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薩克是一個怎樣的民族?

千里蓴羹


哥薩克不是民族。也不會再有一個狂野的哥薩克,醉醺醺騎在馬上淌過河灣,來到少女窗下……

先說一段給力的。中國也有哥薩克後人,這就是清帝國中的俄羅斯佐領後裔。哥薩克遠東來冒險,加入清軍中擔任北部邊境偵察、火槍教習、譯員,其後裔一部分融入滿族,另一部分成為中國俄羅斯族先民。

中國俄羅斯族原本已經高度漢化,近年隨著中俄邊境交流加深、國內倡導旅遊業,東北邊境中國俄羅斯族的民族特色被重新強化,他們紮起三角巾、端起伏特加、蕩起鞦韆重唱三套車。很遺憾,沒有戰馬也沒有相應的環境,哥薩克最經典的騎兵形像是不可再現的遠東背影。不會再有一個狂野的哥薩克,醉醺醺騎在馬上淌過河灣,來到少女窗下……

給力的說完說歷史。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北部的蠻族南下,大約分成幾個方向,進入英倫三島的盎格魯薩克遜人形成今的英國人;指向高盧的法蘭克人是今天的法蘭西人;進入現在德國境內和北歐的日耳曼族群,是今天對中國人來說最像歐洲人的歐洲人,生理特徵最明顯的金髮碧眼。進入巴爾幹半島的是南斯拉夫人,今天相愛相殺的一幫。

向東去的,是東斯拉夫人,大約在900年形成俄羅斯民族文化,今天又分成了三個國家,白俄羅斯,烏克蘭,俄羅斯。

大約在1500年左右,不願受沙皇為代表剝削的俄羅斯平民,向貴族階層控制較少的東歐草原南部移動,自稱“自由的人”,俄語音譯就是哥薩克。他們自行聚居,漁獵圖存,縱馬奔馳,詩酒人生,武裝自衛,打家劫舍。這是貨真價實的戰鬥群體,跨族群是其一大特點,並不限於俄羅斯族,但以俄羅斯族為主。今天,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共同擁有哥薩克文化。

哥薩克不等於是軍人,但在俄羅斯擴張過程中,在俄羅斯直至今天的歷次戰爭中,哥薩克是最優秀的兵源。

向遠東的探險,有一部分哥薩克,但也不完全是,他們也不僅僅是挑釁,也有融合。金庸《鹿鼎記》稱清朝俄羅斯佐領來自雅克薩戰役,實為小說家言。俄羅斯佐領在順治朝已出現,入關前已經編成,其成員不僅僅是有俄語母語的哥薩克,還有卡爾梅克人。卡爾梅克人也不完全是渥巴錫萬里東歸遺留下的土爾扈特人,也包括西亞的多支蒙古部落後人。

可見哥薩克也是一個動態的文化載體。現在連普京大帝都在提倡挽救哥薩克文化。滿街醉漢子歪在馬上搞得雞飛跑跳,成什麼樣子,可完全沒了,呃,也不行(音hang)。


(全文完)


李牧


按照《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的說法,“哥薩克”來源於突厥語“kazak”,意為自由人或流浪者。混亂的起源讓哥薩克的基因裡可能同時具備韃靼人、斯拉夫人和高加索山民的血統。


(哥薩克人聚會)

哥薩克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5世紀後期的烏克蘭,“乾哥薩克”在15、16世紀其實就是做綠林好漢無本買賣的意思。所以哥薩克很難被稱作是一個民族,相反,它們更像是一個族群或者社會組織——讓他們聯繫在一起的,也並非某種天生的血緣紐帶,而是一種相似的生活方式。 不過儘管哥薩克不是一個民族,但他們的影響卻比許多民族更大。他們曾讓世界感到恐懼,他們永遠地改變了歐亞大陸的政治版圖。


(哥薩克男性的髮型)

時間回到14世紀末。帖木兒對金帳汗國的進攻和屠殺,徹底破壞了脫脫迷失剛剛重建的金帳汗國的上層統治秩序。韃靼人再也無法形成統一的政治實體,再也沒有出現一位眾望所歸的大汗。任何一位韃靼人只要有槍就能拉起一支隊伍,成為草頭汗。

(哥薩克帽子)

