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環結草”有什麼典故嗎?

紫色楓林樂


謝謝紫色楓林樂君的盛情邀請。由於長期致力於近體詩詞的寫作(因為出版個人詩集多卷本的需要),未關注悟空問答,以此遲復,特致歉意。

關於“銜環結草”,我認為首先必須搞清楚這個詞語的基本意義。

據我所知,相關資料對這個詞語的經典解釋是,“結草”意即把草結成繩子,搭救恩人;而“銜環”的意思是嘴裡銜著玉環。舊時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從這個詞語的起源來看,結草與銜環是古代兩個有關報恩的傳說。前者講的是春秋時期發生的故事。大致內容是:晉國有一個叫魏顆的大夫,他父親臨死時留下遺囑讓愛妾殉葬。魏顆認為這樣做違反上天的好生之德,就讓父親的愛妾改嫁給了他人。後來魏顆在與秦國的戰鬥中,因為力氣不支,看看就要敗壞秦將杜回的手下的時候,突然看見一個老人用草繩將杜回絆倒在地,魏顆趁機把杜回活捉了過來。晚上小老婆的父親託夢,說是他在戰場上把地上的野草打成亂結,絆倒了秦國大將杜回,從而幫助魏顆戰勝了杜回。他這樣做,只是想報答魏顆未讓他女兒殉葬的恩德。

這個故事的出處可以在明代小說家馮夢龍的《醒世恆言》(卷十九)中找到。該小說雲,《左傳·宣公十五年》載,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魏武子之子)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餘,而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之治命,餘是以報。”



後者講的是東漢時的故事。當時有個叫楊寶的兒童救了一隻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傷愈後,銜來四枚白環,聲言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孫身居高位,但操守貞潔。

具體的出處可以在《後漢書·楊震傳》中找到。該處文字下有李賢的註釋。李賢引用了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華陰黃雀》的記載,也許這是“銜環"這一典故的最早來源。該註釋稱。寶(楊寶,系楊震之父)年九歲時,至華陰山北,見一黃雀為鴟梟所搏,墜於樹下,為螻蟻所困。寶取之以歸,置巾箱中,唯食黃花,百餘日毛羽成,乃飛去。其夜有黃衣童子向寶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愛救拯,實感成濟。”以白環四枚與寶:“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當如此環矣。”



後來人們把這兩個故事合成一個成語,叫做“銜環結草”,用來比喻受人恩惠,定當厚報,生死不渝。也有人把這個成語說成“結草銜環”的,雖然形式變了,但其引申意義卻沒有變化。

總之,“銜環結草”是一個有關感恩報德的典故,常用於詩詞創作和駢文中。我們在理解這個成語時,一定要弄清其來源,才能落實其意義。(參考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相關資料,在此鳴謝!)


壯圖山人


銜環結草其實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一個成語結草銜環。

結草就是把草打結,銜環就是一隻鳥叼著一個環。

這兩個看似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詞組在了一起,卻組成了一個成語,它的意思就是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而現在呢這個成語也就演變成了報恩的意思。

銜環結草為什麼會有這個意思呢,彆著急,有書君帶大家看兩個典故就知道了為什麼了。

一、 銜環的典故

這是一個略帶有神話色彩 的故事,請大家跟有書君一起來看看。

據說,東漢年間,有個九歲的小孩叫楊寶,他心地很善良。

有一天,他來到華陰山玩耍,看到了一隻滿身是傷的黃雀墜落在樹下,並且被一群螞蟻團團地圍住了。楊寶覺得小黃雀很可憐,趕緊上前去把小黃雀捧在手心裡,抱回了家。

他回到家後,把小黃雀放到一個鋪了草的小箱子裡,這樣它的窩就會溫暖一點。

並且楊寶還每天都用黃花去精心地餵養著小黃雀。在楊寶的精心照料下,小黃雀一天天地好了起來。

它的羽毛長全了,又恢復到之前有生機的樣子了。

可就在有一天的夜裡,楊寶正在讀書,忽然一個穿著黃衣的童子向他走了過來。

他說:“我本是西王母的使者,奉西王母的使命前往蓬萊仙島。可是在半路上,我不幸地被鷂鷹所傷,多虧你救了我,在這我非常地感謝你。”

