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家的晚輩生了個小孩,起了個名字跟我的孩子撞名了,還死活不肯改,怎麼辦?

Vicky9972


我兒子的名字有個“鴻”子,他爸的一個堂哥名字也有個同音的字,字不同,爺爺奶奶不讓叫,辦了出生證了麼辦法,平常回他們老家爺爺奶奶把我們中間字去掉,叫倆字名字,其實一年見不了一次,這輩子感覺俺兒都不認識他這個堂大爺,就一個音同的字也不能教全名,無語。

俺閨女小名本來叫“小米”,她姑奶奶抱著孫女來看孩子,聽到人家也叫小米,好吧,趁早俺不叫了,主動改了小名,省的以後人家爺爺奶奶再不自在。

更巧的是,我跟我弟媳婦小名一樣,俺婆婆就一個叫大**,一個叫小**,聽的我那個彆扭,您不能直接叫全名?

所以為了省事,省心,還是給孩子娶個不容易重名的名字,俺老公和小叔子給仨孩子起名都不按老家輩分起了,省的帶著輩的名字起重了!


忘卻34219


跟你說個更氣人的,我女兒出生以後,取了一個“檬”字,我平時在朋友圈裡對她的稱呼就是檬姐,我一個高中同學,晚我一年生的孩子,她女兒出生以後,取了一個跟我女兒一模一樣的名字,除了姓不同,後面倆字都一樣,平時也在朋友圈檬檬的叫。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評論她了,再省事也不是這麼省法啊!氣得我直接把她刪了。


最尷尬的是,我們有共同的高中同學,別人都以為她喊的是我女兒,她還厚臉皮的說她女兒也叫那個名,所有同學都對她很無語,你好歹錯開一個字啊,原封不動的抄!


如果只是撞了一個字,家裡的孩子,可能老人會用大X和小X來區分,這個我感覺會促進倆孩子的感情,但是如果兩個字或全部一樣,不願意改,那就只能把關係扯破。這是逼的人跟他們不來往!


澳優袋鼠媽媽


起名字,儘量不要與周邊親近的人契合度太高,不是因為誰怕誰,是為了避免以後生活學習中搞烏龍。

說個很巧合的事:我父親小時候從山東闖關東,和老家失去了聯繫,後來有了我們兄弟姊妹五個孩子,本身我們起名字都是按家譜起的,就是因為失去聯繫,也不知道大伯家,二伯家和三伯家的孩子起的叫什麼名字,爸爸就按家譜給我們起的名字分別是*勝成,*勝明,*勝英,*勝武,*素清(*的意思是第一個是姓,第二個字是家譜中規定的字,男孩子是勝,女孩子是素)。

在八十年代後期,爸爸媽媽回山東尋親,終於找到了根,找到了失散很多年的親人,包括三個伯伯,五個姨,還有一個舅舅……

親人相見的悲喜,就不言表了,接下來,我們姓氏的老輩,準備把我們幾家的下一代記入家譜,才知道 ,好幾個名字重複了,我的名字和大伯家的大堂哥相同,我哥的名字和三伯家的一個堂弟同名,就連我姐姐素清也和三伯家的堂姐撞車了……

老輩說同名入家譜,不合常理,必須要商量一下其中一個要改名字……每個人的名字都用了好幾年了,誰願意改,就算願意,改個名字還需要到派出所申請的,很麻煩。

山東親屬都是農村人,對這方面看的很重,他們都不願意改,還是爸爸為了化解尷尬,就臨時給我們改了名字記入家譜。大家也皆大歡喜了,回家後爸爸也沒有改我們的身份證名字,只是把我們的小名按當時家譜上的名字稱呼了,爸爸說以免以後回老家和他們再出現尷尬。

我說這個意思是,起名字,我們大部分人的腦海中出現幾率很高的基本上都是那些,所以有家譜的先看看家譜,避免重複,沒有家譜的多想想周邊的親人朋友的名字都叫什麼,儘量不要一樣。

特別是有喜歡花錢起名字的,這段我感覺沒有必要,因為有時花了錢,起的名字不好聽,又忌諱人家是為了孩子的前程給算出來的名字,採用了,實在不好聽,不採用,又怕影響孩子的人生。

還有不要給孩子起太生僻的字,對孩子的教育很不利。有時因為字太不大眾,會給孩子造成孤立狀態,包括上課老師都不喜歡點名提問該孩子,還有很多生僻字的名字,會因為特殊,別的同學會給起外號,搞的孩子總以為自己是個另類。

筆畫多的字也不建議起……

標題中說親屬家孩子和你孩子同名,又不改。你就要分析一下,今後你家孩子和你親屬家孩子交結多不多,如果多的話,還是儘量說服親屬家孩子改一下,理由很多的,只要和親屬說,相同的名字的兩個人,無形中就被名字拉一起,外人就會做出比較,那個學習好,那個孝順,那個善良,以至於比較那個高,那個好看等等,這樣的比較下,劣勢的孩子在心理上就會有逆反心理,對今後的成長會帶來很不利的影響。