韃靼人內亂,導致了長期以來從東歐經南俄草原到中亞的商路斷絕,而商路斷絕又加劇了戰亂。原本金帳汗國可以通過商路的稅收,以及向俄羅斯各城邦收取保護費,以此來約束草原上的韃靼部落。現在金帳汗國癱瘓了,再也沒有人能抑制住兇猛的草原韃靼部落了。殘暴的韃靼人猶如脫韁的野馬一樣,在波蘭統治下的烏克蘭和俄羅斯各城邦到處燒殺搶奪。



(哥薩克騎兵刀)

一百多年間,基輔以南的大片地區除了個別城池堅固、防守有力的城堡免遭敵手以外,其餘地區幾乎都被血洗一空,上百萬人被韃靼人掠為奴隸,賣到君士坦丁堡賺取鉅額利潤。 到16世紀初,葡萄牙人發現好望角,開闢了新航路。而傳統的東西方陸地貿易路線則衰落了:走烏克蘭草原的北線因為金帳汗國的崩潰而衰落,走高加索山脈的南線因為奧斯曼與薩菲的戰爭而中斷。地理大發現時代到來的同時,東西方的貿易商路徹底改道。而由於商路改道,再加上16世紀歐洲此起彼伏的戰爭,中東歐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嚴重衰退。同時,新大陸金銀的大量流入,導致歐洲經歷了劇烈的價格革命,結果就是西歐對於東歐的糧食需求大增。



(哥薩克服飾)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中東歐地區的經濟和領主的收入越來越依靠向西歐輸出穀物,而到17世紀初,歐洲糧價下跌,領主收入減少,於是出現了馬克思所說的“農奴制普遍地再流行”,德國、匈牙利、波蘭、俄羅斯都對農奴制進行了野蠻的強化,農奴的份地被減少,賦稅勞役和人身依附也越來越加重。尤其是波蘭境內,農奴待遇之惡劣殘酷世界罕見——瘦弱的如豆芽菜一樣的波蘭人淪落到被人口販子嫌棄的地步,克里米亞韃靼人更喜歡販賣強壯的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



(哥薩克建築)

大部分地區的農奴無處可逃,只能忍受地主階級的暴政,直到被剝削至死。但是烏克蘭、俄羅斯的農奴,可以去南部被韃靼人屠虐一空後荒蕪了上百年的沃土開荒墾地。即使前有韃靼騎射手,後有波蘭的翼騎兵,也阻擋不了成千上萬的農奴對人煙稀少而又土地肥沃的烏克蘭的渴望。

隨著越來越多的農奴遷移到烏克蘭,波蘭的很多貴族地主也盯上了這片沃土,並馬上招攬大批農民前去開荒。由於地廣人稀,在南部的那片沃土,普通農民擁有的土地甚至和波蘭的小地主一樣多。 從16世紀開始,烏克蘭南部草原地帶的開荒的農民越來越多,有地主招來的,也有逃亡而來的,他們得時刻面臨著韃靼人的殺掠。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下,當地農民變得越來越驍勇善戰,為了保衛自己的新家園和妻兒,他們隨時準備好和韃靼人廝殺。隨著開荒者越來越多,他們開始在河流彎曲形成的半島處或沙洲建造堡壘。



(哥薩克男騎兵)

史書記載,在第聶伯河的一個易守難攻的小沙洲,哥薩克人建造了一個要塞——扎波羅熱雪契,類似於《水滸傳》中梁山的聚義廳。他們蔑視一切統治者的權威,要塞內部實行自治,所有哥薩克都是自由人,人人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 隨著隊伍的壯大,哥薩克人也開始階級分化了。一部分人因為被波蘭國王收編而變得非常富有。而這也為日後哥薩克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哥薩克人除了開墾土地以外,後來還在第聶伯河及其支流上搶劫商人(猶太人)。伴隨著勢力和膽量的雙重膨脹,在17世紀初,哥薩克人從第聶伯河順流而下,繞開入海口的奧斯曼要塞,攻陷了克里木半島的奴隸貿易大本營卡法城,解放了成千上萬的基督徒奴隸,洗劫了部分君士坦丁堡管轄地。 在那個整個基督教世界都在奧斯曼鐵蹄之下瑟瑟發抖的年代,哥薩克勇士讓整個基督教世界為之振奮!哥薩克的行動讓奧斯曼蘇丹惱火不已,威脅向波蘭開戰。事實上,波蘭的地主早就對南部草原已經開墾好的大片土地覬覦已久了。所以打哥薩克只是順勢而為。



