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藩鎮局面出現的根源是什麼?

小小嬴政


唐朝藩鎮割據局面,是指唐朝各地的節度使不太聽朝廷指令割據地方的形勢局面。

1、邊患加深,節度使制度正式出籠

自從英明神武的天可汗李世民龍御歸天后,唐高宗平定了朝鮮半島地區,實現了唐朝軍事力量的全盛時期。月圓而缺,盛極而衰。唐高宗去世後,天后武則天執政,朝廷陷入內亂,關河不寧,突厥吐蕃回紇契丹重新勃起。在開國猛將相繼隕落、單兵素質下降、府兵制轉為募兵制的背景基礎下,唐朝的國防軍事策略從主動進攻轉為積極防禦。唐睿宗景雲二年,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開始成為正式的官職,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積極防禦周邊少數民族進攻。漢代的州牧、魏晉的都督、北朝的總管,過猶不及。

唐玄宗即位之後,進一步發揚光大了節度使制度,全國設立十鎮節度使。其中,安祿山身兼范陽河東盧龍三鎮節度使,震懾東北二虜。

2、胡將帶兵,節度使制度發揚光大

眾所周知,唐朝皇帝具有濃重的鮮卑血統,因此朝廷對於少數民族將領進行積極拉攏和重用。無論是唐太宗時期的契必何力、執失思力、阿史那思摩,高宗時期的黑齒常之、李楷固、高仙芝,玄宗時期的安祿山、史思明、李光弼、哥舒翰。奸臣名相李林甫為了杜塞地方節度使『出將入相』的發展門路,大力推薦少數民族將領充任地方節度使。

唐玄宗晚年倦於朝政,寵愛妖妃,驕奢淫逸,忘記本心,導致朝政腐濁,天怒人怨,申領天罰。安祿山面對著酒色老弱的唐玄宗,悍然發動了安史之亂,一舉攻破長安和洛陽。如果六鎮起義瓦解北魏帝國的統治基礎,那麼安史之亂成為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重要節點。從此,李唐皇權影響力一落千丈,唐朝皇帝淪為了有名無實的周天子。

3、安史之亂,節度使向藩鎮的轉變

為了儘快平定安史之亂,減少百姓痛苦和朝廷壓力,唐肅宗和唐代宗採用了姑息之政和綏靖政策,就地安置參加安史之亂的降順將領,比如王承宗、田承嗣、李希烈之輩。另一方面,積極犒賞平定安史之亂的有功將領,比如郭子儀、李光弼、李懷光。唐朝皇帝想效法漢武帝的推恩令,將原有的州刺史幾乎全部身領節度使,讓節度使成為一個普通的行政制度,從而削減節度使的政治吸引力和軍事影響力。

其中,河北三鎮(成德、幽州、魏博)和淮西(李希烈、吳元濟),無視朝廷法令、拒不繳納貢賦、積極招兵買馬,自行任免管員,大肆囤積錢糧戶口兵馬武器,成為國中之國。唐肅宗、唐代宗和唐德宗志存含垢,一味姑息,除了加官進爵,無可奈何。

4、元和中興,打擊藩鎮制度

面對地方節度使割據的咄咄逼人局面,似乎是唐太宗李世民轉世為人了,唐朝皇室出現了勵精圖治、強幹弱枝的唐憲宗李純。重用名臣李德裕、李訴和裴度,削平了淮西蔡州的叛亂,震懾了河北三鎮的勢力,是大唐帝國出現了再一次的中興局面。唐憲宗成為天下共主、官民擁戴。可惜,宵衣旰食的處理朝政,導致龍體每況愈下,不得不學習唐太宗服食長生丹藥,希望夢向上天再借著一些時間,讓大唐走向正軌,轉危為安。可惜天不假年,藥物中毒而亡。唐憲宗死後,唐朝不剎車地繼續走下坡路,之前的憲宗皇帝努力功虧一簣。

