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最重要芸


很多老年人,都有高血壓的問題,而原發性的高血壓通常無法治癒,只能進行長期的控制,在治療和控制高血壓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今天就簡單來為大家談一下這方面的問題。

老年高血壓患者,要注意血壓監測

我已經服藥控制血壓了,為啥還要經常量血壓?這麼做其實是很有必要的!

多進行血壓的監控測量,一方面瞭解血壓的控制情況——血壓控制下來了嗎?達標了嗎?血壓控制有沒有過度?是否出現了低血壓?血壓控制否平穩,是否在某些時間段,血壓都是偏高的?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多測量血壓來發現,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用藥方案或加強生活調理,儘量的控制血壓達標,保持控制血壓平穩,減少高血壓對心血管及其他靶向器官造成的損害,才是控制高血壓的根本目的。

那麼老年人血壓控制到多少合適呢?我們以指南中定義的老年人來說,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一般建議將收縮壓(高壓)控制在140以下為佳,同時也要注意不要降得太低,一般建議不低於130,低於130這個值,身體健康沒有更大獲益,而且可能會引起身體的不適;而80歲以上的老年人,則一般建議將收縮壓控制在150以下就是理想的,如果實在難以控制的情況下,能夠控制在160以下,也是可以的。在這裡我們沒談到低壓的問題,這是因為一般老年性的高血壓患者朋友,由於年齡衰老,血管硬化等方面的原因,多數都存在舒張壓偏低,壓差大的問題,很少出現舒張壓過度升高的情況,因此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朋友,我們更強調收縮壓的控制,但從控制上來講,老年朋友,將舒張壓控制在90以下,才是理想的。

老年高血壓患者,注意高血壓合理用藥

合理用藥主要談兩個方面——

1. 高血壓的合理用藥,一方面要能平穩的控制血壓,另一方面還要具有一定的靶向器官保護作用。比如有心絞痛問題伴心動過速問題的朋友,則優選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比索洛爾等藥物來控制血壓,在控制血壓的同時,這類藥物還能夠改善心肌缺血,緩解心絞痛,控制心率,減少心動過速風險,而對於有糖尿病問題、糖尿病腎病等方面問題的朋友,可以優選普利或沙坦類藥物,這類藥物能夠改善血壓的同時,還能夠改善腎臟血流,具有改善微量蛋白尿,保護腎臟的作用;而對於老年性的高血壓患者,地平類藥物也是可以優先選擇的藥物之一,這類藥物在降血壓的同時,也具有緩解心絞痛,減緩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如果服用地平類藥物有心跳加速問題,與洛爾類藥物聯合應用也是很好的選擇。這些舉例只是拋磚引玉,而具體的用藥,還要根據身體情況,合理的選擇藥物或藥物組合來控制血壓。

2. 合理用藥一方面是注意藥物選擇,降壓的同時保護靶向器官,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藥物的耐受性,比如老年人常服用的地平類降壓藥,如果長期服用引起嚴重的牙齦增生問題,那麼這樣的問題,就屬於藥物的不耐受,應該停藥換服其他藥物,比如服用普利類藥物,引起乾咳的副作用,一直都沒有緩解,甚至影響睡眠,這也是不耐受的情況,也應該停服,換服其他更適合的藥物。老年人的肝腎功能都有進一步的減弱,在長期服用降壓藥期間,也要注意根據不同降壓藥的身體代謝情況,結合自己的肝腎功能情況,適時的調整用藥劑量,保證用藥安全。

老年高血壓患者,注意生活上的調理

生活調理對於高血壓患者提高血壓達標率,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我們經常說的低鹽飲食,保持好的膳食結構,控制體重,根據身體情況堅持適度運動,戒菸限酒,保持平和心態,保持良好睡眠等,都是有助於血壓調節的重要方面。生活上除了嚴格自律,協同藥物降壓以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激烈的冷熱刺激,避免長期便秘,避免情緒劇烈波動,避免過度疲勞等方面的心血管疾病的誘因,避開這些誘因,同樣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也是很重要的。