如果本身不在一個城市,就沒必要讓你親屬的孩子改名,只要讓親屬的孩子的小名起成和你家孩子不一樣就可以了……


愛探索的豆芽


我兒子姓後面的兩個字是世煜,世是班輩,煜是我老公起的字。12天大的時候就起了這個名字,然後小名叫煜煜,已經有重名的心裡準備,因為煜字很多人用,我老公那個姓在這又是大姓,世字班取名煜的肯定有。但是心裡不舒服的是附近有一家人,他們小兒子也是用了煜字,姓和中間的字都不同。他們大兒子小名叫牛牛,小兒子叫羊羊,是按出生的生肖喊的,自從她聽到我兒子小名叫煜煜後,她也開始喊他小兒子叫煜煜,還經常跟我們抱怨說她叫她小兒子總是不理她,有段時間還懷疑自己的小兒子得了自閉症。但其實是她小兒子不認得煜煜這個名字,從來都是喊的羊羊,她大兒子喊牛牛喊到上小學,我們才知道大名。她小兒子比我兒子大兩歲,一直都喊的羊羊,直到她問我兒子叫什麼,她知道是煜煜後就指著自己小兒子說,他也叫煜煜。狗屁,要我之前就知道你家的叫煜煜,我肯定不給兒子用煜字。

現在她不再叫她小兒子羊羊了,整天煜煜的叫,她兒子不理她,我兒子聽到總以為叫他。


無人島天子


兒子大名中有一個陽字,婆婆老是叫孩子陽陽,我從剛開始就不同意她這樣叫,原因是跟我在一起玩的挺好的朋友的孩子也叫陽陽,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帶著孩子在一塊聊天嘮家常,而且我們倆在孃家是鄰居,在婆家也是鄰居。她家孩子比我家孩子大兩歲,以後是要天天在一起玩的,先不說人家願不願意,首先我就不願意,試想一下我們帶著孩子在一起玩,叫一聲陽陽,兩個孩子都回頭答應…我婆婆剛開始說我只在家裡叫,出門就不叫了,可是現在倒好,叫出來了,叫順口了,走哪兒都叫,以至於到現在我一聽到她叫孩子陽陽我就特別的反感,心裡感覺老有氣,有時候想實在不行就給孩子改改名字算了。


諾菲冰1


我四爺爺的小孫子就跟我妹一個名字,你說咋整哈。

我們這代人基本小時候在家都叫乳名的,很少有沒乳名直呼大號的。我妹她倆是雙胞胎嗎,就起了個疊詞的小名,家裡長輩們包括鄰居們都那麼喊,還真沒人知道大名是什麼。上小學的時候因為同學都是臨近的認識的多,也全喊小名,直到上初中了她倆才真正用上自己的名字哈。

然後四爺爺家的小孫子出生了,就想著中間的字隨我們家一起吧,最後一個字呢就隨了三爺爺家那邊的,三爺爺家都是最後一個字相同,這樣起完四爺爺還覺得很不錯,也沒想到會跟我妹重名,後面上完戶口有次大家聊天才知道的,那也該不了了,就那麼叫吧,還好我妹不是有小名嗎,在一起也不會叫錯哈。反正爸媽也沒糾結這事兒,就那麼著了。



我還有個同學,是廣西的,他叫曉鋒,他親弟叫小鋒,我們都問他為啥取一樣讀音的名字呢,老師給家長打電話都不知道說的是哪個孩子哈哈,他說在他們家鄉那邊這倆名的叫法完全不一樣,那我們當時也覺得他爸媽太會省事了哈哈。

想起我給孩子們取名的時候也想省事來著,說老大叫一晨,老二叫晨一,多方便哈哈,老公說我太懶了哈哈哈。

其實我也沒覺得重名有什麼的,大概是我們這邊也不太講究這個。但就算不跟自己家人重那上學什麼的也可能會遇上重名的,我覺得就看你自己怎麼想了,即使差了輩分又能怎麼樣呢?

當然可能各地習俗和個人的想法都不同,如果你特別在意呢,我到有個不成熟的小建議哈:

找個你們家族中威望比較高的老人,從中協調一下。畢竟都是親戚,你自己出面撕破臉皮,以後親戚都沒法做也不太好。

總之呢,儘量以和為貴吧,家和萬事興啊。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我覺得重名沒咋地啊,沒道理你用得人家用不得。就算是同家族的,也都該有這個自由吧。

我兒小名是她姑起的,叫貝貝,因為她自己兒子叫寶寶,說是又能區分,又能連成寶貝。(我們這,大部分孩子小名都叫寶寶)

當時,我死活不同意,但是他爹全家都這樣叫,人多力量大啊,也就這樣叫了。我不同意,是因為這名字太像小狗狗名了,好了,後來整條街的狗都叫貝貝😓

我兒子當時還小,他心裡也不舒服,我只能叫他大度點唄,能怎樣?叫人家改嗎?我覺得不是說,你有權無權讓別人改名,你得尊重人家有取名的自主權啊。跟狗狗同名,都能接受,跟人重名又有什麼不能接受的?