面對波蘭地主的“討伐”戰爭,出於對逃亡農奴身份固有的自卑感,組織鬆散的哥薩克人往往會為了波蘭國王或領主的一道特赦令、一封委任狀而背叛自己的領袖和部下。比如哥薩克首領蓋特曼在前線艱苦奮戰時,其他首領卻在背後盤算如何出賣蓋特曼以換取賞金和在編哥薩克的身份。

1648年起義的領袖赫梅利尼茨基不得不考慮要投靠一個可靠的君主。波蘭國王管控不住手下的領主,只會任由他們繼續剝奪壓榨哥薩克人。克里米亞韃靼人與哥薩克人有世仇,他們骨子裡認為哥薩克人是“待宰的牛羊”。土耳其蘇丹會把教堂改造成清真寺,接下來就是禁止他們吃豬肉!考慮到這些,哥薩克人最後選擇了同樣信奉東正教的沙俄。

《佩列亞斯拉夫協議》簽訂後,烏克蘭哥薩克正式歸順了沙俄。不久之後,俄國和烏克蘭哥薩克聯軍收復了斯模稜斯克、明斯克等地,東斯拉夫三兄弟經歷了幾百年的磨難,終於再次走到了一起,俄羅斯民族歷史的新篇章從此開啟! 雖然哥薩克人為了沙俄的戰爭事業,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是到了1783年,克里米亞汗國正式被沙俄吞併,沙俄也間接地替哥薩克報了百年大仇!


夏目歷史君


嚴格意義上而言,哥薩克就不是一個民族的概念,而是一個跨越種族的集合體。他們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朔的13世紀中後期,當時部分俄羅斯人因為不願意受金帳汗國的剝削,而逃到現今俄羅斯南部與高加索山脈的東麓,即頓河流域、裡海沿岸、第聶伯河下游和伏爾加河流域等地。當時生活在哪裡的有突厥欽察部以及公元5世紀就遷徙至此、放下馬鞭靠打魚為生的白匈奴人等多個遊牧民族。相同的命運軌跡使他們之間有了共同生活的可能。於是這些當時被主流社會拋棄的人們通過通婚、共享狩獵場、訂立攻守同盟等方式混合在了一起。這個跨越種族和文化的新群體被改信伊斯蘭教的土庫曼突厥人稱為“哥薩克”,也就是“自由人”的意思,但說的難聽點就是“不服管教的傢伙”。後來,這群人中的一小部分遷徙到黑海北岸,以遊牧和經營毛皮貿易為生。

到了15世紀末16世紀初時,俄羅斯、烏克蘭的一些城市貧民,與不願意成為農奴的農民們為了謀求生活自由,也跟隨著遷徙到因欽察汗國被推翻、政治氣氛顯得較為寬鬆的黑海北岸地區。這些新加入的人群很快就融入了當地,大大增加了“哥薩克”的人口數量。

隨著哥薩克在人口上的急速膨脹,在俄羅斯南部地區先後出現了一些以村社為基礎單位的哥薩克地方政權。這些新政權的出現打破了該地區原有的政治局勢。東歐平原多、山地少,因此哥薩克政權多數以附近的河流、湖泊來命名,比如頓河哥薩克、裡海哥薩克、烏拉爾河哥薩克等。

長期的遊牧與亡命生活,使哥薩克人以騎術精湛而聞名。19世紀俄羅斯歷史學家索羅維約夫曾這樣描述哥薩克:“他們無拘無束、尋歡作樂,開始碰撞所有人......”“人們不能忍受勇士們的這種開心取樂,他碰著誰,誰就得死,而且必死無疑......”,通過上述簡短的文字描述,我們可以大致瞭解到這是一群不修邊幅、目無法紀且不受約束的亡命之徒。他們中充斥著唯利是圖的江洋大盜、小偷、強姦犯、殺手等,是罪犯的樂園。

早在伊凡雷帝之前,歷代沙皇為了對抗周邊遊牧勢力的侵擾,就曾通過收買哥薩克上層頭領,或多或少的控制哥薩克人,讓他們為自己賣命成為自己手中一股不容小覷的武裝力量,而在此之後哥薩克也成為了俄羅斯對外擴張的急先鋒,乃至帝俄和後來蘇聯時期一支重要的騎兵武裝力量。