李藥師談健康


高血壓是常見的一種疾病,並且隨著年齡的增加,其發病率也越高;並且隨著年齡的增加,高血壓的治療也有了一定的限制。因此老年人更應該關心高血壓治療中的一些問題。

首先老年人在測量血壓時應該加測站立位血壓,站立位血在臥位改為站立位後 1 分鐘和 3 分鐘時測量,以減少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

其次,在評定血壓風險分層的時候,除了血壓水平、心血管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臨床併發症和糖尿病外,年齡本身也是一種危險因素。

再次,高血壓治療中,老年人及高齡老年人初始治療時通常應採用較小的有效治療劑量,之後可以根據需要,逐漸增加至足劑量。

還有,因為老年人服藥的依從性相對較差,建議優先使用長效降壓藥物,即減少漏服的機會,又可以平穩控制血壓,可以有效減少心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生。

再有,在選擇藥物的時候,無並存疾病的老年高血壓不宜首選 β 受體阻滯劑;因為利尿劑可能降低糖耐量,誘發低血鉀、高尿酸和血脂異常,使用一定要從小劑量開始;α受體阻滯劑可用作伴良性前列腺增生或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的輔助用藥,但可以引起體位性低血壓,高齡老年人使用時應當注意。

還有,在降壓的時候,減壓速度一定不宜過快,一般在 24~48 小時將血壓緩慢降至 160/100 mmHg即可;即使高血壓急症,初始階段(1 小時內)血壓控制的目標為平均動脈壓的降低幅度不超過治療前水平的 25%。

最後,老年人高血壓控制水平是以保證血液灌注為前提的,在保證血液充分灌注的情況下,如果患者能夠耐受,血壓水平越接近正常患者受益越大!




注:圖片均下自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用戶108431445035


老年高血壓是高血壓治療的一個難題,因為老年人的血壓有別於青年人、中年人,收縮壓高,脈壓大,血壓波動大,發生腦卒中、冠心病、終末期腎病的風險高。所以,針對老年高血壓,選擇降壓的時機、降壓藥物以及降壓目標應格外謹慎。


在老年高血壓中,有超過一半的老年人為收縮期高血壓,即收縮壓大於140mmHg,舒張壓常低於90mmHg,以致脈壓增大,當收縮壓明顯升高時,會顯著增加心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針對老年人的這一血壓特點,降壓時機也不同。65-79歲的老人,血壓超過150/90mmHg時,應給予藥物降壓;部分患者,血壓超過140/90mmHg,也可考慮藥物降壓。但如果老年人的舒張壓太低,低於60mmHg時,如果收縮壓低於150mmHg,不建議使用降壓藥。

由於老年人血壓波動大,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和餐後低血壓,所以,老年人在體位發生變化時,應動作緩慢,不要突然坐起或站立;餐後注意休息。也正因為血壓波動大,血壓不容易控制,給治療帶來了不少麻煩,建議選擇長效降壓藥,24小時全覆蓋降壓,減少血壓波動;小劑量給藥,防止低血壓或器官灌注不良。降壓藥物可選擇利尿劑、鈣通道阻滯劑(地平)、ACEI(普利)、ARB(沙坦)。

針對65-79的老人,血壓降到150/90mmHg以下即可,若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但近來研究發現,若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明顯降低心腦血管併發症。80歲及以上的老人,血壓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即可。其次,降壓達標時間可根據自身情況,在4周至12周逐漸達標,但在4周內達標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明顯低於12周達標的患者,具體因人而異。

需要注意的是,頸動脈嚴重狹窄的患者,尤其是狹窄程度達到75%的患者,血壓不能降太低,否則容易發生腦梗塞。


醫學莘


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下面這些問題。

1.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特點是以收縮壓增高為主,收縮壓與心、腦、腎等器官損害的關係極為密切。