5、元和之後,藩鎮和唐廷的關係

唐憲宗去世以後,李唐朝廷和地方藩鎮成為一相生相剋、榮辱與共的有機體。一方面,朝廷需要地方節度使的財帛貢賦和人才貢獻。一方面朝廷需要防備節度使的反叛活動和經濟制度。藩鎮強則唐弱,藩鎮弱則唐亡。最後,晉王李克用和梁王朱全忠爭霸中原,對於各地藩鎮割據力量實現了兼併重組和遠交近攻,出身無賴的朱溫滅亡了唐朝,出身異族的李克用父子滅亡了梁朝。


親愛de猛獸


唐朝末年,唐朝的地方出現了一個嚴重情況,那就是藩鎮割據,各地的節度使紛紛擁兵自重,不受朝廷控制,朝廷是有名無實,那麼唐朝藩鎮割據出現的根源何在?

藩鎮割據的問題要追根溯源,從它設立時說起,唐睿宗為了防禦吐蕃,就在河西設立了第一個藩鎮,後面唐玄宗時又陸續設立了十幾個藩鎮。唐玄宗勵精圖治的時候,這些藩鎮都是老老實實的,因為中央有實力控制,但是唐玄宗沉迷於安樂鄉後,情況就不太一樣了,他的宰相李林甫與楊國忠都是禍國殃民的主,他們掌權以後,把朝政攪的是腐敗不堪,這自然就放鬆了對藩鎮的管制,藩鎮們就有發展的空間,他們抓住機會大力擴兵,到了後面中央軍的兵力遠遜於地方的藩鎮。而這也要提到兵制的變化,唐朝前期是推行府兵制,防戍有一定的番休期限,可後來常被強留以至久戍不歸,導致人民避役,兵士逃亡,再者府兵地位比較低,於是募兵制替代了府兵制,這樣節度使就有條件招募士兵,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直接造成藩鎮割據局面的還是因為安史之亂,唐朝平定安史之亂之後,因為無力徹底消滅叛軍的餘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將為節度使。在平叛過程中,內地掌兵的刺史也被加以節度使的稱號,這樣就增設了大批節度使。在節度使中,盧龍節度使李懷仙、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承德節度使李寶臣勢力最強,史稱“河朔三鎮”。後面在山東、河南、江淮、關中等地都設有節度使,這樣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


造成藩鎮割據的局面說到底還是因為唐朝朝廷的腐化與墮落,要是唐玄宗勵精圖治,任用賢明,不重用少數民族的將領,可能唐朝也不會走向末路,不過歷史沒有假設。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論唐代藩鎮局面之根源 筆者以為 存在著三方面的因素 而這三方面又相互聯繫而存在 促使唐代藩鎮根源的出現 一即大肆任用胡人為將 缺乏漢化教育 二即制度上的缺陷 三即對安史後患未能肅清與功臣的分封 論述如下:(因為涉及民族問題 所以此時立場 但以當時歷史背景而言)

一、胡人充將 缺乏教育

唐代國家值唐明皇時期 帝國一度繁盛 而疆域又力求對外擴張 於是在帝國邊疆有了安西 北庭 河西 河東 隴右 朔方 平盧 范陽 劍南 嶺南五府十道節度經略使 以突厥(母突厥人)安祿山兼帶平盧 范陽 河東三道節度使 回紇李獻忠 突厥安思順先後任朔方節度使 突厥哥舒翰任隴右節度使 牂柯趙國珍任黔中都督 實為黔南節度 高麗高仙芝任安西四鎮 其中具有胡人籍貫的將領佔據了十之六七 其將領是胡人 下轄兵丁亦多有胡人存在 根源便隨著安史二人叛亂而埋下 而後來沒有被肅清的安、史舊將與功臣又被封為節度使

