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甲彈頭加貧鈾彈能擊沉航母嗎?

你花開我就來


你高估了貧鈾穿甲彈的能力,也過於低估航母的抗沉性能了,如果你手上只有貧鈾穿甲彈,我勸你還是放棄擊沉航母的異想天開吧,炮管打到炸膛,航母估計都不帶哆嗦的。



貧鈾穿甲彈屬於坦克專用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一種,現在幾乎就是美軍的專屬產品(輻射汙染大,其他國家基本不敢用),利用貧鈾彈頭的高溫和自銳效應(越穿彈頭越尖銳),美軍M1A2坦克裝備的M829A3系列穿甲彈的穿深能夠達到驚人的1000毫米均質鋼板,甩其他的國家的鋼彈頭和鎢合金彈頭一個身位,那這麼強大的穿甲彈是不是可以上演分分鐘打沉航母的好戲呢?
(穿甲彈四世同堂)

尾翼穩定穿脫殼甲彈是一種動能彈,也就是憑藉自身的速度(三倍以上音速)和重量去正面硬鋼坦克裝甲,尾穩彈殺傷部是一個尖尖的實心金屬旮沓,內部並沒有填充炸藥,所以在刺穿坦克裝甲後,它只能形成一個比彈頭直徑略大的洞,主要殺傷效果也只是與坦克裝甲摩擦後形成的高溫金屬碎片濺射殺傷坦克成員和裝備,對坦克主體結構破壞並不大。


如果用穩穿彈打航母呢?航母本身是皮薄肉厚的大餃子,雖然內部設備艙室複雜,但是外部裝甲通常只有不到30毫米厚,比如尼米茲級航母最厚的飛行甲板也不到50毫米,雖然在動力艙、油庫、指揮室等處也會加掛凱夫拉混合裝甲,但是最厚也不過150毫米。如果使用穩穿彈正面轟擊航母,那麼擊穿航母薄薄的表層結構是絕對不成問題的,依靠強大的動能,可以一次性從航母表層貫穿好幾個艙室,不過因為穩穿彈並不會爆炸,所以也僅僅是貫穿傷而已,除了留下一個個黑乎乎的洞眼,航母並不會有其他附加傷害。


(穿甲彈留下的傷口都是貫穿傷)

航母本身採用了水密隔艙的結構,抗沉性能非常優異,你即使用穿甲彈將航母水線以下艙室打穿幾個,那也毫無用途,因為幾個艙室進水根本不可能讓航母沉沒,美國號航母當年捱了23噸彈藥的狂轟濫炸都沒有沉沒,可見航母性能之強悍,絕非普通軍艦所能媲美,別說你用穿甲彈,就是用魚雷和反艦導彈,那也不是一兩發能夠解決的問題。
(航母一般有多達兩千個水密隔艙)

所以如果想要用穩穿彈擊沉航母,如果只是盲目的攻擊,貫穿傷對航母來說無關痛癢,那麼就必須打對要害,最好的方法就是瞄準彈藥艙打,你必須確保拿到航母結構圖,然後用穿甲彈一發發的朝預定位置打,如果運氣好,小概率能夠在炮管炸膛之前有一兩發打進彈藥艙,不過能不能引起殉爆就得看運氣了,運氣好,彈藥艙連環爆炸,航母非死即傷,運氣不好,把洞焊上,我胡漢三又是一艘新航母。


軍史吐槽君



兔哥42928



最早期的穿甲彈就是這個樣子,它出現在近代海軍時代,由於蒸汽機的出現船舶的輸出功率大大的提高,也有利於給軍艦裝上更厚的鋼鐵甲板…為了應對新型蒸汽機裝甲艦,各列強都開發出以擊穿對方戰艦裝甲為目的的穿甲彈,這種彈藥彈頭細長、彈壁非常厚,就是為了提高炮彈的初速和獲得更大的“侵徹性”,當時的大口徑穿甲彈採用厚壁空心彈體,以減輕炮彈的重量提高發射藥的效率,並且空心要填滿沙子以獲得飛行的穩定性。


