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所說的一畝三分地,你知道由來是什麼嗎?

任性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現如今,我們所說的“一畝三分地”,泛指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那麼,這句話在歷史上,有什麼出處呢?

所謂“耤田禮”,就是指帝王扶犁親耕的一種儀式。其目的是向臣民表達皇帝關心百姓生活,重視農耕的意願。

(耤田禮)

耤田,就是指皇帝親自耕種的田地,其大小恰好是一畝三分。這塊地長11丈、寬4丈,一共分為12畦。中間部分是皇帝親耕的,兩邊剩餘的土地,則留給大臣們來完成。

為什麼要不多不少,正好是一畝三分呢?

其一,皇上政務繁忙,日理萬機,在親耕田地上,有點意思就行了,表達一下示範作用,當然不能太多。

其二,古代單數是陽數,如形容皇帝的崇高地位,就得用“九五之尊”這些單數。因為用於皇帝親耕的耤田不能太大,所以只能取陽數中最小的兩個數“一”和“三”,具有象徵意義。

明清時期,帝王的“耤田禮”一般都放在每年仲春亥日,在先農壇舉行,其程序和儀式相當複雜的。

“耤田禮”開始的前一個月,禮部就得著手籌備計劃。在確定了“耤田禮”的日期後,還得擬定參加“耤田禮”的官員名單。

舉行“耤田禮”的前兩天,帝王和大臣們都必須齋戒。“耤田禮”前一天,皇上要親自審閱祭祀所用的祝文,查看當日播種的穀物種子以及農具。查驗完畢後,再由太常寺官和順天府尹,親自將“耤田禮”所需器具護送到先農壇。

(神農壇祭祀)

耤田儀式開始時,皇帝要沐浴更衣。到先農神壇前祭拜先農,然後換下龍袍,站在一畝三分地裡,面南站立。禮部尚書跪請皇帝親耕,戶部尚書跪奉農具,順天府尹跪奉鞭子。皇上須右手扶耒,左手執鞭,前面有兩個老農牽牛,順天府尹負責抱著儲藏種子的木箱,禮部尚書則負責播撒種子。

照此程序,皇上需在一畝三分地的中間部分,完成三次往返,然後依次序由大臣們完成剩下部分的從耕。此時皇上則登上觀耕臺,親自督促官員完成相關儀式。直到禮部尚書宣佈“耤田禮完畢”,皇上才能起駕回宮。

為了保證隆重的“耤田禮”順利進行,大臣和帝王都不敢怠慢,除了事前周密籌劃,詳盡方案外,有時還得在事前舉行排練活動。

例如,清朝的康熙帝,就專門在豐澤園內開闢了一塊“演耕地”,在“耤田禮”到來之前,抽空到“演耕地”裡排練數次。

(康熙劇照)

當然,在舉行“耤田禮”的時候,還是難免會出現一些小插曲。

雍正帝在扶犁親耕的時候,就讓一頭牛差點把儀式攪黃了。本來參與“耤田禮”的耕牛都是經過千挑萬選,性情溫順的。但也許是現場人數太多,也許是牛脾氣上來了,任由雍正如何揮鞭驅趕,這頭耕牛就是原地不動,罷工了。

這下可累壞了眾侍衛和太監們,他們不得不生拉硬拽地驅趕著牛,才勉強讓雍正帝完成了三次往返的儀式。最終,雍正帝龍顏大怒,下旨將負責調教耕牛的官員削職罷官,交刑部議罪。

傳說康熙帝在微服私訪時,曾路過一處農家,主人見他們器宇軒昂,穿著華麗,就詢問道:“客官定是富貴人家,想必家裡田地不少吧?”

康熙微微一笑,回答說:“我家只有一畝三分地。”

由此,“一畝三分地”便演繹至今,其意義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成為個人專屬利益的代名詞。


張生全精彩歷史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約400字,閱讀需2分)

“一畝三分地”這個說法很常見,現在經常用來代指個人所屬的私事。

現在農村戶口,每個人還分有土地,但是全國各地,有的地方人多地少,有的地方人少地多,每個人分的土地數量都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用“一畝三分地”這個特殊的數量來形容私人的事情呢?

這要從明清時期的一段歷史說起。

俗話說,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明朝時,為了表示皇帝重視農業,特地在北京城的正陽門外面設先農壇,每年春天,大臣們都要選出代表穿上農民穿的衣服,套上耕牛,在這裡的一塊土地上“表演”種田,皇上祭拜完神農之後,就坐在觀耕臺上,看大臣們表演,大臣們演完後,會有太監獻上準備好的往年成熟幹穀穗,寓意這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大臣們種的這塊地,不大不小,就是一畝三分地。

到了清代,更是規定必須皇帝、皇后去“親耕”此田,以表示皇帝重視農業這一國本。因此這塊一畝三分地大小的田,也就號稱是皇上的私人田地了。

故而後人就逐漸開始用“一畝三分地”來表達這是別人的底盤,別人的勢力範圍,旁人也無權干涉。

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一畝三分地”這一說法的來歷。

其實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很多俗語,深究起來都是很有意思的,並且都是有悠久的歷史的。


兩分鐘走近歷史現場,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