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主要盆地介紹

浙江省的平地(平原+盆地)面積佔了全省總面積的24%,其中除了眾所周知的浙北平原和沿海平原之外,浙江的盆地也是構成全省地貌形態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盆地主要散落在金華、紹興、台州、衢州地區,形成了浙江省的另一個人口聚居區域。今天,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浙江省面積超過150平方公里的9個盆地:

浙江省主要盆地介紹

1.金衢盆地

浙江省主要盆地介紹

金衢盆地系浙江省最大的盆地,分佈於浙江省金華、衢州、梅城一帶的衢江、蘭江、新安江、金華江河谷地帶。金衢盆地是我國南方著名的紅色盆地之一。金衢盆地中的城市從東北到西南分別為東陽、義烏、金華、蘭溪、龍游、衢州。金衢盆地為浙江省內最大的中生代陸相盆地,形成於中生代早期。金衢盆地橫空出世的時候,正是恐龍盛行的年代———白堊紀早期。白堊紀的時間區間是距今1.4億年至6500萬年。由此,金衢盆地少說也有1億多歲了,它才是真正的“萬歲萬歲萬萬歲”。

金衢盆地因盆地中有金華、衢州兩座城市而得名,位於浙江腹地,介於千里崗山脈、仙霞嶺山脈、金華山脈和大盤山脈、會稽山脈之間。是衢江、婺江(金華江)河谷沖積而成。東北與浦陽江河谷相接,兩河谷分水線位蘇溪南側;西南與江西信江河谷相連,兩河谷分水線位新塘邊西側。金衢盆地不圓也不方,而是呈長條狀;長200多公里,寬15~25公里,面積約3500平方公里(也有說4700平方公里),金衢盆底海拔多在50米左右,盆地邊界線海拔約100~200 米。盆地發展的中期堆積了2000多米的棕褐色砂泥岩,後期則為河流相的粗碎屑沉積。盆地內部地貌類型多種多樣,盆底為河谷平原,盆緣有低丘高丘圍繞,是木材產區。從衛星上看,或許僅是一條“小溝”而已。

金衢盆地內衢江、金華江兩側,除有寬約2~4公里的帶狀溪流性沖積平原外,其餘均為丘陵地和起伏地。丘陵地高程在100米上下,山頂圓渾,脈絡雜亂,崗緩谷寬,多為凸形斜面,斜面15°~25°;黃土質,混雜幼林較多。金(華)、蘭(溪)、湯(溪)地域呈波狀起伏地,地形複雜,一般比高20~40米,少數60~70米,斜面10°~15°,多呈褶皺複雜的黃土崗。金華以東、義烏以西地域,寬約10公里,長約50公里,為高差不超過20米的起伏地,有的經土地平整後演化為大面積的開闊地,傾斜度在10°以下。

金衢盆地內多系沉積的礫岩、貝巖且多風化,表層土質多為紫紅沙粘土和黃色粘土,沿江地區多為沙質土,便於構築野戰工事。植被水田作物、旱地作物相間,經濟林、果木林、蔗田、低苗相間,春夏隱蔽條件較好,冬秋觀察條件尚可。居民地較集中,大部為村落式,自然村一般50~200戶較多。潛水面在溪流附近一般1~2米,其餘4米以上。

金衢盆地光熱資源充足,夏季炎熱乾燥,河谷土地肥沃,是浙江省內糧食、棉花、甘蔗糖、柑橘的重要產地,浙贛鐵路經過於此。金衢盆地(走廊)地處浙江腹地,西與福建、江西、安徽相連,人口稠密,物產豐富,戰爭潛力較大,便於大兵團兵力展開和諸軍、兵種合同作戰。金衢之地歷來是向縱深的湘、鄂、贛、皖發展的重要門戶。