到了現代,為了更好的打擊厚裝甲防護目標
,又發明了“次口徑穿甲彈” ,更長、更細(相對)的彈體能獲得更大的局部壓強!得到更好的穿甲效果…隨後又在穿甲彈的材料上尋找到了鈾238金屬材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貧鈾”,這種材料相對容易獲得(理論上鈾比鎢地質儲量高一些),並且還是副產品在使用成本上也略低於需要專門冶煉的鎢,雖然鎢穿甲彈和鈾穿甲彈現在不好說誰穿甲效果更好些,但鈾穿甲彈確實這大規模使用。
正在建造的“肯尼迪號”航母屬新一代“福特級”,可以看見各種建造模塊的拼裝、搭建工作,目前來看工程施工比較順利。

那麼,貧鈾彈能否擊沉“福特級”這樣的航母呢?從理論上來說是可以擊沉的!

首先,穿甲彈作為一個彈種是一個廣泛的概念,不一定非得是坦克所使用的那種“長杆次口徑”穿甲彈,而是有“半穿甲彈”這個彈種存在的,所謂半穿甲彈也叫:穿甲爆破彈。它也是為了對付厚甲目標而研製的。它的使用效果是:使用延時引信,在穿透目標的裝甲後引爆彈頭內的高能炸藥,在目標的內裡形成強烈的爆炸,以達到對目標更大的傷害。

而現代的“穿甲爆破彈”都是用在反艦導彈、短程彈道導彈和航彈這些彈藥種類上。同時為了獲得更好的“侵徹性”目前部分的“穿甲爆破彈”確實使用了“貧鈾頭錐”!因為,目前的地下碉堡不但深達地下幾十米,還在修建的過程中還“被覆”了花崗岩、鋼板這類的更堅硬建築材料,這樣做就是抵禦“地堡彈”的攻擊…所以必須要用更堅硬的材料製造“頭錐”才行!


B-2轟炸機投擲10噸重的GBU57型航彈,這種巨型航彈因為太大B-2轟炸機一次也只能攜帶一枚,據稱為了讓GBU-57獲得更大的侵徹性,美軍為它研製了“貧鈾頭錐”!從理論上來說它也是“貧鈾彈”。

如果B-2轟炸機攜帶這樣一枚巨彈對準航母投擲一枚,那麼其殺傷威力將是巨大的!10噸的重量從高空投下,形成“重力加速度”的作用,再使用“貧鈾頭錐”可以輕鬆的擊穿航母50㎜厚的飛行甲板!在航母內部爆炸所形成的威力非常強大,因為爆炸所產生的能量在“狹窄空間”釋放不出去…它所帶了的傷害將是駭人的,有可能將核反應堆艙室摧毀!如果引爆彈藥艙或者航空燃油庫將是災難性的!


武器裝備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後,會利用獲得的經驗積累去相互借鑑,而不是說特衛的限定在某一範圍內使用,貧鈾這種材料不但實心穿甲彈可以使用 ,其它的穿甲彈種也可以使用,都利用它高性能的“侵徹性”罷了。


皇家橡樹1972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肯定可以擊沉航母的,這一點毋容置疑。

什麼是貧鈾穿甲彈?

其實貧鈾穿甲彈就可以擊沉了,不需要再加什麼額外加穿甲彈頭,貧鈾彈本身就是用來穿甲的,原理就是在彈頭等金屬裡面加了一種特殊的材料含有鈾235,因為其鈾235含量低,所以叫做貧鈾,這種加入貧鈾的彈頭,在擊中金屬目標後,撞擊產生的高溫能夠使貧鈾燃燒,由此產生巨大的高溫,融化目標裝甲,並且能夠擊穿裝甲殺傷裝甲內部的有生目標。

目前貧鈾穿甲彈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在坦克炮彈領域了,美國在這方面最先進,也在實戰中大量使用,並且效果非常好,唯一的缺點就是帶來了核汙染,這也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

如何擊沉航母?

