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回孃家都給侄子侄女買禮物,可是自己的孩子卻沒有收到回禮,還要買嗎?

魚魚1831


過年的禮物問題沒有明確框框,條件不同做法也不同。說說我家吧,老人在農村,婆婆在村裡幹婦女主任,幾個兒子都在外面有工作,農村只有大伯家一個兒子在身邊。要強了一輩子的女人,但沒有收入,肯定也想指望這個身邊的侄子照應她。過年壓歲錢,來回給個東西什麼的都是有來無回的。幾十年過來,我們圖個老人身邊有個人照應,而實是,這個侄子得了癌症,幾年走掉,然後他家的禮錢:去逝1000,五七600,一年600,三年600……只說這一件事哈😊。去年婆婆八十,我們給老太太在城裡辦了幾桌,標準100.這個侄子的女兒一家四口來了,帶200元禮錢……問題是侄子的全家都己離開了村子到城裡去住了。

再回到主題,您說給孃家侄子侄女買衣服沒收到回禮,這沒啥可糾結的啊,如果你在城裡他在農村姑姑給孩子們買衣服就不圖回報了吧,就算圖他們好好照應老人吧。要是心裡還不痛快那就不買了,過年只給個紅包就行,別讓他們覺得你給他們買東西就是應該的!

世上的事情都是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想一想,有道理沒?


lz馨雨


年年回孃家都給侄子侄女買禮物,可是自己的孩子卻沒有收到回禮,還要買嗎?其實,過年熱熱鬧鬧的,很多親戚都回來一起拜年了,送禮發紅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而一般我們常見到的,比較能接受的就是,你給別人封多少禮,人家也差不多同等的回禮,有時候比較熟的話回禮得少或者偶爾特殊情況不回禮,也沒什麼,像本提問說的那種情況,遇到的人應該很少的吧?

若遇到了你給禮,對方卻多次的一直不回禮怎麼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交往,禮尚往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管是多親的關係,這不是說計較不計較的問題,而是對人的一種尊重、認可,禮輕情意重,多少還是要表達點意思的,這樣比較好。

像提主說的,大家都是親戚,雙方家庭都有孩子,大過年的,年年提主都買禮物給自己的侄子侄女,而自己的孩子卻沒有收到禮過,說實在的,這讓人挺尷尬的,不知道提主的哥嫂是怎麼想的。

給禮一般是大家在家裡的時候給的,都是小孩子,人家的得,你的孩子沒得,可能小孩子小不懂,沒覺得有什麼,但是你是大人,看著總覺得有點那個。也許你侄子侄女的爸媽也覺得沒什麼吧,大家都是親戚一家人了,熟著呢,不用那麼客氣,你給就要,不給也沒什麼。

遇到這樣的情況,去暗示他們回禮是不可能的了,送禮、回禮本來就是自願的、相互的;畢竟是一家人,這麼多年都堅持送禮了,若你突然不送禮,是有點那個,可能你侄子侄女的爸媽會覺得你對他們有什麼意見啥的,引起猜忌可不好呢。

而買禮物給侄子侄女本來也是對後輩的一種疼愛、關心,那是你的心意;若你真的介意的話,下一年再送禮的時候,可以送些價錢不貴但是又有意思好玩的禮物給侄子侄女,這樣心意也達到了,但花銷小沒什麼影響;回不回禮,主動權在他們手裡,你做你該做的就行了,不用太糾結了。大家覺得呢?


鄉居小菜


除非你孃家的經濟狀態還處於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有點揭不開鍋兒的味道。不然,恕我直言,不必再買了。

侄兒、侄女是姑姑的心肝寶貝,而外甥更是外婆家的寵愛呀。自古就有舅父太爺,外甥老爺之說。明擺著,外甥可以在外婆家適當的胡來。而且,更會招來外婆疼,舅舅愛。由此可見,世間只有做外甥的最舒坦了。

而你孃家卻好象有點相反了,更何況,還有幾千年來的禮儀文化的傳承,來而不往非禮也。禮物不分貴賤,有心便好。不論親情還是友情,都不可失去平衡,就象國家政治一樣。



用戶1141377172723寅


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像你這種情況,我覺得下次就沒必要送了,不能讓他們覺得收你的禮物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你送的東西比較貴重,而他們恰恰經濟情況不太好,覺得回你的禮負擔太重,與其給你便宜的還不如不給。所以我們在給別人送禮物的時候,也要看看對方的情況,也許你覺得那值不了多少錢,可卻成了人家很重的負擔。不要覺得這不可能,現在的社會,有些人一頓飯的錢抵別人一個月的工資,一副牌的輸贏夠別人辛苦幹一年。因比,先搞搞清楚情況,再去做決定。


大缸啊大缸


樓主的困境和我一樣的,每年兩季衣服,春節紅包都是少不了的,一開始孩子少,吃虧就吃虧了,可後來哥哥弟弟各兩個孩子,那就是四個了,每次買東西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可是買習慣了,忽然不買她們又會多想也不好。而且老家的人總覺得姑姑給侄子買應該的,買也買的起,可就是這個應該的,聽多了心裡很不爽,怎麼就應該了,好煩老家的一些死板的規矩。


Bella135369099


每年春節,都會給小姑子的女兒買點禮物+壓歲錢,一般就是衣服,覺得是個女孩,咱多疼一點,但是我的女兒除了壓歲錢,就沒收到過姑姑的任何禮物,有時候心理確實不平衡,感覺自己像個傻瓜一樣,可是又不想虧待外甥女,還是硬著頭皮買吧,不想斤斤計較,就算給老公的面子。


愛誰誰我管呢


你自己感覺 呢,你出嫁的人,買點不多沒有什麼付出一定是要個回報的,你付出多點,回孃家才不會被嫌棄,別誤會我意思啊,我也總給哥哥家孩子買,我嫂子給我孩子買不買我都無所謂,彼此心裡有數就行啦,老輩人愛說三不親,就是姑父姨夫舅的媳婦,所以別計較,你自己媽也好做人,還說明自己媽教育的閨女好!對嫂子當親人


六六178839721


買吧,畢竟做為女兒回孃家空著手也不好。你回孃家不空手,你父母臉上也好看,雖然父母並不期望你買多少東西。哪怕你一點不買,你的父母看見你回家也會非常高興!但如果你父母和你兄弟住在一起還是買比較好,畢竟也花不了多少錢!可能題主並不是在乎那點錢,但還是買點好!


憨貨小滕


這個確實心理不太舒服,也許你哥哥弟弟嫂子弟媳不會做人,但是給他們不求他們回報吧,對你父母好就可以了


哼著D小調717


不要糾結這個問題了,給是你做的到位,我們送人禮物,不是要人家回禮的目的,表達了我們的意思就可以了,不要糾結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自己給孩子買點禮物,孩子是不會理解那麼多的,孩子只要有禮物就開心了,想開點,新年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