彼得堡的肥天鵝


近期俄烏衝突加劇,大有演化成戰爭的可能。眾所周知,俄羅斯人之所以被稱作“戰鬥民族”,就是由於它有一個堪稱“俄羅斯武士階級”的哥薩克,哥薩克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民族,而是基於共同的生活方式、信仰追求而形成的一個族群。最初哥薩克的老家在烏克蘭頓河流域。但歷史上哥薩克參與了俄羅斯幾乎所有對內對外的戰爭,哥薩克的歷史已經與俄羅斯的歷史血肉交融,密不可分,哥薩克的榮辱存亡都與俄羅斯休慼與共。所以,哥薩克的“精神祖國”早已是俄羅斯而不是曾經作為俄羅斯一個小小組成部分的烏克蘭。

正是基於此,所以俄烏衝突中,站在俄羅斯一方的哥薩克要遠遠高於支持烏克蘭的。這一點也和俄羅斯歷史上每一次內戰的情況一樣,哥薩克被分裂成兩個陣營相互戰鬥。

熟悉俄羅斯文學作品的人,對“哥薩克”這個名詞都不會陌生,是令人嚮往的充滿異國風情的英雄,同時,哥薩克又是令人恐怖的劊子手,是沙皇鎮壓革命的幫兇

俄國的哥薩克就如同歐洲的騎士、日本的武士;中國的俠客一般

分散在各地活動的哥薩克沒有統一的指揮機構,各地哥薩克軍首領,即阿達曼是該軍及其統轄的哥薩克軍事州的最高軍事和行政長官。

哥薩克參加了從沙俄到蘇聯直至今天俄羅斯所有的戰役。他們的騎兵馬蹄是與沙俄向外擴張的步伐同步飛揚的,多次為俄國開拓疆土立下赫赫戰功。

哥薩克之所以如此善戰,是由於他們本身就是一群尚武好戰的族群,自古嗜好武裝。

哥薩克直到今天還保留著大量尚武習俗,這是具有中世紀騎士特色的馬槍訓練

哥薩克馬刀是哥薩克的“名片”這是馬刀訓練

哥薩克精湛的馬術

哥薩克戰鬥作風兇狠毒辣,在沙俄時期竟然還有拿活人做馬刀訓練的活靶子的做法,在中國東北地區,哥薩克竟然還吃人。所以對許多民族來說哥薩克是兇惡的敵人

哥薩克高超的戰鬥力

【至今俄羅斯的學校,青少年還有這種軍事特色濃郁的軍訓項目】

哥薩克百多年都重視兒童的軍事教育,沙俄時代,男童上學,竟然就開始掙“軍銜”,這是歐洲舊時代貴族教育的一種習慣做法,西歐很早就不流行,但俄國一直延續到蘇聯成立,蘇聯時代,兒童軍校也很常見,從軍光榮的意識從娃娃時期就深深刻在俄羅斯人心中,這也是戰鬥民族必須的民意基礎。參考文章:哥薩克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關注微信公眾號:戰爭史,多位專家將在公號中將繼續為您解讀。獨立專業,有種有料,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戰爭史政治軍事歷史精彩內幕解讀。


戰爭史


哥薩克不是民族,而是一個族群聚合體,從一個不帶有民族特質的稱謂而來。

最早被稱為哥薩克人的是公元10世紀,生活在黑海北岸的突厥語系遊牧民族,意為“武士”、“自由民”。

而我們一般印象中的哥薩克人並不是那些古老的黑海遊牧民族的後裔,他們是來自於烏克蘭、莫斯科,乃至立陶宛和波蘭的農奴、破產貴族與商人,一些韃靼人也加入其中。

15世紀,韃靼人的毀滅性洗掠更最終改變了整個烏克蘭社會。大量的烏克蘭村莊被毀,貴族們不得不蜷縮於城市要塞之中,而城外的農民則不得不自發武裝起來,保護自己與自己家人的安全。在廣袤無垠的烏克蘭平原上,這些農民們流動性也變得越來強。他們不僅會主動襲擊韃靼人的營地,連荒無人煙的第聶伯河甚至更加遙遠的頓河沿岸,都成了他們探索發財的目標。他們也就成為了第一批我們熟知意義上的哥薩克人。