他們之中的很大一部分並沒有受到來自於國家的漢化教育而遠離“王化”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九·列傳第七十九·張弘靖傳》謂張弘靖充幽州 盧龍節度使而入幽州故事 曰:“弘靖之入幽州也,薊人無老幼男女,皆夾道而觀焉。河朔軍帥冒寒暑,多與士卒同,無張蓋安輿之別。弘靖久富貴,又不知風土,入燕之時,肩輿於三軍之中,薊人頗駭之。弘靖以祿山、思明之亂,始自幽州,欲於事初盡革其俗。” 從其中可見 當時的幽州並不得到教化 而張弘靖欲上任之後“盡革其俗” 即先從風俗文教開始抓起 說明當時燕幽一帶漢化極有缺乏 而且因為情況並不只是在玄宗時期造成 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唐太宗時期所實行的“華夷一體”政策 這種政策將大量的各族胡人內遷 但是並不實行漢化教育 以至於內遷之處的漢人反被對方胡化 其中尤其嚴重的便是河北一帶

《舊唐書·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謂“自燕以下十七州,皆東北蕃降胡散諸處幽州、營州界內,以州名羈縻之,無所役屬。安祿山之亂,一切驅之為寇,遂擾中原。”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列傳第一百三十·史臣語》謂:“彼幽州者,列九圍之一,地方千里而遙,其民剛強,厥田沃壤。遠則慕田光、荊卿之義,近則染祿山、思明之風。二百餘年,自相崇樹,雖朝廷有時命帥,而土人多務逐君。習苦忘非,尾大不掉,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八·列傳第七十三·史孝章》謂史孝章“稱道皆《詩》、《書》”與河北的風俗完全不同 李愬當時改任魏博節度使 史孝章竟然想做文職工作 這讓李愬很是驚奇“愬奇之” 他對“粗武”的父親勸諫說:"大河之北號富強,然而挺亂取地,天下指河朔若夷狄然。”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列傳第一百三十五·藩鎮傳》謂安史分封以後河北局勢:“遂使其人自視猶羌狄然。.......訖唐亡百餘年,卒不為王土。”

《通典·卷第四十·職官二十二》杜佑對河北的田悅評價說:“田悅之徒,並是庸瑣,......唯恤軍戎,衣冠仕人,遇如奴虜。”

基於以上情況 胡人藩鎮只知道割據 而並不懂得如何建立一個政治團體來管理 或者亦無一種思想 敢於建立政府 徑直推翻朝廷

來建立一個像樣的中央朝廷 這種河北藩鎮風俗自安史之亂以前存在 在安史之亂以後 因為胡人藩鎮割據 則更加難以漢化 以至於出現以上的一種事態 而這也是為何藩鎮得以割據的根源之一

二、制度上缺陷

唐朝初年的大都督主管軍政而鎮守 至唐高宗以後 開始了帶使持節 節度使開始出現 但並不涉及財政 行政 也不兼帶數州 只管一鎮 且鎮守並不長久 這種情況到玄宗時開始有了變化 節度使開始掌管好幾州縣軍政 財政 行政大權 這是中央對於地方集權失控的開始 以《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列傳第一百三十五·藩鎮傳》謂:“擅署吏,以賦稅自私,不朝獻於廷。效戰國,肱髀相依,以土地傳子孫。”

又《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三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八上·奸臣上·李林甫傳》謂:“林甫疾儒臣以方略積邊勞,且大任,欲杜其本,以久己權,即說帝曰:"以陛下雄材,國家富強,而夷狄未滅者,繇文吏為將,憚矢石,不身先。不如用蕃將,彼生而雄,養馬上,長行陣,天性然也。若陛下感而用之,使必死,夷狄不足圖也。"帝然之。因以安思順代林甫領節度,而擢安祿山、高仙芝、哥舒翰等專為大將。林甫利其虜也,無入相之資。”

李林甫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 竟然置國家大事不顧 養成安史禍亂 可真是奸臣 其玄宗任胡將總統一方 變亂祖制 先是 “中國”養兵本是為了防禦“夷狄”“胡人” 而至玄宗時代 便是本末倒置 以養胡而御胡 這怎麼可能呢?然而 唐帝國君王本就有胡人血統 唐太宗天可汗可見一斑 所以從這方面來講 他們或許根本就沒有這一種族觀念 這也是造就了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 而裹挾大量的胡人《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唐紀三十三》謂:天寶十四年“十一月,甲子,祿山發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凡十五萬眾,號二十萬,反於范陽。”

