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你支持實行職稱工資制度還是教齡工資制度?

卓督學


為啥要選擇非此即彼呢!兩者都考慮不好嗎?

支持實行職稱制度的估計會認為職稱高的能力會相對高,所以認為職稱工資最能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與能力提升。支持工齡工資制度估計認為年份久沒功勞也有苦勞,尤其是在單位的早期發展中,各種條件都不太好,在那些困難時期為單位奉獻了青春,理應得到薪酬回報。

其實這兩類制度各有利弊,前面說的是積極方面。那麼也說說各自的不足。職稱制度會讓引進的人才在沒有更多為單位貢獻時就拿了豐厚的薪酬,這樣會讓單位裡的其他人心裡不平衡,從而不利於整體的發展。而過於重視工齡則會讓一些碌碌無為的人得到不應得到的回報,,也會讓其他人心裡不平衡,心想幹不幹活幹的好與壞都沒關係。

所以,兩種方式結合,既讓有能力的人得到高薪酬,也讓持續為單位做出貢獻的老職工獲得一定傾斜的薪酬。而事業單位也的確這樣綜合執行的。


柳小慶


我支持教齡工資為主,工作量為輔的工資制度。所謂的職稱,起更多的消極作用,如果完全按工作量定工資,對於老教師不公平。比如,我當過十幾年班主任,那時的班主任費只有十幾塊錢,因為年輕,沒有過一句怨言!當了學校主任,不當班主任了,班主任費就直線上升,尤其是現在,學校的工作比班主任的工作要複雜繁重,校級領導動動嘴,中層幹部跑斷腿,補貼卻不到班主任費的一半。我們幾個中層幹部主動提出擔任班主任工作,卻被學校否了。即使如此,學校還一再強調,讓我們把榮譽讓給一線老師。我們也教文化課,難道就不算一線教師?四個校領導,三個高職,六個中層,全是中職,這六個中職全部在四十歲以上,甚至有的五十多了。奉獻,奉獻,奉獻精神的人大概不吃飯,喝西北風就可以活著,就可以養家餬口!


方才37


我是一名普通中學教師,儘管目前施行的是職稱工資制度,但我大力支持教齡工資制度。


作為一名中學高級教師,在大家眼裡應該屬於職稱工資制度既得利益獲得者,可是,我義無反顧的支持按教齡發放工資。眾所周知,現如今的職稱與工資緊密掛鉤的制度,已經難以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步伐。廣大一線中小學教師,面對職稱工資,可謂是深惡痛絕,咬牙切齒。其實,我們教師痛恨的不是職稱工資制度本身,而是工資與職稱緊密掛鉤,並且差距越來越大。就目前而言,高級教師每月比一級教師工資要高出1500元,最讓人痛心疾首的是萬惡的職稱晉升過程中的不公和不平。

教師職稱制度推行至今已經33年了,實施過程中,歷經幾次改革,暴露的問題日益凸顯。職稱評定標準不一,評定過程不公,指標名額有限……這一切,讓廣大一線教師苦不堪然,傷心,寒心,痛心啊!我們學校今年42名教師符合晉升高級職稱條件,可是,上級有關部門下達指標比例為1:20,按照這個比例就2個名額,其中,瀕臨退休的老教師有2名,班主任佔1/3還強,3/4從事一線教學工作。如此激烈的競爭,僅僅就這樣的比例和名額,你讓老師情何以堪呢?

作為一名教師,內心很清楚,職稱短期內不可能取消,並且諸多問題也不是一下就能根除。但部分地區逐步嘗試改革弊端,寧夏、山東等地的重大舉措得到廣大教師的高度認可,希冀更多地區積極探索,儘快走出來。如果大膽啟動教師工齡制度,無疑是新時代教師最大的福音。盼望著,期待著……冬天過去,春天就要來了!