這種哥薩克人實際上並不是一個針對民族的稱呼,而是指那些在第聶伯河與頓河這些無主之地上,刀尖舔血的勇士。

之後,哥薩克人開始進一步向南擴展。在他們一步步接近韃靼人的領地時,哥薩克人的社會結構也出現了極大的變化。向著南方前進的哥薩克人們,在第聶伯河的下游一處河灘上建立起了一個防禦工事,這個防禦工事就是後來著名的“扎波羅熱”。由於烏克蘭語中,習慣於將這種簡易的營地稱之為“塞契”,因此這個地方也就被稱之為“扎波羅熱塞契”。不過,這種“塞契”營地並不足以抵擋韃靼人的掃蕩,以及來自北方波蘭—立陶宛軍隊的清剿。因此一開始,扎波羅熱塞契主要是一個流動的營地,這裡的居民進行著包括耕種、狩獵甚至是掠奪等等工作。能夠進入扎波羅熱塞契的只有哥薩克中的男人,至於婦女和兒童則禁止入內,即使是有家室的哥薩克人夜市如此。不過,哥薩克人也不會在這裡久待。到了冬天,哥薩克人們便會離開扎波羅熱塞契,回到他們自己位於周圍城鎮的家中,只有極少數人會留在這裡。

此後,伴隨著哥薩克人規模不斷擴大,波蘭—立陶宛也開始逐漸改變了對哥薩克人的態度,而以扎波羅熱為核心,哥薩克人的社會也逐漸完善起來。在扎波羅熱,形成了以“蓋特曼(軍事首領)”為統治者的軍事行政一體化政府。正是由於扎波羅熱濃重的軍事色彩,這使得生活在這一區域的哥薩克人變得更加好戰。當然,這本來也和韃靼人的不斷襲擾有關。

當哥薩克人自己的行政體系出現之後,哥薩克人開始有組織的與韃靼人進行對抗。他們甚至駕著一種能夠搭載60人的小帆船揚帆遠海,在黑海掠奪韃靼人和奧斯曼人的商船,乃至他們的沿海城市。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哥薩克,都生活在扎波羅熱為首的這些“塞契”中。還有許多的哥薩克,生活在波蘭—立陶宛邊境的城鎮。這些哥薩克與生活在那些營地哥薩克相同的一點是,他們並不聽命與波蘭—立陶宛政府,而是向自己的首領效忠。因此哥薩克人也就被波蘭—立陶宛政府視作了一種極大的潛在威脅。當然,由於哥薩克人本身所具有的戰鬥力,以及他們對抗韃靼人的價值,仍然讓波蘭—立陶宛想要將其為自己所用。

之後到了1646年赫梅利尼茨基大起義期間,哥薩克迫於波蘭的壓迫而轉投沙皇俄國,自此開始成為了沙皇俄國四處擴張的馬前卒。


冷兵器研究所


說起哥薩克民族,我們都從一本小說《靜靜的頓河》中有所瞭解,再從一首蘇聯歌曲《喀秋莎》中知道哥薩克。喀秋莎從一個姑娘的名字變成了一門炮,並且是一門多管火箭炮,你就能知道哥薩克這個民族是多麼厲害。但是,普通家庭的哥薩克,你根本不知道他們是多麼嗜血如命。
(今日西伯利亞哥薩克人的家庭)

說起哥薩克,最好用一個故事來打比方:在中世紀,歐洲十字軍東征時期,十字軍要殺戮異教徒攻佔耶路撒冷,但是耶路撒冷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就是猶太人,猶太人就在歐洲,他們信仰猶太教,也是異教徒。所以,一次大規模屠殺猶太人就開始了。開始時,是西歐的天主教徒屠殺猶太人,以後哥薩克也參與進來。


1648年,烏克蘭哥薩克在波格丹.赫米爾尼茨基率領下,他們帶著自蒙古入侵以來從未見過的野蠻和瘋狂,像一股決口洪水,奔瀉在東歐的平原上。如果說他們主要的仇人是波蘭貴族,但是他們直接攻擊的目標是猶太人。

殘殺猶太人的主要原因在於他們是波蘭貴族的僕從,他們幫助波蘭貴族徵稅,深受起義者們痛恨。數以千計的猶太人被暴徒殺死和活埋,無數男女被肢解。暴徒們將懷孕的婦女開膛剖腹,將活貓塞進她們的子宮。不計其數的嬰兒被刺殺、撕裂、扔下水井或活埋。強姦婦女是如此普遍,以致於各共同體的自治委員會不得不蹉商如何對待即將降生的新一代猶太哥薩克,有10萬猶太人死於這場災難。

對俄羅斯哥薩克瞭解是從這個故事中知道,使我覺得太遺憾了。每一個民族都有他自己的特色,如果一個民族被看成是一個野蠻民族,不得不使人毛骨悚然!


