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三週歲還不會說話該怎麼辦?

亮麗凡凡


說說我的經歷吧!

大女兒早期老人帶,老人愛看電視,每天老人看多久她也看多久。老人忙的時候,為了讓她不鬧,也是讓她看電視。兩歲開口說話,叫爸爸媽媽,但大人跟她說話不回應,直到三歲多才回應。那時候我和寶爸一有空就帶她出去,各種交流,現在6歲多,如果說話語速快了,還是有點發音不準。現在在上口才班培訓。

二女兒1歲三個月開口說話,簡單1-2個字,沒有太大進步,1歲半時一個偶然原因,除了睡覺時間,只要我在她身邊,都不停說話,比如描述周圍所見所聞,唱兒歌,唱童謠,玩手指謠等。2歲2個月上幼兒園已與小朋友清楚溝通,可以提出自己基本需求。現在2歲半,不管我教的還是老師教的兒歌或童謠一般二,三遍就能自己唱完。

三女兒複製了2女兒的引導方式,1歲1個月開口說話,現在1歲半,會說5個字以內句子,會提生活基本需求。三個字以內兒歌童謠我唱前一句,她會接下一句。

總的來說,小孩正常健康,少接觸電子產品,帶她的人需要多說多引導。


育兒路上的媽媽


親愛的,我們家屬於說話超級晚的,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不管是屬於來自外界的壓力還是自身家庭成員的壓力,包括親爹親媽的壓力,我都經歷過。分享一下我自己引導他說話的經歷。

可以去醫院查一下發音器官有沒有問題。如果有配合醫生就好了,如果沒有,平時多多引導。

現在父母都非常忙,回家了都願意看手機看電腦看電視,和孩子的交流非常少。

多和孩子說話,不一定非要他回應你,你就不停的說,給他語言的刺激環境。

我們家3歲前不理大人,不回應,都理解但是不回應大人,喊爸爸都是2歲後才發音正確。

帶他出去和小朋友玩,他在和孩子們玩的過程中自發學會語言。我們家不願意和我們說話,和小朋友玩就學會很多語言。

多一點耐心,不要打罵,不要著急,有些寶寶會因為父母的態度閉口不言。

耐心等,孩子開始模仿,開始冒句子就很快了,平時多輸入,爆發特別快。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用,評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交流育兒心得。



太陽的秘密


孩子在兩歲前屬於輸入期,兩歲到八歲是輸入輸出同時進行,八歲以後輸入越來越難。

三歲不說話,說明輸入不夠。好了我說人話,就是跟他交流的人說的不夠多。

一,數碼產品代替了親人的陪伴。

電視在那待著不動就出聲,動畫片人物嘴型和話不可能一致,手機音樂兒歌也是靜止狀態出聲。孩子覺得閉著嘴或者說“啊”就可以了。

二,太瞭解孩子

孩子說“啊”有回應,指碗,就有飯,假裝咳嗽,就有水。奶奶還得怪爸爸“看不出孩子要拿蘋果嗎!怎麼當爹呢!”這樣孩子就不用說話了。

三,孩子怕說錯,說了沒回應

孩子第一次叫媽媽,開心的不行。後來孩子嘴不閒著媽媽媽媽媽媽媽媽,你能不能做到每一聲都回一句哎,寶寶。爸爸是否能做到?

說錯了會不會被嘲笑?平時做錯事會不會挨罰?這些都是寶寶不說話的原因。

建議家長多鼓勵多對孩子說話。拉著孩子雙手,讓他看著你的嘴,跟他慢慢說,一個詞說五遍,他可能才會主動重複。

如果孩子不願意對視,不說話,不能順著你的手指方向看過去。考慮自閉症。


育兒慢時光


媽媽可以學習童謠,在孩子玩耍和睡覺前說給他聽,差不多,一個月寶寶就開口說話了。因為孩子最熟悉的是媽媽的聲音,媽媽說給他聽,他比較能接受。等他適應了可以用手機聽。我家寶寶兩歲時也不說話,我就是用這個方法,讓他開口說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