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粘誰是對誰沒有安全感的表現嗎?

蜜妞媽


孩子粘誰就是對誰沒有安全感,不是這樣的。

孩子缺乏安全感,只粘最親密的照顧者

什麼意思呢?我們常說孩子缺乏安全感,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特別粘自己的親密照顧者,如果是媽媽帶大的,他會特別粘媽媽,媽媽上班會哭,看不到媽媽會哭,幹任何事情都會想和媽媽一起。

也就是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粘人是有特定對象的,不是粘所有人。所以並不存在樓主說的是爸爸沒有給孩子安全感,孩子的的安全感建立是孩子自身的,不會出現因人而異,不會說媽媽有安全感,爸爸沒有安全感。

4歲男孩粘爸爸是孩子喜歡爸爸的表現

很多媽媽會發現,在孩子3歲之前,孩子只和照顧自己的人親密,如果是媽媽在帶孩子,很多孩子只喜歡媽媽,很少主動的要求去找爸爸。但是過了3歲之後就不一樣了,很多孩子開始喜歡爸爸。

我想這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孩子過了3歲,能夠明白爸爸在一個家庭中的地位,他開始把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爸爸的身上;第二,孩子越大,爸爸和孩子的互動越多,因為陪伴時間的增加,孩子開始喜歡爸爸的陪伴,尤其是爸爸幾天不在家,一旦回家孩子會特別粘爸爸。

所以,題主說的孩子特別粘爸爸,其實是孩子開始喜歡子的爸爸。我女兒3歲前也是根本不需要他爸,爸爸不管出差多久,都不會找爸爸。但是4隨後,爸爸平時帶出去玩的機會多了,她也更願意和爸爸在一起玩。

孩子粘人可能在吸引爸爸的注意力

4歲寶寶特別粘爸爸,有可能是爸爸給孩子的關注過於少了,所以孩子在吸引父親的關注。朋友的孩子從小是姥姥帶大的,夫妻兩人陪伴孩子的時間特別少,只要他們兩口子在家,孩子就會任何事情都要去問問爸爸媽媽,總是要求父母和自己來玩,稍微一批評就哭泣。

朋友諮詢了做家庭教育的同學,自己的孩子因為從小父母陪伴太少,所以只要他們在家就會製作一切事情來吸引爸爸媽媽的關注。


豌豆媽媽育兒


我覺得孩子粘某個人,是一種沒有安全感的表現,而且孩子很依賴這個人,這個人平時對孩子還很溺愛。

比如我家大寶,從3個月開始,就是奶奶在帶,大寶與奶奶特別親,不管奶奶做什麼,總要跟在奶奶旁邊,即使已經上幼兒園了,奶奶起床了,如果大寶沒有看見奶奶,就會哭著喊奶奶,一定要奶奶陪著。奶奶有時不能滿足大寶的要求,奶奶會突然走開或者吼大寶,大寶沒有得到足夠的安全感,和奶奶之間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導致大寶缺少了應有的獨立,現在大寶上中班了,情況比以前要好很多了,但是如果我們週末想帶倆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大寶還是一定要爺爺奶奶一起去。如果奶奶沒有滿足大寶的願望,大寶就會哭鬧。

相反,我家小寶由於一直是我全職在家帶,小寶的需求我都會及時回應,即使不能滿足,也會給小寶說清楚,直到小寶同意,由於給了小寶足夠的安全感,即使自己暫時離開一會兒,小寶也會很乖地跟著臨時照顧她的人。


成長為自己


首先回答,並不是。

我家嘟嘟最近也特別粘我,我下班回來就拽著衣服讓抱,週末我在家也是老讓我抱,我媽說保姆在家帶時很少讓抱,自己跑來跑去的玩。


特意查閱了手邊兒童行為心理學專家的書籍,以及網上一些資料,終於放心了,現分享一下心得。

孩子粘誰表明和誰具有正常的親密關係。

通常孩子粘媽媽的多,因為除了天然的母子親近,還因為媽媽照顧孩子比較多,有的孩子和照顧自己的奶奶外婆或保姆很親近,我有個親戚,因為兒媳生二胎,孫女由她帶,也和她一起睡,所以孫女特別粘她,連自己的爸爸媽媽都不找。

題主的孩子粘爸爸,說明和爸爸比較親近,孩子知道爸爸愛自己,會滿足自己,所以會讓爸爸抱,並不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孩子粘人時可以轉移注意力。