2.永康盆地

浙江省主要盆地介紹

永康盆地,位於浙江省中部永康市境內,因永康市得名,永康盆地形狀比較方整,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34公里,寬14公里,面總積約為400平方公里,北溪,華溪縱貫盆地,在永康城南匯合南溪後合稱永康江。沿江、溪邊有狹長的河谷沖積平原,盛產稻米和糖蔗,是永康市主要經濟聚集區。金溫鐵路在此經過。 永康盆地內主要地貌類型是連片低丘,在植被未被破壞的地段,殘留紅土層廣泛發育,厚度多在1米以上,這些紅土由白白堊系紅色砂岩,粉砂爍巖組成的高丘,海拔高度多在300米以上,這裡石峰林立,平地拔起四壁峭立,赤壁丹崖,蔚為壯觀,國家級名勝風景區--方巖就位於其中,這裡是浙江省丹霞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方。丹霞地貌總的特點是頂平、身陡、麓緩。峭壁上由於差異和風化剝落,常有順軟弱巖發育的凹槽和洞穴。如方巖的羅漢洞,深達10米。

3.浦江盆地

浙江省主要盆地介紹

浦江盆地,位於浙江省中部.因屬浦江縣得名。浦江盆地地形方整,邊界清晰,盆地東西長超過18公里,南北寬10公里,總面積約為200平方公里。浦陽江從西向東橫貫盆地南半部,在黃宅急轉90度北流,沿盆地東緣入安華水庫,盆地北部主要地貌類型有:紅土低丘,紅巖低丘,低丘,之間的坳溝和衝擊扇平原,盆地北緣山地與低丘的分界線海拔高度為100-140米,發源於北部山地的蜈蚣溪,前溪出山口後,都有衝擊扇平原與河谷平原相連。 盆地的南半部主要是浦陽江干流的河谷平原和衝擊扇。河谷平原主要由高河漫攤組成,土地肥沃,衝擊扇的扇頂部都在南緣山麓,如白源口,大仟口,和源口村,扇體向北伸展,並與河谷平原相連。沿江衝擊平原寬廣,盛產稻米,北部丘陵廣佈,海拔高度為100米左右,森林破壞殆盡,水土流失嚴重。浦江盆地河谷平原是浦江縣主要經濟聚集區。浙贛鐵路在此路過。

4.南馬盆地

浙江省主要盆地介紹

南馬盆地位於浙江省東陽市境內,東起林頭、上陳,西到南馬、大陽,呈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狹長走廊,盆地長約34公里,寬5公里,總面積約為170平方公里,由南江所縱貫,所以也稱南江盆地,沿江兩岸是河谷沖積平原,平原兩側(主要在北側)系紅巖低丘,海拔高度多在200米以下。 湖溪西面盆地中有一新生代火山通道,面叫八面山,該山近似錐狀八面體,直徑2公里,頂平而周圍陡峭,山麓部分坡度和緩,四面八方看上去都相似,故稱八面山。南馬盆地地勢坦平,東北、西南稍高。杭溫公路、東永二線穿鎮而過。

5.諸暨盆地

浙江省主要盆地介紹

諸暨盆地位於浙江省中部,處在龍門山地和會稽山地之間,因主要位於諸暨市境內,故名,是諸暨市人口和工業的主要聚集地。諸暨盆地東南側為會稽山(主峰是東白山太白尖),南依勾嵊山,西部為龍門山(主峰是三界尖),與金衢盆地在義烏蘇溪附近相接,近南北走向,是一個向北開口的通道式斷陷構造盆地。浦陽江中游河段及其支流五匯溪、大陳江、楓橋江貫穿其中,似一條由西南向東北延伸的走廊。諸暨盆地南與浦江盆地相連,北與蕭紹平原相接,東起永寧小溪寺,西至三都鎮,南北長50餘公里,東西寬約19公里,面積814625畝,(約543平方公里)是紹興全市最大的河谷盆地。

