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拼音比較好?

小叮噹11529


應該說,學習拼音應該以“趣”為導向,下面介紹幾個方法供您參考。

誦讀情境歌

低年級的孩子年紀小,抽象思維能力不強。父母可以關注具體感知。觀察圖畫、誦讀情境歌是非常有效的途徑之一。如學習單韻母時誦讀:

張大嘴巴a a a,

圓圓嘴巴o o o,

扁扁嘴巴e e e,

牙齒對齊i i i,

小圓嘴巴u u u,

u上加點 ü ü ü

遊戲學拼音

和孩子做多種形式的趣味遊戲,如猜猜猜、看看我的口形、猜猜我發的是什麼音,同時在聲母表中指出這個聲母。從所學的生字中找出前後鼻音、平翹舌音的字,還可以給字擴詞、用詞語說一句話,這些遊戲有益於孩子對拼音知識進行分類、積累。

反覆練習法

跟著與教材配套的音頻,看著語文書跟讀當日學習的內容。記住拼讀音節的方法。兩拼法,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三拼法,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

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把聲母、韻母寫在硬紙板上,做成紙卡,抽讀複習用。再把聲母卡、單韻母卡、複韻母卡和整體認讀音節卡放入兩個袋子中,各抽取一次放到一起,練習拼讀。

整理知識,總結規律

一年級孩子應該掌握聲母、韻母、聲調、整體認讀音節。

(1)聲母有23個,分別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讀準音、認清形是關鍵。如b、p、q、d形狀相近容易混淆,需細緻地區別。這四個聲母都由半圓和一豎組成,但是位置各異,要弄清每個字母的半圓是在左還是在右,那一豎是在上還是在下。

(2)韻母有單韻母和複韻母,還有鼻韻母。單韻母是發音單純的韻母,由一個元音充當,共6個,分別是a、o、e、i、u、ü。複韻母是複合音,是由兩個單韻母複合而成,共9個,分別是ai、ei、ui、ao、ou、iu、ie、üe、er。er是一個特殊韻母,它不和聲母相拼,只獨立為音節,為“二、而、兒、爾、耳”等幾個漢字注音。鼻韻母共9個,5個前鼻韻母分別是an、en、in、un、ün,4個後鼻韻母分別是ang、eng、ing、ong。

鼻韻母的發音較難,是學習難點。首先,從形式上區別好。然後,從讀音上區別:n的發音是舌尖抵住上牙床,發鼻音;後鼻韻尾的發音是舌根抬起來抵上顎。

(3)整體認讀音節有16個,分別是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in、yun、yuan、ying。前7個是因為舌尖韻母i發音比較難。這16個音節不允許拼讀,是一個整體。

(4)讀準四聲直接影響識字效果。聲調符號只能標在a、o、e、i、u、ü六個單韻母上,如有兩個以上,就選擇標在最響亮的韻母上。口訣是:“有a不放過,無a找o、e,i、u並列標在後,單個元音不用說。”

(5)漢語拼音拼寫規則難點是ü上兩點,具體的口訣是:“小ü小ü有禮貌,見到jqxy四兄弟,就把帽兒去。”


新來的李老師


一段陪孩子學習拼音的視頻,在短時間內迅速攻佔了熱搜……

視頻中,家長們氣出了內傷,而屏幕外的網友卻笑出了眼淚。

此視頻一出,家長們紛紛表示,陪孩子學習拼音簡直是一道送命題。

視頻評論區中,家長們的吐槽更是令人心酸:


網友@花花:兒子晚上睡覺說夢話都在拼拼音,結果還是拼錯,真是忍不住想笑卻又心酸。


網友@味美人生:每天最痛苦的就是輔導拼音,這兩天獅吼功上了一個臺階,我真是氣到懷疑人生,這還是我那個聰明伶俐的娃嗎?


網友@發瘋的小葡萄:血壓升到220,我就不明白拼音拔蘿蔔和把菠蘿怎麼能混到一起!


網友@胖小子的媽:兒子新學了n和l,本以為這是南方人的原罪,沒想到堂堂大西北的小夥子也敗在這裡。le偏讀呢,na偏讀拉。


<strong>

不僅是家長,教孩子拼音同時讓老師倍感扎心:

網友@chen:這學期第一次教一年級,點視頻進去一看,和我們班50個小兔崽子像極了,我想說我教的不是拼音,是拼命……


網友@楊曉靜先森:為什麼沒有人心疼老師,一個人教幾十個學生拼音,什麼前鼻音後鼻音平舌翹舌……別說學生,我都快暈了。


@網友阿凱:終於明白為什麼有寒暑假了,老師氣得不行了就放假,身為老師,上課時的真實寫照是,一共說十個詞叫學生重複,裡面得有四五個都會拼顛倒的。


足見,陪孩子學拼音的“痛”,已經成為許多低年級家長與老師們的共同心聲。


那麼,問題來了——拼音學習對孩子來說,究竟難在哪裡?


其實,孩子學習拼音出現障礙,有可能是這3大基礎能力薄弱導致的。


01聽知覺能力

任何一個語言的學習都一定是從“聽”開始,拼音的學習也是如此。

有些孩子對前後鼻音、平翹舌音、l與n等無論聽多少遍,總是分不清。

奶奶拼成(lai lai)、塑料拼成(shuo liao)、知識拼成(zi si)......