我家嘟嘟老是讓我抱,而且我上班走時就哭,但我最近腰間盤突出復發,腰疼的厲害,不敢老抱他,當他拽我衣服求抱時,我會蹲下身摟一下,摸摸頭,讓他感受到媽媽對他的愛和回應,然後給他一個玩具或零食,他很快就忘了要抱這回事了。

有時候我也會拉著他的手說,我們去玩…吧,他也會忘了讓抱。

通過轉移注意力,這個週末我發現孩子求抱的次數已明顯下降了。所以,在孩子粘人時,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粘人也是階段性的。

從理論上說,一般孩子過了兩歲就不太粘人了,題主的孩子四歲還粘爸爸,也可能在孩子更小的時候爸爸陪孩子少,孩子的成長很快,爸爸在能夠滿足孩子的情況下,還是儘量滿足孩子,說不定很快就有一天,你發現想抱孩子,他也不讓抱了。



嘟嘟寶貝




我們家裡有兩個寶寶,兩歲多的小寶特別喜歡粘媽媽。或者說是搶媽媽。每次姐姐放學前小寶可以獨自玩兒玩具、看書看電視、畫畫、貼小粘貼……很獨立,一旦姐姐放學回家跟媽媽坐在沙發聊天,或者媽媽陪姐姐練琴,小寶立馬就影帝上身!各種假摔,在家裡平滑地面忽然坐下哭著說自己摔倒了好疼啊,走不了路了,讓媽媽抱著……

我覺得孩子喜歡粘著媽媽有三種原因:

一是媽媽比較忙,陪孩子的時間少,孩子迫切的想要和媽媽在一起,所以一有時間就會黏著媽媽。

第二種原因恰恰相反,就是因為媽媽和孩子在一起太久了,導致孩子和其他家長疏遠了,或者是媽媽過分滿足孩子,依賴孩子。

三是多子女家庭,孩子之間爭寵的方式。



我們家大寶嬰幼兒期特別粘爸爸,因為當時我們兩地分居,一週才見一次爸爸,晚上每當外邊有汽車大燈閃爍,睡眼惺忪的大寶都會立刻爬起來,掀起窗簾看看是不是爸爸回來了!很顯然,我們家大寶屬於第一種情況,父愛缺失。

後來我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不顧一切的調動工作,終於在六歲以後讓爸爸可以每天陪伴大寶,爸爸儘量早回家接送孩子,每天跟孩子一起玩遊戲,甚至只是一起吃點水果聊聊天,孩子都感受到父親的愛,當父愛適度滿足時,孩子就不會那麼依賴爸爸了。

小寶顯然是第三種,我需要讓她自信的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她跟姐姐不一樣,她是特別的,媽媽愛她。不是因為她可憐,她弱小,她受傷了,而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獨特性。

如果是第二種,一般父女、母子出現的概率較高,即父女與異性子女之間,甚至祖孫間。家長應學會適當的放手,不能所有事情都包辦代替,要相信孩子可以做到,也要相信,除了你,其他家長也同樣會吧孩子教育的非常出色,放手讓孩子去做,也許孩子剛開始不會,但我相信慢慢的隨著能力的增強,孩子是能夠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放心把孩子交給其他監護人,不時給自己一個小假期,也可以重現江湖煥發光彩


水亦田


從我帶孩子的經歷看,孩子粘人是對“被粘”的那個人有安全感的表現,/<font>

只不過孩子內心非常害怕這種安全感消失,才會表現的特別/<font>“粘人”。

我是自己帶孩子的,孩子兩歲之前用日間保姆幫忙,兩歲之後送了私立幼兒園。我的工作不用坐班,但是每週也會要出去一兩天;我懷孕前考上博士,孩子生下來以後特別著急去上課,但是捨不得把孩子完全交給別人帶,就會在不得不外出的時候請老人過來幫忙看著保姆帶半天孩子。孩子十一個月出了嬰兒急疹,算是她第一次生病吧。病好之後孩子的明顯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情緒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對我的離開反應特別大。/<font>

只要我在家,孩子幾乎長在我身上,吃喝拉撒睡所有的事情都會喊/<font>“媽媽弄!”家裡老人說我不在家時孩子特別好帶,從來不粘人,出了吃喝睡覺就是自己玩。後來我觀察過老人和阿姨帶孩子的場面,發現她們經常會否定孩子的探索活動和負面情緒,告訴她不要跑太快、不要發脾氣......我跟孩子一起時會鼓勵她陪伴她接觸感興趣的事物,她不高興時會試著幫她分析自己不高興的原因,總之只要我在場,孩子的自由度比較高,玩得比較開心;而老人和阿姨怕孩子出了問題不好交代,對孩子的限制比較多,孩子察言觀色之後就會比較安靜,也就是大人所謂的/<font>“非常好帶”。