不過這裡我們說的擊沉航母的穿甲貧鈾彈並不是指的是普通的攻擊坦克的那種,而是通過導彈或者遠程火炮來作為載體的,因為在正常情況下,航母有銅牆鐵壁般的保護,航母戰鬥群好幾層防護圈,很難接近航母的,用導彈或者遠程火炮,才有機會。

同時只要是速度夠快,比如彈道導彈,從天而降的打法,就算彈頭只是一個鐵塊,也能把航母砸沉,畢竟速度快動能大,依靠動能就能擊沉航母。更何況是貧鈾穿甲彈呢?

其實擊沉航母最重要的還是找到航母和突破航母的防護圈!


資訊所長


答:用這種穿甲加貧鈾彈攻擊航母就是等同於用鋼珠獵槍打老虎,當你打第一槍還未回過神來就被老虎先吃掉,因此,用這種普通武器想要擊中航母本身就非常難,就是給你短時間有機會飽和擊中10頭8粒也無至於事。因此提這樣的問題本身就是個偽命題(不存在的戰爭場景);再說當今的現代戰爭方式、態勢、場景讓你難以想象,那是一場高科技且非常科幻的閃電式戰爭,與以前的戰爭方式以消滅對方軍隊殺傷敵人有些力量、炸燬和癱瘓敵指揮中區為制勝目已不可同日而語。現代戰爭已不是你死我活的大規模消耗戰,而是往往在1至24小時就已經論輸贏了。假設中美或美俄發生一場中等強度的局部戰爭,那是什麼場景呢?第一個要攻擊的是網戰,達到癱瘓敵方作戰信息網絡系統;第二攻擊敵方太空所有威脅資產;第三使用強電磁微波武器(扇型攻擊)裝備,對敵方無人攻擊機、作戰智能機器人、超低空巡航導彈、海上艦船等進行攻擊、燒燬對方雷達及電子電路設備、讓敵方瞬間癱瘓;第四是介於非核非常規的原子能強電磁脈衝波武器,一旦使用將整個城市整個作戰海域甚至整個洲都回到公元前的原始社會,這看起來有些誇張,但畢竟他的破壞性在於使一切涉及電子電路、發電廠及一切大小用電器都燒燬。比喻發生在艦船、航母、潛艇等所有電腦電子設備等都會燒燬。因此、美中俄三大國發生大規模戰爭可能性幾呼是零,因而採取非戰爭手段來替代一場雙方都輸不起的戰爭最好方式就是進行大博弈,展現國家軟硬實力,展現一國謀略,這個遊戲規則將是長期玩下去直到一方認輸為止,但這個過程有可能比較漫長的,他需要以政治經濟科技工業軍事等實力為支撐,你看中、美、俄三大國鬥智鬥勇玩轉全球之精彩都發揮到淋漓盡致。


遍地黃金888


怎麼說呢 數量級夠了或許可以比如水線命中個幾千萬發 肯定可以


飛翔D荷蘭人


很難說。因為一旦進入實戰情況下。國際原子能委員會是來不及去鑑定到底是貧鈾彈還是大量的貧鈾成分,這個幾乎接近核武器的東西只能實戰時候才能確定它的成分。萬一是不折不扣的純鈾彈呢?攔截爆炸後。立刻確定對方用了多少鈾在裡面


aircraftone


只要速度夠高。。。一個鐵疙瘩都能砸沉。


空蕩—1979


彈頭容量足夠大的話可以重挫航母,能有足夠多的突破航母層層防護網打到航母上的話,可以使航母緩慢沉沒,


凡心話題


航母是一個現代化的指揮平臺:主要作戰能力是艦載機:自身防禦能力不強:關鍵是它的航母編隊為它保駕護航:即能遠程進設也能近距離防禦`假設說:整個編隊失去戰鬥力:有可能能擊沉:隨意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