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是最高級的謀略;觀察,是最頂極的思考

馮友蘭論莊子,有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在歷史中的任何時代,總有不得志的人,在一個人的一生之中,總要遇到些不如意的事,這些都是問題。莊周哲學並不能使不得志的人成為得志,也不能使不如意的事成為如意。它不能解決問題,但它能使人有一種精神境界。對於有這種精神境界的人,這些問題就不成問題了,它不能解決問題,但能取消問題。人生之中總有些問題是不可能解決而只能取消的。

這種精神境界,用莊周的話說,可以概括為十六個字:遊於逍遙,論以齊物。超乎象外,得其環中。

這段話,可以說極懂莊子,也極不懂莊子。這懂與不懂,都在這人生的背景設置裡,都在“取消問題”這個說法上。其中內涵,挖下去深之又深。

“取消問題”的說法,的確讓人有眼前一亮、豁然開朗之感。“問題”的內涵也不必像馮友蘭說的那麼狹義,而完全可以是針對一切問題。世間以及人生在人們眼中是種種問題,活著在人們看來是解決種種問題。一個取消問題,好似讓一切化為烏有,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禪家常說的“本來無事”,只是取消問題的說法更逼近核心、更切中要害。禪宗與莊子的親緣關係很深,莊子喜歡以夢為喻,夢也最能代表莊子境界的神貌,禪宗旁支的牛頭禪也是如此,華嚴宗五祖宗密大師將牛頭宗旨概括為一段話,可以作為這種境界的絕佳表述:

牛頭宗意者,依諸法如夢,本來無事,心境本寄,非今始空。迷之為有,即見榮枯貴賤等事。事蹟既有,相違相順,故生愛惡等情。情生則諸苦所繫,夢作夢受,何損何益。有此能了之智,亦如夢心。乃至沒有一法過於涅槃,亦如夢如幻。既達本來無事,理宜喪己忘情。忘情即絕苦因,方度一切苦厄。此為忘情為修也。

不僅是如夢之喻,這段話中的“喪己”、“忘情”,也是莊子的經典表達。一切如夢幻,本來是空無,因緣來去如雲起雲滅、霧生霧散,那麼人所謂的一切問題,都不過是執幻為真、假戲真做下的自尋煩惱,“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取消問題,是因為本無問題,用取消這個動詞,就是為了讓人知回頭、肯回家。回頭就是往問題的背後看,家就在問題之下的地方,路就在出來。世間本幻因我而實在,我亦如幻因情而固守,忘情的忘就是出來,喪己的喪是連自己也要出來,所以莊子念念不忘“無何有之鄉”。現實世界的真相與精神世界的真實在這裡交融一體,莊子只是那個看著海市蜃樓的人,而他自己也在另一場海市蜃樓中。

但如果以為這個境界僅僅如此,就錯了。它還是從宇宙的最深邃處和最廣大處來,出自實無形跡,來自真無邊際。

一切都在兩個詞裡:“自在”與“自然”。只是人們很少真正直面和穿透它們的實相。所謂自在,是自、在;所謂自然,是自、然;自在而在,自然而然。當我們將目光投向整個宇宙,所看到的真實,便是萬事萬物在重重無盡的緣起相依中自立自足,這就是自在;萬事萬物的運行在無量無邊的因緣變幻中通流不息,這就是自然。因為這自在自然,本性所以是空,大道所以是通,見性所以是不動,明道所以是通達。這是一種與天地同化的狀態,而天地自有安排、自然能化,何勞人費心思?反而是人的費心思,遮蔽了這個性,阻滯了這個通,徒勞無功便是宿命,自作自受便是定局。何謂迷悟,已是昭然若揭。所謂本來無事,“本來”如此,所以“無事”。一切問題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如同孩子的打仗遊戲,身在局中城固牆高、煞有介事,遊戲結束反身出離便一切歸幻,所有問題本來烏有。牛頭禪所以說“無心合道”,無門慧開禪師所以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所以我說馮友蘭極懂莊子,因為他用一個“取消問題”就直抵莊子的根本,乃至一切覺者的根本。又說他極不懂莊子,因為“人生之中總有些問題是不可能解決而只能取消的”,這個看法還太淺,不是有些問題需要取消,而是一切問題都要取消。這也不只是人生的事,而是人生境界和宇宙意識的合體,馮友蘭總結的十六個字裡,逍遙之遊就是這精神境界,超乎象外就是那宇宙意識。