2.血壓容易隨情緒、季節和體位的變化而出現較大波動,且清晨高血壓多見。

3.可能出現餐後低血壓,於進餐後出現頭暈、暈厥、胸痛等低血壓的症狀。

4.容易出現血壓晝夜節律的改變,這種改變更容易損傷臟器。

因此老年人更應堅持規律服藥,不要擅自停藥或換藥,,服用藥物後動作宜緩慢。

老年人多數患有多種疾病,合併糖尿病者,降壓目標為小於140/90 mmHg,若能耐受可降至更低,優先選擇普利類或沙坦類;合併腎臟疾病患者,降壓目標為小於130/80 mmHg,高齡患者可適當放寬目標,其中輕、中度腎臟疾病者如無禁忌,優先選擇普利類或沙坦類,同時需要監測腎功能和血鉀的變化,但重度腎病患者需要謹慎選擇普利類或沙坦類,可選其他類降壓藥;合併心臟疾病者,應使血壓逐漸達標,降壓目標為小於130/80 mmHg,如無禁忌首選β受體拮抗劑、普利類、沙坦類、利尿劑。

由此可見,選擇何種藥物及降壓目標,都是根據個體情況而定,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經驗之談而自行選用藥物或換藥。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中老年保健雜誌


目前全國有2.9-3億高血壓患者,成人1/3患高血壓。對於老年人、特別老年高齡的人群,血壓管理有其特殊性,美國AHA最近重新定義了血壓診斷標準,老年人血壓到底該如何管理?

老年高血壓的特點

1、以收縮壓升高為主,舒張壓在60歲後呈降低趨勢,脈壓差增大,可達50~100 mmHg。

2、血壓易隨情緒、季節和體位的變化明顯波動,清晨高血壓多見。

3、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4、於進餐後容易出現頭暈、暈厥、心絞痛等低血壓相關症狀。

5、血壓晝夜節律異常,甚至夜間血壓反較白天升高(反杓型),血壓晝夜節律異常更易發生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

6、老年人診室高血壓常見,易導致過度降壓治療。

7、.常伴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險因素。

老年高血壓用藥的注意事項

1、從小劑量開始,降壓不宜過低過快。監測立位血壓,避免低血壓,重視家庭自測血壓及24h血壓監測。

2、儘量選擇長效降壓藥物。

3、多需要聯合用藥,可選用複方製劑,同時評估並干預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

4、根據老人的合併症及降壓藥特性個性化用藥。

5、降壓目標:1)老年(65~79歲)者<150/90 mmHg,可耐受則降至140/90 mmHg。2 )80歲以上者<150/90 mmHg,且不低於130/60mmHg。3)高血壓合併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的老年患者,建議採取個體化、分級達標的治療策略,首先將血壓降低至<150/90 mmHg,耐受良好者可降低至<140/90 mmHg。4)、伴有症狀的頸動脈狹窄患者,不應過快過度降低血壓,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 mmHg。5)、對於伴有缺血性心臟病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在強調收縮壓達標的同時應關注舒張壓,舒張壓低於60 mmHg時應在密切監測下逐步達到收縮壓目標。

關於老年人的降壓目標,雖然最新的2017AHA新版美國高血壓指南做了很大調整,其中對老年人降壓目標AHA指南建議,對於能自己活動的>65歲老年人降壓目標是130 mmHg,但如果是有多種疾病並存和預期壽命有限的>65歲老年人,可根據臨床情況決定降壓治療和目標值。雖然美國AHA指南對高血壓診斷標準(≥130/80診斷高血壓)、老年人降壓目標都做了修訂,但不一定適合中國人群,在最新發布的中國2017版《老年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並未跟風美國標準。

老年人到底血壓應該控制到多少比較合適,可能還是需要醫生對老人的身體狀況、耐受程度等因素做出綜合評估後才能決定。


醫患家


你好!感謝提問。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用藥的劑量和機體反應等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方面,藥物劑量。老年群體的高血壓患者和年輕者不同,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基礎代謝率等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所以對藥物的反應可能不盡相同。

