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竟說日軍佔領東北前,東北人不吃大米?

地球殺器:有人說,日本人佔領東北之前,東北人不吃米,現在我們五常大米還是日本帶來偽滿的稻米品種啊。我們當時都是大餅子苞米麵粘豆包啥的。

wooyang:邏輯是當時東北人都是山東人闖關東後代。山東人吃麵食為主?

ydw0514:胡說八道,全是以偏概全的。我還說皇太極就是吃米的,因為事實就是皇太極等滿清上層是吃大米的,就在遼河地區皇莊種。


有人竟說日軍佔領東北前,東北人不吃大米?



地球殺器:就是說,部分人的生活確實像他說的那樣。但不能代表全部。他玩的是以偏概全的把戲?

順便問個問題,現在東北大米和五常大米的稻種是日本稻種還是國內自己培養的品種?我記得以前論壇裡面有說人說過,現在東北大米和五常大米的稻種是國內自己培養的,跟日本稻沒關係。

darkking1200:地方誌裡寫的很清楚,偽滿時期五常地區主要種植的是高粱、包米、穀子,稻米產量太低根本沒人種,後來日本墾荒團來了之後才有少量種植。

水稻

60年代前,水稻種植多為青森5號,還有早熟的興國、京珠和老頭稻等晶種。1960年引進原子2號、5號。1963年大面積種值公交1 O、11、13、16、36。1972年嚴重低溫,水稻遭災,種子不能自給。197 3年殲始改種系選14、東農12、517和合江20。進入80年代增加了先鋒I號、吉梗6O、秋光、早錦、京引127、吉糯2號等。隨著科學栽培技術的廣泛應用,晚熟高產品種的種隨面積明顯增多。近年來發展陸稻和水旱種,引進秦愛、水陸稻5號等新品種。國家提出新的育種方向,號召多種優質米水稻,優良品種逐年增多。縣內大面積種植的系選14和C~19,已被認定為優質米水稻。

地方誌編撰的比較早。現在用的是2000年前後中糧五常稻米研究所搞的長粒香(五優稻1號)、稻花香(五優稻4號)這些。

病嬌的艾米莉亞:有個網站可以查國內各種水稻培育譜系,50年代-80年代引進日本的稻種很多:


有人竟說日軍佔領東北前,東北人不吃大米?


樓上說的五優稻一號這個譜系,看起來日本特色的名字很多啊,樓主要是高興可以一個一個查過去。

至於培養,如果然日本稻種作為母本在國內培養出來的新品種,這個要怎麼算呢(日本人也是用全世界蒐羅來的稻種選育出來的)。

良種這種東西還要在乎國籍.......

地球殺器:那個譜系只是列出這個稻種帶的基因而已!如果沒記錯,記得論壇以前有人貼資料,說這個品種的稻種是國內自己培養的新品種稻種。至於源頭是國內在野外發現的野生雜交稻種植株。後來日本人自己貌似也引進回去搞雜交育種了!

不過人家還是會死咬這個基因問題,一口咬定這是國內還在採用偽滿時期的稻種!

病嬌的艾米莉亞:不是基因。這就是培養譜系。這個樹上每一個品種都是能查得到培育的時間和地點的。。

育種絕大多數都是用已有的人工培養品種。用野生稻種的非常非常少。


有人竟說日軍佔領東北前,東北人不吃大米?



lusu:應該是這樣的,東北人老早吃的是高粱而不是大米。日本引進曹縣人乾的就是種水稻的活。

魔都的黑影:因為日本人種了水稻,所以中國人沒資格吃。這人還真是理解殖民者啊。

jkkkjkski1:朝鮮人種的。日本人進來是武裝移民,只幹兩件事,1,軍事訓練,2,種胡蘿蔔餵馬。

蛐蛐盾太宗:日本人來以前不知道,日本統治東北的時候吃大米算經濟犯可是口口相傳的,我姥爺還在的時候經常和我念叨如果有中國人吐了嘔吐物裡有大米都被抓起來的段子。

地球殺器:我1樓貼的回覆裡面,就有人說這個是謠言,還舉了一堆例子來代指和類比。而且那人還聲稱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還看過n多偽滿和鬼子的資料。所以我才來北朝求證。

蛐蛐盾太宗:我姥爺日佔時期就是個小屁孩,啥也不懂,查嘔吐物沒準真是段子,不過中國人吃大米算經濟犯這個可是從民間口口相傳到書面報告都有。


有人竟說日軍佔領東北前,東北人不吃大米?


▲侵華戰爭期間,在東北宣佈禁止中國人食用大米的日本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


jkkkjkski1:講道理。朝鮮人從清中晚期時就開始在延吉種植水稻了。東北人不吃大米,那這米是給誰吃的?

無聊才上這:旱稻算不算大米?遼陽青算不算?稻米貴吃得少和吃稻米違法是一回事?中國人忙逛公園少所以公園不讓華人和狗入內也沒什麼?說實話,別講道理,沒用。直接懟臉。

加斯科尼公爵:論歷史,唐代的渤海國就在東北種水稻了。

《新唐書·渤海傳》:“俗所貴者,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柵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頡之豕,率賓之馬,顯州之布,沃州之綿,龍州之絀,位城之鐵,盧城之稻,湄沱湖之鯽,果有丸都之李,樂遊之梨”。

吃大米怎麼也輪不到鬼子搶功勞的。


有人竟說日軍佔領東北前,東北人不吃大米?



heyxier:哎,我覺得還是區分一下,稻米日據以前有沒有種,種的少和完全不種是兩碼事。

種的少吃的人就少,而且肯定輪不到底層民眾吃——這裡的吃,肯定指的是當主食吃,或者當頓吃。

解放前生產力低下,底層民眾真的是有啥吃啥,啥便宜吃啥,但就以底層民眾的生活習慣來斷定整個社會的糧食構成就會出問題——說通俗點,你家祖祖輩輩吃啥是你家的事,不要私自代表其他人……

所以還是指望有專業人士來查查資料吧……

地球殺器:根據上面其他人貼的資料,水稻種植區的人以大米為主食沒啥問題。而且時間也是在日本人侵略東北之前!

米魯茲大尉:在這之前我們家就僱朝鮮族佃農種水稻了,我祖母家因為到東北更早條件更好所以養成了吃大米的習慣,以至於她在我家話事後家裡基本不吃麵食了。

橙色指揮官:五常在乾隆年間就有種植水稻的記錄,而且還是貢米。而且你要看明清時期的東北地方誌,相當多的地方物產裡都有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