肯定有人會問,一切問題都取消,現實縱然虛幻卻也是明明白白擺在那裡,也是需要應對的,那麼還要不要做事了?要。因為取消問題不僅是局外的境界,還是局內解決問題真正的最高法門。真正的境界,一定是出入無礙。

【二】

回到馮友蘭對莊子的十六字總結,“遊於逍遙”和“超乎象外”是境界,“論以齊物”和“得其環中”則正是法門。

《齊物論》一篇,在《莊子》中分量極重,是莊子論道最稠密也最直接的一篇。什麼是齊物呢?簡單來說,就是萬事萬物無非陰陽,而陰陽是無窮相對和無盡轉化的,並在這種相對和轉化的相互依附裡通為一體。《齊物論》全篇反覆論說寓示的就是這一點,可以說是對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最好註解——開篇提出的“吾喪我”即是道境;中間種種論說和寓言皆圍繞著一、二、三展開,“道通為一”、“天地一指,萬物一馬”、“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等便是一上的歸旨,陰陽的相待和合便是二上的實現,陰陽統攝下的“環中”之三正是其中的“道樞”即大道的樞機;最後反覆以夢作寓言,又以莊周夢蝶結束,即是與萬物同化之境。

這與佛家的緣起說也是異曲而同工。更貼近佛陀原始教法的《阿含經》,即說緣起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彼、此也正是陰陽,緣起中萬法相依下的貫通也正是道一,其上全體無盡的法界也便是天地萬物,由此而呈現的空寂覺境也即是道境。離兩邊的不二之中道,也同樣是佛法的樞機。

所以關鍵就在莊子所說的“環中”上。它的內涵究竟是什麼?與佛家的契合上其實已經揭示了。《齊物論》中的原話則是:“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彼是就是彼此,彼此就是陰陽。彼是沒有對立,就是道的樞紐。這個樞紐就是“環中”,環就是圓環,是說陰陽的無窮變化如同一個圓環周流不息,只有立在環的中心處才能應對這無窮的流變。這個中心又是什麼呢?還是與佛家參照,《中論》中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晉代郭象的《莊子注》最為有名,他對“環中”的解釋,恰恰也是:“夫是非反覆,相尋無窮,故謂之環。環中,空矣;今以是非為環而得其中者,無是無非也。”最深的內核,就在這空無上。所謂空無,外為出陰陽的清淨,內為合陰陽的整體,所以才“莫得其偶”。

莊子提出環中後,緊接著給我們指出的路是“莫若以明”。這個明,可以參照禪宗的明心見性。心明則能照,莊子所謂“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心空明如鏡子,自然能照顯一切,環中所以能夠應對無窮。而如果有汙跡,不明之下就會照出走形或根本照不出了,這就是遮蔽和阻滯。近代哲學大家勞思光說,環中是喻語,是說心靈在一切流轉中獨居不變之地,而順應一切流轉之事。不變就是不動,心靈居不變之地就是心不動。《金剛經》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動才能見到如如的真實,見得真實才能有真正地應對。

所以“莫若以明”只是基礎,在這基礎上,才可以談那個實際意義上解決問題的最高法門。

【三】

在之前緊密銜接道樞和環中的,是莊子的另一句話:“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玄機就在這句話裡。所謂不由,就是不走是非分別這條路,也就是不用心智思維,不靠這個我們平常人所依賴的工具。而換成照之於天——觀照事物自然的本然,那稟之於天的本來面目。

對此我們先要明白一個原理:萬事萬物因緣和合、陰陽不測,在這個過程中會形成一樣東西,古人稱之為“勢”。所謂觀察,有觀照才能覺察,你的如實觀照足夠之後,事物真實的勢自己就會顯現出來。這才是把握勢的最好方法,而不是用心智去思考分析判斷。若是依靠心智,首先遮蔽阻滯之下你考慮不到全部的因素,然後你也會把你的價值觀、好惡等底色投射到心智運作上,對勢之走向的察知就會偏離和扭曲。百密一疏、人算不如天算等說法,從風頭無兩到一夕傾坍的尋常戲碼,都是這麼來的。