這時這個小仙童從身上拿出了四枚晶瑩潔白的玉環,把它送給了楊寶說,“我又要奉命到南海去了。

現在我把這四枚玉環送給你,它可以讓你的子孫四代人品高潔,並且可以登上朝廷的高官位置,享盡榮華富貴。“說完,黃衣小仙童就不見了。

而我們的主人公楊寶,後來果然做了高官,而且十分受人景仰。而他的兒子楊震,孫子楊秉,曾孫楊賜,玄孫楊彪後來確實都位居高官,並且公正廉潔。

這就是銜環的故事典故,是一隻帶有神話色彩的黃雀感恩回報的故事。好了,我們再一起來看看結草的典故吧。

二、 結草的典故

結草的典故也是一個帶有神話色彩的故事,它發生在晉國。

話說晉國有一個大將軍叫魏顆,他的父親魏武子也是一位大將。這時的魏武子年邁多病,並且他也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他有一個愛妾很年輕,但是還沒有生過孩子。所以他躺在床上囑託魏顆說:“我死後,你就把我的這個愛妾給找個好人家,嫁出去。讓她能有個安定的生活,千萬不要為難她,聽到了嗎?”

魏顆記住了父親說的話。沒過多久魏武子的病情加重了,他卻改了注意。

有一天他突然把魏顆叫到床前,有氣無力地說:“魏顆你記住,我死後你一定要把我的愛妾給我殉葬啊。”

這話說了,沒過多久魏武子就病死了。他的那個愛妾卻害怕極了,因為殉葬可是讓人活生生地去死啊。

但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魏顆在送葬的那天,並沒有讓她去殉葬。葬禮過後,魏顆把她叫了過來對她說:“我已經給你找了戶好人家,你現在還年輕,嫁過去要好好地生活啊。”

這個愛妾聽到了魏顆說的話很驚訝,也很感動。

她問:“您父親臨終前不是讓我去給他陪葬嗎?為什麼你沒有按照他的遺囑做呢?”魏顆說:“人在病重時,神志是不清的。我父親清醒的時候囑託過我,要讓你有個安定的生活。

而陪葬是他昏迷時所說的。你說我該聽他什麼時候說的話呢?”

這個愛妾聽後對魏顆是十分地感激,從此就把魏顆當做救命恩人來看待。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下面的內容更精彩。

後來秦桓公發兵攻打晉國,晉王就派魏顆前去抵抗。而秦軍有個叫杜回的大力士是特別的厲害。

當時魏顆和杜回斗的是難解難分,好久也不見輸贏。而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很奇特的事。

只見突然出現了一個老人,他用草打了許多的結,然後用草繩把杜回給絆倒了。

而在這個時候,魏顆才有了機會捉住了杜回。當他捉住杜回後發現老人不見了。在當天夜裡,魏顆夢見了那位老人。

老人對他說:“我是你嫁出去那個女子的父親,很感激你聽從了你父親清醒時所說的話,救了我女兒一命。

所以我這時特地來報答你的。”說完這話,老人就不見了。此時魏顆才明白,白天戰場上的事情,原來是因為自己的善心所成。

這就是結草的典故了。

從這兩個典故我們可以看出,兩個主人公都是很有善心的人,而且受了他們恩惠的人也很懂得報恩。當然在我們現代的社會里,也有許多“結草銜環”的事例,這種不失祖先的仁德之心,的確是讓人肅然起敬的。

所以,希望人人都能繼續發揚結草銜環故事中行善和報恩的精神,這樣我們的社會會更加安定,而我們的日子也會更加地美好。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一個成語故事,很符合中國人的價值觀。