所以在使用藥物的時候,應該綜合考慮患者機體的狀態,如是否合併慢性心功能和腎功能不全等等,在使用藥物初期,也應該考慮從小劑量開始,切忌使用過大的劑量。

老年人的血壓波動往往較大。所以,儘量選擇長效的藥物,這樣藥物的效果能夠保持更長的時間,能減少血壓的波動性。

第二個方面,藥物的種類。高血壓患者選擇藥物應該個體化,每個人選擇不同的、最適合的藥物。一般來講,老年人更適合使用鈣通道拮抗劑和利尿劑,在使用這些藥物的時候,應該注意藥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一旦發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應該及時停藥,尤其是對老年人來說。

部分老年人可能會發生體位性低血壓,特別在使用一些相關的藥物之後,如α受體拮抗劑,所以,如果老年人在服用降壓藥之後,在起立、起床的時候發生黑蒙、頭暈等現象,一定要注意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

其實,對老年高血壓群體,最重要的是隨診觀察,在使用一種藥物之後,一般在兩週左右需要到門診複診,根據患者的血壓水平,調整降壓藥物和改變治療的策略。


惠大夫在江湖


健康先知道: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監測血壓情況,不可忘記服藥,亦不可把血壓降得過低,季節變化時要注意保暖,情緒不可過於激動,另外要小心運動時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血壓來源於血流對血管壁的衝擊,當血管彈性變差、管腔變窄時機體為了讓血流順利在血管中運行血壓則會升高,就形成了高血壓。

我國高血壓患者總體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均較低,患病人數已逾3.3億,每3名成人中就有1名患高血壓,高血壓不可怕,但高血壓所造成的心腦血管意外是健康的重要威脅,身邊每死亡5人中至少有2個與高血壓相關,對於高血壓我們引起高度的重視,特別是老年高齡人群。

如何確診高血壓呢?當非同日3次反覆測量血壓,3次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時可確診為高血壓。高血壓又被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罹患高血壓的原因眾多,如遺傳因素、年齡因素、精神因素、肥胖或罹患其他疾病等都會導致血壓問題,而不是所有的高血壓都有頭暈、頭痛、胸悶、乏力、心悸等症狀,故而我們應該常測量自己的血壓,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罹患高血壓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診療,並通過生活方式干預控制血壓,避免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監測血壓情況,不可忘記服藥,亦不可把血壓降得過低,季節變化時要注意保暖,情緒不可過於激動,另外要小心運動時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我是曉薇,曾於臨床工作,然感疾病預防勝於治療,顧後從事國家慢病非藥物生活方式干預課題研究及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希望我的回答能讓大家有所獲,關注我的今日頭條/悟空問答可獲取更多健康資訊,如有助於您請點贊支持,有疑問可評論留言!


薇健康


老年高血壓患者在具體的降壓治療過程中,的確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這些問題做的好,血壓控制的好。做的不好,血壓控制就差,甚至出現一些其他的併發症。今天張大夫就來說一說這個問題。

1、降壓的目標值

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降血壓很重要,但是另外一個重要問題是降壓目標值不要太低。老年高血壓患者,並不是降低到120/80mmHg就是好的,要看患者具體情況,第一步可以考慮降低至150/90mmHg以下,如果可以接受,沒有不適,可以進一步降低至140/90以下。

2、降壓別太快

老年高血壓患者,注意降血壓不要降低的太快,降得太快可能導致患者腦梗塞等缺血性腦病的發作。一般建議,2-4周把血壓降低至目標值就可以,千萬注意不要過快的降壓,那種1-2天快速降壓方法不可取。

3、降壓幅度要合理

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注意降壓速度的同時,還要注意降壓幅度,比如說對於那些血壓在180/110mmHg以上的患者,可以先降低至160/95左右,不要一下子降至130/80,那樣患者也可能出現併發症。

總之,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3個問題。科學控制高血壓,享受美好晚年。


張之瀛大夫


老年高血壓患者在初始治療應從小劑量開始,並且隨後的劑量調整應較緩慢,因為老年人出現不良反應的可能性較大,尤其是高齡和體弱的患者,宜選用作用平和、緩慢的製劑,降壓不能太快,降壓程度不宜太大。不應隨便調整劑量和更換藥品品種,有疑問時應該及時與醫生或藥師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