俺油菜


教師是多麼神聖的職業,用希勤的園丁來形容你們!記得孩童時的我們,仰望著自己的老師,那何止是崇敬的心情。那時父母的話可以不聽,老師的話就是聖旨,必須執行!!

記得我初中的語文老師,就像我的一位大姐姐,不論是從生活上還是從學習上真真正正的對我們無微無至的關懷! 我們那時候幾個男生離家較遠。在學校住宿,男孩子比較頑皮,我身上的褲子,褂子總是不知何時開個口子。我的老師放學後,總是給我這個費小子縫縫補補!說實在的,我當時真有些不好意思。老師講的課滋滋有味,至今我還能記得她講課時的神態!!後來考學離開了家鄉,參加了工作可惜沒有做成老師!為此總有一些遺憾!數次回到家鄉,曾經的同學們與老師相聚一刻,快樂相伴!我們的老師原來是民辦老師,後來經歷了數次考試才轉成了正式老師!工資漲了許多!他是非常高興的!雖然在正式的老師裡面,他的工資依舊是低的!周邊還有許多的民辦老師依舊在不停的考試等著去掉民辦兩個字!



從我對老師的感情來講,教齡工資制度是比較合理的!畢竟再沒轉成正式教師之前我們的老師那些教齡,算是白白浪費了!教師的工資是由基本工資,加津補貼,加職稱工資等組成!是屬於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編制,享受事業單位工作待遇!職稱工資只是佔其中的一部分。他的本意是鼓勵老師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增強自己的教學能力!教齡工資,是已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年限,來決定工資的,等同於企業的工齡費!!!個人認為這兩種工資制度,一就不能完美的體現出,教師的偉大與付出!解決教師的後顧之憂,教師才能責無旁貸,全心全意的教育我們的下一代!!!

三尺教臺育出千萬學子,教育事業關係著國家的未來,在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國家政策不斷向教育傾斜,教師合理的工資要求政府一定會滿足!!

以上僅為個人的觀點,歡迎大家批評討論,並關注,謝謝!!


小流水123456


我認為是教齡工資制度更合理。

首先說職稱在剛剛恢復時對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職稱已不在神聖:它既不代表學歷,也不代表能力,更不代表工作業績,也不代表學術的水平,簡直就是四不象。學歷不高搞個在職培訓學歷,本職工作能力不行,可施展點旁門左道,業績可用人際關係來代替,天下論文一大抄,不抄花錢也能搞。有了這些資本,再加上政策朝令夕改,前挪後移,左拐右靠,給善於鑽營之人制造機會,職稱評上了,船到碼頭車到站,多拿錢活少幹。評不上的多數人更是怨聲載道,評不上錢少賺,糊弄一天算一天!長此以往,教育何堪!!

其次,讓我們回憶一下過去艱苦的歲月,公辦教師掙那麼一點點餬口錢,更有隻拿國家幾元補貼的民辦教師,沒有五花八門的職稱,他們辛勤工作嘔心瀝血,不照樣培養出了代代英才嗎?

古人說的好,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只有按教齡(工齡)開工資,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第三實行教齡工資減少人為差別的同時,可對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實行補貼制,就像現在實行的國務院津貼或其它各級政府的津貼。

管窺拙見,貽笑大方!


用戶5893764710274


當然支持教齡工資制度,反對職稱工資制度。首先,放眼世界,其他所有國家中小學實行的都是以教齡為主的工資制度,唯獨中國的中小學實行以職稱為主的工資制度。這就是一箇中國獨有的名為激勵,實為危害教育的怪胎。有了職稱一輩子就躺著掙錢,似乎評上了職稱就好像是為國家教育做出了重大貢獻,理應終身獎勵一樣。事實上高職稱和低職稱的人對教育的貢獻是相當或相近的,但工資差距卻十分巨大,這與目前國家提倡的公平、公正是背道而馳的。實行以職稱為主的工資制度,在中小學可以說有百害而無一利。部分既得利益都也許會拋出謬論,說什麼實行以教齡為主的工資制度,是吃大鍋飯,熬年頭。請問國外中小學根本沒有職稱一說,人家教育搞得那麼好,你敢說人家吃大鍋飯?私立學校不以職取酬,你敢說私立學校老師也在吃大鍋飯,熬年頭?難道職稱制度實行之前的那幾十年中,教師隊伍中的先輩們,都是吃大鍋飯?要我說真正吃大鍋飯的是那些通過正當或不正當手段取得職稱後,就船到碼頭車到站的人,他們才是吃大鍋飯的人群,而且是躺著吃大鍋飯的人群。