銜環結草,我們先說結草。

《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春秋時期,晉國有個大夫叫做魏顆。

他的父親叫做魏武子,有個非常寵愛的小妾。

不過魏武子的年齡很大,而小妾正直妙齡。沒幾年,魏武子因年邁患上絕症,很快病死。

死前,魏武子根據習俗,讓兒子魏顆安葬他時,一定要將小妾一通殉葬。

春秋時期,還沒有正經的禮法。

當時貴族沒有生育的妾,一般都會殉葬。但如果貴族的兒子法外開恩,也可以將這些妾放走。

魏顆是個心善的老實人,不願意看到自己妙齡的庶母如此死去。

猶豫再三,魏顆頂住壓力,仍由這個庶母改嫁,沒有讓他給父親殉葬。

為此,魏顆成為當時的笑柄,都說他爛老實無用。

沒多久,秦將杜回領兵攻打晉國,晉王命魏顆率兵抵抗。

魏顆的軍隊和秦國大軍對戰,被打的大敗,士兵紛紛潰逃。

秦將杜回發現晉軍已經潰敗,立即親自率兵去活捉魏顆。

魏顆無處可逃,眼見就要成為俘虜。誰知道,此時戰場上突然出現了一個白鬍子老人。

這個老人冒死衝入秦軍中,用草打成的結,絆倒了杜回。杜回被摔成重傷,秦軍頓時失去主帥,出現混亂。魏顆乘勢出擊,活捉了杜回,晉軍最終勝利,魏顆和保住了性命。

但這個白鬍子老人是誰呢?為什麼不顧性命幫助魏顆呢?

當天夜裡,魏顆做了一個夢。這個老人對他說:我是你父親小妾的爸爸,已經去世多年。感謝你沒有讓我女兒殉葬,所以我的魂靈特來戰場上結草報恩。

這就是結草。

那麼什麼是銜環呢?

《後漢書·楊震銜環傳》注引《續齊諧記》記載:東漢有個人叫做楊寶。楊寶是孩子的時候,在樹林中發現一隻受傷的小黃雀。楊寶見他可憐,就將小黃雀帶到家裡精心照顧。小黃雀的傷養好了以後,就將小麻雀放了。

當天,楊寶做了個夢,夢見有一個黃衣童子,口中銜著四個玉環,說是送給楊寶的禮物,並祝願楊寶子孫四代都做大官。

後來楊寶成年後,他自己、兒子、孫子甚至曾孫都做了大官。

楊寶認為,這是黃雀銜環報恩,這就是銜環。

所謂結草銜環用來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其實,做人本來就應該這樣。

對別人的恩惠,要儘量報答,這也是做人的基本素質。

不懂得知恩圖報的人,通常也不是什麼好人。


薩沙


我們今天使用的成語,其實背後都會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故事。只是後來的人,把故事給忘了,只是記住了成語的意思,有的成語,甚至連意思也改變了。“銜環結草”這個成語,其實講了兩個故事,按照時間發生的順序,應該是先有“結草”這個故事,“銜環”這個故事,發生得相對晚一些。所以這個成語其實應該寫成“結草銜環”,而不是“銜環結草”。

什麼是“結草”的故事?

《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

秋,七月,秦桓公伐晉,次於輔氏。壬午,晉侯治兵於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還。及雒,魏顆敗秦師於輔氏,獲杜回,秦之力人也。初,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餘,而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之治命,餘是以報。」

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什麼意思呢?大概講一下:

這一年秋天的七月,秦桓公帶領大隊人馬入侵晉國,駐紮在輔氏這個地方。這時候,晉國的國君居然不在都城,跑到稷下這個地方去和入侵邊境的北方韃子打仗了。聽說秦國入侵,留下黎侯,自己快速回師抵禦秦軍,人還沒到前線呢,就聽說手下的魏侯魏顆在秦軍駐紮的地方打了勝仗,趕跑了秦軍,還生擒了一個秦國的大力士杜回。

那麼魏顆是怎麼抓住大力士杜回的呢?畢竟杜迴天生神力,好歹是入侵部隊的先鋒,抓他哪有那麼容易。於是魏顆講了一個故事——

之前啊,魏顆他爹魏武子生病在床,快死了,腦袋時而清晰時而糊塗。魏武子有一個很漂亮的小妾,還沒生孩子。清醒的時候,魏武子對兒子說:等我死了,你把她找個好人嫁了吧。後來病糊塗了,又對兒子說:我要反悔,我死了你得把她給我殉葬。後來魏武子一命嗚呼,魏顆把老爹的這個小妾找個好人嫁了。

這個小妾撿了一條命,還要問個為什麼。魏顆就說,他爹生病時說的糊塗話,不算數。說完,魏顆帶領手下的部隊趕往前線去抗擊秦國的侵略者了。到了戰場上,一個叫杜回的猛人騎馬衝了過來,跑到一半,突然馬失前蹄滑倒在地,被魏軍生擒活捉,秦軍一看先鋒都被人俘虜了,因此大敗。

晚上,魏顆做了一個夢。一個老人對他說,我就是那個小妾的父親啊,為了感謝你救了我女兒,沒讓她去死。我在戰場上,把草地上的草都打了結,讓那個杜回絆倒了,以此報答。

這就是那個關於“結草”的故事。

<strong>什麼是“銜環”的故事?