諸暨盆地東南部屬紅巖盆地,所以諸暨的雙槔、陶湖一帶發育著紅巖低丘,盆地西北部以古生代的砂岩、粉砂岩和頁岩為主,易風化成為紅土低丘;如紅門一帶就成為紅土低丘,中下游低窪,為“湖田”集中地區。五匯溪出龍門山在草塔到諸暨城西一段,有長10公里的衝擊平原。

諸暨盆地地勢平坦,自南而北平緩傾斜,海拔在50米以下。由於浦陽江河道彎曲,多江心洲和河漫灘地,兩者構成較大的沖積平原階地。北部河網交叉,湖蕩密佈,土壤為河湖相沉積物,田塊系圍墾湖灘而成,稱“諸暨湖田”,海拔多在5.5至5.6米之間,最低處僅3.1米,部分田面低於河床,其特點與紹虞水網平原相同。盆地兩側是由第四系紅土礫石層、白堊系砂頁岩地層構成的基託階地,與丘陵山地相接。

諸暨盆地四周山體雖不太高,但遇有大雨暴雨,河水都向盆地傾注,加之下游潮水頂託,易成洪澇,這是盆地地形對水文狀況的不利影響。諸暨盆地內平原廣闊,土地肥沃,主要種植稻米、小麥,浙贛鐵路經過於此。

6.新嵊盆地

浙江省主要盆地介紹

新嵊盆地位於浙江省中北部,其具體位於嵊縣中部,新昌北部,因地域跨嵊州市和新昌縣得名,是曹娥江流域最大的河谷盆地。地勢東南高,西北低,由四明山、天台山、會稽山環抱,是一個地形相對完整的盆地,冷空氣難進難出,熱量充足。曹娥江上游的澄潭江、新昌江、長樂江、黃澤江等支流貫穿其間,從盆地四周呈向中心輻合水系匯合於嵊縣城關附近,盆地形態略呈三角形。新嵊盆地南起新昌城關一帶,北抵仙岩清風峽,東起金山,西至長樂,南北長約23公里,東西寬近40公里,新嵊盆緣海拔100米左右,面積600554畝(約400平方公里)。傳說數千年前這塊盆地是一片溼地,經過大禹的排水治理,形成了新嵊盆地。

新嵊盆地地形態呈“個”字形,白堊系上覆蓋有新近系玄武岩層,西邊以會稽山為界,界線呈直線狀延伸,長達28公里,為清晰的斷層三角面地貌,東北邊以四明山接壤,界線呈直線狀延伸,延伸30公里,盆緣山坡陡峭,如四明山的最高峰,海拔1012米,在3公里內急落到盆緣100米高度,盆地南緣東段與新昌丘陵,臺地接界,界線不明顯,而西段與海拔500米的南山為界,南山山脊走向東北,山麓界限分明,山麓有小型衝擊錐和坡積裙,發育有新昌穿巖十九峰等丹霞地貌。北被山與清風嶺夾峙於清風大橋,河谷狹窄。因此新嵊盆地氣候溫暖,為紹興全市熱量最優的區域。盆底盆緣海拔在70米以下,地勢平坦開闊,向北平緩傾斜,河漫灘地較發育,以嵊縣為中心,河漫灘寬度可達5公里。由於曹娥江泥沙來源豐富,洪水期間,河道多變,洪水氾濫時形成的河漫灘則多砂礫。

新嵊盆地第四系紅土礫石層保留面積不多,目前在長樂南部還有一片古沖積扇,紅土礫石層厚度較大。新嵊盆地低處河谷平原海拔在50米左右,這裡土地肥沃,主產稻米、蔗糖、柑橘。杭溫(104國道)公路、甬金公路和上三、甬金高速公路從此經過。