三、安史降將與功臣分封遺禍

在以上兩點以外 還有最主要的一點是藩鎮之所以由來 出現 這種出現 其實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即《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列傳第一百三十五·藩鎮傳》謂:“安、史亂天下,至肅宗大難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將,護養孽萌,以成禍根。”

然而《新唐書》只對了一半 因為這是降將一方的藩鎮 在有功之武將受封 成為節度藩鎮並沒有計算入中 並且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受封的功臣 大一部分都是胡人 比如高麗人王思禮在澤潞 關內 回鶻人僕固懷恩在朔方 契丹人李光弼在河東 安息人安抱玉在鄭稱 龜茲人白孝德在北庭 鮮卑人賀蘭進明在河南 羌人荔非元禮在鎮西 當時在肅宗時藩鎮還不為禍 至代宗時 又封或藩鎮自相攻擊割土裂地而成為小藩鎮 比如奚人李寶臣在成德 柳城人李懷仙在幽州 盧龍 契丹人李光進在渭北 高麗人李正己在緇青 總而言之 胡人藩鎮之多而父子沿襲 至唐亡有近八十人之多

而又因為當時肅宗新立 而急求見功 對於李泌的建議並不聽從 若按李泌建議 其局勢可能又將是另外一番局面

先是 李泌語肅宗:“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陘,郭子儀自馮翊入河東,則思明、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守忠、乾真不敢離長安,是以兩軍縶其四將也,從祿山者,獨承慶耳。願敕子儀勿取華陰,使兩京之道常通,陛下以所徵之兵軍於扶風,與子儀、光弼互出擊之,彼救首則擊其尾,救尾則擊其首,使賊往來數千裡,疲於奔命,我常以逸待勞,賊至則避其鋒,去則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來春覆命建寧為范陽節度大使,並塞北出,與光弼南北掎角以取范陽,覆其巢穴。賊退則無所歸,留則不獲安,然後大軍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九·唐紀三十五》)






張洵美


根源就是朝廷的中央兵力的不足。

唐朝自建國以來,就面臨來自四面八方的少數民族政權的騷擾。中央的軍隊四處抽調,來回疲於奔命,而且根本抵禦不了這麼大的四面八方的疆土問題。所以後來就想了一個辦法,讓各個邊疆地區的將領們自行招募士兵,擴充軍隊,來用地方的力量抵禦少數民族的進攻。

事實上,最初這種制度是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的。大唐抵禦四周民族的侵略的力量大大加強了,也呈現出了一種國土穩定的局面。但是這種制度的弊端也漸漸的顯現出來,很多邊疆地區的士兵們拖家帶口在那裡生活,漸漸對這種藩鎮制度形成了依賴性。朝廷即使想裁軍,首先抵禦的就是底層的士兵,都不用長官出面,因為士兵們靠打仗領軍餉的方式,生活已經形成了慣性,想改變如此龐大的一支群體是非常難的。

朝廷也只能任其發展,採取一些相互制約的辦法進行控制。很多節度使都暗地裡擁兵自重,養寇自重。雖然並非所有的節度使都有叛逆朝廷的打算和心理,但是時不時的來點小性子,鬧個半獨立之類的也是家常便飯。公平的說,這些節度使們在抵禦外敵方面還是有很大功勞的。如果沒有他們,大唐恐怕早就被一些少數民族長驅直入了。

可是最終問題還是發生了,以安祿山為首的一些節度使果然耐不住寂寞反叛朝廷,搞得天下大亂。最終唐王朝在“滿城盡帶黃金甲”的黃巢的攻擊下灰飛煙滅了。

後世的宋太祖趙匡胤,吸取唐朝的經驗,實行強幹弱枝的國策。嚴格的限制邊疆軍事勢力集團的發展,但是這種制度也有它的弊端。最終宋朝也被外敵入侵給攻破了。


古史今讀


藩鎮割據和牛李兩黨之爭構成了唐中晚期的政治特色。

下面請聽閒看秋風為您一一道來:

