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的初心是“救死扶傷”還是“賺錢提升業績”?你怎麼看?

於慶輝Honey


必須是後者,救死扶傷確實是醫生最基本的醫德規則,但救死扶傷的前提是你得有錢,沒有錢,對不起,,抬出去,否則,我治了我掏錢。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我們市最大,年收入號稱東北最多的醫院,當年救助一位車禍患者,肇事者已逃逸,我和同事送那家醫院,患者身無分文,僅有一個殘疾證,沒有家人,送醫後醫院因患者身上沒有錢不收,最後逼著我和同事把身上當天開的工資拿出來交了門檻費,還不夠,最後簽字保證才收了。後來那個主刀醫生在與患者戰友(當時他戰友是個人物)交談時說,再晚五分鐘就沒治了,我聽說後很是無語


ang1229


大部分醫院是坑人的,我們家經歷三次,本人在上海腰腿痛,在上海看了大小醫院幾家,都說腰間盤壓迫神經,又到西郊骨科專科醫院,全是專家拍片,也是腰間盤壓迫神經,小針刀幾次,掛水一個星期,吃藥,什麼都做了,花了三萬多塊錢,沒效果,後拍片帶去長征醫院專家一看腰沒毛病,又拍關節片,是股骨頭壞死,花了十多萬好了。②我家兒子一直胸口不舒服,在幾家醫院看,醫生說胃不好,看胃看了好長時間,結果診斷膽囊結石,做了手術。③我家妹妹也腰疼,在縣醫院住了十幾院,結果診斷什麼理什麼宗合症,這名字好難記,須要手術,叫準備十二萬塊錢手術,妹妹問我,我說你片子帶到上海來給專家看,就手術也不能在縣院做,第二天就來上海長海醫院,專家看了片子,說回去休息,睡硬板床,什麼不要做,就是睡,睡了20天,結果好了,在上海一分錢藥沒開,兩年沒發了,現在醫院是負責要錢,有命沒命該不負責。


晚年快樂在於自己


當然醫院最初,就是救死扶傷,為人民服務,現在在經濟改革大潮中,演變成了為人民幣服務,尤其是私立醫院,本來人人有醫保是件好事,但是醫院為了拼命套現,演變成了小病大醫,大病巨治的惡性循環中,我是親身經歷,2018年12月16老婆懷孕,由於時間短,看不見胎囊,去了河北燕達醫院,給當成子宮外孕,一頓痛苦的醫治,入院當天接我的主治醫生羅大夫竟然說,住進來了也不能閒著啊?就在當天給我們做工作,做了無痛刮宮,17號又檢查還在懷孕中,沒憑沒據,沒確診,竟然讓做子宮外孕手術,我們堅決出院,就在12月26在我們縣醫院再次檢查,還是正常宮內懷孕,想想真的好怕,明明做過刮宮了,為什麼還在懷孕中,莫非套路我們,住了三天做了一個刮宮收費4700,如果不是我們覺察不對,子宮外孕手術也給做了,想想這是噩夢,這樣的醫院,敢去嗎,變了質的醫療服務,和圖財害命有區別嗎?


君孑哥哥88888


醫院肯定是救死扶傷的,一個醫生把病人治好了治癒了他自己肯定也特別有成就感,像協和醫院,復旦醫院,中山醫院,上海華山醫院等等,為啥全國各地的患者都去?掛個號要排好幾天,而且醫療費還不菲,還不是醫院好大夫強嗎,總把人治不好或者治死的醫院誰去?免費治病都沒有人去,能力決定崗位,實力決定價值,你能力的大小決定了你能做什麼 換句話說賣菜的不能去研發火箭 因為你沒這個能力,也不是說誰都能當大夫,穿個白大褂就能給人看病,一般需要三年研究生,研究生出來後規培三年(在省醫院等著名大型三甲醫院跟著做臨床的主任跟班學三年技術經驗),然後你到醫院工作了,一般還需要轉科一至兩年(在醫院各個科室學習,所以說拿手術刀的大夫都是金手指一點不誇張,你既然生病了,那麼你去醫院看病住院為了啥?就想著抓緊治好病,你還有那功夫考慮醫院是救死扶傷還是賺業績嗎?看病難看病貴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你就算傾家蕩產可能最後還是落個家破人亡的下場,所以現在醫患矛盾層出不窮,大夫被殺被砍的屢見不鮮,還有個別白衣敗類要紅包的……你藥多少錢,手術啥價格那個是醫院訂的,大夫不能隨便改價格,醫院又不是菜市場,啥東西都有成本對不對,儀器要維護,大夫要發工資,所以既然我們有病了那就把自己交給大夫,別的想多了也不解決不問題,醫者父母心,錢我們花了,你們能把我們當半個親人盡心盡力治病,我們就感激不盡了,希望我們大家都身體健康,醫院裡都沒我們的親人


最愛大寶112262521


對於類似文章真是閒的無聊,有些人明明知道是怎麼回事,卻偏偏裝糊塗,是醫生出問題了嗎還是社會出問題了,慶幸你生在中國吧有錢隨時都能看上病,那你沒錢怪誰呀,醫生生大病了也看起不起了。再說了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但是社會資源是有限的,你今天想換肝,明天想換腎,看著中國多少人把醫療資源浪費在腫瘤晚期患者身上,大家都知道結局是人財兩空,還要繼續治,還要說醫療費錢。亂罵的人一遍罵著醫者一邊往醫院跑,你不臉紅嗎?或者你有志氣別去醫院,或者你努力像馬雲一樣你想去那看就那看,醫院都企業化了為人民服務同時掙點生活費怎麼了,別整天道德綁架這個綁架那個,那你上班讓單位給你天天發獎章,請問不給錢行不。


