得還不風生水起,好要努力呢。

不過古人的號,許多都是文人雅士給自己起的名號,是一種姓名雅文化,許多典籍裡都有記載,如蘇軾自號東坡居士,佛印的稱號為佛印禪師,可他還有個外號叫“禿驢”,這種正史就不記載了。

關於名字,附錄如下:

所謂名字,我們通常就覺得每個人都有名字再正常不過了,殊不知“名字,名字”是兩個意思,是既包含“名”也包含“字”的。名是名,字是字,不能混淆。據說名和字區分是從商朝開始的,商湯就是名履,字湯。古人貴族都有名有字(草民不算,他們連姓都沒有),比如李白,名白,字太白。又如曹操,名操,字孟德。

古人的名,其實就是“乳名”,也有叫小名的,是出生百日後,由父親起的名字。這個名,是專供長輩、街坊、親戚等來稱呼的,是在未成年是用以被稱呼或自稱的。這個乳名或小名起好後,還要報官府登記造冊,伴隨一生。等到20歲的時候,男子要行冠禮,要起一個表示成年的“字”,這個字的意義就是要走向社會了,要有一個名字供周圍人稱呼,不能稱呼原來的“名”,那個小名僅供父母長輩稱呼。

當代的中國,已經沒有名、字的區分了,就是連稱“名字”。不過,話說“禮失求諸野”,在鄉野農村,民風淳樸的地方,仍然保留著名是名,字是字的規則。比如,在農村,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會有個小名,小名各種叫法都有,通常只有一個字,比如“明”、“強”、“剛”、“得意”,還有很多是非常俗的名(注意:先秦的時候孩子小名也有很多很俗的名),比如我們熟知的狗剩,鐵蛋,招娣之類,女生叫嫚,二嫚,囡,甚至有的直接叫排行,什麼老三,十二等等等等。農村地區雖然沒有成人禮(冠禮)了。但是每個孩子上學前,都要有個學名,其實這個學名就是“字”。這是我國古老名字文化留下的文化痕跡,許多人不知道罷了。也就是說,論起來,我們身份證上的名字,都是姓+字,你的名是爹媽小時候叫的,那叫名。身份證上的那是字。

這一點和古人不同之處是,古人造冊登記是要登記“名”的,我們現在小時候的“名”並不會登記到正式文件中。不過我們在工作中經常要填表格,表格中出了姓名一格,還有一格是曾用“名”,這個就是指你小時候的“名”,哈哈,這個大家都很忌諱,絕對不會填的。

其實現在在都市中,也是有名有字的。每個小孩出生父母都會起個小名,現在用重字的很多,比如多多,蘭蘭,成成,按說就是一個字,重字我覺得就是暱稱,類似英語的Michael,暱稱為mike,顯得可愛。與過去不同的是,現在小孩在醫院出生,出院前辦理登記,就要給孩子起正式的“名字”,也即古人所稱的“字”,這個“字”要在戶口簿、身份證上正式登記造冊。但是,無論如何變化,我們名是名,字是字的文化仍然是保留了下來,這是令人欣慰的。此後,大家應該呼籲,每人把自己的“名”和“字”要進一步規範,政府也應該在文書、文件中正式區分名和字。不能我們擁有傳承,卻不得不到有司承認,那口口聲聲的繼承傳統又從何談起呢?


泳思歷山


中國的姓氏從古至今一直留傳。這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珍貴的遺產。它的重要性只有專家去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