如果上上面一個故事還有一點歷史根據的話,這個故事,就完全是古人瞎編的了。但是就是一個瞎編的故事,也還是能夠找到出處。“銜環”的故事出自《後漢書·楊震傳》注引《續齊諧記》記載:

寶(楊寶)年九歲時,至華陰山北,見一黃雀為鴟梟所搏,墜於樹下,為螻蟻所困。寶取之以歸,置巾箱中,唯食黃花,百餘日毛羽成,乃飛去。其夜有黃衣童子向寶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愛救拯,實感成濟。以白環四枚與寶: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當如此環矣。

這個故事的歷史背景,在東漢時期,所以比上一個故事晚了幾百年,應該排在後面。上面這段話什麼意思呢?大概講一下:

一個叫楊寶的小孩兒,大概是楊震的祖先,九歲的時候,到華陰山上去玩,看到一隻小黃雀被老鷹啄上了,從樹上掉到了地上,周圍爬滿了螞蟻。楊寶把小黃雀帶回了家裡,放到了木箱子裡面,養了起來,每天用黃花餵它,一百多天之後小黃雀傷愈,羽毛也長好了,然後就飛走了。

過了幾天,一天晚上有一個黃衣童子來到了楊寶的夢裡,對楊寶拜了一拜說:我是西王母的使者,你這麼善良救了我一命,實在是感激不盡。於是拿出四個白環給了楊寶,說道:這四個白環能夠保佑你的子孫志向高遠,以後當上大官,出將入相,就像這白環一樣。後來楊寶的子孫楊震,果然當了大官。

這就是那個關於“銜環”的故事。

結草銜環,雖然兩個故事都是古人編的,但是用意是好的,就是勸人向善。生而為人,務必善良。也許你只是做了一件善意的事情,在以後卻能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好處。但是,如果做善事只是為了得到好處,那麼善意就變味了。我想說的是,善良,是發自內心的。有時候雖然你的做了善事不一定有回報,但是你因此而獲得內心的快樂,不也是很好的嗎?


END.


博書


其實百度一下就可以知道「銜環結草」典故的來歷,其他人已經回答了,我就不重複了,只談一下這兩個典故的歷史背景。

「結草」典出《左傳·宣公十五年》

《左傳·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魏武子之子)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

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餘,而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之治命,餘是以報。

「結草」的典故的背景反應了「人殉」在春秋戰國時代依然存在。這是考古發現也是不謀而合,秦代以後,人殉基本就很少見。

鼎鼎大名的曾侯乙大哥,又名「土豪乙」,跟魏武子一樣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人,他的墓中出土了十幾噸的青銅器,殉葬的小妾有21名,最小的只有13歲,甩秦繆公十八條街:

引自,譚維四(2001,文物出版社),頁80-81

這是陪葬女孩的棺材:

陪葬女孩的屍骨:


這是其中以為一位陪葬女孩的陪葬品:裝「胭脂」等化妝用品的鴨子漆器盒,這可能是將要踏上黃泉路的小姑娘的心愛之物:引自:社科院考古所,曾侯乙墓,下冊(1989,文物出版社),圖版13-16

《左傳》的原文把這種殉葬的小老婆叫「嬖妾」,這是「嬖」字始見於甲骨文,很多古代文獻記載「嬖妾殉葬」。

《玉篇·女部》:嬖,春秋傳曰:賤而獲幸曰嬖。

在甲骨文中,「嬖」也很頻繁的用作人祭的人牲。合集《32161》就是將「嬖」當做人牲,沉到何種祭祀河神,這也就是殷人的「沈祭」:

這個字在甲骨文中寫作:

所以,「嬖」在先秦時代地位是很卑賤的。

魏武子(魏犨)的兒子魏顆,沒有將父親的「嬖」殉葬,認為父親是生病得胡言亂語。

我覺得魏顆只是託詞吧,因為在那個時代「嬖」殉葬是很正常的事情,反應魏顆是很開明的,也很善良。

因此,「嬖」的父親在戰場上用結草的辦法困住敵人,報答魏顆。

史書有時候的不公平,曾國的土豪乙是漢陽諸姬,魏武子也是姬姓宗親,他們是周室老牌貴族,文明的標杆,他們以小姑娘殉葬,為何沒有留下罵名?