霧裡紅3


我認為應該是教齡工資為主。因為老教師因為在教學經歷好多年,在那艱苦的歲月裡,他們摸滾爬在不同崗位和不同環境的艱辛教學,費盡心,漚心勵血,為培養學生成才,桃李滿天下。功勞苦勞都很大,應該大大獎賞,提高他她們的待遇,是非常必須的:,應該有的。按職稱的話,可能後來年青老師可能後來居上。他她們可能捷足先登,就會比老教師工資高。那不讓我們老教師又流淚又流血又吃虧了嗎?正如社會所說的。"您資格老沒得我運氣好!"。當然,職稱也要參與。應該是適可而止,差距不能太大。


金光永蓋大地


本人就是教師,我對教師職稱制度十分厭惡,強烈建議取消職稱工資,實行以教齡為基礎的自然晉級制度,堅定地支持以教齡為基礎的工資。職稱制度存在許多弊端:一、評職稱有名額限制,引起教師內鬥。二、職評材料造假,引發教育腐敗。三、職評要求教師發表論文、做課題,做了不是老師該乾的事情。一般老師沒那個精力和能力去寫論文,大多數論文都是從網上下載,複製粘貼而成,實在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也沒有現實指導意義,就是為了評職稱,真的沒意思。最後,我也知道現在取消職稱工資不現實,但我希望國家能夠出臺政策,先是淡化職稱工資,直至最終取消,把職稱作為教師的一項榮譽,我想這才是全國教師的福音。


小魚楓沙湖畔品歷史


贊成以教齡工資制,很多老師一直默默工作在第一線,最辛苦的一群老黃牛,但工作一輩子還比不上哪些出來幾年的年輕人,職稱最終是落到校領導,社會有關係網,會溜鬚拍馬的人,一些年輕人說按能力那工作,幹多幹少沒有體現,真正在一線的老師都是辛苦工作,你認為他們老了,沒有能力了,他們也年輕力壯時也是拼命工作,而且很多所謂的教師骨幹,一拿職稱工作就萬事大吉,原來的論文就是抄襲,後來的工作還不如一群老黃牛。

國家應該鼓勵老師去做教師的骨幹,帶頭人,這樣的老師也確實有,不能埋沒人才,國家應該出臺嚴格的評定標準,而且也不是終身的,給他們榮譽意外,可以給他們獎勵金,所以額外的一次性獎勵,不與工資掛鉤,才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王建芸212


本人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時,那時住的職稱制度還不是很規範,老師們都安安靜靜地等著教齡的增加而增長工資,那麼老師們之間是多麼純潔,直到現在也非常懷念那段時光。後來,國家為了鼓勵多勞多得,開始實行職稱制度,初衷確實是好的,鼓勵那些多幹工作而且幹出成績的人,也算是弘揚一種鼓勵多勞多得的正能量。但事實是……,我想大家都懂得。從客觀上說,這一制度的頂層設計是好的,但是一校一方案,卻把鍋甩給了學校,於是問題便遍校開花。在某種意義上講,職稱制度目前已弊大於利,己成了教育界的一顆人為的毒瘤。

我想,如果現在讓大家投票選擇,大多數老師會選擇教齡工資,職稱己經把老師們的心折騰涼了,長此以往,有可能影響整個的中國教育。當然,實施教齡工資肯定也有利有弊,有關主管部門應該到了認真研究的時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