這原理背後還有一重原理:當你把心空了下來,去如實地觀察,這時你的心感應力是最好的,你的智洞察力是最強的,感應和洞察則是把握龐大和複雜的最好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因為這不是思考和分析可以勝任的事。起用的是感應和洞察,憑藉的是對事物的如實觀察,兩相化合下,真實不虛的勢才得以顯現出來。如果不能,便是觀察還不夠,或者心不夠清淨。這其中悟性很重要,致空明行觀察則是共法,也是唯一的彌補悟性的方式。

勢呈現出來後,該怎麼做便是自然而然。但需要明白,自己也是在這個勢內的,自己的能力條件、所處的階段等,決定了自己在這個勢中當前最合適的位置,位置如果不對則還是逆勢。《易經》所以說“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君子以正位凝命”,這個位,同時包含位置和時機,時機便是時間發展階段上的位。勢能明,自己的位置也對了,才能進入這個勢內,而與勢同化。順勢的真諦,就在這裡。

要是以為只是如此被動就又錯了,雖然這被動已經足夠高明,但仍然只是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你才能有合乎道、順乎勢的大主動——在這種與勢同化中,把握那個“幾”——解決問題和入世應用的最深樞機。易所謂“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所謂“幾”,就是見微知著的那個微、一葉知秋的那片葉、管中窺豹的那塊斑、月暈而風的那片暈、礎潤而雨的那層潤。只有在空心順勢的背景下,你才能看到這個幾,進而把握這個幾,馬上行動絕不拖延,吉凶由此而奠定。這就是消息感應。所謂先見之明、所謂運籌帷幄,就在這個几上。易所謂“陰陽不測之謂神”,能在不測的陰陽中有所把握,便是人間所謂的神。

合而言之,如此你就會知道你的一切是在這大勢的哪個位置和節點上,你的方向是怎樣的,屬於你的幾在哪裡,你能達到的邊界又在何處。這是一種整體觀、全息觀和徹透觀,如此一來人慣常的在某個小位置小節點上的糾結,就會化解在這個全體裡,如何做也已不需要再勞心耗神,見幾而作的主動也會處處得力。你的每一步對於你也都是最合適的,便無咎亦無悔。結果怎麼樣,也有如上天的安排,這就是命,天命最叫人心安。《論語》的最後孔子提出“三知”,第一個就是“知命”,“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受侷限所困,不被無明所遮,浮游於天道運化的潮流中,其實無論如何也已能從容。內心和現實的問題於是便全盤得到了化解,所以不僅空心和觀察的法門本身是取消問題式的,問題本身也是得到了取消式的解決。最好的控制是不控,最好的解決是取消。

這就是那個最高的法門,不要覺得這個法門高,靠近一分便有一分的受用,去己意、行觀察也實實在在可以下手。也並不只是適合重大問題,一切問題哪怕再小也同樣適用,一切無不遵循天道法則。打個比方,比如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無論處好一個人還是一群人,好的辦法都不是油滑的萬能解藥式的所謂處世技巧——這時間越久越容易為人厭棄,而正是觀察,觀察他人的特點或群體的氛圍,怎麼處便自然能明白,這種因人因境而適裡也自然有著一份對應著空明的誠,那麼只要你願意便不怕處不好任何人。再比如做一件事,無論小事還是大事,等你把方方面面瞭解清楚了,怎麼做也會顯而易見,這種瞭解也是觀察,沒有頭緒、焦慮和恐懼等情緒都是沒有必要的。

一切得以運轉的核心,就是淨心和觀察兩點。很多人覺得淨心很難,的確是難,一時不行可以盡力而為、慢慢深入。觀察這一點則是隻要明白其中道理而且想做,就可以去做的。做之中不僅對解決問題有益,也是間接修心的法子,因為心上空明和事上觀察是一體的,心空明必能觀察。所以佛家唯識學中轉識成智後原來屬心智造作的第六意識,是轉成了妙觀察智。六祖說轉識成智是“五八六七果因轉”,五對八、六對七,主心智造作的就是我執之第七識和分別之第六識,這兩識轉成平等性智和妙觀察智後,第八識所轉的大圓鏡智和感官五識所轉的成所作智才能直接溝通,這種直接溝通正是空明心對如是觀,此即“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同樣的,能如實觀察不作意,也是在反向開化著心的空明。

總而言之:無心,是最高級的謀略;觀察,是最頂極的思考。下士製造問題,中士解決問題,上士取消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