為何獨獨秦繆公用人殉葬,留下了罵名呢?

「銜環」典出南朝的志怪小說《續齊諧記》:

一個叫做楊寶的兒童,在華陰山挽救了一隻黃雀的性命,後來黃雀銜來白環四枚,聲言自己是「西王母使者」,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位登三事,當如此環矣」。

故事的主人公楊寶是誰呢?

古籍《續齊諧記》原文是「弘農楊寶」:

引自:《四庫全書·續齊諧記·第三》

可見之所以說「楊寶在華陰山上見到受傷的黃雀」,因為楊寶就是漢代弘農郡的華陰人,也就是今天陝西華陰。

楊寶之所以在歷史留名,是因為和他兒子楊震都是著名的經學家。

他們兩人都精於《尚書》,屬於「今文學派」。

今文《尚書》也就是用當時漢隸寫成的尚書,是秦代博士伏生傳下來的二十八篇《尚書》。

伏生傳授給歐陽生,也就是所謂的「歐陽尚書學派」。

楊寶、楊震父子就是專攻《歐陽尚書學》,造詣很高,特別是兒子楊震是弘農名儒,有「關西孔子」之稱。

所謂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的典故就是來自楊震不接受賄賂時的名言。

《後漢書》中記載楊震「爵(雀)銜鱣」的典故,大致意思是:鳥雀銜了三個象徵官職的「蛇鱣」,也就是今天的「鱔魚」,寓意楊震要做大官了:

《後漢書·卷五十四 楊震列傳·第四十四》 震少好學,受《歐陽尚書》於太常桓鬱,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為之語曰:“關西孔子楊伯起。”常客居於湖,不答州郡禮命數十年,眾人謂之晚暮,而震志愈篤。後有冠雀銜三鱣魚,飛集講堂前,都講取魚進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數三者,法三臺也。先生自此升矣。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有沒有發現,這個典故幾乎是楊寶「雀銜環」的翻版。

所以,楊寶的「銜環」神話,極有可能是兒子楊震「爵(雀)銜鱣」的附會和訛變。

「爵(雀)銜鱣」又衍生出一個「鱣堂」的稱謂:

「鱣堂」也就是講學之所,後世文人的化用詩句如:

  • 宋朱熹《奉和公濟兄留周賓之句》:鱣堂偶休閒,雞黍聊從容。

  • 宋 樓鑰《通交代徐教授啟》:典鱣堂之教,獲與交承。”
  •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校罷詩書延愛日,鱣堂春酒頌三多。

那「蛇鱣」也就是【鱔魚】,為什麼是「卿大夫服之象」呢?

因為漢代卿大夫官服是「黃地黑文」:黃底色,黑色花紋,跟鱔魚顏色相同。

大致上如下圖,跟黃鱔顏色很相似:

「三蛇鱣」象徵什麼大官?

楊震最高官職為「太尉」,漢代「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併為「三公」,「太尉」是三公之一,官職是很高的。

所以,「三蛇鱣」有「位列三公」的隱喻。

楊寶的「黃雀銜四環」中,黃雀化身「王母使者」要保佑楊寶一家世代「位登三事」。

果然,他兒子楊震又碰到「雀銜三蛇鱣」,當上「三公」之一的太尉。

所以,這個故事附會痕跡簡直太明顯了。

由於楊震在歷史的名氣大過楊寶,所以,漢代以後的南北朝志怪小說家,可能是從楊震「雀銜三蛇鱣」的故事中,杜撰出他父親「黃雀銜四環」的故事。

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作者可能以宣揚一種「因果報應,祖上積德」之類的價值觀。


小漢字見大歷史


結草的典故:

故事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五年》中。

晉國的魏顆的父親有一愛妾,其父病重時對魏顆說:"我死之後,一定要讓她為我殉葬,使我在九泉之下有伴。"結果其父死後,魏顆沒有將父親的愛妾陪葬,而是把她嫁給了別人。後來,魏顆在一次和秦人的戰鬥中,看到一位老人用草結繩絆倒了敵人,從而使魏顆取得了勝利。

夜裡睡覺夢到老人對他說:我就是你父親小妾的父親,感謝你沒有讓我女兒陪葬,所以我結草絆倒了你的敵人來報答你!