做為搞教育出身的人,我對於孩子能在我面前盡情展露自己的情感是很欣慰的,雖然自己體力上比較累,但是給了孩子最強的安全感和依賴感。現在孩子四歲多了,我們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溝通商量,她為了能和我在一起多呆學會安靜玩耍看書,有任何困難也願意向我尋求幫助。/<font>

在親子關係中,孩子在幼年期處於相對/<font>“弱勢”的地位,“粘人”是孩子表達依賴的主要方式。這個階段家長如果能給予足夠的耐心包容,幫助孩子分析他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逐漸幫孩子建立“語言溝通”的習慣,你就會成為孩子心目中最有安全感的那個人。

上述觀點供您參考,歡迎留言討論,也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養育孩子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font>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font>


親媽學堂


我覺得是孩子粘誰誰平時就與孩子互動多,帶著他一起玩,與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就多,覺得待在他身邊會更開心,更歡樂,更有安全感。



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家裡兩孩子成長經歷反映這一情況。

大寶小時候,我與他待在一起的時間特別多,互動也特別多,經常帶著他外出遊玩。儘管休完產假後就的上班,好在上班時間不多,孩子每天基本上是我帶的多,所以,做什麼事情都喜歡粘著我,要求我陪同他一起玩、閱讀、遊戲等等。


自從小寶出生後,儘管產假期間都是我在照顧他,可是休完產假後上班事情很多,只有週末才有空帶著孩子一起玩。平時也會花很多時間陪伴大寶,而孩子爸爸每天待在家裡時間很多,有經常逗他、陪他玩、與他互動,所以小寶特別粘爸爸。只要爸爸一回家,爸爸忙完事情休息的時候,小寶就會爬到爸爸身邊去抱大腿,都不要其他人,就喜歡纏著爸爸陪他一起玩耍。

所以說,孩子粘誰,證明誰平日裡更喜歡逗他,與他互動,讓他覺得很開心,很歡樂。孩子更願意與讓他覺得好玩、快樂、安全的人待在一起,而不是粘誰就是對誰沒有安全感!


青青寶貝


不是,其實更多應該是孩子更喜歡誰吧。

1.孩子在2週歲以後,會逐漸有了“自我意識”,孩子將出現了第一個叛逆期,會跟父母對著幹,對於家長的依賴也處於最初階段,這個階段孩子會表現出很矛盾,遠離和親近父母的想法同時進行。這個階段,家長們不要因為孩子叛逆而推開他。

2.由於孩子身體和內心還很弱小,經常跟他親近的人成為了他的依靠,也是他內心溫暖的港灣,在外面玩累了,回來加油,受傷了,回來修復。有爸爸媽媽的鼓勵和支持,他的內心才不會受傷。

3.生活中常見到孩子玩兒一會兒就來找媽媽或者爸爸抱抱,依偎一下。孩子是把媽媽或爸爸當做最信任最可以依賴的人。他知道,爸爸媽媽最愛他,支持他。這正是對爸爸媽媽有安全感的表現。

所以,孩子粘誰是對誰有安全感,說明孩子對爸爸是很有安全感的。


孩子王育兒顧問


我相信很多的家庭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只是有些家庭的孩子每天粘的不是爸爸,是媽媽,有的孩子就連媽媽上廁所都得粘著,都得在廁所門口去等著媽媽。每一個家庭的情況都是不盡相同的,但是相同的就是孩子太粘人,怎麼辦?很顯然,我們可以通過問題看得出,爸或者是媽媽並不是經常的代養孩子,或者陪伴孩子比較少,越是不經常陪伴孩子的父母,一旦你出現在孩子的視野和世界裡,那他的所有的精力都會集中在與我們的互動上。爸爸如果經常出差,沒有時間或者是可能工作關係,沒有時間跟孩子去互動,那麼一旦爸爸回來,孩子一定要跟他養足了精神跟你互動,甚至晚上睡覺的時間都會被打亂了,不睡覺也要跟爸爸玩兒。其實他內心深處就是希望爸爸能夠多陪伴他,因為他知道,可能爸爸再過不久就走了,他是不希望離開爸爸,所以他要在有限的相處的時間裡,把所有能跟爸爸互動的方式全部用上。