張律明


哥薩克可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個階層或是族群,類似於日本的武士、中國古代的軍戶。

在中文文獻中,“哥薩克”的出現總是伴隨著“沙俄”。作為沙皇開疆拓土的急先鋒,哥薩克對於俄國的意義非同一般。托爾斯泰就曾說過:

“哥薩克騎兵創造了俄國曆史,是俄國的未來”

哥薩克本質上是一群逃往到南俄草原的農民。15世紀時,俄國推行農奴制,不堪忍受大地主壓迫的農奴流亡到了俄國南部草原。俄國還不夠強大,勢力還無法延伸至此,草原生活條件艱苦,但勝在自由、沒有壓迫,所以聚集了大量的流亡農奴。

歐亞大草原都是連通的,哥薩克先民暫時逃脫了俄國的壓迫,但自從金帳汗國解體後,亞洲的遊牧民族也經常到此放牧。雙方難免會因牧場、水草等問題發生爭端和矛盾。

在與遊牧民族的長期鬥爭中,他們保留了定居民族文化上的優勢,又吸收了遊牧民族的戰鬥精神,逐漸形成了主張自由與平等的“哥薩克”。

對於流亡者組成的半軍事化力量,哥薩克沒有什麼忠誠可言,經常在俄國、波蘭和土耳其之間做牆頭草。17世紀,俄國崛起後,控制哥薩克的慾望也越發強烈。

同時,伴隨著哥薩克發展壯大,內部也出現了貧富分化。最早的哥薩克家族靠著掠奪和戰爭,逐漸成了世襲的封建主,但後加入的成員還是一貧如洗。

哥薩克上層不願輕易開戰,更願意與俄國保持和平,但下層哥薩克認為自己“丟掉的只有鎖鏈,但得到的卻是整個世界”,所以他們就爆發了起義。藉助俄國的力量,哥薩克最終平定了內部的叛亂,代價卻是必須向沙皇宣誓效忠,世代為俄國開疆拓土。

俄國給了哥薩克很多特權,比如每名軍人都能得到30俄畝的土地,然而每個哥薩克男性要為俄國服役30年,大部分都戰死沙場。由於婦女要承擔繁重的農業生產,致使哥薩克生育率下降很快。

19世紀時,因為人口下降嚴重,哥薩克家庭很多將土地租給別人。承種者通常會竭盡地力,輪播、休耕基本上不可能,這又進一步加劇了哥薩克的貧困。俄國後期,哥薩克大部分家庭處於貧困線以下。

1855年,俄國哥薩克騎兵團超過一半的成員參軍時,其家庭無力負擔出征必須的戰馬。哥薩克、廓爾喀這種僱傭兵性質的軍人集團或階層,很多時候只是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實際上都逃不過炮灰的命運,大部分人都過著艱苦的生活。


史料不輯


哥薩克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而是俄羅斯族中一個族群的稱謂。這個族群是沙俄時期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罪犯逐漸形成的。沙俄對外戰爭啟用這些罪犯,罪犯們為了早日離開艱苦的西伯利亞獲得自由,本身又都是亡命徒。戰鬥非常勇敢。好戰尚武。經過歷史變革,這個族群也就形成了。蘇聯剛成立時,哥薩克讓紅軍吃盡了苦頭。


B2A1


怎麼當的磚家,都是從百度抄的作業吧,說了一大堆都是一個樣,中學歷史書上說的是流放者呀,現在又說是民族。

既然是民族,又從來也不是民族,那就是在繞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正確的回答是,哥薩克人是白人,遊牧在東歐南歐草原上混合了突厥韃靼 白俄的成分,形成一個團隊,充當沙俄的開拓者,劊子手。

現在已經融入到廣袤無垠的歐亞大地上各民族之中了。


穿了馬甲的春


哥薩克就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個一個的軍事集團,人員成分很雜,有草原民族,有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等斯拉夫人,他們就是勇敢彪悍,武力很強,組織形式落後,前期靠打家劫舍和做僱傭軍為主,後期依賴俄國沙皇,充當沙皇擴張的先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