7.松古盆地

浙江省主要盆地介紹

松古盆地,位於浙江省西南,屬麗水市松陽縣,是麗水地區最大的盆地。全境以中、低山丘陵地帶為主,以松陽縣和古市鎮得名。松古盆地是浙江省典型的山間盆地,封閉性很好,西北和東南兩個出口皆為峽谷。中部盆地以其開闊平坦稱“松古平原”,又稱“松古盆地”。松古盆地位於松蔭溪流經的兩岸,呈南北--東南走向狹長髮布,長25公里,寬5-7公里,成一槽型,兩旁有兩座上千米高的大山夾持,呈直線狀斷層三角面與盆緣接觸,兩側盆緣海拔200米,中間盆底高度逐漸降至150米左右,松陽溪縱貫其中,有較寬的松古平原發育,平原兩側紅巖高丘、低丘和沖積扇交錯分佈。

松古平原涉及松陽縣的西屏鎮、古市鎮、赤壽鄉、新興鄉、樟溪鄉、齋壇鄉、望松鄉、葉村鄉等8個鄉鎮。盆地總面積175.46平方公里,地面海拔高度50米左右,系河流泥沙沖積而成的河谷平原。河谷盆地地形平坦,谷地開闊,農田平整成畈,土層較厚,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熱、水條件優越。 盛產菸葉、 蔗糖、稻米等經濟產物,是麗水地區與松陽縣的主要農耕區。 據測算,松古平原的人口占松陽全縣的60%,經濟總量(包括一、二、三產業)佔全縣的80%以上,是松陽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作為浙西南最大盆地的松古平原,猶如一顆璨燦的明珠鑲嵌在高山丘陵的浙西南中,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處州大地上尤為奪目耀眼。數千年來,一代代松陽人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不輟耕作,生生不息,他們耕耘著浙南桃花源的悠閒與寧靜,也耕耘著一千八百年古縣的憧憬與希望。松古之耕,是處州農耕文化的精華樣板。

8.天台盆地

浙江省主要盆地介紹

天台盆地位於浙江台州市境西北部天台縣境內,因處在天台縣內得名,由大盤山、天台山、大雷山所環抱,東起洪疇鎮,西至街頭鎮,北止白鶴鎮,呈封閉式三角形分佈,總面積約近200(準確數據為193)平方公里。盆緣界線清晰,盆地海拔高度在100米左右。東北天台山,邊長30公里;西北大盤山,邊長22公里;南面大雷山,邊長36公里。

天台盆地內部地貌類型較多,有盆底為始豐溪河谷平原,紅巖低丘、玄武岩臺地。天台縣城東面有橫亙長約2公里餘的東橫山玄武岩臺地。海拔240米,城西北為起伏的紅巖低丘。城北赤城山高丘,由水平紅巖切割成峭壁丹崖,多洞穴。是浙江省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城關西北義宅、民主等地是起伏的紅巖低丘。

天台盆地低處河谷平原海拔在100米左右,這裡土地肥沃,主產稻米、蔗糖、柑橘。杭溫(104國道)公路和上三高速公路、62省道、60省道從此經過。

9.仙居盆地

浙江省主要盆地介紹

仙居盆地,主要分佈在臺州仙居縣境內,因處在仙居縣內得名。位於永安溪兩岸,盆地其東北角延伸至臨海市西部,盆地狹長,呈東北——西南向帶狀分佈。東西向直線長63公里,盆底海拔高度由上游的湫山的120米,降至下游白水洋的10米。南北向寬約6公里。總面積約為150平方公里。永安溪貫穿其中,沿途呈砂礫質溪灘發育。

仙居盆地南北有括蒼山與大雷山挾持,周邊形態基本保持白堊系紅色岩層形成時輪廓。盆內呈紅巖高丘與低丘發育,間有橫溪碧丹崖、林下小方巖、羊棚頭四十五洞等丹霞地貌。紅色高丘把盆地分割成仙居縣橫溪、白塔、城關、下各與臨海市白水洋5片。橫溪片以高丘、谷底平原與沖積扇為主。白塔片與仙居城關片以沖積扇為主。下各鎮片為溪灘、沖積扇、低丘與堆積階地,土質較肥沃。臨海白水洋片以低丘與沖積扇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