那這種情況,如果爸爸媽媽平時陪伴孩子比較少,那你回家以後,無論如何把所有的工作都放下,因為你已經回到家裡了,把角色轉換過來。你要知道,你現在是爸爸,所以要跟孩子有足夠多的互動,前期孩子可能會粘著我們,沒有關係,我們要逐漸的學會如何高效的陪伴孩子。高效的陪伴不是寵孩子,不是嬌慣、縱容孩子,因為一旦你走掉,他的行為就需要更長時間去給他糾正。那我們需要高效的陪伴,我們要教會孩子如何表達愛,如何表達情感,如何跟人相處。所以我們並不是做什麼都抱著,我們要跟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告訴他爸爸陪伴你,你是安全的,爸爸是愛你的,那這樣咱們上樓的時候一塊兒上樓,看誰先上去,咱們來比賽好不好?來增強孩子的競爭意識。如果爸爸陪伴孩子玩兒這樣的遊戲,孩子將來進入社會的競爭意識也會強。還可以玩兒一些競技類的遊戲,有輸有贏的這種遊戲,讓孩子有這種的感知,並且要讓他承擔輸了以後的後果,讓他感受失敗的感覺。這樣也在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當然大部分的時間是要跟孩子一起去運動。千萬不要把你和孩子憋在家中,我們要多帶孩子到戶外去踢足球,多去打打羽毛球,騎自行車,滑板,爸爸陪著孩子玩兒這些運動類的遊戲,孩子就會更具有堅強的意志力。並且遇到困難他會想辦法去解決。因為他知道爸爸陪伴他,這就是力量的輸入。或者一些益智類的遊戲,比如說下個棋,比如說塗顏色,比如說走迷宮,比如說摺紙,比如說拼搭一個設備等等。注意在孩子要入睡之前,切不可玩一些運動性的遊戲,因為這樣會讓孩子更加的興奮,生物鐘就會破壞掉了。



其實並不是爸爸沒有給她安全感,是爸爸應該用有效的陪伴來幫助孩子,建立更多的力量的感知和堅毅的品質,同時在家庭中,注重家庭關係和諧,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所以家庭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基地。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你的觀點不對。如果一直糾結於誰沒有給孩子安全感,完全會走入一個思維陷阱。

安全感是一個整體,而不可能是一個人。

如果你寶寶突然變得粘人,一定不要大意,而是要仔細尋找原因,有時候,寶寶身體感到不適的時候,也要通過粘人的方式來表達。

對此,我們可以做兩件事。

一方面,是用愛撫驅散恐懼在輕緩的音樂下,可以用溫暖的雙手觸摸寶寶,可讓寶寶感覺到安全和溫馨。哄寶寶入睡的時候,可以輕輕地拍打寶寶。在這樣的環境下,寶寶緊張的心情會逐漸放鬆,盤踞在心中的恐懼就被漸漸驅散了。

另一方面,要注意信守承諾對於三歲以上的寶寶,父母可以將自己的安排告訴寶寶,並且一定要信守承諾,在答應寶寶的時間回到寶寶身邊。漸漸地,寶寶將相信父母不會離開自己,只是暫時的分離而已,而一旦建立了信任,寶寶也就沒有不會太粘了。


心大寶爸育兒經


其實不一定,主要要看不同孩子的性格和孩子的年齡段。一般來說,兩歲以內的孩子都會表現得很粘人,因為他們的主要心理能量都要用在發展安全感和健康的依戀關係上。

等到兩歲以後,孩子會逐漸的發展出“我自意識”,也就是我們說的“可怕的兩歲”,孩子開始和父母對著幹,這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對家長的依賴處於試驗階段,他們會很矛盾的同時想要離開和親近媽媽的願望,會離開媽媽幾米遠,玩一會兒,又跑回來粘一下媽媽,再跑開。


一般對於三歲以後的孩子就不會需要每時每刻和媽媽黏在一起了,但是如果出現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搬家、生病、父母爭吵、受到驚嚇等等應激事件,孩子會像變回小嬰兒一樣再次變得粘人,這是最自然的自我修復的方式,粘過這一段時間,孩子就又會開朗獨立起來。


如果是孩子的粘人程度一直都很高,而且兩歲以後也絲毫沒有表現出反抗和獨立的意思,那可能就需要關注了,爸媽如果自己找不到原因,也可以求助於兒童心理醫生一類的專業人士。

我是echo小茵茵,一個有趣又有料的親子漫畫家。關於這個問題,歡迎大家在在評論裡和我一起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