這是由於孩子的聽知覺能力不足導致的。


聽知覺能力不足的孩子通常對相近或相似的音無法區分,感覺聽到的是同一個音,所以在表達時會用相似音來替代。


還有些孩子讀單個音節讀得很好,聲母和韻母連起來拼讀,卻是很困難。


比如孩子可以認讀聲母“k”和韻母“āng”,但不能把音素“k-āng”合成“康”的發音;他們勉強能拼讀出“p-ú,pú”和“t-ao,tao”,但不能把先後已經拼讀出來的“pú-tao”合成詞“葡萄”。


這種情況下,家長平時要讓孩子多聽,多熟悉拼音的語感,提高聽知覺的能力。


另外,可以通過繞口令的方式,讓孩子習得正確發音,同時還要逐步提高語速,以強化大腦言語運動中樞及聽覺反饋的連鎖反應。


同時,還可以玩造詞遊戲,比如:舉生活中的一個字詞,讓孩子說出其聲母是什麼,看看這個聲母還能和誰拼。如說出“爸爸”一詞,要求孩子找出與“爸”的第一個音(b)相同的詞,如冰山、波浪、杯子、奔馳車等。


02視知覺能力

視知覺能力決定了孩子拼讀的速度及理解能力。


因為在有些孩子眼中,bpdq這幾個字母長得是一樣的,ou與ao看起來就是一對雙胞胎。所以,他們對部分拼音分不清,容易看錯也容易寫錯。


這主要就是由於孩子的視知覺能力不足導致的。


視知覺能力不足的孩子,在拼讀時也會經常把拼音字母的次序顛倒記,如把“zuo”記成“zou”“dou”和“duo”記混等。


還有些孩子能記住字母的排列次序,也能回憶單個字母,但對長得相似的音節或漢字卻總是傻傻記不住。


視知覺能力不足導致孩子拼讀能力弱,將會導致孩子閱讀速度也很慢,閱讀理解水平也很差,最終大大影響了孩子的學習。


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用顏色、圖形、圖畫幫助孩子認識拼音,還可以讓孩子在沙盤中寫拼音字母。


另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不同感官,加強拼音的學習和記憶。比如說,可以在孩子的手上或者胳膊上寫拼音字母讓孩子辨別。


03手部精細動作能力

在拼音的學習過程中,除了拼讀,孩子們的書寫也是令家長最頭疼的一件事。

比如,b和d、p和q、ou和uo 、ui和 iu等經常寫錯,或拼音字母寫得特別大,或超出格子外,拼音寫得太小看不清楚等。


這些問題,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能力不佳導致的。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機會鍛鍊他們的手部精細動作。


比如,給孩子畫一個大的方格,讓他在大方格寫拼音字母,然後慢慢縮小範圍。


或者,在紙上用疏密不同的點畫線條,每個點間隔距離很小,然後讓孩子用筆把點連起來。根據孩子情況逐步增加難度,由不同線條過渡到不同形狀。


在線和簡單圖形描得熟練後,孩子下一步可以描簡單拼音字母,後面再進行描紅本,但描紅的模子一開始不可太小,應從大到小、循序漸進。


多特兒童專注力


讀音、記形、會拼、能寫。

學漢語拼音要答到這八個字的標準,才叫學會。

1.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情境圖。

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中,拼音每課都配有情境圖,一般都是整合的情境圖。要好好利用這些圖。

因為這些情境圖都提示了字母的音或形,來幫助孩子藉助形象的實物,建立字母音與形的聯繫,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觀察能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這些情景圖,非常豐富,包含著故事的情景。可以將拼音的學習融入學生熟悉的,喜愛的看圖講故事的活動中。

在上面這個情景圖中,播音、上坡、門洞、柺棍都提示了拼音的音或形。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

2.通過兒歌,來幫助孩子學拼音。

不管是讀音還是記形,都可以編成有趣的兒歌,來增強孩子們學習拼音的興趣。

張大嘴巴aaa,嘴巴圓圓ooo,嘴巴扁扁eee。

右下半圓bbb,右上半圓ppp,兩個門洞mmm,一根柺棍fff。




3.充分聯繫生活,提高拼音學習的效率。

拼讀音節一般是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可以選一些孩子生活中常用的音節,讓孩子進行拼讀,孩子拼讀起來藉助生活經驗,也比較容易,更會更感興趣一些。

我是禾頁老師,感謝您的關注!


禾頁老師


怎麼學拼音比較好,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對於5、6的孩子而言當然是樂學,會學才好。可是,學習拼音的過程本身就是很枯燥乏味的,要讓孩子喜歡可真不是簡單的事。

如果是學前教育,不妨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是增加趣味性,藉助主題圖,增強直觀性,幫助孩子提升興趣。先看圖講講小故事,然後抓住關鍵詞語提出字母或者音節,讓孩子在不陌生的語境下感受字母或者音節,聽老師發音,看老師口型,然後模仿。至於專業書籍中提到的發音方法教者可根據學習過程中學生的需要酌情處理,不需一概而論。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要激發學習興趣,幫助孩子學會觀察,傾聽,然後大膽發音,進行模仿,不知不覺就學會了。

二是要鞏固練習,課堂上學習拼讀並不是完全學會,還需要一個鞏固練習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也要加強趣味性。比如用字母模型拼組發音練習,用卡片拼組練習等,你拼我讀,自拼自讀,玩中學,樂中學。以此加強鞏固練習。

三是從日常生活中加強語感訓練,藉助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名稱拼讀。“媽媽、房屋、大樹、足球…”諸如此類,常拼拼,不僅找找感覺,而且能給鍛鍊口腔肌肉,一舉多得。

給孩子半年時間一定能學會。

如果是一年級新生學習拼音除了上面幾點建議之外,要加強練習的量,也就是說教師要整理常用音節拼讀練習表,做到常常見面,重點指導,大量練習。家長應該製作卡片幫助孩子鞏固。學習拼音是課內外共同參與的學習活動,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