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一般先給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拜年?

萌爸侃球


從我記事起,我奶奶就守寡,爺爺是五十歲時病逝。奶奶在河北老家村裡跟著叔嬸,我父母在山西工作。

六十年代嘛,生活條件特差。我們家兄弟姐妹六個,媽媽老家是太原市區,儘管挨著姥姥姥爺家很近,畢竟姥姥姥爺家也不寬裕,我們這幫調皮的孩子平時有空回姥姥姥爺家除了叼食玩耍就是惹姥姥姥爺操心。

可是一到過年,爸爸媽媽把家收拾乾淨,趕在除夕之前就領著我們一起坐火車回老家過年,當然了,是先給我奶奶拜年!如其說跟奶奶一起過年是我們最期盼最快樂的心願,不如說,最最想回老家的是我們能大把大把的吃花生、紅薯還有奶奶做的肉糕和豐盛的年飯。

我記得有一次回老家好像是過六八年的春節,大臘月,凌晨三點下火車,走在蜿蜒曲折的鄉間小路上,眼前黢黑,爸媽拉著我們的手一直叮囑我們不要說話,因為當年正是文革文攻武鬥最激烈時期,剛進村口,突然黑暗角落裡蹦出一大男人,手裡拿著大鐵叉子衝我們大喝一聲:誰!

嚇得我們一哆嗦!爸爸趕緊回應,那男人一聽是我爸,立刻呼哨一聲,出來四五個人送我們到奶奶家。一到大門口,我們小孩子使勁拍著奶奶的大門,大聲喊著奶奶奶奶奶奶...!我奶奶是個小腳啊,一邊哎哎地應著一邊踉踉蹌蹌地披著大棉襖跑過來給我們開門。哈,一家人在大門口就又摟又抱的那個親熱!奶奶埋怨爸爸,老早說村裡太亂不要回來了怎麼又回來了?媽媽調侃說,哪年能拉下呀?不回來過年,一家子的魂都丟了!

我們孩子們哪還有路上的驚險恐慌,一勁兒的叫奶奶奶奶奶奶!我奶奶應了這個應那個,喜歡的不得了啊!

那時候過年,感覺只有和奶奶一起,那才叫過年。人們說的一家子,我就認為,有奶奶爸爸媽媽和我們兒女一起,那才是一家子。

老家村裡過年,初一一大早,就有拜年磕頭的,我奶奶是村裡最大輩的人,一早村裡人拜年磕頭還排隊呢😄,我爸媽幫奶奶遞壓歲錢,遞來遞去沒個完。

一想起小時候去奶奶家過年,真的好幸福好快樂!

過完年,然後就是去姥姥姥爺家,這個年就算收尾了。

一樣在姥姥姥爺家團聚快樂,但比較而言,就是走親戚家的感覺。

姥姥姥爺一樣親,甚至想起我小時候跟著姥姥姥爺長大,上學了都捨不得姥姥姥爺,走的時候哭的稀里嘩啦,到後來姥姥姥爺壽終正寢時,媽媽和舅舅都不讓我去,給我的感覺就是很他們家的事,與我無關一樣。爸爸跟著媽媽去,說起來是幫忙。

再後來是我奶奶去世了,我們一家子在一起哭哭啼啼送別了奶奶,從此,我們就覺得家不全了,沒了奶奶,也就不再回老家過年了。

過去的日子雖然很艱苦,但歲月十分美好。

如今,我們的兒女也有了他們自己的孩子,每逢佳節倍思親嘛!又快過年了,平日裡好吃好穿慣了,過大年也沒什麼太興奮期盼的了,隨便買些稀罕的零食,準備好壓歲錢等著不急不急的孩子們回來,叫我們一聲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行了,知足了,只要孩子們不吵不鬧,看著孫子輩們天天向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幸福著呢!現在家家汽車跑,愛去誰家過年去誰家過年去。


aihokai清流


大年初一,農村一般先給爺爺奶奶拜年的多,現在小孩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小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過年也是和爺爺奶奶一起過,在我們家初一,很少有人去姥姥家,過了初一,哪一天都可以去,十五以前都可以,我們家出過嫁的女兒一定要到孃家過元宵節。




上海和有些地方完全不一樣,女孩子結婚以後大多數都是和爸爸媽媽一起住,生小孩也是外公外婆帶,只有禮拜天才去爺爺奶奶家,上學也是外公外婆接送,所以到過年的時候女兒女婿會去飯店裡定一桌菜然後兩家人都在一起吃年夜飯,也不用超心年夜飯的事,吃完飯聊聊天就這麼很愉快的把年過了,因為小孩子和外公外婆一起住,年初一也是先給外公外婆拜年,然後再去爺爺奶奶家。