兒子上幼兒園時,更懂事點了,就回家宣佈:以後不能叫他貝貝了,要叫老貝,所以最後的結果,是小子把自己名字改了。

介意的話,就自己改名,不介意的話,就都將就下,理解下,都不是事!





劇有思想


我們這也講究這個,晚輩不能跟長輩重名重字。就為這個原因,當初給女兒起名真是費了我很多功夫。


首先,我老公他們家族人丁興旺,結婚頭一年,過年拜年我都頭暈,在家的有七個爺爺,還是都沒有出五服的。而我老公的親爺爺是他們那一輩最年長的大哥,我公公和老公都是他們那一輩的長子長孫。繞的有點遠,就是為了說明我女兒也是老公這個龐大家族裡的長孫女,這就是為什麼我給孩子取名難得原因。

我女兒一出生,她太奶奶就開玩笑說:“我重孫女一出生,我們全家族都升級了”。而家族裡所有的人都是她的長輩,而且年齡相差也比較大。最小的叔叔比她大一歲,最小的姑奶奶,爺爺還沒結婚。所以當時起名字起到崩潰,好不容易想起來一個,一問老公,重了這個長輩的一個音,又琢磨了好久,再想起來一個,又重了那個長輩的字,給我氣的。

想到快生最終決定的名字,三個字中間的那個字還跟她一個姑姑的小名音一樣。但是我實在是不想改了,而且很喜歡那個名字。最終決定為了避免尷尬,姥姥又給女兒又取了小名,平時我們也不回老家,只是過年的時候回去,在老家只叫小名。老家其他的人基本上也沒有幾個知道我女兒的大名,而她那位姑姑也是常年在外,一年到頭基本上見不到面,並且她跟我老公的關係已經是有點遠了,也算是相安無事。



怎麼說呢,現在生活壓力大,大家平時都很忙,如果不是經常走動的親戚就算了吧,沒必要一直糾結過不去。再說了,理性的講起名字確實是人家的自由,誰也沒有辦法強加干涉不是嗎?如果親戚死活不願意改,說白了誰也沒有辦法,唯一能做的就是放下芥蒂不計較,才能讓自己好過點。最後祝我們的孩子都能平安喜樂!


重燃生命之火


孩子撞名字,說起來挺讓人生氣的。

既然已經是事實了,那就要正確地引導孩子,孩子積極上進、心胸豁達了,才是最好的結局。

說一個我自己的故事。

在我們老家,孩子出生後先起乳名,上學時再取學名。

我到了該上學的年齡了,我的母親認認真真地在我的本子上寫下了我的學名,並且一遍遍地教我讀,教我寫。

我有一位和我同齡的叔伯家的堂姐。在要去學校報名的那一天中午,我高興地揹著書包,去找我的堂姐,希望她和我一起搭伴去學校。

嬸嬸看到就我一個人,就問我,“你媽給你起的大名叫啥?”

我把自己的學名告訴了嬸嬸,並且從書包裡拿出本子,讓嬸嬸看我的名字。

堂姐聽到了我的名字,立刻就說,“我要叫這個名字,這個名字好聽。”

嬸嬸沒有制止堂姐,而是對我說我的學名不好,不吉利,應該換一個。

我當然不同意。

看著哭鬧不止的堂姐,嬸嬸恨恨地對我說,“就你這又醜又傻又擰的樣兒,白白糟蹋了這個名字,你別叫這個名字了,反正你也考不上學,用不用大名都行,叫你媽再給你起個別的名吧!“

嬸嬸的表情,嬸嬸的話,像刀子一樣刻在了我的心底。

那一天,媽媽確實勸我再換一個名字,但我就是不答應。

直到現在,我和堂姐用的都是音同字不同的名字。

不同的是,嬸嬸的預言不成功。我順利地大學畢業了,歲月靜好。堂姐因為學習成績太差,初一下學期就輟學了,到現在靠打零工養家。

希望能幫到你。

木頭寶媽和你共同關注孩子,家庭。


木頭寶媽474


我兒子出生前就給起了名字,出生證就登記,而且沒隨大流叫什麼涵啊梓啊的,字面寓意是品格高尚,學識淵博的意思(一般很少有人用古籍,查過戶口重名很低,大姓全國才三個叫這名字)。老丈人搞了一輩子教育他聽說後,說這名字好,直接給他孫子也這麼用,理由是倆小孩不在一起,我兒子叫這名,他孫子在家叫小名,不衝突。小舅子和他老婆也找人算過說好,就這樣家裡倆小孩叫這名,姓不一樣而已,而且小舅子家孩子大了改的,所以他也知道名字咋來的,所以他只在作業本上寫名字,平時還是叫小名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