什麼是藩鎮?唐朝皇帝在邊境和重要地區設節度使(軍分區司令),掌管當地的軍政;

後來軍分區權力逐漸擴大,不光涉足軍事,而且民政、財政都要管,形成軍人割據,常與朝廷對抗,這就是藩鎮。

唐玄宗天寶初年,為防禦周邊國家的進攻,在東北、西北、西南等地設置了十幾個節度使或經略使,總兵力近50萬。

起初,唐玄宗對節度使的選派還很慎重,多用文官並定期輪換;其行政工作及權力由中央官署管轄。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央官署逐漸失去對節度使的控制。節度使的權力不斷擴大,以致不僅管軍事,還擁有行政、財政、供應等權力,並把權杖伸向中央政府。

736年,牛仙客以兼領朔方節度使和河東總管的身份入朝為宰相,標誌著藩鎮將領勢力打入中央政權的開始,並開了藩鎮節度使獨立行使人事任免權的先河。

從此,節度使與宰相可以平起平坐,職權完全相等。與牛仙客同為宰相的李林甫也兼領隴右和河西兩節度使;

其目的是控制京畿一帶兵權,以抵禦藩鎮將領對中央政權的威脅。

牛仙客、李林甫死後,宰相楊國忠與藩鎮將領安祿山的矛盾漸趨激化。最後,安祿山發動了安史之亂;

戰亂平定後,形成了中央與藩鎮對立的藩鎮割據局面。藩鎮擁兵自重的目的無非是割地以求自保私利,因此必然施加其對中央的控制。


閒看秋風999


歷朝歷代皇帝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面對抵禦外族或者內部戰亂,應不應該給武將權力,給多大權力,何時收回來,

你分割邊鎮武將的權力,不給他人事權、財權、地方政權等,讓他只統治一鎮兵力,這樣他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威脅皇權,也不敢擁兵自重,個個都是忠臣,唯一問題就是打仗不行,因為兵力不夠,掣肘太大。

你給武將權力,給他地方的人事權、財政權和政權,這樣兵力強大了,外族是無法構成威脅,但武將必然擁兵自重,成為軍閥,又成了帝國心腹之患。

唐玄宗頁面對同樣的問題,唐王朝四面八方都是敵人,唐軍被遊牧民族吊打,基本沒有還手之力,玄宗一想,這不行啊,於是開始給武將權力,於是開始吊打遊牧民族了,

後來武將坐大,擁兵自重,有了“安史之亂”,

很多人以此譴責唐玄宗昏庸無能,怎麼能給安祿山這麼大的權力呢?應該分權啊。

“陸贄上言,以邊儲不贍,由措置失當,蓄斂乖宜,其略曰:“所謂措置失當者,戍卒不隸於守臣,守臣不總於元帥。至有一城之將,一旅之兵,各降中使監臨,皆承別詔委任。分鎮亙千里之地,莫相率從。緣邊列十萬之師,不設謀主。每有寇至,方從中覆,比蒙徵發救援,寇已獲勝罷歸。吐蕃之比中國,眾寡不敵,工拙不侔,然而彼攻有餘,我守不足。蓋彼之號令由將,而我之節制在朝,彼之兵眾合併,而我之部分離析故也。”

陸贄噴唐德宗,你怎麼這麼蠢啊,吐蕃那麼點人,都能吊打大唐,你知道為什麼?就是因為那麼多武將,居然沒有一個總管,你應該設置一個總管,統帥下面的武將。

看到沒?“安史之亂”後,分散了節度使權力,不設置一個總管,結果被吊打,有人又提議,應該設置一個元帥,來統治這些武將,如果真的這樣做,結果可想而知。

皇帝很多時候面對是兩難的問題,給不給權力都是錯,

我們看歷史,總是想當然的認為武將都是忠心的,但實際上,你給了武將足夠大的權力,想收回不是那麼容易的,他擁有了人事權,下面將領都是他任命的,就聽他的,如果再讓他擁有地方政權財權,解決了後勤問題,他就能把軍隊軍閥化,軍閥化的將領,皇帝有什麼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