2019.1.29


楊芳6344388834


題主好。

春節的習俗可能地區差異上有所不同,山東年味比較濃了已經,尤其膠東地區對於過年傳統沿襲的很好。

先說下,孩子初一都是給爺爺奶奶拜年,到了初二回媳婦家再給姥姥、姥爺拜年。

同時,初五還有“破五”一說,要再回到爺爺奶奶家團聚一下。

這三天是我們這約定俗成的春節儀式感很強的日子。

希望答案能幫到您,謝謝。


九雲輕生活


大年初一是先給爺爺奶奶拜年,還是給姥姥姥爺拜年?這樣的事情就看當地的人們生活風俗習慣了?如果當地有大年初一有先給爺爺奶奶拜年的習俗,那自然就先去給爺爺奶奶拜年,然後再給姥姥姥爺拜年。如果離姥姥姥爺家近的話?那就先給姥姥姥爺拜年唄,離誰家的近就先給誰拜年,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當老人的都能夠理解的。我想沒必要為了先上誰家拜年,而爭的臉紅脖子粗,互相鬧的不愉快吧。拜年的原則是先給至親老年人拜年,然後以此類推,先親後遠,先老後小,拜年的原則基本上是這樣的。假如兩個人真的要耍小孩子脾氣的話?就不妨來一個石頭,剪刀,布!誰贏了誰說的算,而輸了那一位也別耍賴皮喲!





北國有清雪


在我們這裡是大年初一給爺爺奶奶拜年,大年初二,或者初三,去姥姥家拜年。在我們這,大年初一,早晨,還要走街,一個門的男的在一起,女的在一起。一塊去走街。然後去這個門的長輩家,拜年,磕頭,轉一圈。女的回來,男的去上墳。中午一般在爺爺奶奶家吃飯,叔叔,伯伯也在,一家人吃燉飯,第二天,去姥姥家,拜年


吃肉肉123


按照各地習俗和父母之前的習慣吧\r

自己家是初一要去給爺爺奶奶先拜年的\r

然後初二是去給外公外婆拜年\r

\r

身邊也有一些特殊家庭的,比如爺爺奶奶和自己家關係很差的\r

從來沒有拜過年的,那都是去外婆外公家去的\r

\r

還有就是和外公外婆一起住的那種,當然是先拜年外公外婆了\r

還是看自己的習俗吧!\r

\r

不管是先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r

我們難得回去,要多陪陪老人\r

多陪一天,他們少一天,想到我們小時候\r

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r

他們老了,卻不能一直陪在身邊


晨曦的丫丫


以前是先給爺爺,奶奶拜年,我們這的風俗是初二姥娘,初三姑,初四,初五拜丈母。因現在80後成家立業,又多是獨生子女。這就要看和誰住在一起。我女兒常年和我住一起,就陪我老倆口過年。再帶孩子去爺爺奶奶家拜年。不過大沒必要去計較這點事。


秋風正勁2


我們老家應該是初一給爺爺奶奶等人也就是男方家族裡拜年。初二開始才是給外婆外公舅舅舅媽他們拜年。初三過後就是給姑姑姨媽還有其他親戚還有朋友拜年了


玲昊襪業


我們這大年初一,一般先給爺爺奶奶拜年,也有先給姥姥姥爺拜年的。不過我們家,孩子的爺爺過世多年,孩子的奶奶,每年都和我們一起過年,孩子的姥姥在孩子小時也去世了,小孩姥爺,每年我們都去看他,年前年後,孩子的姥姥姥爺有五個孩子,孩子們每月都給老人養老錢,掙多的出多,掙少的出少,在家的出力,老人和小孩大舅住在一起,人老了有個安穩的窩,有人照顧,有口飯吃,老人安心,在外的孩子也放心,老人安康,我們幸福,尤其過年,是老人最開心的時候,老人和孩子們聚在一起,每人都給老人過年費,大家在一起吃飯,聊天,老人開心,孩子們也開心。其樂融融。


用戶幽谷冰城


按照東北地區的民俗文化傳統,一般情況下都是先給爺爺奶奶拜年。在百姓每一個體家庭裡,有三種情況:一是老人如果不是獨立生活,就會跟兒子在一起過日子,這樣一來,孩子給爺爺奶奶拜年就很方便。二是若是老人獨立生活,兒子也會帶著妻子孩子去父母家過除夕三十,稱為守歲。大年初一也在父母家裡過年。三是或者把大年三十兒子把父母接到家裡過年。另外,孩子初二會跟著父母去外公外婆那裡拜年,初二回孃家是孩子媽媽過年文化里約定俗成的特定日子。還有就是,大年三十午夜零時過後,孩子也會在電話裡給外公外婆拜年,等初二見面了,再當面拜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