銜環典故:

說的是東漢楊寶九歲時,看見一隻黃雀被老鷹所傷,落在樹下,楊寶可憐它,就將其帶回家幫它治傷並餵養,之後黃雀傷愈康復振翅飛走了。當天夜裡,有一身著黃衣的童子前來向楊寶拜謝,告訴他,說他原來是西王母的使者,感於楊寶的仁義相助,將四隻白環贈送與楊寶,並告訴他說,它可保佑楊寶的子孫位列三公,並且為官清政廉明,品格有如這玉環一樣純潔無瑕。後來果然如黃衣童子所說,楊寶的後代都當上了大官,並且個個剛正不阿,為政清廉。

————謝謝🙏🙏


東湖笨翁


一般我們怎麼說報恩呢?比如說:大恩不言謝,也就是說這樣大的恩情,靠說感激的話是遠遠不夠的,而是記在心裡,等到有機會的時候,一定會報答這個恩情的。

還有說: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也就說,這個恩情雖小,但是雪中送炭,等以後有機會的時候,就會百倍的奉還,所以韓信用千兩黃金報答了當初贈他飯的滌母。

其實有一個成語就是指報恩,那就是“銜環結草”,而且這是兩個故事。

第一個,結草報恩的故事。這個故事出自左傳,公元前594年,秦軍攻打晉國,秦將杜回與晉將魏顆打在一起,兩個勢均力敵,難解難分,這個時候一個老人用一個草結成的繩子套住了杜回,杜回就摔倒在地,就被魏顆給俘虜了,晉軍打敗了秦軍。

魏顆的父親叫魏武子,有一個愛妾叫祖姬,有一天,魏武子生病了,他對魏顆說,等我死了,你就讓祖姬再嫁吧,魏武子病重,他對魏顆說,你要讓祖姬殉葬,讓她在九泉之下陪我。

魏武子病死之後,魏顆不顧弟弟們的反對,把祖姬嫁給了別人,而沒有讓她殉葬。魏顆回師之後,夢見了那個老人,那個老人說他是祖姬的父親,魏顆沒讓祖姬殉葬,他是來結草報恩的。

第二個,銜環報恩的故事。這個故事出自《續齊諧記》,東漢時期,楊震的父親叫楊寶,九歲的時候在華陰山裡,看到一隻黃雀被一隻老鷹咬傷了,然後墜落在地,被螞蟻包圍著。

楊寶同情這隻黃雀,就把它帶回了家,一百天之後,黃雀傷好了,就飛走了。這天夜裡,有一個黃衣小童來找楊寶,他說他是西王母的使者,是來報恩的,然後就給了楊寶四個白環,可保楊寶四代子孫位列三公。

果不其然,楊寶的子孫們,楊震、楊秉、楊賜、楊彪(楊修之父)都當上了三公之首的太尉,這個比袁家的四世三公還要厲害。


歷史簡單說


先祝友元旦快樂!

結草銜環乃古人報恩的兩個傳說。

一,結草:春秋時晉大夫魏顆之父有一美妾,其父臨終命魏顆將妾陪葬。顆不忍,放妾另嫁。妾己故的父親為報顆恩,協助顆戰場上結草拌敵獲勝。

二,銜環:

東漢時,九歲童楊寶在林中救下受困黃雀,此鳥乃王母寵使。一日,銜四玉環贈與楊寶。令其享盡榮華富貴。

後人把這兩個故事合併為結草銜環,教人知恩圖報。


大海122879785


結草和銜環是兩個報恩的故事。銜環講的春秋,晉大夫魏顆的父魏武子有個非常寵愛的小妾,父交代子,死後要小妾殉葬,父死後子未按父遺囑,讓小妾改嫁,在後來作戰中小妾之父靈魂打草結住使敵拌草墜馬被殺。

銜環是楊震父揚寶九歲時在華陰山北見一隻黃雀被老鷹所傷,墜落樹下被螻蟻所困,楊寶救回家中養著後放飛,黃雀乃西工母使者,為報救命之恩以白環四枚相贈,並講,日後位登三事,當如此環為政清廉,潔白無暇。


抒心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