雞血人生228


醫院必須“不忘初心,救死扶傷”,同時還要“賺錢提升業績”。這兩者現在是統一的。首先,“不忘初心,救死扶傷”,是醫院存在的根本和基礎。動搖了這一點,醫院就會淪為“殺手”“儈子手”,既不可能靠坑蒙拐騙長存,遲早會被社會唾棄淘汰,也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了。其次,我國醫院的主體或者主流,還是“公立醫院”,但是這些醫院跟民營醫院或個體診室有共同點,那就是必須自力更生,自己賺錢養活自己。並非如大家所想,“公立”其實並不是國家養著的。這或許也是很多人誤解醫院的地方:既然國家發錢養你,你怎麼還要拼命賺錢?我只能“呵呵”。至於業績,醫生做得好不好,院長做得好不好,上級部門最主要就是靠“業績”來評定,你說說,誰敢不追求“業績”?只是導向的巨大威力啊!就好比教師,無論是家長還是上級部門,評定你好不好,最主要標準就是學生考試成績,你說整個社會和教育部門都是唯成績論,教師焉敢不從?光靠罵老師,譬如緣木求魚,註定純屬發洩而無卵用。所以,醫生醫院賺錢和追求業績,目前來說有其必然性。自古人們就懂得:馬兒一定要跑得快,馬兒也要停下來好好吃草,這兩者既是對立又是統一,但是絕不可能光跑不吃草。在不改變“醫院要賺錢”這個前提下,要解決醫療亂象,必然困難重重,醫改任重而道遠。




世無吾生則萬古如長夜


一個小小的感冒,在藥店花幾十塊錢就可以治好的,到醫院去不多花一倍甚至幾倍的費用你是別想治好的,如果你在醫院有熟人,那直接開藥走人,反之則會要求你做各種檢查,醫生會告訴你,查查吧,查查沒壞處,讓自己放心。你不好說什麼,也不能說什麼,這不是很說得過去嗎?這不,幾百塊錢又沒有了……

確切的說,醫院往往都是在履行救死扶傷的職責的同時賺錢提升著業績。


流浪小夜曲


醫院本來是國家用來向人民提供醫療社會保障的機構,也就是說,它的定義應當是國家支撐的無償的社會福利機構。然而根據中國現有的國情是滿足和支撐不起來的。只有改革了。

當下的醫院實現市場化經濟管理模式,不再是福利機構,也不是慈善機構,而是經營主體了。要經營就要盈利,不掙錢就沒法維持運行。虧損嚴重就直接影響醫護人員的切身利益。

建立醫保中心只是國家對醫院進行扶植補貼的手段,支多了國家虧,支少了醫院虧,醫院盈利了,患者又虧了。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循環,短期內是無法解決的。

在這樣的前提條件和生存環境下,要醫院把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擺在第一位,顯然不現實。


手機用戶張和新


歷史是前進的,社會是進步的,醫院是演進的,人是變異的。

此醫院非彼醫院了,還寄望它發善心,救死扶傷。別逗了!

醫院如今就是一塊爛肉,一塊腫瘤,寄居在中國老百姓身上,吃肉喝血。怎麼辦?不如切了它。

改革開放帶來了中國人的經濟解放,物質充足,但精神混亂,群魔亂舞。西方思潮腐蝕一切。醫院也大受侵蝕。醫者無德不仁,唯利是圖。

如今社會,百姓忍無可忍,怨聲載道。可以說除了受益者,沒有一個人會說醫院、疹所、藥店好的。火山遲早有爆發一天。


原上3草


醫院的初心是“救死扶傷”呢,還是“提升業績賺錢?”你怎麼看?

在計劃經濟時代,那個時候醫院確實是本著“救死扶傷”,可是到了市場經濟時代,醫院因為體制的調整,必須做到自負盈虧,甚至有些醫院進行了承包股份制。

也就意味著,改革開放以後,醫院不再是救死扶傷的機構,而是商業機構,有不少醫院為了自負盈虧,在利益作用下,不停的把原本用來急救的方式用來治療那些慢性疾病的患者,把有很多原本不需要治療的人提前變成病人,把原本很輕的病人,變成重病人來治療。

因為我們中國,在慢性疾病的治療上,缺乏真正的法規,所以一個醫生只要有合法的行醫執照,只要在行醫過程中,沒有立馬令到患者死亡,就不屬於醫療事故,就不屬於醫療事故,就不用擔當法律責任。所以很多醫生在治療各種疾病的時候,他們也把握的非常好,只要病人不死,沒有馬上死亡,但是就算是慢性的加重病情,根本就不關他的事情,但是在這過程中醫院照樣還可以創收益,

那同時,我們來算一下,市場經濟時代下,做一個醫生需要花的成本,那可是一筆不少錢啊!這筆錢不靠業績,誰來給他發工資呢?如果按照真正的治病程序走,很多非急救的慢性疾病,醫生們根本就賺不到多少錢的。如果跟患者講,你要回去調整作息時間、以及處理好人際關係,同時吃好食物,做一些合理的活動,以及適當補充一定的營養,把食物做的很容易消化吸收,如果就這樣把病人治好了,你作為病人,你會給多少錢?

沒有多少人願意給很多錢吧!所以還是給你進行各種檢查,各種輸液,各種昂貴的藥物,你肯定會覺得,哇這個醫生很專業,你花的錢,也很值,可是真正的是這些程序不但沒用,而且還為以後發生各種重大疾病埋下了禍根。

所以,醫生們其實很無奈,那從另一個角度講,由於很多患者對自己的不負責任,過度依賴醫生,才導致發生各種過度醫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